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三中学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三中学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三中学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三中学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三中学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解决粮食收购问题导致的粮食供应的严峻形势,联共(布)中央从1928年发布指示,严厉批评了各地党、苏维埃和合作社组织以及党员个人在粮食收购工作中的懈息和迟缓。为贯彻指示,在各地组织武装征粮队,到处搜查,没收“余粮”,此举收到了成效。这表明苏联A.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B.通过集体农庄建设来解决农业问题C.新经济政策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D.工业化进程过快引发经济结构失衡2.“月旦人物”是品评人物的成语,缘于汉朝的许靖、许劭,二人为当时著名贤士,开办讲坛,每月初一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名声大振。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这实质上反映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 B.察举制社会影响深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 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3.近代中国一场战争,使“向存鱼鳞册、黄册荡然无存”,江、浙、皖诸省往往“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其中强有力者,飞来客燕,敢欺本地篱鷃,有主田畴,强行霸占,有喧宾夺主情形”。导致该情形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中英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中日甲午战争 D.义和团运动4.古代雅典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终身研究学问,很少人愿意去担任官职而从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雅典A.有较为严密的监督机制 B.知识分子对民主制度彻底失望C.自由信仰环境较为宽松 D.知识分子对社会道德沦丧不满5.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时间数量财富来源占有社会总财富(%)1861年前仅有几人主要是大农场主3.6%1892年4047人财富继承(34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9.6%(数据来源: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A.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 B.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C.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 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6.罗斯福新政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正在为了保护没有特权的人免受剥削而寻求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政府正在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并且逐步去代替它们,但是,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这段话表明罗斯福()A.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认同社会主义思想C.仍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D.认为道义责任高于阶级利益7.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在大都,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先至者赐银一饼,馀者赐段匹有差。”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朝廷组织,活动彰显民族习俗 B.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文人作品,内容夸张不足为信 D.西学东渐,介绍古马拉松运动8.1929年4月,红四军第四军政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134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这些标语的发布A.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顺利开展 B.壮大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力量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 D.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9.《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10.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法令规定,在土地国有化基础上稳定现行农民土地占有形式,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如果因建立果圃、实验站等特殊用途需要占用农民土地,也必须给农民同等份额的土地相交换。这一法令A.扩大了农民的产品支配权 B.承认了农民土地私有制C.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巩固 D.导致了苏俄实现工业化11.对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共同历史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都促进了盛世局面的出现 D.都是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代表12.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辛亥革命后,列强对边疆地区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只有提高边疆地区民众的国族认同感,才可能实现巩固国防的目……落后的观念可以被教育改变,开发边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还可以被教育培养出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疆地区的开明地方官员、宗教界开明人士以及爱国学者都充分认识到边疆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推动政府兴办边疆教育。1930年2月,教育部内设蒙藏教育司(1947年更名为边疆教育司),成为边疆教育的主管机关。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拨付专款兴办边疆教育设施,1936年教育部创办部办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教育部筹建边疆师范学校10所……为培养新疆及热河、察哈尔等省边疆小学的师资,又分别筹设热蒙、察蒙、天山三所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就边疆教育出台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种调整收效甚微,边疆教育事业的日渐萧条在所难免。——摘编自王海文《教育制度与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国家教育部“边疆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边疆教育”政策的动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边疆教育”政策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7年8月21日,中苏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但不承担参战的义务,中国则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依约,苏联同样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莶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从1945年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同时,苏军储备作战物资,改善交通,准备与日本一战。4月,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2)根据材料概括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联共(布)批评地方在粮食收购方面的迟缓,随后以行政力量强制征粮,收到成效,结合材料时间,可以证明新经济政策采取的收购形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选项C正确;1928年政府收购粮食行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不同,因此不属于恢复,排除A;通过材料描述可知,这一时期尚未大规模建立集体农庄,而且集体农庄建立的目的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2、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月旦人物”的品评反映了汉代察举制下士人以声誉威望获得察访征召资格而谋取功名的心态,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读书人对声名的重视,但并非实质,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汉代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大,排除C项;重学风气的盛行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排除D项。故选B。3、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范围正好涉及到江、浙、皖诸省,对这些富饶的地区的经济造成了破坏,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之间的战争,与题意不符合,排除。4、A【解析】

雅典为了维护其民主制度制定了严密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导致很多人不愿担任官职。A正确;彻底失望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不愿担任官职与自由信仰无关,C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的道德沦丧,D错误。故选A。5、D【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19世纪末美国百万富翁数量大大增长,财富来源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和铁路业,百万富翁占有社会总财富的比例明显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这会进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因此,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故D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故C错误。6、C【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后,虽然国家加强了经济的干预,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但根据材料中的“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可知,罗斯福仍旧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所以本题选C。A、B、D表述错误。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对经济政策的调整7、A【解析】

每年在上都、大都一带进行的长距离赛跑“贵由赤”,参赛者“膺上赏”,得“赐银一饼”等,体现了元政府组织“贵由赤”,彰显蒙古民族习俗,A项正确;定期在大都和上都一带进行赛跑,获胜者得“上赏”和“赐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丰富”的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运用文艺创作中的“夸张”手法,C项错误;“走一百八十里”与马拉松42.19公里的赛程不符,D项错误。8、A【解析】

根据题意中的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根据标语的内容可知这些标语的发布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的顺利开展,故选A项;1929年中日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壮大反抗日本法西斯力量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项;此时国民革命运动已经不存在,排除C项;揭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的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排除D项。故选A。9、B【解析】材料中解释了姓氏的来源以及作用,显然说明西周时期姓氏是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B正确;姓氏是确定宗法制基础,不是分封制,A错误;等级制度和晋升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和D。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怎样?(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10、C【解析】

材料中“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给农民同等份额的土地相交换”说明国家出台措施保护农民的土地,这一措施显然有利于巩固苏俄的工农联盟,故选C;材料中主要是保护土地,不是扩大了农民的产品支配权,排除A;根据“在土地国有化基础上稳定现行农民土地占有形式”可知,法令没有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排除B;材料的措施显然是巩固工农联盟,不是确保苏俄实现工业化,排除D。1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三者都是古代有名的帝王,他们都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B项符合题意。12、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可知,三个历史文献的记述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农业经营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体现出精耕细作的特点,排除C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织”的特点,排除D项。【点睛】材料型选择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不能选择。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动因:列强侵略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加强边疆教育,以培育边疆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巩固国防抵御外侮;开发和建设边疆,需要大量人才;边疆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推动。(2)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边疆地区教育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交融;有利于增强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抵制列强分裂国家的阴谋: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边疆地区落后的状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改变。【解析】

(1)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后,列强对边疆地区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南京国民政府认识到只有提高边疆地区民众的国族认同感,才可能实现巩固国防的目”可以从列强侵略导致边疆危机日益恶化,加强边疆教育,以培育边疆民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巩固国防抵御外侮总结回答;根据材料“开发边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还可以被教育培养出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疆地区的开明地方官员、宗教界开明人士以及爱国学者都充分认识到边疆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和推动政府兴办边疆教育”可以从开发和建设边疆,需要大量人才;边疆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推动总结分析。(2)根据材料“1936年教育部创办部办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期间,教育部筹建边疆师范学校10所”结合所学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边疆地区教育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交融;根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就边疆教育出台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