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一课时课件_第1页
《观潮》第一课时课件_第2页
《观潮》第一课时课件_第3页
《观潮》第一课时课件_第4页
《观潮》第一课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第一课时课件演讲人:日期:CATALOGUE目录01导入新课02背景知识03课文解析04课堂活动05拓展延伸06总结与作业01导入新课宋代潘阆《酒泉子》词句赏析词句描绘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词句意境艺术手法通过“长忆”表达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深刻印象,以“满郭人争江上望”描绘观潮的盛况,用“来疑沧海尽成空”形容大潮的壮阔和震撼,最后用“万面鼓声中”烘托出大潮的声威。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123钱塘江大潮的文学印象古代文学中的描绘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题材,如《海潮赋》、《观潮》等作品,都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了大潮的壮美与威猛。030201现代文学中的传承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钱塘江大潮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人文内涵,如象征力量、团结、拼搏等精神。文学与科学的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大潮描绘往往与科学知识相结合,既展现了文学的艺术魅力,又传递了科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特点以及文学中的表现手法,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文学欣赏能力。课程目标掌握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和独特特点,理解文学作品中对大潮的描绘和象征意义,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和分析相关文学作品。学习重点课程目标与学习重点02背景知识钱塘江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入海口呈喇叭形。河口沙洲河口处有多个沙洲,如之江、罗刹江等,沙洲的形成与水流、潮汐有关。潮汐影响喇叭形河口使得潮汐作用更加显著,形成壮观的海潮。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得钱塘江河口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和多样化。钱塘江地理特征(喇叭形河口)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其中月球的引力对潮汐的影响最大。地球自转使得潮汐形成周期性的涨落,周期为半天、一天、半天和一天等。海水在引力的作用下产生涨潮和落潮,形成海水的运动。钱塘江的喇叭形河口和河床的特殊形态,使得潮汐在这里形成更加壮观和独特的景象。潮汐形成原理天体引力地球自转海水运动钱塘江特殊地形历史记载中的观潮盛况古代观潮早在汉魏六朝时期,钱塘江观潮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盛行的民间活动。历代文人墨客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描写钱塘江观潮的诗词文章,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李白的《观潮》等。官方祭江明清时期,官方在钱塘江畔举行祭江仪式,祈求江河安澜、国泰民安。古代科学记载钱塘江观潮还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对潮汐现象进行研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学记载。现代观潮文化观潮胜地现代钱塘江观潮主要集中在海宁盐官、萧山南阳等地,成为著名的观潮胜地。01020304观潮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都会迎来观潮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观潮旅游钱塘江观潮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旅游文化,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现代科技应用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得观潮更加便捷、安全,如实时水位监测、天气预报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观潮体验。03课文解析重点字词解析(观/奇观、横贯、屹立等)指观看、察看,也可指景象、景色。在课文中,指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在课文中,指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指(山峰、建筑物等)高耸直立。在课文中,形容钱塘江大潮的浪头之高,仿佛一座座山峰屹立在江面上。奇观指(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在课文中,形容钱塘江大潮的潮头之高、之宽,像一道水墙横贯江面。横贯01020403屹立文章结构分析开头部分简要介绍钱塘江大潮的概况和观赏地点。主体部分结尾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绘钱塘江大潮从远而近、奔腾而来的壮丽景象。总结全文,表达对钱塘江大潮的赞叹和喜爱之情。123比喻如“浪潮像一条白线”、“浪潮像一座座山”,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夸张如“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把天空都吞没了一样”,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和威力。修辞手法赏析(比喻、夸张等)感官描写的运用视觉如“白浪滔天”、“银光闪闪”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大潮的视觉效果。听觉如“隆隆的雷声”、“巨大的轰鸣”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声音效果。触觉如“凉飕飕的浪花打在脸上”、“脚下的大地在颤抖”等描述,让读者感受到钱塘江大潮带来的震撼和力量。04课堂活动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中国东部沿海的一条大河,以其潮水壮观而闻名。钱塘江01020304指潮汐的涨落时间和强度。潮汛水或液体满而流出。漫溢生字词听写练习潮水变化过程排序初始阶段海面平静,潮水开始上涨。逐渐加速潮水涨势逐渐加快,水流变急。高潮阶段潮水达到最高点,水位最高,水流最急。退潮阶段潮水开始退去,水位逐渐下降。小组讨论:观潮场景再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潮水汹涌,浪涛翻滚,声震天地。02040301人们的观潮活动人们聚集在岸边或高地,欣赏潮水的美景。潮水对沿岸的冲击潮水猛烈冲击岸堤,带来大量泥沙。观潮的安全措施人们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被潮水卷走或受伤。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控制语速,突出重点。语速适中朗读训练:情感表达技巧在朗读过程中,适当停顿,给观众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停顿恰当通过朗读,表达出对钱塘江大潮的惊叹和敬畏之情。情感投入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表现出潮水的气势和变化。语音语调05拓展延伸相关诗词对比阅读潘阆《酒泉子》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并与《观潮》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苏轼《催试官》杨万里《望海潮》通过描绘考试场面的紧张气氛,与《观潮》中的自然奇观形成鲜明对比,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比较能力。同样描写海潮,但与《观潮》在观察角度、表现手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对比和鉴赏。123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通过动画演示,详细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潮汐原理。大潮形成过程大潮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实况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钱塘江大潮视频欣赏自然奇观的科学原理探究潮汐原理详细解释潮汐的成因和周期性变化,以及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的影响。钱塘江大潮的成因结合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分析大潮形成的具体原因。大潮的预测与防护介绍预测大潮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防止大潮灾害的重要性和措施。写作练习:描写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描绘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描绘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尝试从不同角度和视角描写自然现象,拓展写作思路。拓展写作思路06总结与作业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掌握其独特之处,如潮头高度、速度等。本课知识点回顾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和特点学习并理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了解观潮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在潮水中嬉戏、保持适当距离等。观潮的安全知识课后背诵段落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如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的段落,以及表达作者情感的段落。尝试将背诵的段落进行默写,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观察日记:记录自然现象观察自然现象,如潮汐、云彩、风等,记录它们的形态、颜色、变化等特征。01.尝试运用所学的描写手法,将观察到的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