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A.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2.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有关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3.祖国统一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其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D.西藏解放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满怀豪情地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征程。材料旨在强调新中国的成立()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民主力量 C.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道:“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C.抗美援朝战争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 D.中国取得了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①是指抗美援朝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枪支 B.《朝鲜停战协定》 C.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D.《开国大典》油画9.“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西藏民主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的共同目的是()A.巩固政权 B.完善制度 C.解决粮食困难 D.击败“联合国军”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根本变化”指的是我国()A.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D.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依法治国的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2.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是()A.解放战争顺利推进 B.人民政府刚刚成立 C.一五计划开始推行 D.三大改造即将完成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D.决定实行“文化大革命”14.“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泡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所作的一首词节选。这首词颂扬的人物是()A.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15.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出现了物价飞涨的局面 C.迅速改变了经济落后的面貌 D.到1968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16.我国“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只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17.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18.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1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关的会议是()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20.某校研究小组制作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并列的栏目,请你帮助该小组再设计一个同层次的栏目,最合适的标题是()A.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B.思想解放的历程 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2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当年就获得粮食丰收。当时农民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反映出此时我国()A.农民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 C.农村改革中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势在必行22.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所列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23.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必须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人家封锁我们”,给中国带来困难 C.新中国成立后,曾“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24.根据下表“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时间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1984年青岛、烟台开放为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山东半岛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济南、淄博、潍坊等8地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A.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奠定了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C.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25.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2分)(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两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2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由此我国进行什么改革?(2分)(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1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一本图书,目录如下(节选)引子1958年北戴河之夏第一章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第二章发动“大跃进”,出台“总路线”第三章高产“卫星上天”,钢铁“元帅升帐”第四章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1)根据节选图书目录判断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分)(2)“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怎样的良好愿望?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造成了哪些不良的后果?(2分)材料二材料三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给十亿中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以及人身伤害,更大的伤害是心灵层面的,只有那些经历过这次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它真正的含义。(3)材料二图片中三位英雄模范分别是谁?他们的称谓分别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3分)(4)材料三中“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指的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的人物是谁?(2分)(5)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1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中、印、美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对照表国家项目中国(1952年)印度(1950年)美国(1950年)钢产量(千克)2.374538.3发电量(千瓦时)2.7610.92949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当时的工业状况。对此,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57﹣1962年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分)材料一: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材料二: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材料三:这次会议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壮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探索:经济体制的演变与博弈》(1)材料一中“农村政策放宽”是指在农村实行哪一制度?(1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我国迫切需要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1分)(3)材料三中“这次会议”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1分)参考答案1-10BBDAAAAAAD11-20CDADABBDDB21-24BCAC25.(1)开国大典;毛泽东。(2)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邱少云。(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6.(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3)图(a):王进喜﹣﹣“铁人”,图(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图(c):雷锋﹣﹣解放军好战士。艰苦奋斗,坚定信念,以国家利益为重。(言之有理即可)(4)“文化大革命”。刘少奇。(5)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健全民主与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