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词背诵与默写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诗词背诵要求:请准确背诵以下古诗词,并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的诗句。1.王之涣《登鹳雀楼》(1)白日依山尽,_________。(2)欲穷千里目,_________。(3)更上一层楼,_________。2.杜甫《春望》(1)国破山河在,_________。(2)城春草木深,_________。(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4)恨别鸟惊心,_________。3.李白《静夜思》(1)床前明月光,_________。(2)疑是地上霜,_________。(3)举头望明月,_________。(4)低头思故乡,_________。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离离原上草,_________。(2)一岁一枯荣,_________。(3)野火烧不尽,_________。(4)春风吹又生,_________。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明月几时有,_________。(2)把酒问青天,_________。(3)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4)今夕是何年,_________。6.李清照《如梦令》(1)昨夜雨疏风骤,_________。(2)浓睡不消残酒,_________。(3)试问卷帘人,_________。(4)却道海棠依旧,_________。7.王安石《泊船瓜洲》(1)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2)钟山只隔数重山,_________。(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4)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_。8.杜牧《秋夕》(1)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2)轻罗小扇扑流萤,_________。(3)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4)卧看牵牛织女星,_________。9.王维《鹿柴》(1)空山不见人,_________。(2)但闻人语响,_________。(3)返景入深林,_________。(4)复照青苔上,_________。10.刘禹锡《望洞庭》(1)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2)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3)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4)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___。二、诗词默写要求:请准确默写以下古诗词,并在答题卡上填写相应的诗句。1.王之涣《登鹳雀楼》(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杜甫《春望》(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李白《静夜思》(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4)时鸣春涧中。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6.李清照《如梦令》(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王安石《泊船瓜洲》(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杜牧《秋夕》(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3)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谁料心肠别。(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9.王维《鹿柴》(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0.刘禹锡《望洞庭》(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四、词语辨析与运用要求:从下列每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白处,使句子意思完整、准确。1.这座城市的绿化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_________。A.绿意盎然B.绿树成荫C.绿草如茵D.绿肥红瘦2.在我国古代,_________是一种重要的礼仪。A.礼貌B.礼仪C.礼节D.礼品3.他的书法作品_________,令人赞叹不已。A.妙笔生花B.龙飞凤舞C.笔走龙蛇D.落笔生花4.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运动员们的体能得到了_________。A.提高B.提升C.上升D.上升5.这位科学家_________的贡献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A.永垂不朽B.震古烁今C.独树一帜D.名垂青史6.他们的友谊_________,经得起时间的考验。A.亲密无间B.碧海青天C.亲密无间D.亲如一家7.在这紧张的时刻,他_________地完成了任务。A.津津有味B.全神贯注C.兴致勃勃D.一丝不苟8.这场演讲比赛,她_________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A.沉着冷静B.轻松自如C.胸有成竹D.声情并茂9.在我国,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A.舞狮B.舞龙C.舞马D.舞鹤10.这位老师_________地传授知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A.无微不至B.言传身教C.蹭蹬满腹D.言传身教五、句子仿写要求:根据下列句子,仿照句式,完成仿写句子。1.原句: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仿写:_________2.原句:鸟语花香,春意盎然。仿写:_________3.原句:月色朦胧,星光闪烁。仿写:_________4.原句: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仿写:_________5.原句:柳絮飘飘,落英缤纷。仿写:_________6.原句:雨打芭蕉,声声入耳。仿写:_________7.原句:风吹麦浪,金黄一片。仿写:_________8.原句:月影婆娑,舞动心弦。仿写:_________9.原句:雪花飘飘,银装素裹。仿写:_________10.原句: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仿写:_________六、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以下短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短文:在一个宁静的村庄里,住着一对善良的老夫妇。他们有一片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每天,老夫妇都会精心照料这些花草,使花园变得更加美丽。有一天,一位年轻的游客来到了这个村庄,被老夫妇的花园深深吸引。他决定留下来,向老夫妇学习如何照料花草。老夫妇很高兴,热情地教他各种技巧。在老夫妇的帮助下,游客的花园也变得越来越好。他学会了如何给花草浇水、施肥、修剪。他还学会了如何预防病虫害,使花草茁壮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和老夫妇的友谊越来越深。他们一起欣赏花园里的美景,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最终,游客决定留在这个村庄,继续和老夫妇一起照料花园。问题: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2.游客为什么决定留在这个村庄?3.老夫妇教游客哪些照料花草的技巧?4.游客和老夫妇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5.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道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诗词背诵1.(1)黄河入海流(2)更上一层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国破山河在(2)城春草木深(3)感时花溅泪(4)恨别鸟惊心3.(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3)举头望明月(4)低头思故乡4.(1)离离原上草(2)一岁一枯荣(3)野火烧不尽(4)春风吹又生5.(1)明月几时有(2)把酒问青天(3)不知天上宫阙(4)今夕是何年6.(1)昨夜雨疏风骤(2)浓睡不消残酒(3)试问卷帘人(4)却道海棠依旧7.(1)京口瓜洲一水间(2)钟山只隔数重山(3)春风又绿江南岸(4)明月何时照我还8.(1)银烛秋光冷画屏(2)轻罗小扇扑流萤(3)天阶夜色凉如水(4)卧看牵牛织女星9.(1)空山不见人(2)但闻人语响(3)返景入深林(4)复照青苔上10.(1)湖光秋月两相和(2)潭面无风镜未磨(3)遥望洞庭山水翠(4)白银盘里一青螺二、诗词默写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4)时鸣春涧中4.(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5.(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6.(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3)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谁料心肠别(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9.(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0.(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三、词语辨析与运用1.B.绿树成荫解析:绿树成荫形容树木枝叶繁茂,遮蔽了阳光,与句子“城市的绿化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呼应。2.B.礼仪解析: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与句子“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礼仪”相呼应。3.C.笔走龙蛇解析: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流畅有力,如同龙蛇游动,与句子“他的书法作品令人赞叹不已”相呼应。4.A.提高解析:提高指使水平、程度、质量等方面有所上升,与句子“运动员们的体能得到了提高”相呼应。5.D.名垂青史解析:名垂青史指功业巨大,永垂不朽,与句子“这位科学家的贡献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相呼应。6.A.亲密无间解析:亲密无间形容关系密切,没有隔阂,与句子“他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相呼应。7.B.全神贯注解析: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与句子“在这紧张的时刻,他全神贯注地完成了任务”相呼应。8.D.声情并茂解析:声情并茂形容说话或唱歌时声音和感情都很动人,与句子“这场演讲比赛,她声情并茂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相呼应。9.B.舞龙解析:舞龙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句子“在我国,舞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相呼应。10.B.言传身教解析:言传身教指用言语和行为来教导别人,与句子“这位老师言传身教地传授知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相呼应。四、句子仿写1.雨后初晴,阳光明媚。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春风”改为“雨后初晴”,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2.春花烂漫,春意盎然。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鸟语花香”改为“春花烂漫”,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3.月光皎洁,星光闪烁。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银烛秋光”改为“月光皎洁”,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4.波光粼粼,碧波荡漾。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湖光”改为“波光”,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5.柳絮飘飘,落英缤纷。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春风”改为“柳絮飘飘”,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6.雨打芭蕉,声声入耳。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春风”改为“雨打芭蕉”,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7.风吹麦浪,金黄一片。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波光”改为“风吹麦浪”,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8.月影婆娑,舞动心弦。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银烛秋光”改为“月影婆娑”,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9.雪花飘飘,银装素裹。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春风”改为“雪花飘飘”,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10.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湖光秋月”改为“山清水秀”,保持了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五、阅读理解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游客来到一个村庄,向老夫妇学习照料花草,最终决定留在这个村庄的故事。解析:文章以游客的学习经历为主线,描述了游客和老夫妇的友谊以及他们对花园的热爱。2.游客决定留在这个村庄,是因为他被老夫妇的花园深深吸引,并且和老夫妇的友谊越来越深。解析:文章中提到游客被花园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