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审美心理现象解析)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A.审美体验的愉悦性B.审美意识的自觉性C.审美价值的独特性D.审美行为的普遍性2.艺术审美的心理基础是:A.感官经验B.情感体验C.思维活动D.记忆能力3.以下哪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情动人”?A.音乐B.诗歌C.戏剧D.小说4.艺术审美过程中的“通感”现象是指:A.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B.情感与理智的相互转化C.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交织D.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5.艺术审美过程中的“移情”现象是指:A.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客体上B.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情感产生影响C.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情感共鸣D.情感与理智的相互转化6.以下哪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形写神”?A.书法B.国画C.西画D.雕塑7.艺术审美过程中的“意境”是指:A.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B.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C.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感D.艺术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风格8.以下哪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虚写实”?A.诗歌B.小说C.戏剧D.电影9.艺术审美过程中的“象征”手法是指:A.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概念B.用抽象概念表现具体形象C.用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另一种艺术形式D.用一种艺术风格表现另一种艺术风格10.以下哪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小见大”?A.诗歌B.小说C.戏剧D.电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艺术审美过程中的“通感”现象是指__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2.艺术审美过程中的“移情”现象是指______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______上。3.艺术审美过程中的“意境”是指______所蕴含的审美情感。4.艺术审美过程中的“象征”手法是指______表现______。5.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小见大”是指______表现______。6.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虚写实”是指______表现______。7.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形写神”是指______表现______。8.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情动人”是指______强调______。9.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美求真”是指______强调______。10.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善求美”是指______强调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通感”现象。2.简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移情”现象。3.简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意境”。4.简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象征”手法。5.简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以小见大”。四、论述题(共20分)要求:结合具体艺术作品,分析其审美心理现象,并阐述其艺术价值。1.以《蒙娜丽莎》为例,分析达芬奇如何运用审美心理现象来塑造人物形象,并探讨该作品的艺术价值。2.以《自由引导人民》为例,分析德拉克罗瓦如何运用审美心理现象来表现革命主题,并评价该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五、材料分析题(共20分)要求: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审美疲劳”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审美疲劳导致的审美疲劳,表现为对某一艺术形式或艺术作品的审美兴趣逐渐减弱,甚至产生厌恶情绪。问题:请结合审美疲劳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及应对策略。六、论述题(共20分)要求:论述艺术审美心理现象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1.艺术审美心理现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2.艺术审美心理现象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艺术审美心理现象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具体表现。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D。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包括愉悦性、自觉性、独特性和普遍性,其中普遍性是指审美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2.B。艺术审美的心理基础是情感体验,因为艺术作品往往通过情感来触动观众的心灵。3.C。戏剧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情动人”,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发展,引发观众的共鸣。4.A。通感是指感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在审美过程中相互转化。5.A。移情是指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客体上,使审美客体具有情感色彩。6.B。国画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形写神”,注重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内在精神。7.C。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感,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的情感体验。8.A。诗歌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虚写实”,通过抽象的语言表达具体的情感和意象。9.A。象征是指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概念,如以玫瑰象征爱情。10.A。诗歌在审美过程中强调“以小见大”,通过描绘细节来展现广阔的意境。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感官2.审美主体,审美客体3.艺术作品4.具体形象,抽象概念5.小,大6.虚,实7.形,神8.情感,动人9.美,真10.善,美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审美疲劳是指对某一艺术形式或艺术作品的审美兴趣逐渐减弱,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原因包括审美疲劳、审美疲劳的积累和审美疲劳的个体差异。应对策略包括变换欣赏对象、调整欣赏环境、提高审美能力等。2.移情是指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客体上,使审美客体具有情感色彩。这种心理现象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观众的共鸣。3.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情感,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的情感体验。意境的创造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同时要善于运用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4.象征是指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概念,如以玫瑰象征爱情。象征手法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5.以小见大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描绘细节来展现广阔的意境。这种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感染力,同时也能引发观众的想象和思考。四、论述题答案及解析:1.以《蒙娜丽莎》为例,达芬奇通过运用光影、线条和色彩等手法,塑造了一个神秘、富有情感的人物形象。他在作品中运用了透视法、光影对比等技巧,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达芬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2.以《自由引导人民》为例,德拉克罗瓦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激昂的构图和生动的笔触,表现了革命主题的激烈和悲壮。他在作品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以火炬、旗帜等元素象征自由和革命。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自由的歌颂。五、材料分析题答案及解析:原因:审美疲劳的原因包括审美对象的单一性、审美方式的重复性、审美能力的有限性等。应对策略:可以通过变换欣赏对象、调整欣赏环境、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兴趣等方式来应对审美疲劳。六、论述题答案及解析:1.艺术审美心理现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艺术家通过运用审美心理现象,如联想、想象、移情等,可以丰富艺术作品的内涵,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2.艺术审美心理现象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通过审美心理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大学物理探究法试题及答案
- 时尚领域面试题及答案
- 教师反思与学情分析结合的创新模式探讨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有效反思与策略应用试题及答案
- 电工比武测试题及答案
- 和声与旋律结构试题及答案
- 环境化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数字农业对电商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家具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级电工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DB11-T 1832.7-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7部分:建筑地面工程
- 变革管理方案计划
- 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空间中的垂直学案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大学生英语四级真题模拟试卷5份
- 单位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羽毛球比赛对阵表模板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