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拓展与强化版)试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拓展与强化版)试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拓展与强化版)试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拓展与强化版)试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拓展与强化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阅读拓展与强化版)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摄:侵凌。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因:连词,因此。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并且。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因为。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C.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在家的时候,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我不愿意参与你们的讨论。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经过三年,可以让人们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D.师旅,军队。饥谨,饥荒。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四个弟子的不同回答,展现了他们的志向和抱负。B.子路主张军事扩张,曾皙主张礼乐教化,公西华主张外交交往,再有主张民生改善。C.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评价各不相同,表现了他对弟子的关爱和期望。D.文章以“吾与点也”结尾,表明孔子对曾皙的回答最为赞同。5.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孔子对四个弟子的不同评价的原因。(6分)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仁者,以天下为己任也;不仁者,以天下为泥涂也。今恶死亡而乐不仁,非人情也。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见梁惠王,曰:“王,昔者齐人有欲金者,清旦之市,遂抱金而往。至于市,道遇人,问之曰:‘吾欲得金。’人曰:‘是与?’曰:‘否。’于何求金乎?’曰:‘与我,则予金。’对曰:‘与我,金至矣;然而我不得也。’为金也,所美者金也;所贵者,士行也。今子行,金虽至,子不得也。”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礼勿视,勿:不要。B.非礼勿听,勿:不要。C.非礼勿言,勿:不要。D.非礼勿动,勿:不要。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B.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C.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D.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大王何必只说利呢?难道没有仁义吗?B.夫仁者,以天下为己任也;不仁者,以天下为泥涂也。仁爱的人,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不仁的人,把天下当作烂泥。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节的不要看,不符合礼节的不要听,不符合礼节的不要说,不符合礼节的不要做。D.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大王说:“怎样才能使我国富强呢?”大夫说:“怎样才能使我家富足呢?”士人和百姓说:“怎样才能使我自己生活得更好呢?”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下交征利的恶劣风气。B.孟子主张仁义,反对功利,认为仁者应以天下为己任。C.文章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结尾,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D.文章通过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仁义与利的关系。5.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孟子主张仁义的原因。(6分)四、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20分)1.《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2.《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3.《庐山谣》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4.《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5.《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6.《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8.《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五、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1.下列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亲敬长:尊敬父母、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B.勤俭持家: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C.诚实守信:诚实无欺,守信守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D.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体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在人群中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B.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C.这本书的内容枯燥无味。D.他的声音如同雷鸣。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的几种优秀传统美德。B.文章通过列举事例,展示了这些美德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C.文章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D.文章认为,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4.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6分)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认识。(8分)六、作文(60分)题目:我们的传统美德要求:1.以记叙文或议论文的形式写一篇作文。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1.D解析:A项,“摄”意为侵凌,解释正确;B项,“因”意为因此,解释正确;C项,“且”意为并且,解释正确;D项,“以”在这里是介词,表示原因,解释错误。2.A解析:句子停顿应遵循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等原则。A项停顿划分正确。3.B解析:B项翻译为“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我不愿意参与你们的讨论。”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表达的是孔子谦逊的态度。4.B解析:A项、C项、D项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B项错误,公西华主张的是参与宗庙和外交活动,而非外交交往。5.本文通过孔子与四个弟子的对话,展现了他们的志向和抱负,以及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期望。6.孔子对四个弟子的不同评价原因如下:子路豪放直率,有勇有谋,但过于自信;再有谦虚谨慎,有治国安民之志;公西华文质彬彬,有外交才能;曾皙温文尔雅,有高尚情操。二、文言文阅读1.D解析:A项,“勿”意为不要,解释正确;B项,“勿”意为不要,解释正确;C项,“勿”意为不要,解释正确;D项,“勿”意为不要,解释错误。2.A解析:句子停顿应遵循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等原则。A项停顿划分正确。3.B解析:B项翻译为“仁爱的人,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不仁的人,把天下当作烂泥。”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表达的是仁者以天下为己任,不仁者以天下为泥涂。4.B解析:A项、C项、D项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B项错误,孟子主张仁义,反对功利,认为仁者应以天下为己任。5.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下交征利的恶劣风气,阐述了仁义的重要性。6.孟子主张仁义的原因如下:他认为仁者应以天下为己任,不仁者以天下为泥涂;他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下交征利的恶劣风气,认为这是导致国家危亡的原因。四、古诗文默写1.更上一层楼解析:这是《登鹳雀楼》中的名句,意为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往高处走。2.奔流到海不复回解析:这是《将进酒》中的名句,意为黄河的水流奔腾不息,流向大海后便不再返回。3.缘愁似个长解析:这是《庐山谣》中的名句,意为因为愁绪,感觉白发长得特别快。4.疑是地上霜解析:这是《静夜思》中的名句,意为月光照在床前,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5.一览众山小解析:这是《望岳》中的名句,意为登上泰山之巅,俯瞰四周群山,觉得其他山都显得很小。6.千山鸟飞绝解析:这是《江雪》中的名句,意为千山之中,鸟儿飞得无影无踪。7.草色遥看近却无解析:这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名句,意为远看草色青翠,近看却觉得没有。8.处处闻啼鸟解析:这是《春晓》中的名句,意为春天醒来,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五、现代文阅读1.D解析:A项、B项、C项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表述正确,D项错误,知足常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体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