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之“情感主旨题”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之“情感主旨题”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之“情感主旨题”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之“情感主旨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突破(一)原题重现(2024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①“白头心事”即诗人念念不忘、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抗击外敌、收复失地的志愿。②“卧闻刁斗起连营”,军事意象的出现表明诗人时时牵挂对敌战事。③“惭愧儿童话请缨”,写诗人感慨自己虽壮心不已,却已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请缨杀敌。(二)题型特点命题特点——简答题设问方式——理解诗词内容或评价语命题实质——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语句或评价话语对主旨情感的体现题型分类类型一:描绘景象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理解其象征意义或情感寄托。例1.(2025·广西·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金桥感事吴融①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百年徒有伊川叹②,五利宁无魏绛功③?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唐昭宗元年,用张浚、孙揆等人发兵讨伐李克用,三战皆败。孙揆在潞州被杀。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而作。②《左传》载,周朝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见一披发人(古代戎族)野外祭祀而预言“不及百年,此其戎乎!”辛有死后,不过百年,预言成真。③晋国所在地山西,汉、戎杂居,矛盾尖锐。晋大夫魏绛举出“五利”,主张“和戎”,被采纳。本诗尾联“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与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但愁绪内涵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①吴融尾联的愁绪是忧国伤时之愁。诗中“日暮”“哀笳”“戍烟”描绘边塞战乱景象,暗含对晚唐战事失利、国势衰颓的悲慨;②杜甫《登高》的愁绪是身世飘零之愁。“悲秋”“作客”“多病”直写自身漂泊孤苦、年老多病的凄凉境遇。类型二:情感主旨理解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旨,包括诗人的情感倾向、人生态度、政治理想等。例2.(2024·湖北武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毛仙翁李

翱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灵到世间。龟鹤计年承甲子,冰霜为质驻童颜。韬藏休咎传真箓,变化荣枯试小还。从此便教尘骨贵,九霄云路愿追攀。请谈谈你对本诗主旨的理解。【答案】①赞美了毛仙翁的超凡脱俗和神秘能力。②表达了诗人对毛仙翁的深深敬仰。③透露出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类型三:艺术手法鉴赏题要求考生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例3.(2024·四川资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送凌侍郎①还宣州晏

殊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②神仙拥使旌。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江山谢守③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④情。曾预汉庭三独坐⑤,府中谁敢伴飞觥。【注】①凌侍郎:凌策,北宋名臣;凌策从蜀地任职回来,皇上有意擢用,但因病调养不能就任;这首诗是晏殊送其归乡时所写。②碧落:这里泛指天上。③谢守:谢脁,曾任宣城太守。④朱公故里:朱公,即范蠡;故里:指宣城。⑤汉庭三独坐:汉武帝曾诏“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专席而坐,以示尊宠监察官员之意。清人陈廷焯说晏词“婉雅”。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尾联如何做到“委婉”的。【答案】尾联首句用典,借“三独坐”典故,委婉地表明凌侍郎深受帝王尊宠;第二句反问,借“传杯把盏,无人能敌凌郎”酌酒之雅事,含蓄表明对凌侍郎身份尊贵,功劳显赫的认可与称赞。类型四:比较鉴赏题要求考生比较两首或多首诗歌在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理解其各自的特点。例4.(2024·江苏南京·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陪裴使君登岳阳楼杜

甫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①。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②,从此更南征③。【注】①谢宣城:谢朓,南朝齐诗人,并善辞赋和散文。《谢朓传》中记载: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②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③引自《离骚》:“济沅湘兮南征。”本诗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有人认为杜甫《登岳阳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本诗,试结合诗句举一个例子,并作分析。【答案】作者的主要写作目的:渴望得到裴使君赏识,能够被收留与重用。诗人将裴使君比作礼贤下士的陈蕃,自比徐孺子,运用渔父问屈原的典故,对自己能被收留和重用心存希望。思想境界:本诗表达了自己受到礼遇的喜悦之情。诗人来到岳阳受到当地使君的接待,登楼赏景,充满喜悦。而《登岳阳楼》除了表达了老来贫病漂泊的苍凉落寞之叹,更表达了不忘边关战事的忧国忧民情怀,如“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命题预测(一)理解诗句意思,结合作品主旨及诗人背景,分析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2024·山东·一模)对下列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山

雨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注】①离披:零乱的样子。A.首联写诗人头戴斗笠穿行于山中,“宜”字写出了“野行”的愉悦。B.颔联与“山雨欲来风满楼”都写山雨将至,而景象全然不同。C.颈联写雨中行,“任”字以马喻人,表现了诗人遇雨的从容与泰然。D.这首诗从多角度着笔写山雨,情感真切自然,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答案】C【导语】《山雨》通过描绘山雨来临前后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随遇而安的态度。首联展现初秋行旅的清凉惬意;颔联用“忽”字勾勒出山雨的突然;颈联中“任”字透露出诗人对雨中旅行的泰然自若;尾联则描绘雨后峰峦的壮丽,抒发对自然奇景的赞美之情。(二)侧重考查对唐宋诗词的深入理解,以及全方位观照古代诗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正能量表达。(2024·安徽·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金城北楼①高

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幡溪②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注】①本诗作于唐天宝十二年(753),高适离开长安,赴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经金城(今兰州)。②番溪:在今陕西宝鸡东南,渭水的支流,相传姜太公出仕前曾垂钓于此。本诗颈联化用了“太公垂钓”“塞翁失马”两个典故,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姜太公垂钓于渭水,而后获得重用,第五句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