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绕组特性》课件_第1页
《交流电机绕组特性》课件_第2页
《交流电机绕组特性》课件_第3页
《交流电机绕组特性》课件_第4页
《交流电机绕组特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流电机绕组特性探索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特性、设计原则与应用技术课程概述基本特性绕组要求与特性分析设计参数关键参数计算与优化制造技术绕制工艺与检测方法发展趋势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要求波形要求产生正弦波电动势相位平衡多相绕组相位对称分布效率优化铜耗最小化机械强度承受电磁力与离心力电动势波形接近正弦正弦波优势减少附加损耗1影响因素气隙磁场分布2设计手段合理选择绕组分布3优化方法采用短距绕组4磁动势波形接近正弦磁场分布气隙中产生旋转磁场波形质量影响电机振动与噪声谐波影响产生附加损耗与转矩脉动谐波分量最小化基波分量提供有效电磁功率高次谐波增加附加损耗振动噪声影响运行平稳性三相绕组对称性1同相特性一致阻抗和感应电动势相等2相位准确电气角度相差120°3空间分布各相绕组空间均匀分布铜耗最小化与用铜量优化I²R铜耗计算与电流平方成正比25%槽满率影响散热性能15%端部长度占总长比例绝缘可靠性与机械强度绝缘等级按温度耐受能力分级A级:105℃E级:120℃B级:130℃F级:155℃H级:180℃机械强度承受电磁力和热应力起动冲击力短路电磁力热胀冷缩振动应力散热条件与制造便利性通风冷却槽内排列影响通风效果热点控制防止局部过热制造工艺便于机械化生产维护便利考虑后期检修需求交流绕组的分类按相数分类单相、三相等按槽内层数单层绕组、双层绕组按每极每相槽数整数槽、分数槽按绕法分类叠绕组、波绕组按相数分类:单相和多相绕组单相绕组三相绕组六相绕组其他多相按槽内层数分类: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1单层绕组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2双层绕组每槽有两个线圈边3多层绕组每槽有三个以上线圈边按每极每相槽数分类:整数槽和分数槽整数槽绕组q为整数线圈组分布均匀分数槽绕组q为分数可减少谐波常用q值2、3、4整数槽特殊q值5/6、11/12分数槽按绕法分类:叠绕组和波绕组叠绕组线圈首尾顺序连接波绕组线圈首尾交替连接混合绕组结合两种绕法优点三相双层绕组的特点1槽内排列每槽有上下两个线圈边2相位关系各相电气角度差120°3端部结构形成规则的端部形状4节距灵活可采用短距绕组减小谐波三相双层绕组的优点波形质量正弦波特性好铜利用率材料利用效率高适应性适用范围广制造性便于机械化生产节距选择与分布绕组线圈尺寸统一性端部形状与散热空气流通端部间隙影响冷却效果机械支撑需防止振动与变形绝缘保护防止相间短路交流绕组的基本参数极数2p电机磁极总数槽数Z定子或转子上的槽总数相数m绕组的相数,常见为3节距y线圈两边跨越的槽数极对数p的概念与影响2p=2四极电机4p=4八极电机50Hz频率工频电源1500rpm四极同步转速n=f×60/p极距τ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角度极距τ=πD/(2p)1电气角度极距180电气度2槽数极距τz=Z/(2p)3应用意义决定线圈尺寸4相带q的概念与应用1相带定义每极每相的槽数2计算公式q=Z/(2pm)3整数槽q为整数4分数槽q为分数槽距角与槽距电角的关系槽距机械角α=360°/Z槽距电角α'=p·α对称性条件Z/m必须为整数相位差计算相邻相位差=m·α'交流绕组的电动势特性磁链变化e=-dΨ/dt基波分量提供有效电磁功率谐波分量引起附加损耗匝数影响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单个导体的感应电动势法拉第定律e=B·l·v1磁通变化e=-dΨ/dt2切割磁力线导体运动切割磁场3瞬时值分布正弦分布4整距线圈的电动势短距线圈的电动势短距系数kp=sin(yπ/2τ)y为实际节距τ为极距y/τ为节距比常用节距比5/6:kp=0.9664/5:kp=0.9512/3:kp=0.866分布绕组的电动势分布系数kd=sin(qα'/2)/(q·sin(α'/2))电势合成考虑相位差谐波抑制分布绕组可抑制谐波绕组系数的概念与计算绕组系数kw=kp×kd×ks节距系数kp=sin(yπ/2τ)分布系数kd=sin(qα'/2)/(q·sin(α'/2))斜槽系数ks=sin(βs/2)/(βs/2)节距系数kp的影响基波系数5次谐波系数分布系数kd的作用1定义表示分布绕组相比集中绕组的电势比2计算方法相量图法求合成电势3价值高次谐波分布系数小于基波斜槽系数ks的效果谐波抑制显著抑制齿槽谐波噪声减小减少电磁噪声基波影响略微降低基波电势制造难度增加制造复杂性交流绕组的磁动势特性1安培环路定理F=N·I2空间分布沿气隙周向分布3时间变化随电流变化4合成磁场多相绕组合成旋转磁场单相绕组的磁动势分布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动势各相贡献三相电流产生三个脉动磁动势1相位差空间相差120°电角度2幅值恒定合成磁动势幅值恒定3旋转速度n1=60f/p4磁动势波形的谐波分析减小谐波磁动势的方法优化绕组方案首选解决方案采用短距绕组抑制特定次谐波使用分数槽绕组减少齿槽谐波应用斜槽技术显著抑制齿槽谐波交流电机绕组的连接方式Y型连接三相绕组一端共连线电压高于相电压适合高压电机UL=√3·UPIL=IPΔ型连接三相绕组首尾相连线电流高于相电流适合低压大电流UL=UPIL=√3·IPY型连接的特点与应用电压关系UL=√3·UP电流关系IL=IP功率计算P=√3·UL·IL·cosφ典型应用高压电机首选Δ型连接的特点与应用电压关系UL=UP电流关系IL=√3·IP功率计算P=√3·UL·IL·cosφ典型应用低压大电流电机Y-Δ转换的原理与实践1Y接启动电压降为额定的58%2转换过程过渡到Δ连接3Δ接运行全压额定工况交流电机绕组的绕制技术预成型线圈的制作线圈设计确定尺寸与结构模具准备制作成型模具绕制成型按模具绕制线圈绝缘处理涂覆绝缘材料绕组的嵌入与固定槽口准备清理并放入槽衬线圈嵌入将线圈边放入槽中绝缘隔离放置相间和层间绝缘楔固定用槽楔固定线圈绝缘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槽绝缘聚酯薄膜耐热等级F线圈绝缘聚酰亚胺漆包线耐热等级H浸渍材料环氧树脂提高热导率端部处理玻璃纤维带增强机械强度端部连接与引出端处理焊接连接传统连接方式压接技术现代快速连接端部处理绝缘和固定交流电机绕组的检测与测试电阻测量检查导体连续性绝缘测试确保绝缘完整性极性检查验证绕组接线正确波形测试分析感应电动势绕组电阻的测量方法直流电桥法准确度高适用于精密测量消除接触电阻影响温度补偿功能直读式电阻表操作简便现场快速检测数字显示结果便携式设备绕组绝缘性能的测试500V摇表电压低压电机常用1000V高压表电压中压电机使用10MΩ最低绝缘电阻常温合格标准2.0吸收比优良绝缘指标相序检查与极性测试1相序测定确认三相绕组正确连接顺序2极性检查验证线圈首尾端标识正确3旋转方向确认电机旋转方向符合要求4相位测量检查相位角度关系正确交流电机绕组的故障诊断短路检测匝间短路特征分析绝缘击穿相地短路诊断断线检查导体断路测试过热分析热成像定位故障常见绕组故障类型匝间短路绝缘老化导致绝缘击穿潮湿或过电压造成3导体断路过载或机械损伤引起过热损坏通风不良或过载故障检测的方法与设备绕组离线检测绝缘电阻测试频谱分析电流谐波解析局部放电测试高压绕组绝缘老化检测在线监测实时状态监测系统绕组维修与更换技术1故障确认精确定位故障类型与位置2绕组拆除完全清除原有绕组3槽清理彻底清洁定子槽4重新绕制按原规格重绕或改进5绝缘处理浸漆固化处理交流电机绕组的发展趋势高效率低损耗绕组设计耐高温新型绝缘材料智能化集成传感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