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素描课程编号90900011

总学时64周学时16

学分3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间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无

使用教材石鹏翔:《设计素描》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年5月

主要参考资料1、刘虹:《素描色彩》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

素描课程是艺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教学课程.本课程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造型能力,空间感,层次感,透视关系等.为今后从事

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学习方法指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1、整体观察概念,相互比较概念;2、以线带调子式素描,体面式素描;

知识重点提示3、形与体,形体与体面,线与面,结构与形体等概念;4、起稿,塑造形

体,边缘线与背景。

1、特征意识概念,节奏意识概念;2、结构式素描,光彩式素描;3、“三

学习难点提示大面”的观察与把握,光彩“五调子”的分析运用;4、深入刻画与整体

调整。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重、难点

章节内容作业

讲讨实提示

授论验

第1章对设计素描的认识12

随堂作业及

课程总结性作

第1节设计素描与设计素描课4

业(老

师按照其教学

第2节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展望4

方式进行作业

设计素描教学的任务、要求与教学设要求)

第3节4

第2章设计素描中的造型训练16重点

第1节从观察起步感受造型4

第2节从画面进入思考造型4

第3节从表现展开研究造型4

第4节从推敲进一步体验造型的美感4

第3章设计素描中的语言训练20重、难点

第1节认识形象语言5

第2节形象语言的来源5

第3节形象语言的提炼与组织5

第4节形象语言的进一步加工5

第4章设计素描中的创新能力培养16重、难点

第1节创新意识的滋生从设计素描课开始4

平面设计对创新的要求与设计素描

第2节5

的关系

立体设计对创新的要求与设计素描

第3节7

的关系

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色彩课程编号90900021

总学时64周学时16

学分3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间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

使用教材赵金秋:《设计色彩》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年5月

1、周至禹:《色彩写生》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

主要参考资料2、宫六朝:《设计色彩》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3月

3、李跃、李凌鹏:《色彩》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手绘能力、模仿能力,

课程教学目的对空间色彩变化的认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色彩的整合、

抽象能力及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学习方法指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1、了解水粉色不透明的性能;2、色环、色彩三要素,冷暖色、互补色、

复色的概念掌握;3、干画法,干湿结合画法、厚画法;4、基本常识、

知识重点提示

学会运用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四种关系(冷暖、明度、

纯度、色相):5、构图起稿、明暗造型、铺大体色

1、工具材料准备,裱纸的正确方法;2、白粉的使用及调色问题在实践

学习难点提示中的运用;3、湿画法、薄画法;4、如何创造色彩空间,以正确的色彩

写生观察方法的培养;5、深入塑造,整体调整。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讲讨实训作业重、难点提示

授论验练

第1章生活中的色彩4随堂作业及

色彩感觉——大课程总结性作业

第1节2

自然中的色彩(老师按照其教

色彩体验——生学方式进行作业

第2节2

活中的人工色彩要求)

第2章设计色彩概述4重、难点

第1节认识没计色彩2

设计色彩与其他

第2节2

色彩理论的关系

第3章色彩基本知识16重、难点

第1节色彩起因4

第2节色彩分类4

色彩三要素和色

第3节4

相环

第4节色彩混合4

色彩关系及其变

第4章16重、难

化规律

第1节色彩关系4

色彩变化的主要

第2节4

因素

第3节色调变化的规律4

写生色彩观察方

第4节4

第5章水粉画表现技法24重、难点

水粉画的特点及

第1节绘画工具、材料3

介绍

水粉画基本着色

第2节3

技法

水粉画常见用笔

第3节3

技法

第4节水粉画特殊技法3

水粉静物写生构

第5节3

图与步骤

不同质感物体的

第6节3

表现技法

建筑装饰设计各

第7节种材质的水粉表3

现技法

水粉风景写生技

第8节3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编号90900031

总学时48周学时16

学分4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

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

使用教材吴天麟朱辉球:《平面构成及应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1、濮礼建:《平面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主要参考资

2、李槐清:《平面构成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

3、夏镜湖:《平面构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1、通过构成方法的练习,建立学生对形态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观念。

课程教学目

2、通过研究构成的形态和构成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研究构成的元素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特有的形象思维规律。

学习方法指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重点提

平面构成设计要注意对工具的熟练掌握,注意绘图工具的制约性与便捷性。

学习难点提在学习平面构成时,既要注意二度空间视觉造型的丰富,又要注意并研究在

示二度空间中图形所产生的空间感与透视感。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重、难点

章节内容作业

讲讨实训提示

授论验练

第1章设计从构成开始4随堂作业及

第1节构成的理解和相关背景1课程总结性

第2节平面构成学习的内容和诀窍2作业

平面构成是构成和设计教育的基础(老师按照

第3节1

环节其教学方式

第2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4进行作业要重点

第1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1求)

第2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2

第3节面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1

第3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12重、难点

第1节形态之间的关系2

第2节重复构成及在设计中的应用2

第3节特异构成及在设计中的应用3

第4节渐变构成及在设计中的应用3

第5节射构成及在设计中的应用2

第4章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16重、难点

第1节材料、肌理和质感4

第2节分割和构图4

第3节错觉和视知觉现象和应用4

第4节形式美法则和应用4

第5章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和设计12重、难点

第1节图像时代和视觉文化的总体特征4

第2节角色异化和独自狂欢的时代4

第3节图像时代的设计实践和学习4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课程编号90900041

总学时48周学时16

学分4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间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冯四东朱辉球吴天麟《色彩构成及应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使用教材

年8月

1、李莉婷:《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主要参考资料

2、胡心怡:《色彩构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4月

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的高度为各种专业的艺术设

计提供色彩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理论知

课程教学目的识的学习,掌握色彩在构成关系上的科学原理,明确使用色彩的目的

性和功能性,以及了解相关色彩组合,变化的基本规律。为设计专业

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学习方法指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1、色彩构成的概念;2,色彩产生的条件、原理,光源色、物体色、

知识重点提示透明色、复合光;3、色料的三原色混合;4、色相,明度,纯度;5、

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6、同一调和;7、色彩与心理

1、构成的意义、目的、作用及学习方法;2、光源色、透明色、复合

学习难点提示光;3、色料的三原色混合;4,色相,明度,纯度;5、冷暖对比,

面积对比;6、面积调和;7、色彩与情感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重、难点提

章节内容作业

讲:实验训示

授练

第1章4重点

色彩构成的概念

第1节色彩构成的概念2

色彩构成的意义、目的、作用

第2节2

及学习方法

色彩的产生和色彩与视觉的关

第2章4重点

第1节色彩产生的条件、原理1

第2节光谱;可见光谱和不可见光谱1

光源色、物体色、透明色、复

第3节1

合光

第4节色彩与视觉的关系1

第3章光的三原色和色料的三原色4重、难点

第1节光的三原色混合2

随堂作业及

第2节色料的三原色混合2

课程总结性

第4章色彩的三要素4重、难

作业

第1节色相1

(老师按照

第2节明度1

其教学方式

第节纯度1

3中井彳〒作威

第4节色立体1

求)

第5章色彩的对比8重、难点

第1节明度对比1

第2节色相对比2

第3节纯度对比1

第4节冷暖对比2

第5节面积对比2

第6章色彩的调和8重、难点

第1节同一调和1

第2节类似调和2

第3节秩序调和1

第4节无彩色调和2

第5节面积调和2

第7章色彩的心理和情感8

第1节色彩与心理4

第2节色彩与情感4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编号90900051

总学时30周学时2

学分2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

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

使用教材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年月

主要参考资120079

2、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讲解,能够使学生

课程教学目了解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

的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民族艺术传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

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更好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思维当中

学习方法指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重点提原始陶器工艺;青铜器;装饰雕塑及装饰画;石窟艺术;建筑艺术、瓷艺;建筑、

示环境艺术、雕塑;明清建筑

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文化;青铜器的装饰纹样;陶塑;佛教的起源以及对中国

学习难点提

工艺美术的影响;瓷艺对世界工艺美术的影响;陶瓷艺术对工艺美术的贡献;

明清时期的民间工艺美术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早T内容讲讨实训作业重、难点提示

授论验练

随堂作业及

第1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4

课程总结性作业

(老师按照其教学方

1日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式进行作业要求)

第1节

文化0.5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第2节

文化0.5

第3节原始陶器工艺1

第4节原始雕琢工艺1

第5节原始工艺画1

第2章昌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4重点

第1节夏商周历史背景1

第2节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工艺1

第3节夏商周时期的木雕工艺1

夏商周时期的其他工艺

第4节1

美术

第3章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4重点

第1节秦汉时期的建筑工艺1

第2节秦汉时期的装饰工艺1

第3节秦汉时期的工艺帛画1

秦汉时期的其它工艺美

第4节1

第4章魏晋时期的工艺美术1重点

第1节魏晋时期的佛教石窟

0.5

第2节魏晋时期的装饰工艺画

0.5

第3节魏晋时期的雕塑工艺1

第4节魏晋时期的青瓷工艺1

魏晋时期的丝织绣染工

第5节1

第5章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4重点

第1节隋唐时期的环境艺术

0.5

第2节隋唐时期的装饰雕塑

0.5

第3节隋唐时期的装饰画

0.5

第4节隋唐时期的瓷器工艺

0.5

第5节隋唐时期的织染服饰1

隋唐时期的其它工艺美

第6节1

第6章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4重点

宋元时期的皇家装饰

第1节

“文人画”0.5

宋元时期的“画中画”

第2节

「.之0.5

第3节宋元时期的建筑、园林

0.5

宋元时期的彩塑雕刻工

第4节

艺0.5

第5节五大名窑的瓷艺成就1

宋元时期的其它工艺美

第6节1

第7章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6难点

第1节明清时期的古典环艺

0.5

第2节明清时期的装饰画

0.5

第3节明清时期的宗教壁画1

第4节明清时期的陶瓷工艺1

明清时期的丝织锦绣工

第5节1

第6节明清时期的服饰工艺1

明清时期的民间工艺美

第7节1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课程编号90900061

总学时80周学时20

学分4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

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使用教材朱辉球:《立体构成及应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1、卢少夫:《立体构成》中国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

主要参考资

2、金剑平:《立体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5月

掌握设计语言的基础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

课程教学目

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体构成材料与技法的基本知识、规律及

其制作过程与方法,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创作实践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方法指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重点提对自然形态和经典图式的抽象提取;立体形态的造型要素;立体造型的形式美

示法则;线材、面材、块材的立体构成

学习难点提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的思维转换;立体形态的材料要素;从平面到立体:综合

示构成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早"P内容讲讨实作业重、难点提示

授论验

第1章

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20

第1节绪论7随堂作业及

第2节立体构成要素6课程总结性作业

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的思维转(老师按照其教学

第3节7

换方式进行作业要求)

第2章重、难点

立体形态研究20

第1节立体形态5

第2节立体形态的分类5

第3节立体形态的造型要素5

第4节立体形态的材料要素5

第3章重、难点

构成的逻辑20

第1节构成的法则5

第2节构成的逻辑5

第3节从平面到立体5

第4节平面布局5

第4章重、难点

立体形态要素的构成20

第1节点的立体构成4

第2节线的立体构成4

第3节面的立体构成4

第4节块的立体构成4

第5节综合构成4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图形创意课程编号90900071

总学时80周学时20

学分5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

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使用教材张鹏:《图形创意》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1、高亮:《图形创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

主要参考资

料2、周宗凯:《图形创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通过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图形造型的形式美和构图本身的形式美

课程教学目法则,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的跳跃感与严谨性,做到同一个想

的法通过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图形调整准确地传达图形所表

达的信息。

学习方法指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重点提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形创意表现形式及方法。

学习难点提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图形制作与应用。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讲讨实训作业重、难点提示

授论验练

第1章图形概述4难

第1节图形定义1

随堂作业及

第2节图形的起源及变革1

课程总结性作业

第3节图形价值的设计意义1

(老师按照其教学方式

第4节现代图形设计观念1

进行作业要求)

图形创意的基本方法

第2章8难点

及形的分类

第1节创意诠释4

第2节创意思维基础4

第3章图形创意与策略重、难点

12

第1节创意思维方式6

第2节创意与策略6

第4章图形表述方式的创造重、难点

16

图形表述方式之——

第1节

设计元素的寻找16

图形创意表现形式及

第5章重、难点

组织方法20

图识——形式结构的

第1节

组织与创造20

图形的组织表现和应

第6章重、难点

用20

第1节拟仿之变4

第2节附体变化4

第3节渐变延异4

第4节异态变化处理4

第5节随“臆”之变4

书法与国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书法与国画基础课程编号90900081

总学时80周学时20

学分3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

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

使用教材黄惇庄熙祖:《书法篆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1、郭蓉:《书法》中南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1月

主要参考资

2、洪丕漠:《点击中国书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

3、汤大民:《中国书法简史》凤凰出版社2001年5月

1、使学生正确把握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概况、形式特点、方法步骤和审美规

律,培养学生对书法篆刻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初步的创作

能力和胜任中等美术学校书法篆刻教育等基本能力。

课程教学目

2、对学生进行民族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应以民族绘画和地

域特色的审美意识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在专业基础和创作基础的课程中,作

循序渐进的学习。并启发和提高学生中国画方面的艺术修养,使国画系的山

水画教学更加富有传统底蕴和时代气息。

学习方法指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重点提

书法的概念和审美特性

学习难点提

书法的文化性和演变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

重、难点提

章节内容作业

讲讨实训示

授论险练

随堂作业及

第1章书法常识难点

40课程总结性作业

(老师按照其教学方式

第1节书法的概念和审美特性

10进行作业要求)

第2节书法的文化性和演变

10

第3节书法的学习方法

10

书写工具材料和法帖的

第4节

选择10

4

第2章国画常识难点

0

第1节工具材料性能运用8

白描花卉线条用笔用墨

第2节在花鸟画中的表现力和8

作用

第3节临摹的方法、作用8

第4节构图的基本规律8

第5节写生基本技法8

装饰画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条件规定

课程名称装饰画课程编号90900091

总学时80周学时20

学分4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大纲编写人周贺大纲审核人周雅铭

大纲编写时

2009年6月

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V)

课程性质

专业特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同选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图形创意

使用教材朱辉球吴天麟:《图案装饰及应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梁百庚:《装饰画》中国纺织出版社年月

主要参考资120041

2、远宏:《装饰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装饰画相关理论与表现技法的

课程教学目基本知识、规律及其制作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

的识及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技能。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毕业创作和应用设计打

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方法指1、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导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正确理解“大装饰”的概念;装饰画的艺术特征;构成与构图;图形与纹样;

知识重点提装饰画的形式美构成;装饰画构图的基本类型;自然形的变化构成及复合形

示的综合构成;装饰画色彩的形式语言及装饰画色彩的视觉心理:装饰画的'

般绘制材料及技法及装饰画的特殊绘制技法及肌理制作

装饰画的发展、衍变:装饰画的概念理解;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