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基础提升(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基础提升(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基础提升(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基础提升(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基础提升(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浙江省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4填空题(基础提升)名言警句(共4小题)(2021•鄞州区模拟)感受阅读的美好。A.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古人谈读书》B.一起漫步中外名著长廊,最喜欢的名著是,其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是(小标题)C.小学即将毕业,我会用“,”。这句名言诗句赠送好友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2021•宁波模拟)根据语境填空。(1)妈妈经常教育我,平时要多思考、多请教,不能骄傲自大,就像《尚书》中所说:“好问则裕,。”(2)老师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寸有所长”,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3)我们送别友人时,常用唐代诗人高适的诗句“,”来鼓励朋友。(2020•宁波模拟)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2022•淳安县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于谦赋予石灰以人的品格:“粉骨碎身浑不怕,。”(2)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如写寒食节的“,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乞巧节的“家家乞巧望秋月,”;描写中秋节的“,不知秋思落谁家。”。(3)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飞短流长或者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警醒自己;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劝慰。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有异曲同工之妙。(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是对李大钊的描写,说明。我能选择一位身边熟悉的人,用同样的手法刻画出他的形象。重要节假日(共2小题)(2021•鄞州区模拟)下面古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填写正确序号。A.重阳节B.中秋节C.清明节D.春节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②《元日》(宋王安石)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④《清明》(唐杜牧)(2021•宁波模拟)我会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并按时间排序。①吃月饼②登高③吃粽子④吃汤圆(1)A.端午节()B.重阳节()C.中秋节()D.元宵节()(2)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是。(填序号)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他被誉为“”。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名著(共2小题)(2021•温州模拟)读名著经典,品百味人生。读《西游记》时,我认识了的孙悟空;我在《三国演义》中读了故事,领略了历史的风云变幻。(2020•宁波模拟)根据人物、情节写书名。(1)过五关斩六将(2)黛玉葬花(3)卖火柴的小女孩(4)智多星吴用诗歌默写(共6小题)(2021•温州模拟)从本学期学习的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笔下的“,彩丝穿取当银钲”中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从雷震笔下的“牧童归去横牛背,”我们找寻到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从范成大笔下的“,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找寻到孩童和父母学着做农活儿的身影;课文《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未闻”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2021•宁波模拟)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2)写出下列习俗的寓意。过年吃年糕﹣﹣过年吃鱼﹣﹣(3)终日不成章,。其中“章”的意思是。(4)《十五夜望月》中描绘庭院月色的句子是:,。(5)春城无处不飞花,。这两句诗出自写的《寒食》。(2022•温州模拟)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词中有“景”:苏轼这样描绘蕲水的绝妙风景:,松间沙路净无泥。(2)诗中有“喜”:叶绍翁久扣柴扉却不开,以为错过了美好,不曾想“春色满园关不住,”。(3)诗中有“情”:王观的“水是眼波横,。欲问行人去那边?”以及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都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4)诗中有“志”:李贺的“何当金络脑,”;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2020•西湖区模拟)名句填空。(1)春城无处不飞花,。日暮汉宫传蜡烛,(2),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3)《泊船瓜洲》中表现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4)“”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要及时,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去后悔。(5)苟利于民,;苟周于事,。(2020•宁波模拟)古诗文默写。(1)待到山花烂漫时,。(2)子曰:“,可以为师矣。”(3),不教胡马度阴山。(4)王师北定中原日,。(5)九州生气恃风雷,。(6)不要人夸好颜色,。(7)我劝天公重抖擞,。(2020•宁波模拟)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1)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示儿》)(2)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3),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4)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4小题)(2021•温州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名句是:,。(2)《墨梅》作者元代的,名句是:,。(2021•温州模拟)在本学期的读书之旅中,我认识了的刘伯承、的诸葛亮、的祥子。我随着课一起游览了的荷兰,乘坐欣赏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自相矛盾》告诉了我们。《田忌赛马》让我懂得了。(2020•西湖区模拟)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要看到,要提高。中国人民正在,我们有责任,我们要努力奋斗。(2020•西湖区模拟)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日子;默默时,便;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课文背诵(共1小题)(2021•温州模拟)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联名句:A、王国维用这组名句来形容人生三种境界的一种。B、名句的作者是北宋人。C、此句常用来表达矢志不渝的爱情。D、作者自称是“奉旨填词”。答案:课文理解(共2小题)(2021•温州模拟)选一选。(填序号)①燕子②啄木鸟③七星瓢虫④青蛙(1)捉空中的害虫。(2)捉田里的害虫。(3)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2021•温州模拟)课文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请排序号。————A.潮来之时B.潮头过后C.潮来之前。实践作业(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注:①单位:万人②选自《中国教育报》(1)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特点。(2)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后20年的特点。(3)用一句话揭示图表所蕴含的主旨。语段阅读(共1小题)(2021•温州模拟)读句子回答问题。透过树木间的空隙,只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那哗哗水声便是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1)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方法,把比作,把比作,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和。(2)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句话。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一阵哗哗的声间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3)“飘”写出了(4)“拂”写声音好像(5)“漫涌”表现声音诗的思想情感(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浣溪沙》这首词中,最能看出词人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文化及文学常识(共1小题)(2021•宁波模拟)我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在正确的横线上打“√”)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乞巧节文言文阅读综合(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阅读文言文《学弈》,完成下面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为是?曰:非然也。(1)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家、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和。(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诲之援俱(4)翻译下列语句。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译文:②惟弈秋之为听。译文:(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文章的表达顺序(共1小题)(2021•温州模拟)本文采用(A.顺叙B.倒叙C.插叙)的方式开头,由广场上的灯光写起,中间叙述过去的事情,结构严谨。说明方法(共1小题)(2021•鄞州区模拟)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在横线上。A.作比较B.列数字C.打比方D.举例子①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②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③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④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名言警句(共4小题)(2021•鄞州区模拟)感受阅读的美好。A.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古人谈读书》B.一起漫步中外名著长廊,最喜欢的名著是《西游记》,其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标题)C.小学即将毕业,我会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诗句赠送好友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解答】A.出自《古人谈读书》。B.出自《西游记》。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所学,同时增长见识,学以致用。故答案为:A.心到眼到;B.《西游记》孙悟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21•宁波模拟)根据语境填空。(1)妈妈经常教育我,平时要多思考、多请教,不能骄傲自大,就像《尚书》中所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2)老师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3)我们送别友人时,常用唐代诗人高适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鼓励朋友。【解答】(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骄傲自大。(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故答案为:(1)自用则小;(2)尺有所短;(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020•宁波模拟)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解答】本题出自《百年孤独》这本书,书中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不应该随意虚掷,一个人的信用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一旦答应了人家,而不能找各种理由随意推脱,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故答案为: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2022•淳安县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谦赋予石灰以人的品格:“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如写寒食节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乞巧节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写中秋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遇到飞短流长或者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警醒自己;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来劝慰。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4)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是对李大钊外貌、神态的描写,说明李大钊受过酷刑依旧从容镇定,坚贞不屈,以及对家人的爱。我能选择一位身边熟悉的人,用同样的手法刻画出他的形象。她脸儿红得像熟透了的山柿子,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我一眼。【解答】(1)分别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明代于谦的《石灰吟》。(2)分别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唐代林杰的《乞巧》。(3)分别出自《长歌行》,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4)从“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句话是对李大钊外貌,说明李大钊受过酷刑依旧从容镇定,以及对家人的爱,用同样的手法刻画出他的形象即可。故答案为:(1)或轻于鸿毛要留清白在人间;(2)春城无处不飞花穿尽红丝几万条今夜月明人尽望;(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磨万击还坚劲,门前流水尚能西,要留清白在人间;(4)外貌、神态李大钊受过酷刑依旧从容镇定,以及对家人的爱她脸儿红得像熟透了的山柿子,不敢再看我一眼。重要节假日(共2小题)(2021•鄞州区模拟)下面古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填写正确序号。A.重阳节B.中秋节C.清明节D.春节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B②《元日》(宋王安石)D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A④《清明》(唐杜牧)C【解答】①《十五夜望月》写的是中秋节。①《元日》写的是春节。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故答案为:①B;①D;③A;④C。(2021•宁波模拟)我会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并按时间排序。①吃月饼②登高③吃粽子④吃汤圆(1)A.端午节(③)B.重阳节(②)C.中秋节(①)D.元宵节(④)(2)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是DACB。(填序号)【解答】(1)端午节习俗:吃粽子;重阳节习俗:登高;元宵节习俗:吃汤圆。(2)元宵节: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故答案为:(1)③②①④;(2)DACB。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安徒生,他被誉为“世界童话之王”。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老房子》》【解答】《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著的一篇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在除夕夜卖火柴,并由此幻想各种美好场景。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安徒生《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老房子》名著(共2小题)(2021•温州模拟)读名著经典,品百味人生。读《西游记》时,我认识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我在《三国演义》中读了故事《草船借箭》,领略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解答】通过自己平时对《西游记》《三国演义》的阅读积累,填上合适的答案即可。故答案为:神通广大《草船借箭》(2020•宁波模拟)根据人物、情节写书名。(1)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2)黛玉葬花《红楼梦》(3)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童话》(4)智多星吴用《水浒传》【解答】(1)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情节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以描写战争为主、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建立晋朝的故事。(2)黛玉葬花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3)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该作爱憎分明、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能。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4)智多星吴用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故答案为:(1)《三国演义》;(2)《红楼梦》;(3)《安徒生童话》;(4)《水浒传》。诗歌默写(共6小题)(2021•温州模拟)从本学期学习的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笔下的“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中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从雷震笔下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我们找寻到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从范成大笔下的“童孙末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找寻到孩童和父母学着做农活儿的身影;课文《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解答】分别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宋代雷震的《村晚》。故答案为:稚子金盆脱晓冰短笛无腔信口吹孔雀是夫子家禽(2021•宁波模拟)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写出下列习俗的寓意。过年吃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吃鱼﹣﹣年年有余(3)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其中“章”的意思是花纹。(4)《十五夜望月》中描绘庭院月色的句子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出自韩翃写的《寒食》。【解答】(1)出自乐府诗《长歌行》;(2)过年吃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吃鱼﹣﹣年年有余;(3)出自《迢迢牵牛星》,章:花纹;(4)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5)出自韩翃的《寒食》。故答案为:(1)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2)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有余;(3)涕泣零如雨花纹;(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5)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2022•温州模拟)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词中有“景”:苏轼这样描绘蕲水的绝妙风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诗中有“喜”:叶绍翁久扣柴扉却不开,以为错过了美好,不曾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诗中有“情”:王观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以及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4)诗中有“志”:李贺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解答】(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出自宋代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故答案为:(1)山下兰芽短浸溪;(2)一枝红杏出墙来;(3)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4)快走踏清秋只留清气满乾坤。(2020•西湖区模拟)名句填空。(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泊船瓜洲》中表现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要及时,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去后悔。(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解答】(1)出自唐朝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落红无数。夜色降临,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2)出自清朝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3)出自宋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4)出自《孔子家语》。(5)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故答案为:(1)寒食东风御柳斜;(2)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5)不必法古不必循旧。(2020•宁波模拟)古诗文默写。(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解答】(1)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卜算子。咏梅》;(2)出自《论语》;(3)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4)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5)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6)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7)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故答案为:(1)她在丛中笑;(2)温故而知新;(3)但使龙城飞将在;(4)家祭无忘告乃翁;(5)万马齐喑究可哀;(6)只留清气满乾坤;(7)不拘一格降人才。(2020•宁波模拟)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解答】(1)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2)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3)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4)出自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5)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故答案为:(1)但悲不见九州同;(2)孰能无惑;(3)随风潜入夜;(4)一片冰心在玉壶;(5)人闲桂花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4小题)(2021•温州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名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墨梅》作者元代的王冕,名句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解答】(1)《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这首诗中的名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2)《墨梅》的作者是元代的王冕,这首诗中的名句是“不要人夸好颜色。故答案为:(1)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2021•温州模拟)在本学期的读书之旅中,我认识了意志坚定的刘伯承、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高大健壮的祥子。我随着课一起游览了宁静和谐的荷兰,乘坐小艇欣赏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自相矛盾》告诉了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照应,不要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让我懂得了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观察,再选择合适的对策,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解答】分别出自课文《军神》《草船借箭》《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牧场之国》《威尼斯的小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故答案为:意志坚定神机妙算宁静和谐说话做事要前后照应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观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2020•西湖区模拟)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解答】根据课文《为人民服务》填空。故答案为:成绩光明受难(2020•西湖区模拟)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解答】根据课文《匆匆》填空。故答案为:从水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课文背诵(共1小题)(2021•温州模拟)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联名句:A、王国维用这组名句来形容人生三种境界的一种。B、名句的作者是北宋人。C、此句常用来表达矢志不渝的爱情。D、作者自称是“奉旨填词”。答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线索,这联名句应该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意思是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故答案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课文理解(共2小题)(2021•温州模拟)选一选。(填序号)①燕子②啄木鸟③七星瓢虫④青蛙(1)①捉空中的害虫。(2)④捉田里的害虫。(3)③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解答】《棉花姑娘》这篇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啄木鸟。(1)课文写了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故选①。(2)课文写了青蛙能捉田里的害虫。故选④。(3)课文写了七星瓢虫能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故选③。故答案为:(1)①;(2)④;(3)③。(2021•温州模拟)课文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请排序号。C——A——BA.潮来之时B.潮头过后C.潮来之前。【解答】《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了潮来前、潮来时,描写了大潮由远及近,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雄伟。故答案为:CAB实践作业(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注:①单位:万人②选自《中国教育报》(1)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特点。从在校学生人数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前3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是曲折的,大起大落的(2)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后20年的特点。改革开放后2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3)用一句话揭示图表所蕴含的主旨。改革开放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解答】阅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在改革开放前后对比明显。(1)改革开放以前3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是曲折的,1946年到1950年;1960年又增加到96.2万人。(2)改革开放以后2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3)通过阅读图表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故答案为:(1)从在校学生人数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前3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是曲折的;(2)改革开放后2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3)改革开放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语段阅读(共1小题)(2021•温州模拟)读句子回答问题。透过树木间的空隙,只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那哗哗水声便是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把瀑布比作白绢,把水声比作合奏,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气势。(2)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句话。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一阵哗哗的声间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3)“飘”写出了声音的悠扬、轻柔,声音连续不断,一阵一阵地过来。(4)“拂”写声音好像拂过游人的面颊。(5)“漫涌”表现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快、越来越猛烈。【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于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辨析。“只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写出了瀑布的形态。”将“水声”比作“合奏”。(2)考查了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比喻的特点仿写一个比喻句即可。(3)(4)(5)考查了学生结合具体的字词理解句子的能力。(3)“飘”指在风中或空中飞扬或飘荡,用在此处说明了瀑布声音的悠扬,声音连续不断。(4)“拂”在这里指轻轻擦过。用在此处说明了声音好像拂过游人的面颊。(5)“漫涌”水涌聚并淹没的意思。一般是形容被某种东西充盈着。这个词形象的写出了瀑布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快。故答案为:(1)比喻瀑布水声形态;(2)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3)声音的悠扬、轻柔,一阵一阵地过来。(4)拂过游人的面颊。(5)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猛烈。诗的思想情感(共1小题)(2020•宁波模拟)《浣溪沙》这首词中,最能看出词人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解答】《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其中“谁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