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临泉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临泉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临泉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临泉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泉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汉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辍(zhuì)学B.炽(zhì)热C.粗犷(guǎng)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按步就班B.甘败下风C.迫不及待答案:C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答案:B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的习惯。答案:C5.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编写的记录自己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答案:C6.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答案:B7.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B.这两句诗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易逝的感慨。C.这两句诗描写了海上日出,新春到来的景象。答案:B8.在古代,“垂髫”指的是()A.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B.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C.女子十三四岁答案:A9.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答案:C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词语中,读音相同的有()A.校对校场B.间隔间断C.强词夺理倔强答案:AB2.下列属于描写手法的有()A.外貌描写B.心理描写C.环境描写答案:ABC3.下列作品属于鲁迅的有()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答案:ABC4.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有()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答案:ABC5.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为贬义的有()A.狡猾B.武断C.卑鄙答案:ABC6.下列句子运用了典故的有()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答案:ABC7.下列文言词语解释正确的有()A.太丘舍去(离开)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C.下车引之(拉)答案:ABC8.下列汉字结构相同的有()A.林B.众C.森答案:AB9.下列成语故事主人公正确的有()A.卧薪尝胆-勾践B.闻鸡起舞-祖逖C.纸上谈兵-赵括答案:ABC10.下列关于小说三要素表述正确的有()A.人物是小说的核心B.情节是小说的骨架C.环境是小说的依托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凸”字的笔画数是5画。()答案:正确2.“的”“地”“得”在用法上没有区别。()答案:错误3.绝句只有四句。()答案:正确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答案:正确5.小说一定是虚构的。()答案:错误6.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答案:正确7.在古文中,“走”的意思是跑。()答案:正确8.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答案:正确9.所有的复句都有关联词语。()答案:错误10.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上没有区别。()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区别。答案: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两者之间有相似性,重点在“喻”,本体和喻体都要有。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人的动作、情感等,重点在“拟”,事物本身没有人的属性而被赋予。2.简要概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特点。答案:百草园有美丽的景色,如碧绿的菜畦等;有神秘的传说,像美女蛇的故事;还有有趣的活动,例如雪地捕鸟等。3.请说出至少三个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答案:想象丰富奇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情感豪放飘逸,像《将进酒》中的豪情;语言清新明快,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4.解释古文中“之”字的常见用法。答案:可作助词,如“的”;可作代词,代人、事、物;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答案:可选择有趣的阅读材料,如故事性强的作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像角色扮演读故事;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交流心得。2.谈谈你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答案: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多种知识和能力,跨学科,如结合历史文化学诗词。注重实践,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3.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