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盘桓(huán)缄默(qiān)别出心裁(zāi)B.渲染(xuān)两栖(xī)怒不可遏(è)C.稽首(qǐ)诘难(jié)大相径庭(jìng)D.狭隘(yì)拘泥(nì)参差不齐(chī)(★★)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应当______远大志向,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而______,只有在不断的______与实践中,才能将高远志向变成触手可及的未来。

A.树立疑惑探查B.树立困惑探索C.建立困惑探索D.建立疑惑探查(★★)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②泱泱中华,自古以来,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③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I领域的领跑者。④新时代的青年应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花池里种满各色的花□五月鲜、蝴蝶兰、大丽花、大麦熟等等。后来又种上各色的月季,花池中草、花争奇斗艳。蜂蝶也来凑趣,在花丛中翩然起舞,嘤嗡成韵,与树叶间的鸟鸣蝉噪,连成一片。那段日子,像极林徽因的诗句:“你是四月早田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每每想起这段时光,我心中就有无限的温暖□

A.:。”!B.。”。!C.:”。。D.。。”。(★★★)5.下面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是咏中秋思念父母最著名作品之一,词前的小序交代写作时间、缘由。“水调歌头”是词牌名。B.古典诗词有“离别相思、追求人生价值、孤独失意”等主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词,就把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提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词,表达了作者由心中有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后面自然引出“此事古难全”的宽慰之语。D.全词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美妙空灵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深邃哲理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①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微火”形态呈现的火炬成为许多人脑海中的经典瞬间。而这一瞬间的“幕后推手”,正是氢燃料。氢燃料燃烧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氢燃料是如何做到的?这么好的能源,又为什么现在才使用?②氢,化学元素符号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5%。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同,难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但氢的热值很高,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氢所产生的热量是焦炭、汽油等化石燃料的2-4倍;同时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调配太阳能、风能等作为能源载体。最重要的一点是,氢气仅仅含有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因为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在“绿色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作为燃料有着丰富的优势,但它的开发和利用充满着诸多挑战。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可分为制取、储运和终端使用三个环节,需要每个环节同时进步,战胜各自的技术壁垒,才能实现氢气的最终利用。③虽然氢能是绿色能源,但氢的制取过程却并非完全零碳排。氢能按照其制取方式,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三种。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燃料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灰氢的生产成本较低,制氢技术也较为简单,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左右;蓝氢,是天然气制氢,在产生室温气体的同时,会使用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对室温气体进行捕获,从而实现低碳排放生产;绿氢,是通过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比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也是制氢的终极目标,但由于目前技术限制,制绿氢成本较高,距离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④氢气易燃、易爆,氢能的运输主要有期氢、液氢和固氢输送3种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储氢容量、降低成本、提高易取用性是储运技术的重点。储氢技术可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两大类。物理储氢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物理吸附储氢以及地下储氢等方式。高压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液化后储存在容器中,具有储存容器体积小的优点;吸附储氢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以物理吸附将氢气存储在总表面积较大的材料中;地下储氢是在地下盐层中挖出一个“容器”来储氢,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储存氢气。⑤当我们足够了解氢的制取与储存之后,关于氢能的利用也被科学家提上了日程,目前氢燃料电池是氢能较为常见的终端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氢燃料电池就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进入7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氢燃料电池逐渐应用于各大领域,包括发电、汽车、船舶和无人机等。(选自《中国科普博览》2022年6月1日,有改动)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氢能源的相关知识。B.第②段中加点词“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燃烧使用氢燃料,充分体现我国对“绿色环保”的重视。D.氢的制取过程与氢的终端使用都实现了完全零碳排放。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突出了氢难以从自然界获取及它的热值很高的特点。B.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突出了氢难以从自然界获取及它的热值很高的特点。C.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氢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D.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氢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8.下面不能解释“氢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原因的一项是()

A.氢的热值很高,相同质量的燃料,氢所产生的热量是焦炭、汽油等化石燃料的2-4倍。B.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调配太阳能、风能等作为能源载体。C.氢气仅仅含有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因为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氢气作为燃料最终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D.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微火”形态呈现的火炬成为许多人脑海中的经典瞬间。而这一瞬间的“幕后推手”,正是氢燃料。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下面句子中,对本文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将近B.杂然相许许:赞同C.始一反焉反:反对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10.下面句子中跟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甚矣,汝之不惠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B.微斯人,吾谁与归C.其西南诸峰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B.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C.愚公移山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为子孙造福;二是他的信心来自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山不加增”而子孙无穷匮。D.从文章的结尾看,虽然愚公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代表,有着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但是文章内容有宣扬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成分,不过是他美好的幻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四、名句名篇默写(★★)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2)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少年强则国强,希望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打击,总能及时调整,找准目标奋勇前行,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充满自信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郑穆,字闳(hóng)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①,进退容止必以礼。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是,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官籍而税之。既而连年水溢,民逋②官租积万缗③,穆奏免之。元佑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廷接,以礼送迎。诸生皆尊其经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shèng)者死,遣白金五百两,托其孤,穆曰:“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反金而收其子,长之。(选自《宋史》,有删改)【注】①栉沐:梳头洗脸。②逋(pū):拖欠。③万缗(mín):数百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诸生皆尊其经术皆:______(2)遣白金五百两遣:______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15.请结合文章分析郑穆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现代文阅读(★★)阅读《春风里的青绿》,完成下面小题。春风里的青绿徐楠①江南的春,在山水间,在柳梢间,是片片的青绿;而在一户户人家的灶旁、桌上和杯中,则是点点的青绿。我迫不及待地愿赴一场春天的青绿之约。②第一抹新绿,是茶园里的嫩青色。春寒料峭,还在正月里,雨水节气刚过,浙江瑞安的茶农们便穿着厚厚的冬装,上山采茶了。海拔四百多米高的茶园,山高露重,草木葱茏,种植的是瑞安特有的茶叶品种“清明早”。“清明早”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明永乐十年就被定为贡品。它从正月里采摘到清明节前,是浙江最早出产的春茶。新茶的滋味最为清妙。“清明早”的茶汤又绿又亮,茶香扑鼻。在日慢饱食的正月里喝上一口新茶,鲜香甘美的茶水温暖胸臆,心中涌起热流,春风仿佛已经拂面,令人精神为之一爽,油然而生舒畅之感。③惊蛰过后,满目的青绿也更加热烈起来。春光浓艳,新桃浅妆,大地与绿色的生机再次相逢。春日里,与春菜的邂逅,历久而弥新。出了正月,正是各种绿叶青菜蓬勃生长的时节,芥菜是最早上市的春菜之一。瑞安人的“二月二”龙抬头,是属于“芥菜饭”的。把翠绿绿、嫩生生、水灵灵的芥菜切成细条,“酱油肉”切丁,用油炒熟,倒入熟糯米饭,并加入虾米、香菇丝等佐料。拌匀猛炒后,一大盘白绿相间、色香味俱佳的芥菜饭便可以上桌了。那浓郁的香气,常常引得孩子们垂涎三尺,个个都可以吃上一大碗。每家每户经验丰富的大厨,把芥菜饭里的糯米炒得又干又香,颗粒分明,每一粒米都闪烁着亮亮的油光,这样才能让芥菜的多汁和糯米嚼劲融合出奇妙的口感。“二月二”吃芥菜饭,既顺应天时,又足有深意。早春生发之际,芥菜能够解毒消肿。《瑞安县志》说:“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老一辈们总是边盛饭边说:“吃了芥菜饭,身上光生!”意思是身上不长疥疮,皮光肉滑。而瑞安人用微苦的芥菜告别甜美肥甘的春节美食,何尝不是“春节已毕,不惧吃苦,力搏一年”的深远寄寓呢?④三月是吃青团的时节。那甜甜成咸的草绿色小团子呵,绿得像莹润的翡翠,亮得像明媚的春光,软糯得像人们愉悦的心情。少了青团的春天仿佛是不完整的。瑞安人把青团叫“棉菜饼”,也叫“清明饼”,冷食用来清明祭祖,热食则是传统的时令小吃。棉菜就是鼠曲草。春雨过后的田野上,春耕正当时,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在天际,鼠曲草如地锦渐次铺满。它们匍匐在地面上,绵软柔韧,布满白色的绒毛,三五日便绽开了细细的鹅黄小花,饱满鲜嫩,妩媚生动。细细一闻,香味里有着沁润的甘甜。摘下尝一尝,唇边留下如蜜的回甘。鼠曲草茎叶入药,可以化痰止咳、祛风除湿,人们很早就知道它的药食功效。在南北朝时期,每年“三月三”上巳节,人们把鼠曲草混合蜂蜜做饼,称之为“龙舌饼”,“以压时气”。⑤小时候,每近清明,外婆和妈妈便忙着做起棉菜饼。把糯米粉和粳米粉加水,再放入捣碎了的棉菜嫩芽,揉啊,揉啊,揉成浅绿色的面团。此时,正是春笋当季。取来最脆嫩爽口的春笋,还有本地的五香干,混上咸菜,切成碎末,包裹在小团子中,做成圆圆的小饼。又宽又厚的柚子叶洗干净后,绿得如同翡翠,垫在饼团下面。开火蒸二十分钟后掀开锅盖——啊,空气里充盈着柚子叶和棉菜的清新香味,光是沉醉在这香味中,便足以令人陶然了!田野的清新满溢了胸膛,心底顿时翻涌着由衷的轻快。蒸熟了的棉菜饼青绿里夹杂着些许灰色,圆润饱满,光亮诱人,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大快朵颐。⑥一口咬下这团青绿,唇齿间是满满的新鲜与绵软,仿佛春天在周身漫溢开来,馨香、热烈。这口热烈,是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歌谣,是绵绵不绝的田野的吟唱,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3月18日,有改动)16.请结合全文,概括江南的“青绿”具体包含哪些内容。17.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第③段中“芥菜饭”的生活寓意。18.请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那甜甜咸咸的草绿色小团子呵,绿得像莹润的翡翠,亮得像明媚的春光,软糯得像人们愉悦的心情。19.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段有何作用。七、综合性学习(★★)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滨海新区某校九年一班的学生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浓厚的读书氛围,交流有效的读书方法,分享有创意的读书心得。读书情况调查小组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感受到了全社会读书学习的热情。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三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率统计

项目

年限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期刊阅读率数字化读物阅读率综合阅读率2021年59.7%24.6%18.4%79.6%81.6%2022年59.8%23.5%17.7%80.1%81.8%2023年59.9%23.1%17.5%80.3%81.9%【材料二】党员干部读书所产生的“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的强烈示范效应,“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书单,在社交媒体上刚一传开,立即引发高度关注。党员干部成为引领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材料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引领下,“书香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等相继出台,打造时时可读、处处可读的校园阅读环境。走廊图书馆、流动图书车、走廊读吧、班级图书角等在校园里随处可见、随手可触,确保孩子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涵养品格。【材料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他再次提起“阅读”,希望国图“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极大激发了全国图书馆界改进和创新服务的热情,越来越多读者走进图书馆。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1.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近几年我国阅读氛围日益浓厚的表现。八、名著阅读(★★★)22.读书方法调查小组收集、整理了同学们常用的阅读方法,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做“读书摘抄”,请根据下面同学的摘抄写出相应的作品。

作品读书摘抄《(1)》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