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一、总目标、阶段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

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

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

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

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

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

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

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

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认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文字3000个.其中150个左右会写,累计写字量2300个。

2.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

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

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与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况,体会诗人

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的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

。篇。

11.利用图书馆、网络与信息的渠道常识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

于5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

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思想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

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4次左右,4。分钟能完成不少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别人。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能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

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

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

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前学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阅读分析能力不是很强,还有个别学生对命题作文不能正

确审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够自

主学习、合作学习,但缺乏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

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体系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

选读课文8篇)7个语文园地和1个综合性学习。课文的编排,至于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

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4篇课文.每组课文之前安排"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每篇精读课文之前安排了"预习",要求学生先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

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在略读课文前安排了"阅读提示",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词语盘点,"回

顾拓展",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

[-1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

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

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认字200个,会写12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自觉运用字典、

词典的习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

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

25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8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

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不但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体会句子的意思.

2.加强读的指导和训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难点:

1.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2.在习作方面,努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改设想及研究课题

新课实施改革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

质教育。小学语文实施课改几年来,广大教师投身课改,融入课改,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也

多了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个性得到张扬,能力有了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课改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

之道。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自主”方面犯了“随意性”,上课时让学生自己看书,一看

到底,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没有要求,没有指导;表面上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实际上并没

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是传统教学“放羊式”的翻板。有的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让

学生合作讨论,给人感觉学生很“忙”,课堂异常“活跃”。某些教师在事迹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我们把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的科研课题。

五、工作实施

1、全面熟悉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上好每一节课。

2、在课文教学中,加强理解内容与体会思想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及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自

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

学生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做到文道结合。

4、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和辅导。

5、在字词教学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联系上下文解词。

6、在作文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要求学生写好周记。

7、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生动、活泼、优化课堂教学。

8、积极开展语文活动,寓学于乐。

9、组织学生全面复习。

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单时

单元课题课时时间课题课时

元间

1.山中访友2节17少年闰土2节十

18我的伯父鲁迅

2.山雨1节2节

周先生1

单3.草虫的村落2节119一面1节十

4、索溪峪的“野”1节二

20有的人1节周

回顾拓展一2节回顾拓展五2节

5詹天佑2节

6.怀念母亲2节三

周轻扣诗歌的大门

—8节

单7彩色的翅膀1节(诗海拾贝、与诗

元四同行)

8中华少年2节

回顾拓展二2节

21老人与海鸥

9、穷人2节3节

五22跑进来的松鼠十

三10、别饿坏了那匹马1节周四

23最后一头战象2节周

11、唯一的听众2节

单11

元12、用心灵去倾听1节七24金色的脚印1节五

周周

回顾拓展三2节回顾拓展七2节

13、只有一个地球2节25伯牙绝弦2节十

四八

八八

单14、鹿和狼的故事1节单26月光曲2节

周周

元元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节27蒙娜丽莎之约1节

11

、青山不老节我的舞台节

161九281

回顾拓展四2节回顾拓展八2节

第一单元知识细目识

分目用

学习本组课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及自己独特的感

思想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1

要点受。V

爽瀑陡峭挺拔蕴涵奥秘

字俏丽探索勤勉演奏VVV

清爽瀑布陡峭挺拔蕴涵奥秘

俏丽探索勤勉演奏庞然大物

词VVV

1理解1、3课文中重点词句。

2、理解4页3题的两个句子。

句VVV

背诵喜欢段落

段VVVV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1发生在假期的一件事

篇2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VVVV

研究

怎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究。

要点

第二单元知识细目分

分目析

通过本组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思想的赤子情怀,揭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V

要点

杰修筑阻挠控制毅勉励

字恶劣挚避朦胧凄凉岔VVV

杰出修筑阻挠控制毅然勉励

恶劣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岔道

词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思潮起伏VVV

1、理解课文中重点的语句。

2、理解日积月累中名言的意思。

句VVV

1、背诵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背诵回顾拓展二的“日积月累”。

VVVV

写一篇演讲稿或读后感

篇VVVV

怎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好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

研究

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细目运

分目用综合

通过本组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

思想灵,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V

要点尚。

舒适抱怨倾魁梧倒霉抱忧虑意荒唐

望割舍圣VVV

舒适抱怨倾听魁梧倒霉抱歉

忧虑介意荒唐声望割舍神圣

词自作自受大吃一惊心惊肉跳VVV

1、理解课文中重点的语句。

2、理解50页2题三个句子的含义

VVV

1、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背诵积累运用三的“日积月累”。

VVVV

写一件能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

VVVV

研究

要点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情真意切、言辞恰当

第四单元知识细目识运

分目用

通过本组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

田相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V

要点

遥晶莹资源恩赐枯竭威VVV

字碎潺潺滋润松脂滋眷恋

遥望晶莹资源恩赐枯竭威胁VVV

破碎潺潺滋润松脂滋养眷恋

词和蔼可亲滔滔不绝闪闪发光

1、理解61页2题的语句。VVV

2、理解67页2题重点句子的意思

1、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句子。

2、背诵《日积月累》。VVVV

VVVV

篇写一份爱护环境的建议书。

研究

怎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究。

要点

第五单元知识细目运综

分目识记用

通过本组的学习让学生交流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激发学生

甲相

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V

要点

刺猬致敬挽联聚奥详细VV

字枯瘦逝咳嗽厨畜遗体

刺猬致敬挽联团聚深奥详细VVV

枯瘦逝世咳嗽厨房畜生遗体

圆囹吞枣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1、理解课文中重点的语句。V

2、理解17、18课重点语句的意思

1、背诵17课文中第一自然段。VVV

段2、背诵《日积月累》。

介绍你的一位小伙伴

篇V

研究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综合、概括的能力,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识。

要点

第六单元知识细目运综

分目识记用

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

思想

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要点V

霏霏潇洒徜徉澎湃纤弱VVV

字昵依偎姗姗来迟略胜筹

霏霏潇洒徜徉澎湃年华纤弱VVV

词亲昵依偎姗姗来迟略胜一筹

1、理解本组课文中重点诗、句的意思。VVV

句2、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背诵课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VVVV

篇自己试写诗歌

VVVV

研究让学生体会诗歌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乐趣。

要点

运分

分第七单元知识细目识综

用析

目记合

思通过本组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

想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要V

塑料奏乐谱棋盘埋葬喘息凝

字重概苍茫碑VVV

塑料节奏乐谱棋盘埋葬喘息凝重气概苍茫

词石碑抑扬顿挫震耳欲聋漫不经心VVV

1、理解21课文中重点词句。

句VVV

1、背诵21课课文中描写人物经典的段落。

2、背诵“日积月累”VVVV

看图想象作文VVVV

怎样把文章写的生动感人。怎样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分目第八单元知识细目识运

思想通过学习,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

要点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V

谱幽静蜡烛纯熟陌幽

琴键陶醉莱茵波粼欲VVV

谱写幽静蜡烛纯熟陌生清幽

词琴键陶醉莱茵河波光粼粼为所欲为窃窃私语暗VVV

无天日

1、理解25课文2题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句VVV

2、理解141页2题段落的意思。

1、背诵25课全篇课文。

段2、背诵“日积月累”VVVV

3、背诵26课第九自然段

写一写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感受,也可以写自

篇VVVV

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研究

习作中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要点

第一单元

一、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山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

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

象的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给人们带来无

限的美感。

编写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

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位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

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入选的课文中,有的篇

幅较长,可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

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

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3、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5、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

6、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臣"过读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四、教学策略

1、要紧紧扣住“人与自然”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日积月累等

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所给材料中自由选择内容。

五、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具备自学能力,但阅读分析能力还不是很强。

六、教改思想的落实:

本组课文距离学生比较远,因此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必要

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

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七、单元课时分配:8课时

课文课题课时

1课《山中访友》2课时

2课《山雨》1课时

3课《草虫的村落》2课时

4课《索溪峪的“野”》1课时

口语交际回顾•拓展七2课时

教学内容1山中访友主备教师闫雪君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三维目标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的美好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教学难点

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一;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教学方法读中悟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活动及步骤

月日第一节总节:1节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

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能

力的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具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2、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交通安全

1、上学时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穿过十字路口,街道拐弯的时侯,要注意望,仔细倾听,

组织教学

防止被突然驶近的车辆碰伤。

3、不要边走路边看书,不要追车,扒车,不要在停放的车辆

后玩耍。

(二)、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学生回答问题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

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学生齐读课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三)、读通课文,掌握字词初读课文,圈出你认为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儿

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遍。读通课文,了解大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概内容。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

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报好词,集体品读。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四)、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读课文的一、二自然

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桅子花的气

息。早晨,好清爽!汇报交流对重点句子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

的理解

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有感情朗读句子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重点词语并用这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个词语说话

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有感情朗读句子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

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生带着问题自由地、放

话。声地读全文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五)、再读课文,捕获感知交流讨论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

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

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

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六)、精读课文,感悟深情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

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

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

句子的旁边。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句子的旁边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

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

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

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子

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

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学生谈联想

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

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

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儿百年的历程学生想象

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

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学生理解句子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七)、抄写词语,自主背诵师生共读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抄写含有生字的字的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词语

熟读至诵

1山中访友

板书设计邀俯瀑峭躯津蕴侠

月日第二节总节: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

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

教学难点

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组织教学

防火安全

1、我们不上学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禁止在易燃物品处

用火,不得在公共场所燃燃放鞭炮,更不许点燃鞭炮乱扔。

2、校内注意防火,不要随便带打火机到校园点纸玩,更

不许抽烟。

(二)、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

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

殊的朋友!

(三)、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

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快速地浏览课文

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遍。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

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

都在望着我。品析语句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会

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

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景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

融入大自然的感受)的体会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