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及答案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0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小题。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强盛一时。武灵王爱好武艺,常以军旅之事为乐。一日,武灵王问大臣廉颇曰:“吾欲北略中山,东有燕,西有胡,南有齐,北有中山,吾欲先攻何处?”廉颇对曰:“中山为四邻之最弱,宜先攻之。”武灵王曰:“中山虽弱,但若攻之,必损兵折将,不如先攻燕国。”于是,武灵王派廉颇率兵攻燕。二、现代文阅读(10题)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0小题。①《背影》是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回忆父亲送别自己上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②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父亲送别自己上学的情景;第二部分写自己离家后对父亲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成年后对父亲的回忆。③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等,使文章生动形象。三、作文(1题)要求: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四、古诗词鉴赏(10题)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0小题。《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B.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向往更高境界的情怀。C.诗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D.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2.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韵脚为“流、楼”。B.诗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C.诗的格律为七言绝句。D.诗的意境为“登高望远”。3.下列关于这首诗的作者,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为王之涣,唐代诗人。B.作者曾任监察御史。C.作者与杜甫、李白并称为“初唐三杰”。D.作者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创作背景为作者登鹳雀楼时所见。B.诗的创作背景为作者游历江南时所见。C.诗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长安任职时所见。D.诗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洛阳任职时所见。5.下列关于这首诗的意境,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意境为“登高望远”。B.诗的意境为“壮志凌云”。C.诗的意境为“江山如画”。D.诗的意境为“思乡之情”。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语言,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B.诗的语言优美,富有哲理。C.诗的语言质朴,通俗易懂。D.诗的语言华丽,辞藻华丽。7.下列关于这首诗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诗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8.下列关于这首诗的格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格律为七言绝句。B.诗的格律为五言绝句。C.诗的格律为七言律诗。D.诗的格律为五言律诗。9.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韵脚,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的韵脚为“流、楼”。B.诗的韵脚为“流、秋”。C.诗的韵脚为“流、游”。D.诗的韵脚为“流、游”。10.下列关于这首诗的作者,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为王之涣,唐代诗人。B.作者曾任监察御史。C.作者与杜甫、李白并称为“初唐三杰”。D.作者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五、现代文阅读(10题)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0小题。《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荷塘月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B.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文章的主题为“荷塘月色”。2.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标题为《荷塘月色》。B.文章的作者是朱自清。C.文章的体裁为散文。D.文章的写作手法为描写。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为朱自清,现代作家。B.作者曾任清华大学教授。C.作者与鲁迅、郭沫若并称为“现代文学三大家”。D.作者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4.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荷塘月色中观赏夜景。B.文章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西湖游览时所见。C.文章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桂林山水间所见。D.文章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庐山观赏夜景。5.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意境,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意境为“荷塘月色”。B.文章的意境为“宁静致远”。C.文章的意境为“美丽如画”。D.文章的意境为“思乡之情”。6.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语言,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B.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哲理。C.文章的语言质朴,通俗易懂。D.文章的语言华丽,辞藻华丽。7.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文章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文章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文章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8.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格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格律为散文。B.文章的格律为诗歌。C.文章的格律为小说。D.文章的格律为戏剧。9.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韵脚,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韵脚为“色、画”。B.文章的韵脚为“色、家”。C.文章的韵脚为“色、花”。D.文章的韵脚为“色、华”。10.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为朱自清,现代作家。B.作者曾任清华大学教授。C.作者与鲁迅、郭沫若并称为“现代文学三大家”。D.作者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六、作文(1题)要求:以“时光荏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诗中的“黄河”确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选项A、B、D都正确描述了诗的意境。2.答案:D解析:诗的韵脚应为“流、秋”,而非“流、楼”,因此选项D错误。3.答案:C解析:作者王之涣与杜甫、李白并没有并称为“初唐三杰”,因此选项C错误。4.答案:B解析:诗的创作背景为作者登鹳雀楼时所见,而非游历江南时所见,因此选项B错误。5.答案:B解析:诗的意境为“登高望远”,而非“壮志凌云”,因此选项B错误。6.答案:D解析: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而非华丽,因此选项D错误。7.答案:D解析:诗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而非比喻、拟人、排比,因此选项D错误。8.答案:B解析:诗的格律为七言绝句,而非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因此选项B错误。9.答案:B解析:诗的韵脚为“流、秋”,而非“流、楼”、“流、游”、“流、游”,因此选项B错误。10.答案:C解析:作者王之涣与杜甫、李白并没有并称为“初唐三杰”,因此选项C错误。二、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文章的主题为“荷塘月色”,而非“荷塘月色”,因此选项D错误。2.答案:C解析:文章的体裁为散文,而非诗歌、小说、戏剧,因此选项C错误。3.答案:C解析:作者朱自清与鲁迅、郭沫若并没有并称为“现代文学三大家”,因此选项C错误。4.答案:B解析:文章的创作背景为作者在荷塘月色中观赏夜景,而非西湖、桂林山水、庐山,因此选项B错误。5.答案:B解析:文章的意境为“宁静致远”,而非“荷塘月色”、“美丽如画”、“思乡之情”,因此选项B错误。6.答案:D解析:文章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而非华丽,因此选项D错误。7.答案:D解析:文章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而非比喻、拟人、排比,因此选项D错误。8.答案:A解析:文章的格律为散文,而非诗歌、小说、戏剧,因此选项A正确。9.答案:B解析:文章的韵脚为“色、家”,而非“色、画”、“色、花”、“色、华”,因此选项B正确。10.答案:C解析:作者朱自清与鲁迅、郭沫若并没有并称为“现代文学三大家”,因此选项C错误。三、作文答案及解析:(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