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臂(牵引供电系统课件)_第1页
腕臂(牵引供电系统课件)_第2页
腕臂(牵引供电系统课件)_第3页
腕臂(牵引供电系统课件)_第4页
腕臂(牵引供电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腕臂分类安装在支柱上部,一般使用圆形钢管或用槽钢、角钢加工制成,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起传递负荷的作用。

腕臂的作用按腕臂跨越的股道数分单线路腕臂多线路腕臂如果只能在线路一侧立柱,应采用多线路腕臂。一根通过绳索拉线固定在支柱上的横担悬吊着腕臂倒立柱双线路腕臂带拉杆的水平腕臂带斜撑的平腕臂带拉杆或压管的斜腕臂固定腕臂旋转腕臂半固定或半旋转腕臂按腕臂在支柱上的固定方法可分按腕臂结构分与支柱之间是否绝缘分绝缘腕臂非绝缘腕臂绝缘腕臂:

腕臂与水平拉杆均通过绝缘子对地绝缘。旋转腕臂底座套管绞环绝缘腕臂棒式绝缘子水平拉杆拉杆底座悬式绝缘子中国目前普遍采用绝缘腕臂棒式绝缘子特点可减少对支柱容量和高度的要求易于开展带电作业内电混合牵引区不易污染绝缘子平腕臂斜腕臂定位肩架定位支架棒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斜拉杆直腕臂承力索定位管钢柱特点结构笨重,要求支柱高度和支柱容量大安装维修困难,绝缘子容易脏污不便开展带电作业,应尽量减少使用悬式绝缘子棒式绝缘子直腕臂定位支架非绝缘腕臂实物安装图

腕臂装配的基本参数跨越线路股道的数目接触线高度主要参数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支柱侧面限界支柱所在位置H导高:指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处(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表示。我国电力机车TSG型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为5183~6683mm导高最大高度≤6500mm

①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

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

6200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②既有隧道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导高最低高度要求:③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一般采用6450mm导高。④对于客运专线,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导高最低高度要求:侧面限界:指支柱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一般用CX表示CX

在直线区段,支柱侧面限界在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正线或站线必须大于2440mm;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如机车走行线)必须大于2150mm。侧面限界的要求曲线区段,受外轨超高的影响,侧面限界如下表所示:

曲线半径(m)曲线外侧限界(m)曲线内侧限界(m)2002.853.10300~5992.703.10600~10002.602.80>10002.602.70结构高度:指悬挂点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铅垂距离,用符号h表示。CXhH结构高度偏低,要改善悬挂工作状态,会增加滑动吊弦的使用数量。在条件许可时,增大结构高度会相应地改善悬挂的运营条件结构高度的取值以偏大为好。隧道内的结构高度一般为450~550mm,不得低于300mm。结构高度过小,会在吊弦处形成硬点;在受电弓通过时,在跨中使接触线与承力索相碰撞。最短吊弦长度不要过小,极限温度时,其顺线路方向的偏角不超过30°选择适当的悬挂类型,全补偿比半补偿要求较低的结构高度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减少支柱高度h一般取1100~1700mm,目前多采用1100mm,既有线提速区段为1400mm;高速铁路中,为改善定位点接触线弹性,结构高度大于1400mm。常见的腕臂支柱装配按支柱用途的不同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锚柱安装一个腕臂,悬吊一支悬挂,并把承力索和接触线定位在所要求的位置上。中间支柱装配中间支柱腕臂装配中间柱在线路的直线区段,支柱通常立于线路的同一侧,接触线需要按“之”字形布置,定位为一正一反,保证定位器处于受拉状态。正定位反定位中间支柱腕臂装配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套管绞环调节板(1)腕臂上拉杆是受拉力,采用水平拉杆。特点(2)通过调节板上的不同孔位可以使水平拉杆、承力索和腕臂处于设计位置。(3)在套管绞环下面安装钩头鞍子或悬吊滑轮用以固定承力索,这种结构适用于各种这种结构适用于各种类型支柱装配。(4)定位器通过定位线夹与接触线相连,另一端通过定位钩与固定在定位管上的定位环连接,移动定位环在定位管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接触线的拉出值。在提速前几乎全部采用这种装配结构。当支柱处于曲线内侧时,支持装置在曲线力的作用下处于受压状态,应将拉杆换成压管,将悬式绝缘子换成棒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套管绞环调节板棒式绝缘子近年来,随着接触网技术进步和铁路提速,支柱装配趋向于使用平腕臂结构。平腕臂结构与水平拉杆(压管)腕臂结构相比,抗风性能好、结构稳定、受力合理、强度大。可提高接触网的稳定性,降低接触网的故障率,并有利于改善弓网受流质量。平腕臂斜腕臂腕臂支撑平腕臂装配②定位管支撑代替了原来的双股4mm铁线,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减少了高速行行车或大风时腕臂、定位管的震动。①平腕臂和单耳腕臂构成了结构稳定的三角形。③单承力索座可以沿平腕臂移动,比调节板更加精确地满足不同侧面限界时承力索定索定位的要求,安装调整方便。④平腕臂既能承受拉力,又可承受压力,统一曲内、曲外腕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