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1_第1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1_第2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1_第3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1_第4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课件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导

入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涉江采芙蓉学习目标语言构建与运用: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芙蓉”这一意象的特点及作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对写法及表达效果。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中爱人离居的悠长忧伤。作品简介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代表作:《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并出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古诗十九首》从内容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魏晋南北朝两汉先秦唐宋《诗经》楚辞《离骚》乐府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西汉:赋东汉:《古诗十九首》建安时期:建安七子东晋: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南北朝民歌:《木兰诗》诗歌发展初读感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渡过江水,采摘芙蓉。沼泽之地,兰草萋萋。采摘兰草,想送给谁?所思之人,远在他乡。回头眺望,乡关何处?道路漫长,无边无际。感情深厚,天各一方。孤独忧伤,寂寞终老。读顺畅,通大意

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读顺畅,通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理解诗意赏析诗歌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意象:芙蓉

兰泽

芳草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君子之花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佳人之花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爱情之花“芙蓉”的意象: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二,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1.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手法:设问2.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1.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意象:旧乡

长路“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漫浩浩“所思”在哪儿?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这两句并没有直儿?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2.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的人是男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子所想对写法(悬想法)四,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合作探究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一,《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二,《涉江采芙蓉》之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诗中角色:涉江者/采莲者/所思者/还顾者/在旧乡者/在远道者/忧伤者主人公是女子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①当时男子游宦,远离江南;②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③《古诗十九首》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主客移位(对写法)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主旨:女子思夫怀远。二,《涉江采芙蓉》之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诗中角色:涉江者/采莲者/所思者/还顾者/在旧乡者/在远道者/忧伤者主人公是男子主旨:游子思乡怀人。二,《涉江采芙蓉》之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诗中角色:涉江者/采莲者/所思者/还顾者/在旧乡者/在远道者/忧伤者主人公是双方

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1.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2.直抒胸臆3.对写法(虚实结合)对写法又称对面落笔,即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作者不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而是反弹琵琶,从对方着笔,即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着力描绘对方如何思念自己,三,艺术手法

本诗借助家乡思妇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