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篇(29篇)_第1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篇(29篇)_第2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篇(29篇)_第3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篇(29篇)_第4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篇(2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精选29篇)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

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进一步加深对四分音符“一—”和八分音符的认识。

教学过程:

1、随首乐律动。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乐的小舞曲》(歌词及歌谱)

3、逐一出示节奏卡片:

①——I_____—I

②—_I_____—I

③—一—-I__I

④______I_-_-I

要求:①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谱演奏。

②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③跟着老师做,老师先演奏,学生模仿。

4、将节奏谱进行分配,学生自己喜欢哪一条就演奏哪一条,一

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合作:一组唱歌;一组伴奏。(再进行交换)

6、集体舞学习,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7、有表情地边歌边舞。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2

教学内容:

1、歌曲:小袋鼠

2、歌表演

3、综合训练:u木鱼

4、欣赏:梦幻曲(大提琴独奏曲)

雪花飞舞一选自《儿童园地》(电子合成器演奏)

教学目标:

1、学习“u”的正确发声方法。练习用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

的演唱《小袋鼠》。

2、学习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诙谐的情趣及小袋鼠的可爱形象。

3、认识木鱼,学习木鱼的演奏方法。通过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

的比较练习,感受并掌握八分音符的时值。

4、通过《梦幻曲》、《雪花飞舞》两首乐曲的欣赏,培养学生听

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以及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学唱并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通过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比较练习,感受并掌握

八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第12页,注意方法同前节。

二、认一认

1、教师介绍木鱼:木鱼是用木头制成的仿鱼状的打击乐器,发

音坚实、短促。演奏时,左手握着“鱼尾”处,右手拿着小木锤,轻

轻的敲击。

2、请同学们试着敲一敲。

三、节奏练习

1、复习上节课所作的节奏练习。请同学们拍手练一练。

2、请同学们看书,按走和跑读节奏。

3、按节奏边读边走。

4、拍手读歌谣,最后敲木鱼读歌谣。

四、学唱“小袋鼠”

1、导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可爱的动物一“小袋鼠”。(教师出

示图片,请同学们讲讲小袋鼠有什么特点)[肚子上有个大口袋]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只小袋鼠用它的袋子做了什么?

2、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这首歌有什

么特点?

3、有节奏朗读歌词、教唱法学歌。

注意休止符处唱法,反复练习,直至准确。

4、处理:

1〜6小节力度较弱;第7小节“大”字力度较强;

“挺着一个”用渐强的声音演唱。

练唱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讨论自己认为应怎样演唱。练唱

请同学们敲击木鱼为歌曲伴奏。

五、歌表演

1、请同学们自己看书上的动作,分别做一做,并说一说每个动

作是什么意思。

2、教师带领学生将动作串联起来练习。

3、听音乐,所有同学演唱。一半同学舞蹈,一半同学用乐器伴

奏。

六、欣赏:

1、介绍:

《梦幻曲》是德国作曲家舒曼28岁时在维也纳创作的钢琴套曲

《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段乐曲,后改为大提琴独奏曲。

《雪花飞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1908年所作的钢琴曲《儿童

园地》中的一段,我们欣赏的是用电子合成器演奏的录音。

2、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听音乐。

初听乐曲《梦幻曲》和《雪花飞舞》,两首乐曲逐一播放。

听后请同学谈谈印象: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两首乐曲各

表现了什么情绪?

3、复听乐曲。

请同学自编动作随着音乐做一做,以表现歌曲意境。

七、小节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的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看谁表演得好,能

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

板书设计:小袋鼠

活泼、可爱、欢快

挺着一个渐强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快乐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

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

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重难点: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

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导入。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

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2、聆听《其多列》: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

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据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聆听《快乐的一天》:

(1)听前,引导学生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

(2)教师完整地初听音乐,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分辨每一首小曲

让你想到乐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4)复听时,让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没段音乐的内容,

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4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并继续从中

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响:_____I_______II

碰铃:__I__I__I

三角铁:_一I_一I_一I

铃鼓:.一I..I.〃一I

响板:_____I_______I_______I

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并写出伴奏谱。

二、伴奏。

1、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2、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

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三、学习。

1、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学唱歌曲。

4、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四、作业: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2、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

中声音的力度变化。

(2)通过图形普及线条的创意即借助不同的音源或体态动作进

一步体验歌曲情绪,营造春雨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创

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曲调简洁、明快、流畅的儿童歌曲。旋律采

用级进、同音反复、小跳、变化重复等手法发展全曲,在有规律的节

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出小雨沙沙的声音,使用拟人化的歌词县

的天真而富有稚气,充满儿童情趣,同时又向孩子们渗透种子生长离

不开雨露,儿童成长离不开关爱的道理。

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彩笔及纸(每人一套),其他声源

和打击乐(如:报纸、水、矿泉水瓶、绸缎、三角铁、大镖)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教学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评价

营造氛围导入新课点击播放配乐动画“江南春色”(画面是由网

络下载的水墨风格的Flash动画)。提问:“请小朋友欣赏一段春天的

音画,你从画面中看到和听到了什么?学生欣赏并回答(小河流水、柳

树发芽、春雨声、燕子……)能认真欣赏,

并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的活动的活动评价

情感铺垫参与体验创造表演

师生交流师:“在春天美丽的季节里,大地一派生机,处处洋溢

着春的气息。小朋友喜欢春天的那些景色呢?”“你知道老师喜欢春

的什么景色吗?”学生之间交流并发言(花、小草、青山绿水…•.)能

积极踊跃的参与

歌词节奏模仿师:“老师喜欢春天的小雨,它滋润着大地,它使种

子发芽、小草变绿、花儿盛开,我们应该感谢春雨带给我们这么美的

景色。

点击出示《小雨沙沙》歌词教师按节奏读词。

(谱例)

mp

小雨沙沙

24mfmp

▼▼▼▼▼▼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mfmp

▼▼▼▼▼▼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mf

_I___I_-I哎哟哟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出土,

哎哟哟我要发芽。

哎哟哟我要长大。

学生模仿教师的节奏及强弱变化并拍击节奏。体验节奏及音的力

度变化。

能准确地听辨感受音的力度变化,正确的模仿节奏。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5

教学内容:

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

A、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

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

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

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

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

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6

安全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结合校园安全礼貌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礼貌教育,学习

安全知识,学习礼貌行为,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感恩每

一位关爱自己的人。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

安全知识,关于安全方面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各位同学:(1.3)班《校园安全》爱心主题班会此刻开始。

二、关于校园安全(例举一些礼貌和不礼貌的现象)。

(1)、同学们,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

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下,鸟儿在欢快地歌唱。每当清晨,当朝霞映红

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来

到校园。我们明白新的一天开始了。

(2)、校园就像一个家,安全礼貌靠大家。平时走路不奔跑,课

间休息不骂人,不打闹。

(3)、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拥挤等一下。这是我们少先队员要

牢记的,因为平平安安最重要。

(4)、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校园关于安全礼貌的感受。

(5)、还有很多同学想说,那请你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因为

一些不礼貌行为而受伤的过程或看到别人受伤的情景,好吗?(看课件

并交流)

2、猜猜这些警示牌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各种警示牌,学生交

流其用途。)

3、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警示牌还有很多很多,它时时刻刻

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同学们可要留心观察呀!

4、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警示牌来提醒我们,在没有警示牌的

地方,我们更就应细心观察,加倍留意,尽量避免受伤。

5、像这种状况,我们班发生过吗?(课件出示)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在我们校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

意安全?

6、此刻简单十分钟,我们来个安全知识问答。答对就得一颗星。

(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齐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校园来教训对方。

(2)、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取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

A、在道路中间拦车。

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

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

(4)、遇到别人打架时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⑸、遇到火灾时,拨打

A、110

B、119

C、120D,121

(6)、在道路上行走时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决定:

1、使用刀具时,互相比划、打闹。

2、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3、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4、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6、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7、站在凳子上往阳台下看。

四、感恩教育。

1、我们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一一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是他们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还感谢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慈

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心灵的每一角落。我们该不该孝顺他们?我们

该不该保护他们?

2、那好,如果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生病了该怎样办?

3、如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手被割伤了你会包扎吗?

4、同桌练习包扎。

五、结尾。

1、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安全是如此重要,只有在安全和礼貌

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会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中。期望我们

将安全牢记心中,将礼貌常伴左右。

2、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7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

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

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

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

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

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

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

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

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

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

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

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

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

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

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二教师可以让数出

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

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

守的行为规范)

3.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

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

跳数10个数等。)

4.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

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

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

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o

5.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

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

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

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

观察的好孩子。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第5页。

K教学目标工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

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

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K教学重点工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

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K教具准备工

多媒体课件等

k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1、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请大家想一想,

你认为数学课会学一些什么知识呢?

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数数的知识。

小朋友,你有几个手指头?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3、同桌互相数数。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郊外游玩。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郊游情境图:郊游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

数学课,以郊外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

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在郊外,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蓝蓝的天空中有飘荡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

鸟儿展翅飞翔,风筝快乐的飞舞,绿树成荫,小兔子、小青蛙欢快的

歌唱,鲜花怒放,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

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郊外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太阳;2朵……,学生接2朵白

西......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棵大树……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

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太阳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

子)

怎样表示白云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大树、风筝的个数?你还

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

怎样表示小鸟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找朋友

课件出示:

要求:把同样多数目的用直线连接,指名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直

线随机连接。

2、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件创设情境:练习

[创设学生熟悉的景物情境,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3、数身边的事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

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

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

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

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

趣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n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

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现等已经失喝

含喷雾试橙

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

“出现”、“消失”:借助挂图,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解。

“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

“雾”:看实物或图理解。

“橙”:借助颜色理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0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后两组的八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分清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一认5中的前两组八个汉字,下面咱们

来比一比谁读的字音准。

2、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剩下的两组八个汉字,咱们来比赛看谁学

得认真、字认得准,好不好?

4、这节课,我们要学哪些字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54页。

二、观察图画,凭借汉语拼音,让学生试读

1、请小朋友看图或拼拼音读一读这8个汉字,看谁读得字音准。

2、指名读,其余学生认真听,他读的音准不准。

3、学生自由读。

4、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理解字义

1、羽出示羽毛图

提问:谁知道图上画了什么?哪些动物身上有羽毛?齐读“羽”

2、角出示“角”图

提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头上长角吗?齐读“角”

3、齿出示“齿”图

提问:小朋友,图上画了一只什么动物?大象的什么最长?

师述:“牙”就是“齿”,“齿”就是“牙”。你有没有齿?在哪儿?

用手指一指。齐读“齿”

4、革出示皮包图

提问:这是什么?你知道这包是用什么做的吗?你还知道哪些东西

是用革做的?

▲教师小结:“羽、角、齿、革”都是小动物身上的一部分。你

喜欢小动物吗?大家都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咱们可一定要爱护这些小

动物,不要伤害它们哟!

过渡:看完了动物,我们再来看好吃的。

5、瓜出示“瓜”图

提问:图上画了什么?你吃过瓜吗?吃过什么瓜?齐读“瓜”

6、果出示“果”图

提问:图上画了什么?桃子、苹果、草莓是水果,你吃过哪些水

果?齐读“果”

7、麦出示“麦子”图

提问:图上是什么?见过麦子吗?麦子可以磨成面粉,做成好多好

多了吃的食品,你吃过哪些用面粉做成的食品?齐读“麦”

8、豆出示“豆”图

提问:图上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豆类?你吃过哪些豆制品?齐读

“豆”

▲教师小结:“瓜、果、麦、豆”是农作物的一部分,是农民伯

伯辛勤劳动才种出来的。正如一首诗所讲:(引背)锄禾日当午,汗滴

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得多么不容易呀!所以我们

要爱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生活中的事物可以

用汉字来表示,生活中有许多学问,以后你们要做个有心的孩子,注

意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四、做找朋友游戏。

学了这么久了,小朋友该累了,下面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学生边唱《找朋友》歌,边去找自己的好朋友。

五、读准字音

1、羽

⑴出示字卡“羽”

⑵带拼音领读、练读、指名读(去拼音读)、齐读其余字教法同上

2、齐读这8个字。

3、同位互读。

一学生拿字卡,另一学生认读,读完摆好,再指读,收字卡:一

学生收,另一学生读。

4、摘苹果游戏

请学生到黑板上摘苹果,摘到后领读两遍苹果上的字。

六、诵读指导

1、这8个字大家都认识了,你想不想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2、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节奏。

3、教师领读。

4、比赛读。

5、指名读

6、把认一认5中的字连起来读一读。

七、复习巩固

1、咱们一共学了五个认一认,八十个汉字,请打开课本到第137

页,读一读这八十个字。

2、教师范读认一认1,学生认真听节奏。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8页百数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中填数,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与

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坐

标思想。

3.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以及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发现百数图中的诸多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建构百数图,感知规律。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神奇的方格纸,在这张方格纸

上隐藏着许多有趣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好吗?

(一)引入方格纸

1.出示空白的方格纸(课件)

请你仔细观察,这张方格纸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格子呀?

2.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100个小格子呀?

监控:(1)一行有10个,有这样的10行

(2)一列有列个,有这样的10列。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一行有10个,那我们就可以10个10个接着数,(20,30)10个

十就是100o

一列有多少个呀?那咱们就十个十个的数一数,(10,20,30)10个

十是100o

小结:看来,不管横着数还是竖着数我们都是十个十个的数,10

个十是100。这样就能很快数出来有100个格子啦。其实,在这100

个格子里还住着我们的数字朋友呢。

(二)解构百数图,发现规律

1.出示图1

(1)现在方格纸中来了几队数朋友?

(2)谁来读一读?

(3)每队数中都缺了一些数,让我们一起把它填完整,好吗?

监控:你是怎么想到要填这些数的?

2.出示图2

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你们发现的规律填出了4队中缺少的数。其

实,在这张方格纸上还住着其他的数字朋友呢,你能很快的帮他们找

到自己的家吗?

(1)请你拿出这张方格纸,快速把剩下的数填好。

(2)老师发现你填的最快,你是怎么填的,有什么窍门吗?

监控1:我是横行填的。你是按照数的顺序来填的,那后面一

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几呀?

那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呀?

小结:看来横行看,一个比一个多lo(板书:①横行看:一个

比一个多lo)

监控2:我是竖着填的。你是怎么竖着填的?

那我们再看看是不是呀?那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呀?

小结:看来竖列看,一个比一个多10。

(板书:②竖列看:一个比一个多10。)

过渡:老师也按照其中一种方法把数朋友们都送回了家。

(3)现在这张方格纸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像这样有100个数的方

格纸我们叫它百数图。(出示课题:百数图)

(4)仔细观察百数图,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监控1:左斜着看,

看有什么规律?验证,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

小结:看来,从左斜着看,一个比一个多11。(板书:③左斜

看:一个比一个多11。)

监控2:那从右斜着看呢?

是这样吗?验证

小结:看来,从右斜着看,一个比一个多9。(板书:④右斜看:

一个比一个多9o)

出示图3

(5)其实,还有规律呢,老师给你们提个醒。请你在百数图中找

到十位是8的数,你到哪里去找?上来指一指。

为什么指这行?

看来,十位是8这一行就是八十几的数。那十位是5这一行呢?

小结:看来,十位是几这一行就是几十多。

(板书:十位是几这一行就是几十多)

(6)你能找到个位是8的数吗?去哪儿找呀?为什么指这列?

我们看看其它列是不是这样?

小结:个位是几就在第几列。(板书:个位是几就在第几列)

(7)这些数字都有8,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8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它们在百数图中所在的位置就

不一样。

二、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过渡:你们真聪明,从百数图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你能用这些

规律帮河马大叔解决一些问题吗?

(一)引导学生在给数找家的过程中,渗透坐标思想

1.出示图4

春天到了,河马大叔带着这些数朋友们去春游,淘气的35掉队

了,你能很快在百数图中找到它的位置吗?

上来指一指。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35的位置了?

小结:十位是3我们就看三十几这行,个位是5我们再看5这列,

它们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位置。

2.出示图5

(1)就在这时57和75吵了起来,它们都想住在这个格子里,你

们觉得谁应该住在这?

你是怎么想到57要住着的?

小结:因为这个地方在五十几这一行,在7这列,所以这就是

57o

(2)那75应该住哪里?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你是利用这两条规律,帮数朋友找到了家。

(3)那这个位置填几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小结:刚才我们利用规律,帮数朋友找到了家。

(二)补充照片中的数,构建数群之间的关系

谈话:河马大叔给百数图中的数朋友照了几张照片,可是不小心

给照片弄湿了,你们能帮它把照片恢复原样吗?

出示图6

1.请你观察这两张照片,把其他格子里的数补充完整,小组讨论

写在答题纸上。

2.板书反馈

监控:第一张照片

你是怎么想到要填这些数的?那他们错在哪了?懂了吗,错的改

过来。

第二张照片

大家快判断,哪个组填的对?错的改过来。

小结:那我们刚才用这两条的规律帮河马大叔把照片修补好了。

(三)通过分类活动,对百以内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升华对数的认

谈话:河马大叔非常感谢你们了,它想给这些数字变变队形再照

相。

1.出示图7

河马大叔把这些数字朋友分成两队,你们明白河马大叔是怎么想

的吗?

小结:看来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字朋友按照单数和双数分成两类。

2.出示图8

河马大叔又要变变队形,你们明白这回河马大叔是怎么想的吗?

小结:我们还可以将数字朋友按照数的位数进行分类。

三、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我们和百数图交上了朋友,在百数图中我们发现了这

么多的秘密,看来数与数之间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2

《彩泥连连看》: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枝、软陶泥不同的材质特征。

2、运用树枝和软陶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

3、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软陶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粘

稳。

教师准备:

课件软陶泥小树枝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激趣导入(2分钟)

1、观看动画片,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段很

有意思的动画,坐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2、提出问题:有谁发现刚才看的动画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动画

中的动画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软陶泥)你观察得真仔细!

3、板书课题:(2分钟)

这些娃娃都是用软陶泥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

界。(板书:彩泥连连看)。

二、观察感受了解特点(3分钟)

1、问:小朋友们,老师布置的材料,软陶泥和小树枝都带来吗?

来,用手摸一摸,两种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个回答)

师总结:软陶泥软软的,可随意造型,颜色也很漂亮。树枝呢?

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学会奇怪?玩陶泥拿小树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黄黄,我叫橙橙,我可以到处跑,我真开心,

我只能睡在盘子上,我很难受。)为什么黄黄能站起来,我们漂亮的

橙橙却不能呢?陶泥太软了,小树枝在这里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三、欣赏感受(3分钟)

1、颜老师还带了许多小可爱到班上来,看,是什么?(掀开布,

教室来回走,作品呈现)

2、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它放进了电脑里边,看看,

⑴小树枝变成了刺猬的刺,太阳的光芒。我特别喜欢太阳,因为它

的衣服最夺目。(2)为了让他们能站起来,小树枝变成了他们的腿(生

答,是指)如果想让小椅子更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装饰一点陶泥。

⑶这里的小树枝形状最不一样,我把有拐的树枝变成了娃娃的手和

腿,找了一个和吸管最相似的树枝变成了喝饮料的吸管。

四、尝试造型(10分钟)

小树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谁最会利用它。

1、问:老师这里有只螃蟹,可是没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

我们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助它呀?(小树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树枝来试

一试呀?没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当当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样?

2、师随机指导树枝的粗细,有叉的,或用软陶泥连一连。(螃蟹

有几条腿?一共有十条腿,走路的有8条,剩下那对不能走路的是它

的大钳子,只能用来挖洞、防御和进攻,所以我们选择小树枝形状是

很有讲究的哟!)(4分钟)

3、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颜老师也想做

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师的宝贝属鼠的,我想做一个

送给她。有谁能教教我,老师做的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树枝?能这样

吗?让老师来试一试。我希望老师在做的时候,同学们管好你们的手,

睁大眼睛认真的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给老师加油,怎么样?

(找一团泥,搓一个圆球,一头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

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们平常画的眼睛一样,分为黑眼珠,白眼

球,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黑色取一点,分成两部分,搓圆,手指压

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刚才的黑色多点,也用相同的';方法,

然后把黑色压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选择你喜欢的颜色,

搓圆,一半压扁。压一压,粘在头上。鼻子也可以选取你喜欢的颜色,

搓圆,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稳,可以多压几下。

老师做的好看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刚才老师在做陶泥

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总结板书(板书:捏,搓,压,粘)小树枝在这

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撑,装饰,连接)的作用。

五、学生作业,(10分钟)

1、布置作业

刚才就有同学手痒痒了,你想用软陶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该你

们好好表现了,孩子们,你们动手吧!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一做你喜欢

的小动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课件:布置作业,音乐)

2、学生作业,教师随机指导,评价。

六、评价:(5分钟)

做好的同学自己拿上来,说一说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说一个自

己作品的优点,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话就给她一个微笑吧!师评。

七、环保教育(2分钟)

(出示课件:)

问:孩子们你们的小树枝是从来里来的,你们说说他们做得对

吗?(不能随意折断枝丫,应选择拾掉到地上的树枝。这样的话我们的

树枝就会更加的茂盛)

八、拓展(2分钟)

今天,我们用软陶和小树枝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让它们能站起

来,更加立体。看,我们还可以用纸,石头,木头等材料做出这样立

体的物品,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孩子们善于发掘和利用,那个

魔法师就是你!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

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1名学生站讲台前面,自己站讲台后面。(郭老师在讲

台后面,小朋友在讲台前面)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我们的位置关系。)

2、我和学生调换位置在让他们说一说。

(郭老师在讲台前面,小朋友在讲台后面)

你还可以怎么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前后之间的。位置。(板书:

前后)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体验前后的相对性,实际活动初步体验前

后位置关系。)

二、引导探究。

1、你们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前后的例子吗?(学生说。)

2、观察画面体会前后含义。

①投影主题图小朋友,你们看,在坐公交车时着些小朋友多讲文

明、讲秩序呀。他们都在自觉的排队呢。我们在公共场合下也应该这

样做,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人人做文明的公民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

和谐。

②现在我们就来仔细观察看一看着五位小朋友的前后位置。引导

学生说出:

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③现在我们就模仿这些小朋友也来排队上车你还能说出他们的

前后关系吗?

④如果我把他们的位置换一换你还能说吗?(把排第一的拉到最

后,让学生说,再仿照上面依次拉后)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

的相对性。)

三、练习反馈。

1、看一看,说一说。

同桌互说:我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或者说谁在我的前面,谁

在我的后面

2、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并能表示前后关系的。

3、找一找教室里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校园中有关前后位置的

事物告诉你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四、评价延伸。

(1)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2)回家仔细观察家里物品,用前后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

(3)和爸爸、妈妈做一做我在妈妈的前面爸爸的后面应该怎么排;

三个再换位置又要怎么说。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4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的:

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思维训练:

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

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图有5只猴,右有2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

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图和蘑菇图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编题

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

P6213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5

目标:

1、创设自主、开放、活泼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的

过程中掌握有关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一些基础知识;

2、能充满情趣地演唱《袋鼠》,能即兴、自由地进行《袋鼠》歌

表演,喜爱小袋鼠,保护小袋鼠,向小袋鼠学习一一热爱劳动;

3、能积极、主动参与“传电波”、“摘果子”的游戏中来,能听

辨并打击组合的节奏。

教材分析:

《袋鼠》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五声徵调式。歌词简

洁、生动,抓住了“大袋子”这一特征,勾勒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其

中两次插入带八分休止符的四度向上跳进,仿佛是袋鼠欢快的跳跃,

使漫画式的袋鼠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歌曲虽然描写了澳

洲所特有的动物,但由于曲作者在旋律上运用了我国的民族音调和调

式,听起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生动地表现了小袋鼠可爱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掌握三个音符,即兴创编歌表演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体会小袋鼠可爱的神态,培

养学生合作、探究、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磁带、录音机、小袋鼠头饰、气球、书包、树、各种

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表演,随音乐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3、课前小唱

二、谜语导入

此物生得怪,肚下长口袋,宝宝袋中养,跳起来真快。

三、传电波游戏

1、宜昌电波传澳大利亚(节奏练习)

2、听澳大利亚传来的电报(引出歌词)

3、按节奏朗诵歌词

四、学习歌曲(用听唱法)

1、听歌曲范唱,教师表演(带头饰)

2、再表演,学生跟老师律动

3、点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带头饰变成小袋鼠)

4、全班一起表演

5、学生跟琴齐唱歌曲

五、小袋鼠摘果子(检查掌握音符的情况)

1、展示智慧树,说明游戏规则

2、请学生带上不同音符的头饰上来摘不同音符的果子(气球)

3、用书包代替小袋鼠的袋子,将气球装进书包

4、奖励智慧的果子

六、德育教育

向小袋鼠学习,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果实,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己

的事情自己做

七、下课

1、师生再见歌

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蹦出教室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6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啦》、《躲猫

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教学内容

一、聆听《捉迷藏》

二、复习歌曲《火车开啦》

教学过程

一、生听音乐《火车波尔卡》跟师琴做拍手的律动

二、聆听音乐《捉迷藏》

1、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哦是吗,你们喜欢玩这

个游戏吗?我想小朋友一定都很喜欢。今天老师让你们再来玩一次这

个游戏好吗?但是呀,你们要先来听一首乐曲。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

《捉迷藏》。听的好,老师就让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好吗?

2、聆听《捉迷藏》的音乐要求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不能发出声

音,要用耳、用心去聆听。感受乐曲的生动活泼的情绪。提部:听了

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是什么乐器在演奏的?3、再听时,让小朋友

跟着音乐做些动作。问:这首乐曲适合表现课本上的哪一幅图?

4、请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

三、复习歌曲《火车开啦》

1、复习“火车”三声部节奏WUTWUT|HongHong|HongHong||引

导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内发出的声响,吃东西、翻看杂志、叫卖声、打

酎声、哭声、笑声。并再次进行多声部创作:

WU-1WU-1|HongHong|HongHong||KaCha|KaCha||哭声笑声叫卖声打酎

声要求有力度、速度的变化。

2、复习歌曲《火车开啦》学生唱歌曲老师加以指导。

3、编创与活动A、开火车的游戏,由歌谣和歌曲《火车开啦》

组成。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B、活动过程大家一齐唱开火车

的歌,从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开”去,到了一站,读拍歌谣,然后再

向另一站“开”去。要求读拍歌谣准确、清晰。达到要求者给这个车

站起名字,然后再继续游戏。C、让学生参与设计游戏,使学生主动

学习,积极投入。每一组都可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看哪一组游戏编

创的好。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方案实用篇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剪纸拉花,初步了解拉花制作的方法。

2、学会能够剪制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拉花,并体验纸材的特性,

学会使用剪刀剪出美丽的图案。

3、通过教学拓展同学的思维,让同学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

同学的观察、考虑、想象、自主学习等欣赏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示不同的拉花,并能用自制的拉花来

美化教室、家里自身的房间等环境。

教学难点:

对于剪刀的使用,小朋友们较难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

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示方法,以和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和色彩的选

择与排列。

课前准备:

小朋友:多种彩色纸油光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多种

彩色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问:你认识它吗?

生:橡皮筋。

师:我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我拉一拉橡皮筋。(出示半个课题:

拉。师生同拉,使之变长)你发现橡皮筋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筋变长了。

师:老师这里又有一样东西,你说是什么?

生:纸。

师:每组同学的桌上都放着这样的纸条,请你们拉一拉,它会变

长吗?

生:(试验)不会变长!

师:你能想方法让它变长吗?

(生表示疑惑)

师示范)你瞧,这样剪一刀就比原来的长了,你还能变长吗?让我

们来比一比,谁能让纸条变得更长。

(生讨论、制作、比较)

师(小结):真好!经过同学们的一起努力,我们让一张纸条跟橡

皮筋一样变长了,还想出了那么多使纸条变长的方法,你们可真厉害!

同学们,你知道你自身做的东西叫什么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做的

“剪拉花”(出示课题:《剪拉花》)。

2、欣赏拉花,激发兴趣:

(1)欣赏课件中的范作

(2)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指导同学拉花的用途。

六一儿童节、过年……等喜庆的日子来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3、学做拉花:

(1)提问:怎样表示拉花?用什么工具和资料?

(2)同学考虑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

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

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