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的意义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30
教学内容:教学第53〜54页例7、例8和“练一练”,完成第56页练习九第1〜4
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学会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
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据案自学一、谈话导入
1.通过预习,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
电嬲艰赫/2杯就楣抑般聊前忖椭耽学会什么?
郴么领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
的意义。(板书课题)
II10二、交流提升
1.交流例7。
1.“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1)出示例7实物图。
数量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2)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
2.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
二、交流展示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
3.比的意义。系?
(1)24-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2)3+2求的又是什么,可以怎样牛奶比果汁多1杯,果汁比牛奶少
说?1杯。
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4,牛奶
21,还可以说成谁和谁的_____03
“:”是_____,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
的_____,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2
_____________O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牛
.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走一段9QQ秣鼬跖,小醐门5分机小制If2。分一种表示方法是我们预习刚学会
?
’牝侏能分别算雌伽燧则?
3)指名汇报比的各部分名称。
(4)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
4.(1)读一读,并说出前项与后项: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
(2)写一写: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
3:24:913:2915:7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
8比14比59比13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5.2.交流例8
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1)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回答表
(2)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格的填写情况。
表示什么?(2)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
从例7、例8中可以看出,两个数相样求出来的?
除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3)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1)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指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_____,(4)提问:什么叫做比值?怎样求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一个比的比值?
做_____O3.交流54页想一想:
(2)3:5=()()=*()(1)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
\)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三.拓展训练(2)提问: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
什么形式?2:3可以写成什么?
L小樽内1°犒9犒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⑴静务州岐():(),雌用):
(2)):(k(3)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
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强减3本就就IT10.6机拉X腿M蛀的城4.交流54页“练一练”
1):(),檄(f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九第1题
3.11+6=():('=.2.练习九第2题
3.练习九第3题
4.完成p56页1—5题。4.练习九第4题
四.反思创新四、总结延伸
1.反思: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要注意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
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问?
3
板书设计:3:2=3+2=]
教学后记:
比的基本性质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3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
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露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据案自学一、复习导入
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分1.同学们,通过你的预习,你能
数的基本性质。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自学下面的内容并填空。
hy134-18-()-():()
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或联系?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2.你还能完成下面的题目吗?你
()。这是比的基本性质。的根据是什么?
3、【化简比】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2.84-0.4=284-()=()
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
(1)自学下面的内容并填空。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
®把卜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嗓数比“是什么?第二题呢?
(1)12:18(2)-1-:(3)1.8:0.093.导入:
⑴12:18=(12+6):(18+—箴线: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和分
-2:3
⑵2:?=(3x12):(?X12)一鸳鬻司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
6464时未12?
=()Z()些旧知识和同学们昨天预习的基
(3)1.8:0.09=(1.8X100):(0.09x100):一.来1益”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
=():()=():()
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
的基本性质)
二、交流展示二、交流提升
汇报上面的结果并想一想:1.交流例9。
(1)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2)为什么(1)出示例9,指名汇报。
要同时乘12?(3)为什么要同时乘100?(2)联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
(4)你能说说整数化、分数比、小数比基本性质想一想,比有什么性?
的化简比的方法吗?(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三、拓展训练(4)师: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些词
1.栋号当飕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
8:5=32:()15:25=3:1),理解的?
Uib''
2.粕下科比化成诵单的跳比、(5)上面三个等式的比,哪个更
简单一些?
21:351.25:2(6)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还可以解
69
决什么问题呢?
6,化肝够心
2.出示例10:把下面各比化成最
::
(1)208362vDo简单的整数比
⑺111.11.153
231571211512512:18T:T1.8:0.09
04
(3)0.32:0.81:0.251.35:9.25
1《忤人艮林驱酷)般,师艇服豺灯五(1)交流第一个比
提问: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
在触轴■的喊长僦的比,m
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卡/麻28824019214496(2)交流第二个比。
和麻1921601289664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
(分数)怎么办?为什么要同时
8,分烟出轴访似长献,科蛇炖尔眦,赧配乘12?
(1)(2)(3)交流第三个比。
(4)化简比的依据是什么?
3.交流“练一练”第1题
4.交流“练一练”第2题
3cm6cm8m12m
四、反思创新三、巩固拓展
1、反思: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1.练习九第5题
么?还有什么疑问?2.练习九第6题。
2、自我挑战:2.练习九第7题。
3.练习九第8题。
化简比:0.8:-
8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
疑问?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教学后记: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练习课总课时编号:3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练习九第9〜13题。思考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
本性质化简比。
2.进一步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
求比值与化简比
教学难点:
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预习指导:
一、做一做:完成练习十三地9—12题。
二、想一想:预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揭示课题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比的
学生说说你对比的知识有哪些认识。知识有了哪些认识?
二、交流提升
1.交流练习九第9题。
指名汇报。
提问:化简比的依据是什么?怎样
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联系?求比值?
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联系?有
哪些区别?
2.交流练习九第10题。
指名汇报。
提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3.练习九第11题。
指名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
说说是怎样想的。样想的。
4.练习九第12题。
指名汇报。
提问:洗洁液和水有什么关系?
说一说:洗洁液和水有什么关系?三、巩固拓展
1.练习九第13题。
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比,并化简。
写出两个比,并化简。补充:生活中通过加长斜面而省力
的合理性。
2.练习九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3.“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课本58页内容。
学生交流,什么叫“黄金比”?有
学生交流,什么叫“黄金比”?有什么应用价值?什么应用价值?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
谈谈收获。疑问?
教学后记: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实际应用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3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0页的例11、“试一试”,“练一练”,第61页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正确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难点:
理常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据案自学一、谈话导入
活动一:自学例11出示例11中的实物图。
(1)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
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
(2)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
2,还可以怎么理解?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活动二:探索算理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
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11,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
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一一按比
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展示二、交流提升
1.说说你是怎样做的?这道题做得对不1.交流例11
对?如何进行检验?(1)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
2.想一想。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
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可以怎么理解?
涂多少方格吗?学生讨论。
思考:1:2: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
(介绍连比)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
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
39
色方格占总格数的三,黄色方格占三o
55
试一试(2)交流解法
①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一、3+2=5304-5X3304-5X2
三个小仙翻,酗嬲接各小组人数的比分配轴归32
方法二、30X--30X--T
槌翻纱机?j十乙。十乙
3
方法三、304-(1+-)
9
方法四、304-(1+-)
O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
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
怎样现斛“植树杈散林好算。)
各小姐人级的比分K"?
(4)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
三.拓展训练验?
1.也可以让学生涂一涂,进行验证。
2.交流“试一试”。
练一练
k3.交流“练一练”
1.4校备4K有48人,.其中另生和*生人数的比是1:3.畀、*“练一练”第1题。
土加夕人?
“练一练”第2题。
2.特书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施存31人,小麻费24人,米划卡
学生汇报。
京各杞180块M克力埃比线人敖的比分给3个虬库或各点分得
多媛?4.交流“练一练”第3题
5.归纳(讨论)
3.马眄IU檄怵水明堪了几杯300走升的饮机金杯饮朴中检计与
一悻瓶的比如下轴(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题目有什
么共同特点?
(2)怎么解答?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
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
应用题。
你卷很快工2年林佚料中肯
酬和木城”*•陋?t(4)教师提问:分谁?怎么分?板书: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2、完成P61页1-4题三、巩固拓展
1.练习十第1题。
四、反思创新2.练习十第2题。
1.在小组内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3.练习十第3题。
了什么知识?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4.一块长方形花圃,周长76米,长和宽
2.一块长方形花圃,周长76米,长和宽的比是10:9o这块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
的比是10:9o这块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方米?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后记: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练习课总课时编号:3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比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
2.进一步巩固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更灵活的掌握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
的数量关系,积累丰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窗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熟练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按2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的总量、部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复习揭题
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1.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2.复习按比例分配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有
什么特征?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练习巩固按比例分配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交流提升
1.交流练习十第4题。
(1)根据“母鸡和公鸡只数的比是4:3”指名学生回答。
思考:①公鸡、母鸡各(2)根据“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5:11”指名学生回答。
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①男生和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②男生和女生人数
②公鸡占母鸡只数的几的比是几比几?③男生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④女生占
分之几?③母鸡占公鸡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只数的几分之几?师:在生活中分数和比可以随时在转换,根据它们的联系,
我们能灵活的运用比和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交流练习十第5题。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要求这两个锐角而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的和是90度是学生们都知
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必道的,所以这道题直接把90度按3:2分配就能求出这两个
须知道它们的和是多锐角的度数。
少,再根据它们的比按师:这是一道知道了()和()的按比例分配
比例分配。实际问题?
三、巩固拓展
1.练习十第6题
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
两个问题。
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说说各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师:这是一道知道了()和()的按比例分配
实际问题?
2.练习十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解题方法。
(1)知道了总量和部分量的比如何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
问题?
(2)知道了部分量和部分量的比如何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
际问题?
3.练习十第8题
让学生说出每个问题是求的什么?是已知()和()
求()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再进行比较,让学生熟
练找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条件及方法。
4.思考题。
思考并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
部分的面积相等。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认识到:要使分
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原来的三角形的底按1:1进
行分割。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
比是2:3,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将40厘米按比例分配,可让学生检
验。
引导学生寻找错误原因。
追问:怎么改就可以了?得到两种方案:(1)先将周长除
以2后再按比例分配;(2)先把40厘米按比例分配,算出
两条长和两条宽各是多少,再分别除以2,算出一条长和
一条宽各是多少?
6.完成第62页的动手做
动手完成,在动手的过让学生自己按要去动手完成,在动手的过程中填好表格,
程中填好表格。发现规律。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后记:
整理与练习(1)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复习课总课时编号:35
教学内容:教学教材第63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第63-64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8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相应的
计算技能。
3.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和比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和解题方法,能够熟练的进行实际应用。
4.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
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理解分数、比和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揭示课题
想一想: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把这部分内容整理一下。
举例说一说。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举例说明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分
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解决有关分数、比的实际问题时,应怎样分析数
量关系?举例说一说。
二、交流提升
1.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2)举例说明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
(2)举例说明比的意义和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的基本性质,以及比、分数、(3)解决有关分数、比的实际问题时,应怎样分析
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数量关系?举例说一说。
2.交流“练习与应用”第1题。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3.交流“练习与应用”第2题。
展台展示时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
么?
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4.交流“练习与应用”第3题。
什么?展台展示,集体订正。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与应用”第4题。
(1)出示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这道题是比、分数与除法的综合应用,如
何更好的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理解三者之间的联
系,可以把它们都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
行解题。
2.“练习与应用”第5题。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运用什么知识写出比值是2.的
3
比?
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能写出多少比值是‘的比?
3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练习与应用”第6题。
学生计算时强调过程。集体交流。
4.“练习与应用”第7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交流时提问:可以先求什么?还
可以先求什么?
5.“练习与应用”第8题。
比较一下: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交流时提问:这三道题有什么联
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有怎系?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样的数量关系?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p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分数除以分数J
分数、比和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后记:
整理与练习(2)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复习课总课时编号:36
教学内容:
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第65页“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以及本
单元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的区分不同条件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答按比例
分配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探索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5.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
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
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交流提升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
学生黑板板演,集体订正。师:解含有分数的方程与解只含有整数和小数的方
程,方法和过程都一样吗?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师:如何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3.完成“练习与应用
第11题
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后再解答,集体订正。
按步骤解答: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2题
(1)先找单位“1”,列出数师:比较两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否相同?用的方法是
量关系式。否一样?
(2)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后再解答,集体订正。
程。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3题
(3)解方程,写出答语。二、探索与实践
(4)检验,根据数量关系式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4题
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①联系分数的意义。
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后再解答,②画图理解。
集体订正③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2.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6题
(1)用列举法列举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长和宽可能是几厘米,再找出符合长和宽长度的比是
3:2的一个,然后在图中画出长方形。
(2)想一想:周长1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和
是多少,根据长和宽的比是5:3求出长和宽的长度,
然后在图中画出长方形。
4.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7题
三、评价与反思
分析第15题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一一
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什么水果呢?(2)能正确计算吗?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克水果吗?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四、巩固拓展
吗?1.少儿书店第一天卖出《情景练习》600套,比第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二天少〈.第二天卖出多少套?
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④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想的?2.一堆苹果,每筐装135千克,装了144筐,正好
装了这堆苹果的鼻,剩下的还可以装多少筐?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后记: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3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
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运用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
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
体验,提高学会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在有倍数关系的问题中,假设后数量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旁注
一、据案自学一、导入揭题。
活动一:1.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口
1、读68页的例1,理解题意。头列式解答。
2、想一想: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2.出示例1
关系?提问:这里还有一道题,你能
解答吗?
3、想一想: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
.揭示课题:这道题怎样解答
倒入小杯,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3
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样的
(先小组内交流一一然后全班交流)
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4、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进行检
的策略)
验。
二、交流提升
5、交流想法
1.交流例lo
6、想一想,假设把720毫升果汁全部
2.反思策略
倒入大杯?可以倒满几个大杯?你能根
刚才我们交流的两种方法都是
据这样的假设算出结果吗?运用了什么策略?用这样的策略解
二、交流展示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7、交流想法3.交流“练一练”
(1)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过渡:刚才我们运用假设的策
三.拓展训练略解决了例题,有没有信心再用这
1、1张桌子和4把椅子的总价是2700圆,
椅子的单价是桌子的。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种策略解决几道题。
多少?(6)问题解决了,你们检验了
吗,谁能口头检验一下。
(7)小结:同学们,用假设的
1.填空
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注意什
1个菠萝与()小桃一料篁,么,
(2)至记本的单价是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市L区智慧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 转动型双阶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
- 肝胆疾病超声诊断
- 幼儿园大班健康礼仪下册
- 呼吸机的使用及护理
-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与老年健康管理实践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12章 机械传动设计
- 学生心理疏通和辅导培训会
- 预防儿童流感课件
- 感染科主要诊断
- 2025年校长职级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集团采购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知识试卷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南沙区社区专职招聘考试真题
-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清版)DB13(J)∕T 8556-2023 建设工程消耗量标准及计算规则(园林绿化工程)
- JJF 1334-2012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