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1页
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2页
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3页
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4页
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31DB21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2020-05-30实施发布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21/T3247—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建昌县果蚕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标准起草人:姜淑苓、王斐、欧春青、张艳杰、方明、马力、毋永龙、刘振杰、张娜、陶姝宇。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兴城市兴海南街98号),联系电话IDB21/T3247—2020锦丰梨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锦丰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本标准适用于锦丰梨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650鲜梨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NY475梨苗木NY/T1198梨贮运技术规范NY/T1778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NY/T5102无公害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3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密度较小时挖长、宽、深均为80cm栽植穴,栽植密度较大时挖宽、深均80cm栽植沟。沟、穴底填20cm厚的作物秸秆等有机物料。挖出的表土与有机肥混合后回填,浇水沉实。1DB21/T××××—××××5.2栽植密度株行距2m~4m×4m~5m。5.3授粉树配置主要授粉品种有早酥、早金香、黄冠等,授粉树和锦丰栽植比例1:8。5.4栽植时间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栽植,有苗木冷藏条件的提倡晚栽。5.5栽植5.5.1苗木处理先将苗木全部放入水中浸泡12h~24h,再将根的毛茬、病虫为害的根、起苗造成的伤根、过长的根等进行修剪,剪至露新鲜健康的白茬,用杀菌剂消毒。5.5.2栽植按株行距和苗木根系规格挖定植穴,将苗木置于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边填土边提苗,填土完毕用脚踏实,使基砧的嫁接口高于地面5cm~10cm。5.5.3灌水、覆膜栽后立即灌透水,3d后补水1次,整平树盘,覆盖地膜。秋季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土壤耕翻,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扩穴深翻时沿栽植穴(沟)外缘向外深翻扩展0.5m~0.8m,土壤回填时混以腐熟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全园深翻是对果园进行土壤耕翻,深度为15cm~25cm,耕翻后耙平。在行间种植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养分含量高,无共同病虫害的绿肥。也可行间自然生草,定期刈秋季果实采收后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一般按每株幼树25kg~50kg施用,结果期树按每生产1kg梨果施1.5kg~2.0kg。施用方法以沟施或撒施为主。2DB21/T3247—20206.2.2追肥6.2.2.1土壤追肥追肥时期包括萌芽前后、定果后、花芽分化期、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停止膨大后。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确定,结果树一般按每生产100kg梨果追施纯氮(N)1.2kg、纯磷(P2O5)0.5kg、纯钾(K2O)1.0kg。6.2.2.2叶面喷肥每年3次~5次,一般生长前期喷施1次~2次,以氮肥、钙肥、硼肥为主;生长后期喷施2次~3次,以磷、钾、钙肥为主。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氨基酸钙或氯化钙0.3%,硼砂0.1%~0.3%。6.3灌水主要灌水期包括萌芽期、坐果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土壤封冻前等。提倡采用滴灌、渗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7整形修剪7.1适宜树形7.1.1小冠疏层形干高60cm左右,树高2.5m~3m,中心干可曲可直,全树主枝5个~6个,三层以上开心。小冠疏层形,1层、2层间距60cm~70cm,2层、3层间距50cm~60cm,层内距10cm~20cm。或者全树分为二层,第一层3个主枝,第二层2个主枝,层间距80cm~100cm,层内距10cm~30cm。第一层3个主枝各配2个小型侧枝,二层主枝不留侧枝,盛果期落头开心。各主枝角度较开张,以70°~80°为宜,基角大,腰、梢渐抬头,角渐小。下层主枝角度大于上层。层间及其他空隙处可留中小型辅养枝。7.1.2纺锤形干高60cm~70cm,中心干直立,中心干上均匀配置10个~15个主枝,主枝不分层,不留侧枝,单轴延伸,直接着生水平至下垂结果枝组。主枝基角90°左右,腰、梢角渐小。下部主枝长1.5m~2.5m,上部主枝较短。各级枝级次之间从属关系分明,粗度各为其母枝的1/4~1/5,过粗时及时控制或疏除、更新。树体高度控制在3.0m~3.5m。干高60cm左右,树高2.5cm~3m,中心干上着生18个~22个大、中型枝组,枝组开张角度70°~90°,单轴延伸。以短枝和短果枝为主,占总枝量的70%~76%,营养枝与结果枝的比例约为1∶1.5。冬季修剪后保证行间留有1m以上的作业空间。7.2修剪根据采取的树形,培养树形骨架、各级骨干枝和结果枝组,以轻剪缓放、开张角度为主。3DB21/T××××—××××8花果管理8.1花期放蜂采用蜜蜂、壁蜂均可。采用蜜蜂授粉时,每公顷放置2箱蜜蜂。采用壁蜂授粉时,于大蕾期每公顷释放1500头~3000头壁蜂。8.2疏花疏果冬季修剪时疏除过多花芽。花后15d~20d疏果,每花序留1个发育良好的幼果,其余剪掉,保留果柄。果间距为20cm~25cm。9病虫害防治9.1主要病害包括梨腐烂病、轮纹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和褐斑病等。9.2主要虫害包括梨木虱、黄粉蚜、叶螨、食心虫类、梨茎蜂、介壳虫、毛虫类、卷叶虫类和蝽象等。9.3防治方法9.3.1农业防治秋末落叶后清园;合理修剪;合理施肥。9.3.2物理防治适宜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