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清)严复翻译工作有三项不容易做到的事,忠实于原著即准确,译笔流畅明白,文字典雅。?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高考复习之文言文翻译文言文专题1.朕雅闻卿有相业,故排众议首用卿,今祸难如此,卿嘉谋皆安在乎?(Z20考试)2.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协作体考试)3.尘埃涨天,必数十万之众,使俱集则众寡不支,大事去矣。(句式强化练)任务一:分析翻译现存问题——问题:1.不明主语,把官职当做动词拆解2.不灵活意译,生硬直译造成译句生涩。3.过度发挥,无中生有!......年份卷别(第13题翻译)(8分)采分点命题特点2024新高考Ⅰ卷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当,“乡”,省略句式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当,辞“…也”:判断句2023新高考Ⅰ卷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骄侮、唯,是以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一隅、审、信2022新高考Ⅰ卷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岁、熟,奈何(固定句式)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折节、与、去任务二:根据高考真题概括命题特点,总结翻译步骤(1)以考查实词、虚词为主,考查句式为辅。(2)两句翻译,8分,每句字数在15~25,采分点一般为3个或4个。(3)有陌生实词,有词类活用、通假等语言现象,需要临场推断。一、理清上下文语境,弄清语段大致意思。二、三、当陌生实词无法进行字字对译,联系上下文及词性仔细琢磨,以疏通文意,符合语境和事理逻辑。四、誊写(写出译文)任务二:根据高考真题概括命题特点,总结翻译步骤例: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2021年全国2卷)译文: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关注词、句,即明确采分点,切分字词,逐字翻译。理——切——译——写一个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1.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4分)(2021年全国1卷)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君主讨厌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乐意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臣也会变成忠臣。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4分)(2021年全国2卷)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信任务三:学习翻译原则,掌握翻译方法一个原则: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例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例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前来告辞。例3: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我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例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比喻借代互文用典达具体方法:文言翻译“六字诀”

留、删、换、调、补、变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2021全国乙卷)译:然而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再依法裁断,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全了大的信用啊。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2022全国1卷)译: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3.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2022年2卷)译:吴汉回来,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4.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2022全国乙卷)译:现在我请求找来没有人养活的老弱者、没有房屋的丧妻丧夫的人,评定之后安置他们。5.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2023全国甲卷)译:(周尧卿)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侍奉母亲),又怎么可以做得到呢?”6.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2023全国乙卷)译: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在它上面盖上玉壁,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具体方法:文言翻译“六字诀”

留、删、换、调、补方法具体操作留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劳苦而功高如此”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删删除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和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包括:发语词、助词(凑足音节、句中停顿)、结构倒装的标志词、个别连词等。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调宾语前置,主谓倒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式,翻译时一般需要调整语序。补①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要补充出来。②省略的介词“于”要补充出来。③判断句要补充判断词。“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变”往往是在上述五种方法都用过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翻译。类型例句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译文:自认为关中的险要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子子孙孙称帝为王的万代基业了。(“金城千里”,可译为“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即可。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译文: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前来告辞。(“杯杓”代指“饮酒”)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即可。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译文:(我)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夺母志”是母亲再嫁的委婉说法)例: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2023年全国1卷)译: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小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留删换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

调补变要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1.圈出重要的实词2.将倒装的句式调成正常的句式3.根据语境补足省略部分4.翻译时根据语法决定实词词性,给出相应的解释。课时强化训练NO.3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郭)子仪因说之曰:“吐蕃无道,乘我国有乱,不顾舅甥之亲,吞噬我边鄙,焚荡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漫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不可失也。”药葛罗曰:“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击吐蕃以谢过。”(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仆固怀恩之叛》)因:趁机乘:趁着畿: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胜:尽、完药葛罗:回纥的第二任可汗(1)(可以)保全自己的军队,又能和唐朝重归于好,击败敌军又能取得财富,为你考虑,还有比这更有利的吗?(2)我被怀恩欺骗,辜负您实在太多了,如今请允许我攻打吐蕃以向您谢罪。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长孙皇后)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预:参与(1)长孙安业的罪行,死一万次也不能赦免。然而他对我不和善,世人都是知道的。(2)现在如果把他处以死刑,别人一定会说是我依仗皇上恩宠来报复自己的兄长,这恐怕会影响朝廷吧!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八年春,诏天下闾里皆立社学,延师儒教子弟,有司以时程督,谕曰:“致治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闾里:乡里延:聘请有司:有关部门程督:考核监督闾阎:里巷的门(1)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关键在于改善风俗;要想改善风俗,关键在于施行教化。(2)教化被推行,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使他们成为君子;教化被荒废,即使是中等才能的人也可能堕落为小人。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孙)公讳锡,字昌龄。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节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知:担任、管理发:打开牒:派送文牒(1)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就一定会极其严厉地审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全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2)等到(他)被替代离去时,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nǜ。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宋史·张永德传》)(1)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带领契丹军队前来侵犯。周世宗亲自出征,在高平与敌军交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2)陛下想要固守封疆就算了,(但是)如果想要开疆拓土,在天下施行威行,就应该彻底地惩罚他们的过失。牙兵:亲兵厉兵:磨利兵器厉兵秣马牒:派送文牒案:追究徇:示众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以齐、赵至,苏子、屈景以周、楚至,于是举兵而攻齐,栖闵王于莒。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以:从栖:围困(1)测量、统计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与齐国相当,但是他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2)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走却想要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原国),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间谍)出,曰:“原将(准备)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1)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8A.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指行军九十里。✔9A.晋侯率军包围原国,携带了三天的军粮,过了三天原国没有投降,即便听到原国要投降的消息,也毅然退兵。✔

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郑,逆(迎亲)①而出,遂会于虢guó,寻宋之盟(春秋时晋、楚间的会盟)也。祁午谓赵武曰:“宋之盟,楚人得志(占了先机)于晋,今令尹之不信(守信),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戒备),惧又如宋。子木(楚国的令尹)②之信称于(被)诸侯,犹诈(欺骗)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辅佐)晋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两次)合诸侯,三合大夫,服(使…归服)齐、狄,宁(使…安宁)东夏,平秦乱,城(修筑城墙)淳于,师(军队)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dú:诽谤)③,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8B.“寻宋之盟也”与“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两句中的“寻”含义不相同。✔

重温/不久8C.“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与“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令”含义相同。✔美好9B.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机,在虢地的会见;赵武✘担心楚国会再次占晋国的先机,给晋国带来耻辱。祁午担心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将信以为(把…作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穮(biāo:田中除草)④是蓘

(ɡǔn:培土)⑤,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待人以信,很少不能做榜样)’信也。能为人则(榜样)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2)现在我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⑥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凭)焉。不然,民听滥(错)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违背农时),怨讟(dú:诽谤)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姓名),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正在)筑虒sī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证明),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