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配电网自动化课件)_第1页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配电网自动化课件)_第2页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配电网自动化课件)_第3页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配电网自动化课件)_第4页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配电网自动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主要内容3.1数据通信系统基础知识3.2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3.3配电网自动化常用的通信规约3.1数据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1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34数据通信的差错检测数据传输方式和通信线路工作方式通信将一个地方的信息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计算机网络通信烽火狼烟信电话电视3.1.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数据通信将数据(实际上它们表示相应的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数据通信系统实现数字设备(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信息交互的通信系统,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配电网数据:与配电网运行密切相关的状态、数值、指令等数据(信息)怎么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将其转换为电信号3.1.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信源是待传输数据信息的产生者,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发送设备:对信息变换为适合于信道上传输的的信号接收设备:从信道接收信号,变换为信息信道: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物理介质通信系统的模型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通信网络系统3.1.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配电终端计算机系统modem(调制解调器)、载波机、光波机数据发送数据传输数据接收通信系统还需要软件来实现的3.1.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软件报文和通信协议都属于通信系统的软件把需要传送的信息,包括文本、命令、参数值、图片、声音等称为报文,是经过数字化后的信息。通信设备之间控制数据通信与理解通信数据意义的一组规则,称为通信协议,协议约定了通信的内容,通信何时进行以及通信如何进行等。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寻址和路由选择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比特流传输OSI参考模型帧(frame)包(packet)比特(bit)段(segment)报文面向用户应用面向数据通信DataData第7层头+第7层头+第6层头Data第6

层头第7

层头+第5层头Data第5

层头第6

层头第7

层头+第4层头Data第4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第3层头Data第3层头第4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第2层头Data第2层头第3层头第4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第1层头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Data第2层头第3层头第4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二进制的数据流第1层头Data第2层头第3层头第4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Data第3层头第4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Data第4

层头第5层头第6层头第7层头Data第5

层头第6

层头第7

层头Data第6

层头第7

层头Data第7

层头封装解封装数据传输3.1.1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协议的关键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语法是指通信中数据的结构、格式及数据表达的顺序。例如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可以定义数据的前8位或16位是发送者的地址,接着的8位或16位是接收者的地址,后面紧跟着的是要传送的指令或数据等。语义是指通信帧的位流中的每个部分的含义,收发双方是根据语义来理解通信数据的意义。时序包括两方面的特性:一是数据的发送时间;二是数据的发送速率。电能表公变采集终端协议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介质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系统示例数据通信技术主要涉及通信协议、信号编码、接口、同步、数据交换、安全、通信控制与管理等问题。报文数据通信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软硬件的结合体。3.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指标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比特率(bit/s)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例:在0.01ms内传输了“1000011011”这样一段有效数据。那么该传输的比特率?10bit/(0.01ms)=1Mbit/s3.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波特率(baud)每秒传输的码元(信号)数目每个码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位若单比特信号的传输速率为9600bit/s,其波特率为9600baud,意味着每秒传输9600个二进制位如果每个码元由两个二进制位组成,当传输速率为9600bit/s,则波特率为?4800baud比特率和波特率的区别二进制时数值相同非二进制时不同3.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频带利用率(bps/Hz)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度,即每赫兹带宽所能实现的比特率。某数据通信系统,其传输率是9600bit/s,占用频带6kHz,其频带利用率是1.6bps/Hz协议效率协议效率是指所传输的数据包中的有效数据位与整个数据包长度的比值。3.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效率数据帧的传输时间同用于发送报文的所有时间之比可靠性指标误码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它是二进制码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数值上近似为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Ne为被传输错的码元数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3.1.3数据传输方式和通信线路工作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是指数据信号的传输顺序和数据信号传输时的同步方式串形传输与并行传输A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B位同步、字符同步与帧同步C串形传输与并行传输串形传输数据流以串形方式逐位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并行传输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通道上同时传输串形传输与并行传输区别组成一个字符或字节的各数据位是依次顺序逐位传输还是同时并行地传输并行传输数据线多,速度快,适合近距离传输串形传输数据线少,速度慢,适用于远距离、数据量少的传输并行传输不需要采取特别措施就可以实现收发双方的字符同步选通

数据8位发送设备并行通信接收设备1001111110011111如何实现串行通信?10011111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数据接收方如何正确按位区分?如何区分起始和结束?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同步传输发送设备接收设备123456781001111110011111同步时钟高位先送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一个共同的时钟1位

数据发送设备异步传输接收设备发送速率接收速率收发双方独立产生同步时钟,但定期进行校准适合高速、短距离的传输造价高,需要额外的线传输时钟信号,容易受干扰发送和接收速率保持一致通信效率会受影响异步传输在异步传输中,每传送一个字符都要在字符前面加1个起始位,以表示字符代码的开始;在字符代码后面加停止位,表示字符结束位同步、帧同步和字符同步接收方基准时钟起始位置必须和收到的位串起始位置对准,即帧同步、字符同步接收方基准时钟要和收到的位串每一位对准,即位同步字符同步数据帧是一种事先约定将数据信息组织成组的形式通信线路工作方式单工通信信息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传送,不进行相反方向的传送半双工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全双工广播电话对讲机3.1.4数据通信的差错检测数据通信时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端实际发出的数据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差错,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信道上总是有噪声,噪声能够干扰通信效果,降低通信可靠性。差错检测方法是差错控制编码。在向信道发送数据之前,先按照某种关系附加一定的冗余位,构成一个码字后再发送,这个过程称为差错控制编码过程。接收端收到该码字后,检查信息位和附加的冗余位之间的关系,以检查传输过程中是否有差错产生。差错控制编码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检错码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纠错码能判定差错的位置并加以纠正传送一个断路器的开关状态:1表示闭合,0表示断开不可检错和纠错11表示闭合,00表示断开可检错和不可纠错111表示闭合,000表示断开可检错和可纠错循环传送检错优点:不使用反馈信道,单工,检错简单缺点:信道比较繁忙信息周期性循环传送,接收端判断,若无错则用,否则丢弃不用,等待下一次循环送来该信息无错再使用。信息反馈优点:不需要检错纠错译码器,控制设备简单缺点:需要双向信道;传输效率低遥控返送校核示意前向纠错法(FEC)纠错码纠错码优点:不需要反馈信道,通信效率较高缺点:译码器复杂且不能保证纠正成功能发现差错,确定差错位置,自动纠正自动要求重传(ARQ)优点:只检错,编码译码比较简单缺点:若干扰严重,则重传显著增多,通信效率下降混合纠错法优点:传输可靠性高,克服了前向纠错法FEC译码设备复杂的缺点,避免自动要求重传ARQ实时性差的不足缺点:实现比较复杂若错码较少,自动纠错;错码较多,超出自动纠错能力范围,通过反向通道要求重发来实现纠错常用检错码奇偶校验在原始数据字节中增加一个附加比特位,使结果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增加的位称为奇偶校验位(用P表示)。b1b2b3b4b5b6b7check字符110001010字符211001011字符311011011奇校验位偶校验位常用检错码水平一致校验按列发送,先传送第1列,再送第2列等,最后送第11列即校验码。对水平方向的每行进行奇偶校验,得到一列校验码元,附在各列之后。常用检错码1000101字符1b1b2b3b4b5b6b71100101字符21101101字符31010101字符41000101字符51000101字符61110101字符70010000水平校验码元0101000垂直校验码元水平垂直一致校验常用检错码循环冗余校验码例:要发送的二进制数序列为“1010001”,选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2+x+1

7位的数据序列对应5次多项式:

P(x)=x6+x4+1

被除多项式为:

P(x)x4=x10+x8+x4

(相当于10100010000)最高次数为4,相当于10111101000100001011111010110101011111010101111011111010101111101101110101111冗余码数据发送序列为10100011101

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主要内容3.1数据通信系统基础知识3.2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3.3配电网自动化常用的通信规约电力通信网的地位

电力通信是为电力工业提供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骨干通信网终端接入网电力通信网概况三级骨干通信网:以省公司为核心,连接各地市公司,覆盖省调直调变电站及电厂的通信网络四级骨干通信网:以地市公司为中心、连接所属各县局,覆盖地调直调变电站和电厂的通信网络。终端接入网(配用电通信网):以110kV/66kV/35kV变电站为起点,沿10kV配电线路覆盖配电自动化站点和用户户表的通信网络。二级骨干通信网:以区域公司为核心,连接区域内各省公司,覆盖网调直调变电站及电厂的通信网络一级骨干通信网:以公司总部为核心,连接内区域公司,覆盖国调直调变电站及电厂的通信网络“五级通信网络”覆盖“发、输、变、配、用、调”“一级网通信调度”-国调“二级网通信调度”-网调“三级网通信调度”-省调“四级网通信调度”-地调“四级通信调度”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通信的可靠性配电通信的实时性停电和故障时的通信能力效能费用比使用和维护的方便性可扩展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DTE(DataTerminalEquipment)DTE(DataTerminalEquipment)常见的DTE设备:馈线监控终端、专变采集终端等DCE设备:调制解调器、GPRS模块、载波机、光波机等通信介质:双绞线、光纤和无线电波等DCE(DataCarryEquipment)RS-232串行通信接口标准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它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0~19200bit/s范围内的通信。RS-232基本工作原理RS-232机械特性未定义连接器的物理特性,因此,出现了DB-25、DB-15和DB-9各种类型的连接器,其引脚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是DB-25和DB-9两种连接器RS-23225针数据口与9针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传输设备RS-232数据线DTE请求发送DCE允许DTE发送DCE准备就绪DTE准备就绪数据线RS-232电气特性在TXD和RXD上:逻辑1表示电压范围为-3V至-15V逻辑0表示电压范围为+3V至+15V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 信号有效表示电压范围为+3V至+15V 信号无效表示电压范围为-3V至-15VRS-232缺点传输速率较低,最高波特率为20000bps接口使用一根信号发送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为15米;只能进行点对点传输,不便于成网控制;RS-485工作原理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使用一对双绞线,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A、B线之间电平在+2~+6V,为逻辑“0”;A、B线之间电平在-2~-6V,为逻辑“1”;RS-485“差分传输方式”能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无干扰:(DT)=(D+)-(D-)有干扰:(DT)=[(D+)+Noise]-[(D-)+Noise]=(D+)-(D-)RS-485连接方式各设备之间采用链条式连接方式,两头必须接有120Ω终端电阻消除信号反射常见RS-485工控产品RS-232/RS-485转换模块常见RS-485工控产品RS-485光纤Modem电脑扩展卡RS-485以太网服务器RS-485/Wifi转换模块RS-485/GPRS/3G接入模块RS-485与RS-232区别物理结构RS485无具体的物理形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的接口。电气特性RS485传输差分信号,RS232传输电平信号最大通信距离RS485:1200米,RS232:15米能否支持多点通信RS232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通信线RS232可以采用三芯双绞线、三芯屏蔽线等RS485可以采用两芯双绞线、两芯屏蔽线等波特率RS232最高20000bpsRS485最高10MbpsCAN总线最早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监测、控制系统而设计推出的,将整车中各种不同的控制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可靠共享,并减少整车线束数量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其通信接口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可完成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CAN总线工作原理CAN总线工作特点CAN总线CAN总线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将信息调制在高频载波信号上,通过已建成的电力线进行传输。电力载波通信技术高频阻波器高频阻波器是防止高频信号向母线方向分流的设备。它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调谐在所选用的载波频率,因而对高频载波电流呈现的阻抗很大,防止了高频信号的外流,对工频电流呈现的阻抗很小,不影响工频电力的传输电力载波通信技术耦合设备高压耦合电容器的作用将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进行隔离,并且提供一个高频信号的通路,而工频电流是无法通过高频信号通路进入弱电系统。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结合滤波器与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对高频信号的串联谐振回路,对高频信号呈现最小阻抗,让高频电流顺利通过,将载波信号耦合到馈线上结合滤波器的组成电力载波通信技术高频电缆用来连接结合滤波器和载波机。高频电缆采用同轴电缆,具有传输损耗低小、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单元护套外导体外绝缘内绝缘内导体电力载波通信技术载波机接收和发送高频信号对于输电线载波通信,载波频率一般为10~300kHz,传输速率可达1200bit/s,传输距离可以大于100km或更远;对于配电线载波通信,载波频率一般为5~40kHz,传输速率可达50~300bit/s,主要用于配电网SCADA的信息传输;对于低压配电线载波通信,频率一般为50~150kHz,应用于380/220v网络,用于自动抄表信息传输光纤通信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光波为载体的通信方式。特点:高速率高可靠抗干扰强类型:单模多模组成网络的形式划分:点对点,星形,总线型星形结构光纤通信总线型光纤通信单环光纤通信

自愈式环网构成一个光转发器故障

一处光纤故障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光能量的损失,恢复信号脉冲形状,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方式SDH主干网络SDH是同步数字传输体系,既是一个组网原则,又是一套通道复用的方法。在全世界范围统一了体系中各级信号的传输速率复接分接实现简单确定了通用的光接口标准光纤通信光纤以太网以太网利用光纤介质实现网络通信适用于数据文件传输。配电子站到主站的点对点光纤以太网连接示意图终端到配电子站的链状光纤以太网连接示意图光纤通信串行异步光纤环网光纤通信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基于以太网的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线路侧设备用户侧设备分路器User1User2User332212111222311222TimeSlot(时隙)3OLT局端ONU2ONU3ONU1上行传输主要特征时分复用(TDMA),按时隙发送数据在属于自己的时隙里传输光信号在分光器处进行耦合冲突检测与避免每个ONU在各自预定时隙发送光信号。所有ONU的光信号通过ODN采用时分复用合成。时隙的预定靠OLT与ONU的距离判定分配ONUOLT通信示意图分光器User1User2User322132213221322133221OLT局端ONU1ONU2ONU3OLTONU通信示意图下行数据传输主要特征点对多点广播式传输ONU端口地址被用作数据包ID用户只能获取属于自己的数据包PON网络中,每个ONU可以接受到OLT所有下行数据,但ONU只根据下行数据的标识信息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丢弃其他的数据GPRS通信配电主站具备固定的IP地址。配电终端的GPRS模块上电后自动连接GPRS网络,连接上网络后将获得一动态IP地址,预先设定的主站IP地址请求建立连接,当主站对建立连接回复响应后,主站与终端便建立了透明的数据网络传输通道。配电远方终端还应不断检测GPRS模块是否连接在网络上,一旦发生掉线,GPRS模块能即时联网,重新获得一动态IP地址并与主站再次建立连接。从而保证系统通信实时在线。多种通信方式综合应用统一接入、统一接口规范和管理

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主要内容3.1数据通信系统基础知识3.2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3.3配电网自动化常用的通信规约引言远动: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对远方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四遥功能遥测:将远方站的各种测量值传送到主站端。遥信:将远方站内电气设备的状态以信号的两种状态即0、1(或断开、闭合)传送主站端(调度端)。遥控:调度所(主站端)远距离控制发电厂、变电所需要调节控制的对象遥调:由主站端向远方站发送调节命令,远方站经过校验后转换成适合于被控对象的数据形式,驱动被调对象返送校验引言规约所谓通信规约又称为远动规约,指调度端与执行端通信时共同使用的人工语言的语法规则及应答关系。规约的分类方式循环式:子站数据循环上送,重要数据采用插帧方式上送,主动权在子站端;简单可靠。如CDT。问答式:一问一答,不问不答,通信主动权在主站端;效率高。如IEC60870-5-101、102、103、104。Q/GDW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帧结构帧结构长度LD0、D1两位编码表示规约标识:D0=0、D1=0,表示禁用;D0=1、D1=0,表示本规约使用;D0=0或1、D1=1,为保留。用户数据长度L由D2~D15组成传输顺序: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帧结构控制域CDIR=0表示此帧报文由主站发出的下行报文;DIR=1表示此帧报文是由终端发出的上行报文。PRM=1表示此帧报文来自启动站,PRM=0表示此帧报文来自从动站。FCV=1表示FCB位有效,表示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FCV=0表示FCB位无效;ACD用于上行响应报文,ACD=1表示终端有重要事件等待访问,ACD=0表示终端无事件数据等待访问。帧结构服务功能码帧类型服务功能0备用1发送/确认复位命令2~3备用4发送/无回答用户数据5~8备用9请求/响应帧链路测试10请求/响应帧请求1级数据11请求/响应帧请求2级数据12~15备用PRM=1时服务功能码定义帧结构服务功能码帧类型服务功能0确认认可1~7备用8响应帧用户数据9响应帧否认:无所召唤的数据10备用11响应帧链路状态12~15备用PRM=0时服务功能码定义帧结构地址域数据格式字节数行政区划码A1BCD2终端地址A2BIN2主站地址和组地址标志A3BIN1地址域AA1按GB2260-1991的规定设置;A2的选址范围为1~65535。A2=0000H为无效地址,A2=FFFFH且A3的D0位为“1”时表示系统广播地址;A3的D0位为终端组地址标志,置0表示终端地址A2为单地址,置1表示终端地址A2位组地址。A3的D1~D7组成0~127个主站地址。帧结构链路用户数据应用层功能码AFN应用功能定义应用层功能码AFN应用功能定义00H确认∕否认0AH查询参数01H复位0BH备用02H链路接口检测0CH请求1类数据(实时数据)03H中继站命令0DH请求2类数据(历史数据)04H设置参数0EH请求3类数据(事件数据)05H控制命令0FH文件传输06H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10H数据转发07H-09H备用11H-FFH备用帧结构链路用户数据TpV=0表示附加信息域中无时间标签,TpV=1表示附加信息域中带有时间标签;首帧标志FIR、末帧标志FIN:FIR=0,FIN=0表示多帧的中间帧;FIR=0,FIN=1表示多帧的结束帧;FIR=1,FIN=0表示多帧的第一帧;FIR=1,FIN=1表示单帧请求确认标志位CON:置1表示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置0表示不需要对该帧报文进行确认PSEQ/RSEQ:启动/响应帧序号帧结构链路用户数据DA1和DA2全为0时,表示终端信息点,用p0表示;全为1时,表示全体信息点。主站发送时间参数设置命令配变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报文解析报文6851005100684A053506087605解析报文70000040034C4B2116解析起始字符长度L长度L报文头用户数据区起始字符控制域C地址域A应用层功能码帧序列域信息点信息类数据单元标识附加信息域校验和结束字符IEC60870-5-104应用层物理层传输层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OSI七层结构104五层结构TCP/IP协议程序到网络的数据传输控制端口号:2404配电主站:客户端client终端:服务端server传输比特流将数据组装成帧为分组交换网上不同主机提供信息应用程序进程交代下来的任务面向用户的应用层数据104规约基本报文结构启动字符68H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控制域一控制域二控制域三控制域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四个字节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104规约基本报文格式APDU分为3种报文格式:I格式:用于编号的信息传输;APDU包括APCI和ASDUS格式:对编号的监视,APDU只包括APCIU格式:用于传输过程的控制,APDU只包括APCI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发送方发送信息时增加发送序号;接收方确认对方的发送序号时增加接收序号发送方每发送一个I格式报文,其发送序号应加1,接收方每接收到一个与其接收序号相等的I格式报文后,其接收序号也应加1每次重新建立TCP连接后,主站和子站的发送、接收序号都清零Rx:68FA000000000D1E0300…//变化遥测Rx:68FA020000000D1E0300…//变化遥测Rx:68FA0400

00000D1E0300…//变化遥测Tx:680E00000600

64010600…//总召唤激活Rx:680E0600

020064010700…//总召唤确认Rx:688C0800020001FF1400…//响应总召唤遥信Rx:688C0A00020001FF1400…//响应总召唤遥信注意了解上述各帧中发送和接收序号的变化Rx:接收;Tx:发送接收与发送均是以调度主站的角色看到的报文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若无I格式报文要发送则在t2时间内发S格式报文确认,t2缺省值为10秒Rx:688C0A00020001FF1400…Tx:680401000C00……Rx:68FD1A0002000DB01400…Rx:68FD1C0002000DB01400…Rx:68FD1E0002000DB01400…Tx:680401002000Rx:68FD200002000DB01400…注意了解上述各帧中发送和接收序号的变化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出现报文丢失或重复传送应关闭现在的TCP连接,后重新建立TCP连接。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发送方的I格式或所有类型的U格式报文发出后,如果超过t1时间仍没有得到确认,则应关闭现在的TCP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新的TCP连接,t1的缺省值为15秒。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通信任意一方在超过t3时间内未收到新的帧,且已经收到的帧都给予了确认,则此时需发送U格式的测试帧,以测试通道状态是否完好,t3的缺省值为20秒。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ASDU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数据单元标识信息体语义类型标识遥测0BH(标度化值)3个字节0DH(浮点值)5个字节遥信01H(单点)1个字节SOE02H3个字节遥控2EH(双点)1个字节总召唤64H对时67H常用类型标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ASDU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最高位为“1”表示同类信息是顺序排列的,仅需指出第一个信息对象地址。最高位为“0”表示同类信息不是顺序排列的,每个信息对象地址均要给出。低7位用于确定ASDU内包含的信息对象数量,最多127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ASDU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D7D6D5D4D3D2D1D0T 0未试验1试验P/N0肯定确认1否定确认源发地址:标明响应来自哪个主站的召唤。一般源发地址不用时置为0。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ASDU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高字节为0,公共地址是和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的全部信息对象联系在一起。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ASDU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信息对象名称对应地址(十六进制)信息个数遥信信息1H-1000H4096继电保护信息1001H-4000H12288遥测信息4001H-5000H4096遥控信息6001H-6200H512………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ASDU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带品质描述的单点遥信品质描述遥信状态报文解析报文6812100800120102030001000600000108000000解析报文头长度发送序列号接收序列号单点遥信可变结构限定词遥信数目传送原因突发公共地址信息体地址信息体地址第六个遥信点第八个遥信点合位分位类型标识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标度化遥测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2个字节的遥测值+1个字节品质描述浮点遥测4个字节的遥测值+1个字节品质描述报文解析报文解析68H报文头16H长度0810H发送序列号0230H接收序列号0BH标度化遥测量02H信息数目0300H传送原因,突发0100H公共地址,0001H034000H信息地址,004003H012300H遥测值1及品质描述,00(品质描述),0123(标度化遥测值)084000H信息地址,004008H023400H遥测值2及品质描述,00(品质描述),0234(标度化遥测值)(2)标度化遥测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遥控01:控合(单点)00:控分(单点)1:选择0:执行3:持续脉冲2:长脉冲1:短脉冲0:被控站内部决定遥控输出方式00/11:不允许(双点)01:控分(双点)10:控合(双点)报文解析报文解析68H报文头0EH长度0400H发送序列号0C00H接收序列号2DH遥控01H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数目)0600H传送原因,激活0100H公共地址016000H信息体地址81H控合报文解析68H报文头0EH长度0E00H发送序列号0600H接收序列号2DH遥控01H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数目)0700H传送原因,激活确认0100H公共地址016000H信息体地址81H控合遥控预置遥控返校报文解析遥控执行遥控确认报文解析68H报文头0EH长度0800H发送序列号1000H接收序列号2DH遥控01H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数目)0600H传送原因,激活0100H公共地址016000H信息体地址01H控合报文解析68H报文头0EH长度1200H发送序列号0A00H接收序列号2DH遥控01H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数目)0700H传送原因,激活确认0100H公共地址016000H信息体地址01H控合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类型标识1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1个字节传送原因2个字节公共地址2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3个或7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n3个字节信息体元素n元素定义信息体时标n3个或7个字节报文解析报文解析68H报文头15H长度D204H发送序列号0400H接收序列号1EHSOE01H1个SOE,最高位为1时表示点号连续0300H传送原因,突发7300H公共地址,0073HD90000HSOE所对应的遥信点号01HSOE状态,00为分,01为合DEA22A090B0407H时间,从前到后分别是毫秒低位,毫秒高位,分,时,日,月,年SOE报文:6822E40384920D040300280150400000007043006E400000009841007D4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