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聚焦“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作为单元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对该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生动补充与拓展。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民族情感与价值观念。通过对传统节日起源与传承的探究,学生不仅能深入了解明清时期及更早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还能以小见大,感悟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活动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契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参与实践的特点,有助于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的知识灌输模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文化自信。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识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梳理传统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脉络,明确其起源的时代背景和传承过程中的时空变化,能够将传统节日置于具体的历史时空框架中进行分析和理解。史料实证培养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史料(如文献记载、诗词歌赋、民间传说、实物图片等),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运用史料实证历史观点,形成严谨的历史思维。历史解释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和方法,对传统节日的内涵、习俗、文化意义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家国情怀通过探究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核心习俗。理解传统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以及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传统节日习俗演变的原因,理解社会变迁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培养学生将传统节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包含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热闹场景的视频,视频中展示舞龙舞狮、祭祀扫墓、包粽子、赏月吃月饼等习俗画面。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刚刚的视频中,大家都看到了哪些熟悉的节日场景?这些节日给你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习俗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传统节日中的经历和感受,然后顺势引出本节课主题:“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是怎么起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又经历了怎样的传承和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探寻其中的奥秘。”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传统节日场景,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节日体验和感受,对本节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和贴近生活的问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初步的情感共鸣,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讲解与探究春节的起源与传承教师活动:展示甲骨文、金文等古老文字中“年”字的写法图片,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同学们,春节在古代称为‘年’,我们从这些古老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年’最初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关,它代表着一年的时间。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农作物收获后,会举行祭祀活动,感谢神灵和祖先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春节最初的雏形。”接着,展示不同朝代春节习俗的图片和文字史料,如汉代春节燃放爆竹驱邪、唐代贴春联、宋代春节期间的集市贸易等,讲解春节习俗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习俗越来越丰富,到了明清时期,春节的庆祝活动更加隆重,像守岁、拜年、吃年夜饭等习俗都已经十分盛行,一直传承到今天。”然后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吗?这些习俗背后有怎样的寓意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生活经验思考回答。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文字图片和史料,聆听教师讲解,思考春节起源和习俗演变的相关问题,结合教材和自身生活经验,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如“贴春联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表达美好的祝愿”“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带来好运”等,加深对春节起源和传承的理解。设计意图:运用丰富的史料和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提问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春节习俗的文化寓意,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清明节的起源与传承教师活动:展示介子推的故事插画,结合教材讲述:“清明节的起源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密切相关。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在他去世的这一天禁火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后来,寒食节与上巳节、清明节逐渐融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清明节。”接着,展示古代文人描写清明节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引导学生分析:“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清明节有什么样的情感和活动?”在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讲解:“清明节除了祭祀祖先、缅怀先人,还有踏青、放风筝等习俗。在古代,人们认为春天万物复苏,在这个时候踏青游玩,可以强身健体,祛病消灾。”最后,展示现代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植树等活动的图片,对比古今清明节习俗的异同,提问:“为什么清明节的习俗在传承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呢?”学生活动:认真聆听介子推的故事,仔细研读诗词,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在清明节的悲伤和思念之情,有扫墓等活动”。对比古今清明节习俗,思考习俗变化的原因,发表自己的看法,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习俗也会有所改变”。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诗词、图片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清明节起源和习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力。引导学生对比古今习俗,思考习俗演变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变迁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端午节的起源与传承教师活动:展示屈原的画像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讲解:“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后,百姓们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纷纷划船去打捞,并往江中投放粽子。后来,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然后,展示不同地区端午节特色习俗的图片,如江浙地区的白蛇传说与端午节习俗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端午庆祝方式等,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会有所不同呢?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学生活动:认真聆听屈原的故事,观察不同地区端午节习俗的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不同是因为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不一样”“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展示不同地区的习俗,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传承教师活动:展示古代祭月仪式的图片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插画,讲解:“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活动,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后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为中秋节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到了唐代,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人们会赏月、玩月,宋代时,中秋节更加盛行,出现了月饼等节日食品。”接着,展示不同朝代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和绘画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中秋节有着怎样的情感寄托?”学生活动:认真观看图片和故事插画,聆听教师讲解,欣赏诗词绘画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如“古人在中秋节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设计意图:借助神话故事、诗词绘画等丰富的文化素材,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浪漫氛围和深厚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中历史情感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中秋节所承载的团圆、思念等情感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小组讨论与展示教师活动:提出讨论主题:“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节日的氛围逐渐变淡,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每组发放一些关于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现状的资料,包括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结合的成功案例(如故宫举办的春节文化活动、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节等)和传统节日面临困境的报道。教师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发展需求、青少年责任等角度进行思考。讨论结束后,邀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新想法,同时补充一些观点和建议,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将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发新的节日活动形式”等。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资料,围绕讨论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发言,清晰阐述小组讨论的成果,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教师的点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思考传承和创新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拓宽对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认知。课堂总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梳理知识要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谁能说一说春节起源于什么?端午节有哪些重要习俗?”在学生回答后,进行系统总结:“我们了解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后,展示一张包含传统节日元素的思维导图,再次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学生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回顾本节课内容,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观看思维导图,加深对传统节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认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整体认知,同时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升华课堂主题。布置作业教师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实践作业和书面作业。实践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与家人一起策划并举办一次具有传统特色的家庭庆祝活动,如春节写春联、包饺子,中秋节做月饼、赏月等,并拍摄活动照片或视频记录过程。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小论文,题目自拟,内容可以围绕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意义,或者对传统节日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等,字数不少于600字。同时,推荐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书籍、纪录片(如《中国通史》中的相关章节、纪录片《节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拓展学习。学生活动:记录作业内容,明确作业要求,积极准备完成实践作业和书面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设计意图:实践作业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家庭文化氛围和亲子互动。书面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写作能力,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思考。推荐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板书设计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一、春节1.起源:与“年”和祭祀有关2.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守岁等3.文化内涵:团圆、祈福二、清明节1.起源:与寒食节、介子推故事相关2.习俗:祭祀、踏青等3.文化内涵:缅怀、感恩三、端午节1.起源:纪念屈原等2.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3.文化内涵:爱国、辟邪四、中秋节1.起源:古代祭月活动2.习俗:赏月、吃月饼等3.文化内涵:团圆、思念五、传承与创新1.现状与问题2.方法与途径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情境导入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知识讲解与探究过程中,运用史料、故事、诗词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历史知识生动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文化传承意识。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知识讲解部分,由于传统节日相关内容丰富,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的时间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的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海运运输合同范本
- 2025翻译服务的合同范本
- 2025标准资产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国内贸易公司与外籍船员雇佣合同
- 2025年公司与个人借款合同范本标准版
- 5.2 做自强不惜的中国人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课堂互动》课件
- 《当代临床输血技术》课件
- (63)-考点63 课外-名著阅读
- (10)-专题10 议论文阅读
- 【图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精)
- 科姆龙变频器说明书kv2000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管理之路
- 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 蓝色简约法律通用PPT模板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题报告示例
- 旅行社挂靠协议(样板)
-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计算表(共享版)
- 房屋租赁合以装修费抵租金
- Z5140型立式钻床说明书
- 100以内加法口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