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经济思想解读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经济思想解读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经济思想解读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经济思想解读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经济思想解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提升题库:古代经济思想解读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孔子曰:“夫道者,所以通天下之志也。道者,所以成天下之务也。道者,所以教天下之学也。”夫道也者,虚而明,清而通,博而一,广而大,远而近,大而小,无不包,无不统。故能以虚而明,清而通,博而一,广而大,远而近,大而小,无不包,无不统。是以圣王之治天下,不治其身而天下治,不治其家而家治,不治其国而国治。是以天下之治,必由道也。1.下列对“夫道者,所以通天下之志也”中“所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此B.表示原因C.表示目的D.表示手段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道者/所以通天下之志也B.夫道也者/虚而明C.圣王之治天下/不治其身D.天下之治/必由道也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天下之务也(成就)B.教天下之学也(教育)C.虚而明(空虚)D.清而通(清澈)4.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强调了道的重要性,认为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B.文章中提到圣王不治其身而天下治,说明圣王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C.文章中提到道虚而明,清而通,博而一,广而大,远而近,大而小,无不包,无不统,说明道具有包容性。D.文章中提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实践道。5.下列对文中观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是圣王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B.文章中提到圣王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是因为他们能够遵循道的原则。C.文章中强调道具有包容性,说明道可以适用于各种情况。D.文章中提到天下之治,必由道也,说明道是治理天下的唯一途径。二、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上下文默写下面的名句名篇。1.《孟子·离娄上》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出自哪一篇?2.《庄子·逍遥游》中,“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话出自哪一篇?3.《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出自哪一篇?4.《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出自哪一篇?5.《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哪一篇?6.《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哪一篇?7.《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哪一篇?8.《论语·里仁》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句话出自哪一篇?9.《庄子·逍遥游》中,“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话出自哪一篇?10.《孟子·离娄上》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出自哪一篇?四、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文后各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秋风破屋的景象,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B.诗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一句,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C.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D.诗人以“茅屋”为象征,寓意了自己的清贫和孤独。12.下列对诗中关键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字,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肆虐的景象。B.“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冷”字,传达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孤独。C.“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如山”形容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D.“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中的“突兀”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五、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史记·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国事不可为也。乃往见太史令周容,欲求救于楚怀王。周容以为不可,曰:“吾闻之,人贵其不欺也,何益于己?”屈平曰:“吾闻之,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子其为我谋,吾将听子。”周容曰:“吾闻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子其思之,吾不敢妄言。”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疾(痛恨)B.谗谄(谄媚)C.明(明智)D.求救(求助)14.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痛恨大王听不进忠言)B.国事不可为也(国家大事无法挽回)C.吾闻之,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听说,忠言逆耳有利于行为)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人考虑问题千次,必定有一次失误)六、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平凡的世界》节选孙少平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在艰难的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少平从小就热爱读书,他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高中毕业后,他决定去城里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城市里,少平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智慧,逐渐在城里站稳了脚跟。然而,城市的生活并没有给少平带来他想象中的幸福。他发现,城市里的生活同样充满了艰辛和无奈。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少平开始反思自己的命运。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写孙少平的生活,展现了普通农村青年的艰辛生活。B.文章强调了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C.文章中提到,少平在城市里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展现了少平的坚韧不拔。D.文章最后指出,少平开始反思自己的命运,意识到命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B解析思路:根据句意,“所以”在这里表示原因,因此选B。2.C解析思路:根据句意,正确的停顿应为“圣王之治天下/不治其身”,因此选C。3.C解析思路:根据句意,“虚而明”表示道是空虚而明亮的,因此选C。4.D解析思路:文章中提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实践道,因此选D。5.D解析思路:文章中提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并没有说明是唯一途径,因此选D。二、古诗文默写1.《孟子·离娄上》2.《庄子·逍遥游》3.《荀子·劝学》4.《左传·僖公二十五年》5.《庄子·养生主》6.《论语·为政》7.《庄子·养生主》8.《论语·里仁》9.《庄子·逍遥游》10.《孟子·离娄上》三、古诗词鉴赏11.A解析思路:诗人通过描绘秋风破屋的景象,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因此选A。12.C解析思路:诗中“风雨不动安如山”形容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因此选C。四、文言文翻译13.C解析思路:根据句意,“明”在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