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
四年级2013——2014第二学期
数学
教
案
单位:杨木中心学校
执教者:王晓红
电子备课计划
杨木中心学校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四年学科:数学执教教师:王晓红
一、班级学四一、四二班共有学生72人,学生基础存在不平衡性,有
生情况分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少数学生有不认真做作业的坏习
析惯。
但学习态度比较好,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
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
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二、教材分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
析(本册教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
材单元内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容)数与计算: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的意义
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空间与图形: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
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统计知识: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
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
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
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
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一)教学目标
标(包括单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元重、难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点)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
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
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
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
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
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
学问题的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
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位置与方向、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四、教学措1、改变教学思想
施(围绕教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
学”六认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
真”的举作等),自主探究。
措,提优转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后的做法,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
教研教改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
课题,完成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
教学目标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的打算。)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
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把提出问题
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
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所以要重视课
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
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学进度安排表
序
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号
13.3—3.7四则运算4
23.10—3.14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5
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
33.17—3.215
算法
43.24—3.28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5
53.31—4.4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5
64.7—4.11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5
74.14—4.18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84.21—4.25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94.28—5.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5.5—5.9三角形5
105.12—5.16三角形5
115.19—5.2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
125.26—5.30小数的加法和减法5
136.2—6.6统计5
146.9—6.13数学广角5
156.16—6.20总复习5
目录
目录......................................................................................8
四则运算.................................................................................12
四则运算.................................................................................14
四则运算.................................................................................16
四则运算.................................................................................17
第一单元练习课...........................................................................19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22
位置与方向...............................................................................25
位置与方向...............................................................................28
位置与方向...............................................................................30
位置与方向练习课........................................................................3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筒便计算............................................................35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37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41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45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47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50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51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54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55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57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59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61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64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64
2.小数的读法及写法...................................................................68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7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2)...................................................................73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75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4)...................................................................77
3.小数的性质..........................................................................79
4.小数的大小..........................................................................85
5.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89
6.生活中的小数........................................................................95
7.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99
7.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104
8.复习:小数的性质...................................................................107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题.................................................................111
第五单元、三角形........................................................................120
1.三角形的认识.......................................................................120
2.三角形的分类.......................................................................124
3.三角形的内角和.....................................................................127
4.图形的拼组.........................................................................130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31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34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37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40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43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146
第七单元、统计..........................................................................149
统计....................................................................................151
统计练习课..............................................................................153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54
1.植树问题.............................................................................154
2、围棋中的数学问题....................................................................160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167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170
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73
总复习H角形........................................................................176
总复习——三角形的练习卷...............................................................178
总复习——位置与方向...................................................................180
总复习——综合复习.....................................................................183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周3月4日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儿个活动区?每个区
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
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
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
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
冰场有多少人。
(2)9874-3X664-3X987
=329X6=2X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
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
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
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
的儿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
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
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能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
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则运算
第一周3月5日
教学内容:
P6/例3(含有两级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
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
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
多少钱。
(2)24X2+244-2
=48+12
=60(元)
24X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
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教学反思:学生能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
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
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则运算
第一周3月6日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一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
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
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
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先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
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反思:学生能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通过观察分析积累,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了积累分析能力。
四则运算
第一周3月7日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儿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
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X(12-4)
(2)42+6X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
结果却不一样?
这儿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教学反思: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
题。学生在头脑中强化了小括号的作用。能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
的顺序。
四则运算
第二周3月10日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X78=
(4)154-0=
(5)0+23=
(6)128-128=
(7)04-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X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相乘得到5.04-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o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教学反思:学生能掌握关于0的运算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0不能做除
数及原因。
第一单元练习课
第二周3月11日、12日
一、填空
1、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再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4、0不能做(),0除以()仍得0。
5、要使25X6+30先算加法,应给原式()算式是(),结果是()o
6、计算(45+5)X3+5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
7、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按顺序计算。
8、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乘0,得(),0除以一个数,得()。
9、60+(6+2X3)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10、填上或“=”
564-74-2O564-(7X2)48X(5+6)O48X5+6
8404-21O8404-3-?718-15H-3O(18-15)+3
24+102+0O(24+102)X050-20+15O50-(20+15)
二、我来当法官。
1、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2、2+12—6和3X15+5的运算顺序是都是从左到右。()
3、所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
4、72X3+72+3中,乘法和除法可同时进行计算。()
5、(18X5)+(364-12)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三、计算下面各题。
95-15X6+4115+20)X3(75+30)4-(20—5)
225-10X(6+13)(120X2+120)+9164-13X5+85
250X4-5604-75847-4X(470+530)35X8+3504-50
195-(45+454-9)43X(324-298)(79+21)X(964-12)
四、解决问题:
1、打字员8分钟能打960个字,照这样计算,3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2、一箱伊利牛奶24盒,每箱售价48,如果小明买8盒要多少元?
3、图书馆有故事书78本,上午借走37本,下午还回28本,现在图书馆还有
故事书多少本?
4、停车场上,车牌号是单数的有46辆,车牌号是双数的车比是单数的车的3
倍多15辆,车牌号是双数车有多少辆?
5、一瓶药有80片,如果一位患者一天吃4片,可以吃10天,这瓶药够吃吗?
教学反思:通过做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二周3月13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北戏(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一■—.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
南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______度,距离雷达站______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偏______度,距离雷达站______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偏______度,距离雷达站______千米。
[北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
\10°
电视塔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
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
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方向上,约200米处
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方向上,约150
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北
教学反思:通过具体的活动,学生认识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位置与方向
第二周3月14日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
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目的
一、复习引入
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
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
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
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
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
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
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
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
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
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
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
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
药店等
教学反思:学生能绘制平面示意图,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
出物体的位置。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解决问题,
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位置与方向
第三周3月17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
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
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
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二、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三、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在学生学会
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做一做”呈现了两名
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
性。
位置与方向
第三周月18日
已有基础:
1、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3、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
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
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
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描述行走路线
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
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
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
讨论:
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
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1)点1的西北方是,终点在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一
_______方向。
(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偏度方向走km到点1,再向
偏度方向走km到点2,最后向偏度方向走km到终
点。
三、开放题:公园游览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根据
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位置与方向练习课
第三周3月19、20日
一.简答题
(1)学校在小军家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2)少年宫在小军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3)体育馆在小军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4)电信公司在小军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二.看图填表并回答问题.
(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说说李芳去游乐场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
和路程,完成如表.
方向路程时间
李家芳体育馆11分钟
体育馆游乐场7分钟
游乐场体育馆8分钟
体育馆李家芳9分钟
全程—
(2)李芳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王海一家游览长隆旅游度假区,观光车从起点站向正北方向行驶约500
米到达长隆欢乐世界南门,再向正北方向行驶约1500米,然后向北偏东20°方
向行驶约2000米到达长隆酒店,然后向西偏北70°方向行驶约3000米来到长隆
水上乐园.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观光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2)根据路线图,用彩色笔画出该观光车返回长隆酒店时所行驶的路线,并
用箭头表示行驶方向.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四周3月21日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
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儿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
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
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3=△+(☆+€))
教师板书:
(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4、1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培养学生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四周3月24日
教学内容:
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
第五天城市B-C
第六天城市C-D
第七天城市D-E
A-B115千米
B-C132千米
C-D118千米
D-E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
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教学反思: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四周月25日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
()+38=()+59
24+19=()+()
a+57=()+()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85+632=()
304+215=519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
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小结。
练习本独立完成: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
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
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1)画出线段图。
(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
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
便。
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
(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口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D+147)
(23+47)+56=23+(□+口)
654+(97+a)=(654+口)+口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89+1178+46+154
168+250+3285+41+15+59
计算: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了学生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护理试题库及答案
- 了解考点分析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数字营销的实施案例试题及答案
- 刺猬原理面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2024年操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效果监测试题及答案解读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读
- 宝安美术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技能提升措施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七天》读书分享交流会
- 比亚迪财务分析
- 2021年中国中车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 工程设计资质专业人员专业对照表
- 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 立式机组轴线调整及瓦间隙计算
- 胸痛中心培训课件胸痛中心的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要求
- 孕期艾滋病检测及服务流程
- 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查房PPT
- 教育调查报告3000字小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