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原卷版)_第1页
专题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原卷版)_第2页
专题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原卷版)_第3页
专题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原卷版)_第4页
专题4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专题4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运便利 B.便于农耕 C.军事防御 D.文化传统我国北方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据此完成2-3题。2.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旅游景观 B.减小山地坡度 C.降低修建难度 D.减轻水土流失3.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 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 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太原天龙山公路全长30千米,为太原西山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公路宛若惊龙,腾飞在山脊之上。从起点到终点有四座高架桥和一处隧道。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下图示意其中一座高架桥。据此完成4-5题。4.天龙山公路沿山脊布线(

)A.投资少 B.起伏大 C.易施工 D.线路短5.图示高架桥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A.增加景点 B.连接景区 C.方便观景 D.降低坡度黄河在流经延川境内形成了陡然急转的大转弯,被人们称为“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图为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图。完成6-7题。6.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下蚀 B.风力侵蚀 C.河流侧蚀 D.风力堆积7.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A.水流较缓,土壤肥沃 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C.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宫室遗址分布在(

)①河流右岸②河流左岸③被堆积的河岸④被侵蚀的河岸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便于观测水情②利于取水灌溉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J古城由都城、离宫和军事卫城构成。战国时期,都城是古城中心,离宫的东南角城门可供船只通行。秦汉时期,离宫成为古城中心。此后,由于环境变迁,J古城衰落。19世纪起,S市人口集聚,现已发展为地级市。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局部地区。据此完成10-11题。10.J古城建设之初,都城未建在离宫处,主要是考虑(

)A.减少水患 B.便于取水 C.方便耕作 D.利于防卫11.根据J古城和S市的地理位置,可推知战国时期至现代长江干流图示河段(

)A.整体向北移动 B.S市附近河道没有明显摆动C.整体向南移动 D.S市附近河道摆动幅度较大某地理研学小组在粤东揭阳古城开展研学实践。查阅资料发现,揭阳古城始建于北宋时期,比榕江入海口处的汕头建城历史更悠久。研学小组将榕江北河、南河围合区称作“宝葫芦”,揭阳古城位于“宝葫芦”的“葫芦头”。下图示意揭阳古城的地理位置。完成12-13题。12.研学当天揭阳古城与汕头正午太阳高度角几乎相同,研学日期接近(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13.与榕江南河、北河汇合处M相比,揭阳古城选址“葫芦头”的主要优势是(

)①洪涝灾害少②耕地面积大③水质优良④便于防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白陉古道是位于太行山区的一段“之”字形原始古道,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白陉古道一直是贯通山西、河南及江南诸省的咽喉要道,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废弃,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天堂。白陉古道的路面不是阶梯石阶,而是缓坡方式石砌路面。据此完成14-15题。14.“七十二拐”的路面采用缓坡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建造难度 B.建造技术落后 C.便于积雪滑落 D.方便车辆通行15.白陉古道逐渐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沿线运输的需求量减少 B.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C.地质灾害频繁损毁道路 D.沿古道通行危险系数较高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曲流是一种极为秀美壮丽的地质奇观,其形状蜿蜒曲折,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下左图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下右图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材料二曲流大多发育在平原地区,但在太行山深邃峡谷中竟然也会形成宛转的曲流。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地质学家们将这种曲流峡谷称为“曲峡”。众多河流在横穿太行山主脉时,形成了许多曲折、幽深、壮美的曲峡景观。(1)对比分析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而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几乎见不到曲流的原因。(2)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3)说明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之一。(1)描述图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2)说出图中B村落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在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