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试题库深度剖析与练习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试题库深度剖析与练习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试题库深度剖析与练习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试题库深度剖析与练习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试题库深度剖析与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试题库深度剖析与练习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相同的是:A.炽热炽烈B.恬静恬淡C.崇尚稚嫩D.气氛氛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B.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C.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D.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3.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B.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C.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D.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B.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C.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D.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B.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C.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D.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B.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C.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D.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7.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B.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C.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D.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B.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C.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D.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B.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C.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D.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B.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C.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D.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谣诼”一词,意为______。2.《庐山谣》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葵”是指______。3.《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萧”是形容______。4.《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落霞”是指______。5.《赤壁赋》中,“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窈窕”是形容______。6.《阿房宫赋》中,“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焦土”是指______。7.《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秦时”是指______。8.《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客行”是指______。9.《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吴楚”是指______。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是指__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请简要说明《离骚》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请简要说明《庐山谣》的作者及写作背景。3.请简要说明《登高》的作者及写作背景。4.请简要说明《滕王阁序》的作者及写作背景。5.请简要说明《赤壁赋》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四、阅读理解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夫德义未至而求人臣之服者,犹綦繘而求其直也。是以圣人怀远以德,深其根而固其极也。故君人者,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是以终则不困,久而不弊,以全其身,保其社稷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曰: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罪莫大焉。窃国者诸侯,窃盗者臣,窃贼者民。此三者,吾皆身试之,然后知其难也。故弗敢有也。吾闻之也: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不足以自食也,岂其有损乎?吾得食于孔子,所愿则学孔子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其根本固:使……稳固B.浚其源泉浚:疏通,引申为深挖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巩固D.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赡:足够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所以B.君子谋道不谋食。谋:谋求C.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所以D.吾闻之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吾:我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阐述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的道理。B.文章认为,一个国家的安危取决于君主的德行,君主要安不忘危,盛必虑衰。C.文章主张君主应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D.文章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败坏的原因。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以圣人怀远以德,深其根而固其极也。(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吾闻之也:君子谋道不谋食。五、现代文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我国古代,人们常用“金玉良言”来形容美好的话语。金玉,因其珍贵而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美好的话语并非都是“金玉良言”。有时,出于某种目的,人们也会说出一些看似美好实则虚伪的话,这就是“糖衣炮弹”。糖衣炮弹,顾名思义,就是用糖衣裹起来的炮弹。比喻用花言巧语来迷惑对方,使其放松警惕,然后加以陷害。这种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辨别“金玉良言”和“糖衣炮弹”。以下是一些辨别方法:1.观察对方的动机。如果对方说出的美好话语是出于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那么这通常是“金玉良言”。反之,如果对方说出的美好话语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那么这很可能是“糖衣炮弹”。2.分析对方的言外之意。有时,人们会用美好的话语来掩盖真实意图。这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对方的言外之意,才能辨别出其真实目的。3.注意对方的语气和表情。在交流过程中,对方的语气和表情往往能透露出其真实意图。如果对方在说美好话语时语气生硬、表情不自然,那么这很可能是“糖衣炮弹”。【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玉良言良言:美好的话语B.糖衣炮弹炮弹:比喻陷害的手段C.花言巧语巧语:虚伪的话D.陷害的手段陷害:用某种手段使人受害【小题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好的话语并非都是“金玉良言”。美好的话语:指花言巧语B.这种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这种手段:指糖衣炮弹C.我们应该学会辨别“金玉良言”和“糖衣炮弹”。我们:指人们D.这很可能是“糖衣炮弹”。这:指美好的话语【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比喻论证,阐述了“金玉良言”和“糖衣炮弹”的区别。B.文章提出了辨别“金玉良言”和“糖衣炮弹”的方法。C.文章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学会辨别“金玉良言”和“糖衣炮弹”。D.文章认为,学会辨别“金玉良言”和“糖衣炮弹”对于人际交往至关重要。六、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请以“远虑与近忧”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明确,有思想内容;(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A解析:炽热和炽烈都是形容热度高的词语,字形、字音都相同。2.C解析:A、B、D三项中,“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存在语病,应改为“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C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3.A解析:B、C、D三项中,“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存在歧义,可理解为“他的作品发表后,他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或“他的作品发表后,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A项语句通顺,没有歧义。4.A解析:B、C、D三项中,“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存在错别字,应改为“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5.C解析:A、B、D三项中,“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存在语病,应改为“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6.C解析:A、B、D三项中,“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存在语病,应改为“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7.A解析:B、C、D三项中,“他的作品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存在歧义,可理解为“他的作品发表后,他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或“他的作品发表后,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A项语句通顺,没有歧义。8.A解析:B、C、D三项中,“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存在错别字,应改为“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9.C解析:A、B、D三项中,“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存在语病,应改为“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10.C解析:A、B、D三项中,“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存在语病,应改为“那次演讲会开得非常成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二、填空题1.谣言诽谤解析:根据《离骚》原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知“谣诼”是指谣言诽谤。2.葵花解析:根据《庐山谣》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可知“葵”是指葵花。3.萧瑟解析:根据《登高》原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可知“萧萧”是形容风声萧瑟。4.落霞解析:根据《滕王阁序》原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知“落霞”是指夕阳时的彩霞。5.姿态美好解析:根据《赤壁赋》原文,“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可知“窈窕”是形容姿态美好。6.焦土解析:根据《阿房宫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