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日常生活中酸和碱1/29柠檬山楂酸桔子酸生活中“尝起来酸酸”2/29活动一:找一找生活中酸各种各样碳酸饮料——碳酸醋酸柠檬酸盐酸硫酸硝酸3/29食醋气味是

。酸闻一闻:闻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气体飘进鼻孔,注意不能用鼻孔凑到瓶口闻气味,更不能用嘴尝。醋酸有酸味,苹果酸有酸味。“全部酸都含有酸味”,这句话说法对吗?讨论:答:此说法不对。最早科学家从酸味物品中发觉了这类物质,所以定名为“酸”。然而一些酸却无酸味,如水杨酸为甜味。4/29盐酸、硫酸、硝酸弱酸性物质:强酸性物质:醋酸、汽水、橘子汁、番茄汁、苹果、柠檬汁、5/29生活中碱性“摸起来滑滑”“尝起来涩涩”6/29活动二:找一找生活中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弱碱性物质:强碱性物质:小苏打、纯碱、洗涤剂、7/29活动三:测试溶液酸碱性紫色石蕊试液在不一样溶液中颜色改变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颜色︸︸︸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碰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颜色改变,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紫色石蕊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仍为紫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8/29一天清晨,波义耳偶然将浓盐酸溅到了紫罗兰花瓣儿上。喜爱鲜花他急忙用水把花冲洗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惊奇发觉紫罗兰花瓣儿颜色变红了!波义耳没有放弃这一奇怪现象,提出了许多猜测和假设并做了大量试验来验证猜测,由此他发觉大部分花草受酸性或碱性物质作用都能改变颜色。其中一个叫做石蕊地衣植物效果最显著,它紫色浸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这就是最早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小资料植物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月季花浅红色红色黄色紫卷心菜浅紫色蓝色黄绿色9/29活动四:无色酚酞试液在不一样溶液中颜色改变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颜色︸︸︸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仍为无色10/29酸碱指示剂:碰到酸和碱时能发生特定颜色改变物质。惯用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用来检验碱溶液):——碰到碱溶液变成蓝色蓝色石蕊试纸(用来检验酸溶液):——碰到酸溶液变成红色11/293、试验室中有三瓶失去标签无色液体: 白醋、澄清石灰水、食盐水,你能区分它们吗?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闻气味、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1、市售瓶装汽水含有一个酸,向该汽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该溶液变为(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2、某无色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相信你能行:BC12/29我想知道:用石蕊或酚酞试液能够检验出某溶液酸碱性,但能否比较两种溶液酸碱性强弱呢?比如:食醋和稀盐酸都是酸性,谁酸性比较强呢?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度:酸碱性强弱程度

当pH=7时,溶液呈

性;当pH<7时,溶液呈

性,且pH越小

;当pH>7时,溶液呈

性,且pH越大,

。中酸酸性越强碱碱性越强13/29一些物质酸碱性14/29活动五:怎样检测溶液酸碱度(pH)?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方法:用洁净玻璃棒醮取少许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并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其pH值。思索:甲同学在测定某碱溶液pH时,先把pH试纸用水湿润再测,他所得结果准确吗?注意:pH范围:0—14pH试纸检测范围:1--1415/29观察结论:在书本图2.1.5中,__________水溶液是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溶液是呈碱性,___________呈中性。柠檬、食醋纯碱、肥皂、食品干燥剂生理盐水三种惯用酸碱指示剂比较: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使用功效将指示剂滴入待测液中,观察溶液颜色改变用洁净玻璃棒醮取少许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能区分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能区分碱性溶液不但能区分溶液酸碱性,而且能判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程度16/29拓展提升:1、将一定质量分数KOH溶液加水稀释,则溶液PH与所加水体积(V)关系正确是()D*对于碱性溶液来说,加水后,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逐步靠近于7,但总不会等于7。*对于酸性溶液来说,加水后,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逐步靠近于7,但总不会等于7。17/29精密pH试纸测pH时要准确到小数点(十分位)话就要用精密试纸。精密pH试纸比色卡是每隔0.2一个颜色

这显著比广泛pH试纸更准确。

18/29各种各样数字pH计(酸度计)19/291、什么叫酸雨?酸雨有什么危害?

通常雨水因溶有空气中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无危害。当人类排放二氧化硫等气体过多时,就易形成pH小于5.6酸性降水,称之为酸雨。酸雨对很多植物生长不利,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也危害人们健康。视窗:溶液酸碱性意义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靠近中性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pH小于4)或碱性太强(pH大于8)土壤都不宜农作物生长。2、植物生长与土壤酸碱性作物pH作物pH水稻、小麦、玉米6.0-7.0甘蔗、桑树、苹果树6.0-8.0番茄、西瓜6.0-7.0松树、烟草5.0-6.0棉花6.0-6.8柑橘树5.0-7.0大豆6.5-7.5茶树5.0-5.520/293、人体中几个主要体液正常pH范围体液pH体液pH体液pH血液7.35-7.45胃液0.9-1.5乳汁6.4-6.7唾液6.6-7.1胆汁6.8-7.4尿液4.7-8.41.人体液有一定酸碱性,而且改变极小。2.胃液pH在0.9-1.5之间,在这么有利于消化食物,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在胃粘膜表面有一层保护膜,用来保护胃。3.健康人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假如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就会造成生理功效失调或发生疾病,甚至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21/29

思索讨论:

(2)盐酸中含有哪些粒子?氢离子(H+)、氯离子(Cl-

)和水分子(H2O)(3)猜测是哪种粒子使得紫色石蕊试液变色?(4)设计试验方案验证你猜测友情提醒:食盐水中含有Na+、CI-、H2O(1)酸性溶液是否一定是酸溶液?酸溶液是否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22/29方案A:(1)向食盐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2)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检验是否是水分子、氯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检验是否是氢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若石蕊变红,再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是否是水分子使石蕊变色方案B:(1)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2)向食盐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3)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检验是否是水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检验是否是氯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检验是否是氢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23/29硫酸H2SO4H+、Cl-

H+、SO42-H+

H+、SO42-

电离时生成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化合物叫做酸。酸H+和酸根离子盐酸HCl结论: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酸溶液中H+24/29电离时生成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化合物叫做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Na+、OH-

K+、OH-

Na+、OH-

K+、OH-

碱金属离子和OH-

25/29H+OH-酸溶液碱溶液酸性碱性以下各物质中:①MgO②O2③HCl④CO2⑤NaOH⑥H2SO4⑦He⑧Ca(OH)2⑨HNO3属于单质是()属于氧化物是()属于碱是()属于酸是()②⑦①④③⑥⑨⑤⑧26/29练习:1、试验室中惯用酸碱指示剂有()试液和()试液,其中()遇酸或碱都能变色.2、试验室中惯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惯用pH来测定溶液().3、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呈().A.无色B.红色C.蓝色D.紫色4、正常人体内以下液体,显酸性且酸性最强是().A.血浆B.胰液C.胃液D.唾液液体血浆胰液胃液唾液PH7.35-7.457.5-8.00.9-1.56.6-7.1石蕊酚酞石蕊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