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 讲义_第1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 讲义_第2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 讲义_第3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 讲义_第4页
2025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 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3水系演变1.(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1)。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2)。(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2·广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1)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水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导致水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河流本身的侵蚀与沉积过程、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1.构造运动导致的水系演变构造运动导致地壳局部改变,如隆起、凹陷、褶皱、断层等,可能引起水系的演变。以地壳隆起为例,地壳隆起可以阻断(切断)原有的水系,使原有水系一分为二。如青海湖(图1)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黄河水系的一部分,湖水经古倒淌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曾经是一个淡水湖泊。后来,青海湖东部日月山等地区地壳隆起,迫使倒淌河倒转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注入青海湖,阻断了青海湖和黄河的水系联系,青海湖开始成为一个内陆封闭湖泊,逐渐演化成为咸水湖。2.岩浆活动导致的水系演变火山喷发的岩浆阻塞了河道,会导致某一区域的水系发生改变。如图2所示,土耳其的凡湖地处高原上的构造盆地,原本由穆拉特河作为出水口,但内姆鲁特火山喷发的岩浆阻塞了这一河道,使得凡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内陆咸水湖。3.河流袭夺导致的水系演变分水岭两侧水系所处的地势高低和侵蚀能力存在差异,若地势较低一侧的河流溯源侵蚀速率较快,切穿分水岭,抢夺分水岭另一侧河流的上游水系,使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河流袭夺发生后,断头河由于水量减少,水流与原来形成的谷地规模不相称,并且断头河流速变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而袭夺河上游的水量增加,且流速加快,因此可能在原有较为宽阔的河谷基础上,继续下切,形成不同类型河谷的嵌套现象。如图3、图4所示:4.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系变化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湖泊的水量收支,使封闭湖盆中的湖泊在内流水系与外流水系之间相互转化。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因此卓乃湖水位上升、湖水外泄,进而与下游水系贯通。如图5所示:5.人类活动导致的水系变化人类活动如建设用地增加导致水系被填埋、开挖新河、裁弯取直等也会影响水系格局。总之,河流水系的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某一时期可能以某种因素为主。(2024·吉林白山模拟)温尼伯湖是北美洲中部的淡水湖泊,为冰期时古冰川湖的残迹。冰期时由大陆冰川穿掘而成古冰川湖,面积巨大。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泊面积也大大萎缩。下图示意目前温尼伯湖及周边水系。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冰期时古冰川湖的水面海拔()A.低于现今的温尼伯湖B.高于现今的温尼伯湖C.和现今的温尼伯湖保持一致D.无法确定2.温尼伯湖外泄通道的改变对红河水文特征的影响有()①年径流量减少②结冰期缩短③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④河床沉积加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前和袭夺后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发生河流袭夺后,关于被袭夺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增大,流速减小B.流量增大,流速增大C.流量减小,流速减小D.流量减小,流速增大4.导致河流发生袭夺的原因可能是()A.甲河流地势高于乙河流B.甲河流所在河谷岩性比乙河流更加坚硬C.甲河流一侧降水更加丰富,侵蚀更强D.乙河流下游发生地壳下降运动5.图中甲处的河流地貌可能是()A.山麓冲积扇 B.“V”形河谷C.冲积平原 D.河口三角洲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图1、图2分别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水系图)。研究发现,本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升降对河流袭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3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河道纵剖面图)。(1)描述图中水系重组的过程。(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水系重组前,说明水系重组后图中安昌河河段的河道变化。(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真题体验1.(1)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沉积;地壳断裂抬升。(2)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抬升,原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成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3)主要通过湖盆边缘出露的含水层补给;补给量小,变化大。2.(1)此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下风向,受西风影响较强;西风经过湖区时,湖泊为西风提供热量和水汽;湖泊东侧区域地势较高,易产生地形雨。(2)那曲凹岸处向东侵蚀,雄曲凹岸处向西侵蚀;侵蚀持续进行,分水岭将被切开;发生河流袭夺,两河流连通。(3)两湖分水岭海拔低于4740m;纳木错湖面海拔曾达到4748m,高于分水岭和仁错湖面海拔,说明两湖曾经贯通;随着全球变暖,注入两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涨;如果湖面上涨超过分水岭海拔,两湖将再次贯通。解析(1)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的下风向,湖面没有结冰时,西风带来纳木错湖面的水汽,吹向纳木错东岸,再加上纳木错东侧区域的地势较高,从而易形成地形雨,在10~11月期间,降水相对较多。(2)河流从南部山区流出,在遇到地形阻挡后分流,但两条河流凹岸处均受到侵蚀,随着时间推移,两条河流凹岸处距离因不断侵蚀而缩短,直到两河切穿分水岭,河流连通。(3)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注入两湖内的冰雪融水和降水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湖面上涨,当湖面的上涨超过两湖之间分水岭的海拔时,两湖将连通。预测演练1.B2.C[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温尼伯湖湖面面积的变化主要受冰川补给量的影响;冰川消融初期,补给量大,湖泊水量增加,面积增大,水位较高,可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后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冰川面积减小,补给量减小,加上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面萎缩,导致如今温尼伯湖低于冰期时古冰川湖的水面海拔,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冰川消融初期,湖水曾经通过红河注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泊面积也大大萎缩。由于温尼伯湖水位降低,改为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泊水不再补给红河,红河的年径流量减小,没有湖泊的调节作用,红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①③正确;结冰期与温度有关,与外泄通道改变无关,排除②;注入红河流量减少,泥沙含量减少,河床沉积减少,排除④。故选C。]3.C4.C5.B[第3题,据材料可知,河流袭夺后,被袭夺河流的上游流入袭夺河,被袭夺河河流下游水体来源减少,水量减少,流速变慢,泥沙沉积作用增强,故选C。第4题,读图,甲河袭夺乙河导致乙河上游流入甲河,故乙河上游地势高于甲河,A错误;甲河袭夺乙河说明甲河溯源侵蚀作用强烈,先切穿分水岭,故甲河河谷岩性应比乙河更疏松,B错误;由图可见,甲河侵蚀作用更强烈,说明所在地区降水可能较为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C正确;据材料可知,河流袭夺是受外力侵蚀作用的影响,与地壳运动无关,D错误。故选C。第5题,河流袭夺后,乙河上游流入甲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