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词汇与语法题库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词汇与语法题库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词汇与语法题库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词汇与语法题库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词汇与语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词汇与语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词汇辨析要求:正确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D.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文言文断句要求: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句读,并能正确断句。1.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B.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C.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D.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2.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谏太宗十思疏,思其所以危亡。B.谏太宗十思疏/思其所以危亡。C.谏太宗十思疏,思所以危亡。D.谏太宗十思疏/思所以危亡。3.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祭酒,孔子居上座。B.祭酒/孔子居上座。C.祭酒,孔子居/上座。D.祭酒/孔子居/上座。4.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D.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5.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邯郸学步,邯郸之人皆笑之。B.邯郸学步/邯郸之人皆笑之。C.邯郸学步,邯郸之人/皆笑之。D.邯郸学步/邯郸之人/皆笑之。6.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买椟还珠,人皆笑之。B.买椟还珠/人皆笑之。C.买椟还珠,人/皆笑之。D.买椟还珠/人/皆笑之。7.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8.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至。B.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至。C.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至。D.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至。9.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B.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C.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D.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10.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谏太宗十思疏,思其所以危亡。B.谏太宗十思疏/思其所以危亡。C.谏太宗十思疏,思所以危亡。D.谏太宗十思疏/思所以危亡。四、文言文翻译要求:正确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字词的准确性和句子的通顺。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满招损,谦受益,时乃知,则天之衢。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五、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文言文段落,理解文意,回答相关问题。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a.缘b.仿佛c.具d.遂2.翻译下列句子:a.忘路之远近。b.便要还家。3.描述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情景。4.解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的含义。5.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六、文言文默写要求:根据提示,默写文言文中的句子。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_______。”2.《孟子》中,孟子说:“_______,然后知礼。”3.《庄子》中,庄子说:“_______,然后有德。”4.《左传》中,孔子说:“_______,然后能安。”5.《诗经》中,有“_______,_______。”的诗句。6.《楚辞》中,有“_______,_______。”的诗句。7.《史记》中,司马迁说:“_______,_______。”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9.《红楼梦》中,贾宝玉说:“_______,_______。”10.《西游记》中,唐僧说:“_______,_______。”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词汇辨析1.B解析:A项中“好”为形容词,意为喜欢;B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C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D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坦荡荡”与题干中的“君子坦荡荡”意义和用法相同。2.D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乐”与题干中的“乐之者”意义和用法不同。3.B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敌”与题干中的“敌一人者,勇者胜”意义和用法相同。4.D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乐”与题干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义和用法不同。5.B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敌”与题干中的“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意义和用法相同。6.D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乐”与题干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义和用法不同。7.B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敌”与题干中的“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意义和用法相同。8.D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乐”与题干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义和用法不同。9.B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的“敌”与题干中的“夫战,勇气也;敌一人者,勇者胜”意义和用法相同。10.D解析:A项中“成人”为动词,意为成为;B项中“敌”为动词,意为对抗;C项中“坦荡荡”为形容词短语,意为心胸开阔;D项中“乐”为动词,意为快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的“乐”与题干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义和用法不同。二、文言文断句1.C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2.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谏太宗十思疏/思其所以危亡。”3.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祭酒/孔子居上座。”4.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5.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邯郸学步/邯郸之人皆笑之。”6.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买椟还珠/人皆笑之。”7.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8.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至。”9.C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鸿门宴/沛公欲封项伯为/上将军。”10.B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古二今一之间、关联词后面、总领性词语后面都需要停顿。因此,断句为“谏太宗十思疏/思所以危亡。”三、文言文翻译1.学了知识并且经常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解析:这句话主要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3.满招损,谦受益,时乃知,则天之衢。解析:这句话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认为谦虚能够使人受益。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解析:这句话强调了遵守礼仪的重要性。5.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解析: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性格特点。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坚定的追求。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解析:这句话强调了适度的重要性。1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解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