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465-2024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规范_第1页
DB3301T 0465-2024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规范_第2页
DB3301T 0465-2024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规范_第3页
DB3301T 0465-2024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规范_第4页
DB3301T 0465-2024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012024-08-30发布I 2 3 5 6 8 9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勘测设计1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规范通信管网、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的数字化感知要求以及感知数据、运维管理等内容。GB/T35274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地下市政设施undergroundmunicipalfac感知管理perceptionma用于实时监测、精确测量并处理各类感知设施运行状态与环境参数的技术管理4基本要求地下市政设施数字化感知管理应按照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原则,基于传感器类型、传感器性能24.2应根据地下市政设施的等级标准,明确以下要素配备:b)通信能力:支持区域级或城市级通信网络信号全覆盖。4.3各专业场景应按照直连或级联的方式将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至杭州市地下市政设施综合信息4.5建筑设施类监测应符合GB50026和JGJ8的规定;基坑监测应符合GB50497和DB33/T1096的轨道交通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具体应符合表1的规定。说明附属设施出入口、疏散口、风亭、冷却塔等区间隧道对于轨道交通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2的规竖向位移●O一OO●●O附属设施●O一O一一一一区间隧道●O●OO一一一注:“基本配置”指应在正常情况下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O”。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3的规定。3(>1km模式测角精度8″;防护等级:IP65;:<4对于地下通道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5的规○○○●○○○———————注:“基本配置”指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6的规定。测量范围:CO:0ppm~300ppm;VIS:0/km~3测量范围:温度:-40℃~80℃;湿度:0%~100%RH;形线圈接入:≥8通道;车辆误检率:小于±2%(分车道、车型的5满足对集水处液面的日常检测以满足实际使用为前提的部署要求确定200W像素高清网络枪型摄像机;200W像素隧道全线间隔约100m、隧道出监视范围:左右独立方式,各90°共180°;感光窗清洁时可检测范围:半径45m;感光窗污损50%时可检测范围:半径不小于32m;隧道全线间隔约50m设置取样间隔:1m;定位精度:1m;测量距离:单台主机监测总长≤10km;温度分辨率:0.1℃;温度精度:≤±1C;通道数:≤4通道;测量时间:≤7s/通道;响应时间≤15s隧道全线应建立地下公共停车场数字化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地下公共停车场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说明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开放,为不特定对象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包括单独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公建专用停车场为公共建筑使用者提供停车服务的配建停车场对于地下公共停车场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8的规车辆监测电力监测公共停车场O●OO公建专用停车场O●OO注:“基本配置”指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O”。6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9的规定。8.1.2人防工程数字化改造主要由地下警报报知系统、视频监控及人防设施状态数据监控系统组成,8.1.3轨道交通、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综合管廊等兼顾人防工程的数字化建设要求参照本规定执大部分主体地面高于最低出入口的暗挖工程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讯、掩蔽等需要,具有单独建设的采用明挖法施工,且大部分结构对于人防工程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11的规定。●●●●●●○●●●●●●○●●●●●●○注:“基本配置”指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7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测量范围:温度:-10℃~60℃;湿度:0%~100%RH;长期稳定性:温度:≤0.1℃/年;湿度:≤0.5%个:<工作温度:0℃~50℃视频压缩标准:H.265/H.264/个远距离双向通信,数据AES-128加密;支持WIFI、T8综合管廊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具体应符合表说明容纳城市配套工程管线,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设置在人行道下对于综合管廊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甲烷●●●●●●●一O一一一一一一注1:“基本配置”指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O”;注2:若包含电力舱,则烟感为基本配置要素;如若不包含电力舱,则按上表执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15的规定。设备名称测量范围:温度:-40℃~+70℃,湿度:0%~100%RH;精度:温度-35℃~70℃±0.8K;湿度±2%;工作温度:-40℃~70℃;工作湿度:0%~100%RH;输出信号:0V~10V;通信接口:RS485(协议ModbusRtu)波特率:9600bps线检测点9光电感烟探测器安装:内置微处理器CPU和非遗失性工作电压:DC9V、DC12V、DC24V以及AC静态电流:以微安(μA)或毫安(mA)为单位报警方式:声光报警方式,发出高分贝的声音和明显工作温度:范围在-10℃~+50℃之间输出信号:4mA~20mA、RS485(标准M各监测设备的布设不应影响电力管网正常运行,布设过程中不应损坏电缆通说明正常方式下因隧道原因可造成4级及以上电网事件的道原因可造成1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停或3座110千伏及以正常方式下因隧道原因可造成5级电网事件的电缆隧道;正常方式下因隧道原因对于电力管网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沉降监测照明温湿度智能智能一级电力隧道OO●●●●O●O●二级电力隧道OOO●●●OO一一三级电力隧道OOOOOOO一一一注1:长度达到1km及以上的一级电力隧道应安装智能巡检机器人。注2:对于电缆通道旁或下方有深基坑等大型开挖施工,除必要的保护措施外,需配置通道沉降监测。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18的规定。排风温度不应高于40℃,进、排风温差不大于输出信号:4mA~20mA,RS485(M工作温度:0℃~50℃测量范围:温度:-40℃~+70℃,湿度:0%~/能内盖与支座缝宽:≤4mm紧急情况开启功能:系统断电状态、系统故障或人为损口、工作井等位置;井盖安装处标高高于地畅;井盖开启正常,无杂物、构筑物影响开启各监测设备的布设及改造不应影响燃气管网正常运行,燃气管网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具体应符合说明对于燃气管网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燃气压力阀门安全监测阴极保护桩OOOO注:“基本配置”指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O”。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21的规定。设备名称阀门安全监测井盖异常监测;甲烷气体量程监测0ppm~10000ppm表21燃气管网感知设备(续)设备名称阴极保护桩量程:DC±3VACOV~50V,精度DC≤5mvAC≤0.5V,工作电压5V~8V,工作电流200ma进口压力:0MPa~1.6MPa;工作温度:-20℃~60℃;额定流量:≤20000m³/h12通信管网12.1.1通信管网用于容纳各类通信线缆并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地下管道及相关附属设施。数字化升级对象应包含管道本体以及其附属井盖等。12.1.2对于附属物井盖,应通过各类传感设备的加载,实现对于井盖倾斜、位移、巡检、异常操作的监测,从而实现对井盖的智能控制和日常维护。通信管网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具体应符合表22的规定。表22通信管网感知对象说明干路管网分歧管网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对于通信管网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23的规定。表23通信管网感知要素管网本体管网附属(井盖)沉降、变型远程控制干线管网OOOO分歧管网一OO一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24的规定。表24通信管网感知设备设备名称物联网窨供电方式:国标供电,电池规格为≥8000mAh,3.6V~24V,≥2年;为10m~100m专用应急供电方式:国标供电,电池电压3.6V~24V,满电≥2年;13给水管网13.1.1各监测设备的布设及改造不应影响给水管网正常运行,布设过程中不应损坏管网本体结构。13.1.2给水管网本体感知设备主要用于检测管道渗漏情况,应依据监测结果,科学指导日常给水管网检漏工作的开展。13.1.3给水管网的数字化建设,应反映给水管网内部压力、水质、流量等情况,特定监测项目应能检测管道本体渗漏等情况。给水管网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具体应符合表25的规定。表25给水管网感知对象说明原水管对于给水管网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26的规定。表26给水管网感知要素管网内部噪音感知供水压力一一一一一一一OOOOO●●一一一一一●●注:“基本配置”指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注为“●”;“推荐配置”指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标注为“O”。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27的规定。分辨率:0NTU~9.9999NTU:0.0001NTU,10.000NTU~零点温度误差:±0.03%FS/℃(≤100kPa±0.02%FS/℃(>100kPa满度温度误差:±0.03%FS/℃(≤100kPa±0.02%FS/℃(>100kPa)耐高温耐寒性能:设备应能在极端温度环境表27给水管网感知设备(续)设备名称噪音感知设备可监测10db以下噪声;系统收取的数据信息包括:噪声强度、频宽及音频文件;设备可存储7天的数据(数据采集频率5m24h/次);噪声记录仪探头和水听器探头可共享一个数据传输设备;内14排水管网14.1.1各监测设备的布设及改造应不影响排水管网正常运行,布设过程中不得损坏管网本体结构,同时应充分考虑检查井养护需求,不应妨碍下井养护作业操作。14.1.2排水管网本体感知用于检测管道本身完整度情况,应依据监测结果,科学指导日常排水管网养护工作的开展。排水管网的感知对象配置应符合数字化管理要求,具体应符合表28的规定。表28排水管网感知对象说明雨水管对于排水管网不同的感知对象应明确具体的感知要素,并应符合表29的规定。表29排水管网感知要素管网内部●O雨水管●O14.4感知设备对于不同的感知要素应配备对应的感知设备,设备名称、性能要求、测点布置应符合表30的规定。精度:±0.5%FS;工作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