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建设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和运_第1页
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建设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和运_第2页
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建设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和运_第3页
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建设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和运_第4页
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建设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农村旅游综合体建设和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开发运营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建设规划.....................................................................121.1建设目标.........................................................................................................131.2建设规模和内容.............................................................................................141.2.1规划建设的系统及功能....................................161.2.2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251.3系统建设总结与建议.....................................................................................25第二章总体设计规划......................................................................282.1总体设计原则.................................................................................................282.2总体目标.........................................................................................................292.3总体建设任务分析.........................................................................................312.3.1总体建设任务............................................312.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342.4.1整体技术架构............................................342.4.2功能和逻辑结构..........................................352.4.3系统物理拓扑结构........................................382.4.4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总平图............................39第三章基础系统及各子系统建设规划............................................403.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403.1.1系统建设目标............................................403.1.2建设规模与内容..........................................413.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423.3基础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433.3.1基础软件................................................433.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443.3.3其他基础数据............................................453.4基础服务器及存储平台.................................................................................453.4.1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需求分析............................453.4.2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规划................................493.4.3基础专线网络规划........................................603.5基础数据网络及安全方案.............................................................................653.5.1基础数据网络方案........................................653.5.2基础网络安全方案........................................693.6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基础平台.............................................843.6.1系统结构................................................843.6.2系统概述................................................853.6.3基于SOA的架构设计.....................................863.6.4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集成管理系统架构分析..............893.6.5基于SOA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实现.........................913.6.6平台功能设计............................................963.7基础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1023.7.1建设必要性.............................................1023.7.2建设目标...............................................1053.7.3系统设计...............................................1073.7.4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GIS服务平台建设规划............1113.7.5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GIS平台对应用系统的支撑及功能..1173.8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1293.8.1系统概述...............................................1293.8.2前端点位分布...........................................1313.8.3系统拓扑结构...........................................1343.8.4监控立杆的选择.........................................1343.8.5智能视频功能应用.......................................1363.9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一卡通子系统...................................................1413.9.1系统概述...............................................1413.9.2总体实现目标...........................................1413.9.3功能简介...............................................1463.10电子门票子系统.........................................................................................1523.10.1系统概述..............................................1523.10.2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需求分析........................1563.10.3系统拓扑结构..........................................1573.10.4电子门票系统需重点实现的目标..........................1583.10.5电子门票智能管理系统售票功能介绍......................1593.11电子商务平台子系统(含互联网票务).................................................1663.11.1系统概述..............................................1663.11.2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框架图................................1703.11.3系统建设要点..........................................1763.11.4系统接口..............................................1773.11.5电子门票直销、分销解决方案............................1783.12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微网站子系统(含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户网站虚拟旅游建设).......................................................................................1943.12.1系统概述..............................................1943.12.2系统功能设计..........................................1953.13基础WIFI无线网络解决方案...................................................................2003.13.1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WIFI无线网建设的必要性.........2003.13.2建设需求分析..........................................2013.13.3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WIFI无线网方案.................2033.13.4Beacon技术...........................................2083.14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手机APP应用子系统...................................2083.14.1系统概述..............................................2083.14.2客户端模块功能........................................2093.14.3服务器端模块功能......................................2103.14.4相关模块的具体要求....................................2113.15车辆调度监控子系统.................................................................................2163.15.1系统概述..............................................2163.15.2总体架构..............................................2183.15.3总体功能..............................................2193.16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停车场管理子系统.........................................2353.16.1系统概述..............................................2353.16.2系统拓扑结构..........................................2373.16.3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流程..................................2373.16.4车道日常作业功能......................................2393.17人流分析子系统.........................................................................................2413.17.1系统概述..............................................2413.17.2系统拓扑结构..........................................2433.17.3方案详细描述..........................................2453.17.4方案建设模式..........................................2513.18应急指挥调度子系统.................................................................................2513.18.1系统概述..............................................2513.18.2系统拓扑结构..........................................2543.18.3技术框架..............................................2543.18.4系统功能..............................................2553.18.5应急救援单兵模块......................................2623.1912301旅游服务与投诉热线子系统..........................................................2643.19.1概述..................................................2643.19.2主要业务模式..........................................2653.19.3系统架构..............................................2673.19.4系统方案设计..........................................2673.20有声文化地图子系统.................................................................................2713.20.1系统概述..............................................2713.20.2功能模块介绍..........................................2723.20.3系统优势..............................................2743.21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虚拟现实子系统.............................................2763.21.1系统概述..............................................2763.21.2虚拟现实系统各可选方案................................2773.21.3电子沙盘..............................................2793.21.4互动触摸..............................................2803.21.5全息影院..............................................2813.21.6应用建议..............................................2813.22户外LED大屏幕信息发布子系统...........................................................2813.22.1系统概述..............................................2813.22.2系统拓扑结构..........................................2843.22.3屏体结构..............................................2843.22.4显示系统功能..........................................2863.23公共广播子系统.........................................................................................2883.23.1系统概述..............................................2883.23.2系统原理介绍..........................................2913.23.3系统优势..............................................2923.24多媒体自助导览子系统.............................................................................2933.24.1系统概述..............................................2933.24.2系统拓扑结构..........................................2993.24.3系统主要设备技术指标..................................3003.25视频会议子系统.........................................................................................3053.25.1概述..................................................3053.25.2系统拓扑..............................................3063.25.3主要功能和要求........................................3063.26森林防火监控子系统.................................................................................3093.26.1建设范围..............................................3093.26.2建设的内容............................................3123.26.3传输方案选择..........................................3233.26.4视频监控设备配置......................................3293.27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规划.........................................................................3363.27.1机房基本情况..........................................3363.27.2设计依据..............................................3373.27.3布局规划..............................................3373.27.4基础装修..............................................3383.27.5电气工程(供配电、UPS、照明)........................3413.27.6综合布线工程..........................................3443.27.7防雷接地保护工程......................................3483.27.8空调与换气............................................3523.27.9消防与安防............................................3533.27.10其它及集成...........................................3543.28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3543.28.1节能减排..............................................3543.28.2环境保护..............................................3553.28.3消防措施..............................................3573.28.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357第四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3584.1领导和管理机构...........................................................................................3584.2项目实施机构...............................................................................................3584.3运行维护机构...............................................................................................3594.4相关管理制度...............................................................................................360第五章风险及效益分析..................................................................3645.1风险分析及对策...........................................................................................3645.1.1风险识别和分析.........................................3645.1.2战略风险...............................................3645.1.3管理风险...............................................3655.1.4系统风险...............................................3665.1.5实施风险...............................................3665.1.6实施质量风险...........................................3675.1.7人力资源风险...........................................3675.1.8财务风险...............................................3685.2效益分析.......................................................................................................3695.2.1经济效益...............................................3695.2.2社会效益...............................................3715.2.3产业促进...............................................372附件一系统设备及软件清单..........................................................3751.电子门票智能管理子系统.....................................3752.景微网站及虚拟旅游子系统...................................3883.电子商务子系统平台.........................................3984.手机APP应用子系统........................................4015.多媒体自助导览子系统.......................................4076.户外大屏信息显示子系统.....................................4127.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4148.应急指挥子系统.............................................4279.公共广播子系统.............................................42910.基础GIS地理信息平台......................................45311.停车场管理子系统..........................................45512.森林防火子系统............................................46313.基础软件..................................................47314.基础硬件..................................................47415.基础存储备份..............................................48016.基础安全系统..............................................48217.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48418.一卡通子系统..............................................49219.12301旅游服务与投诉热线系统..............................49520.视频会议系统..............................................49621.有声地图..................................................49622.车辆调度系统..............................................49623.虚拟现实子系统............................................49724.基础WIFI无线网络建设.....................................497一、项目建设规划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互为契机又相互拉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诸如民俗旅游、“农家乐、特色村寨、观光农园、农业主题乐园、郊野田园度假村、度假区等乡村旅游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态。针对大的片区,从乡村旅游的角度,也形成了一些以旅游产业为导向和重要动力的发展模式,如精品示范、以点带面、一村(区)一品、沟域旅游、沿河沿山滨海旅游发展带等。在此过程中,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输出乡村价值,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力量。乡村综合体有别于城市综合体,它是基于乡村土地资源,以乡村农业、乡村工业等乡村产业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综合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住宅、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的地域空间形态,是一种规模化、多功能、现代化、开放性的乡村聚合空间。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则是基于乡村综合体,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综合体外向联系的突破口,合理的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乡村配套商业项目、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休闲聚集区。第12页1.1建设目标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目标如下: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景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地理事物、自然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同时对旅游者行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工作人员行迹、对居民、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服务。并且利用平台自身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做出预半!,帮助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进行风险规避或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如:居民来源,客流量信息,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经营状况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同时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OA系统的建设,对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级管理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面向旅游者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平台的建立互交形式的旅游者和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实时联系,让旅游者通过多种方式实时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动态(天气、人流量、交通情况、实时新闻动态等),便于旅游者快速制定旅游路线和方法,同时提供在线售票和酒店预订等功能,方便旅游者出行,提高旅游者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认可度。第13页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商家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商家和旅游者建立互动平台,实时向旅游者推送各种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商家优惠信息并且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商家建立在线营销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商家提供更多的销售机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管理机构(旅游局)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平台进行下属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数据收集工作,为管理机构实现快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包括: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安全数据、居民量、投诉建议等。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1.2建设规模和内容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覆盖邛海周边湿地公园和泸山风景名胜2个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主要有烟雨潞第14页州湿地、梦里水乡湿地、观鸟岛湿地、西波鹤影湿地、枫林光影湿地、匹季花海湿地、梦归田园湿地及泸山风景名胜等景点具体可见下图。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平台总体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三个部分。基础设施指的是“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平台”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它包括网络传输、机房、服务器及存储、网络安全、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平台设施。业务应用体系包括生产运营、企业管理、营销决策、智能指挥、居民服务和生态保护等业务应用体系,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第15页信息化平台所有的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和业务。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就是将应用体系中的子系统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服务接口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业务流程管理,统一数据管理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如图所示:1.2.1规划建设的系统及功能基础设施部分1、专线传输由用户租用营运商连接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位于火把广场居民接待中心)至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内网络汇聚点和前端设备的传输链路,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专线传输网络。2、WIFI无线网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重要景点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第16页盖,居民在游览过程中在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热点区域可以方便的将手机、电脑等终端以WIFI方式连接上网。3、机房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尚未建设标准机房,因此本次需要新建标准机房。按C类机房进行建设,主要进行基础建筑环境的装修、网络综合布线、电力改造、防雷接地、配置UPS、机柜等基础设施建设。4、数据网络交换与安全平台需要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IP数据网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应用系统和前端设备的互联互通。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数据网络能够提供业务区分及业务隔离的功能,可以构建实现一张物理网多个逻辑网。统一设置互联网出口,满足居民通过互联网入口访问相关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应用系统的需求;同时,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内部用户或居民访问互联网的需求。部署网络安全系统,防止非法入侵,并对网络通信流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已知的潜在威胁进行有效的防范,保障网络的正常工作。5、服务器平台部署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平台由多台高性能企业级服务器构建的虚拟化环境,用于承载各类应用软件系统,并易于扩展。6、数据存储平台第17页SAN集中存储系统,部署在数据中心的机房内,用于承载各系统的业务数据。7、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软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GIS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入库。基础设施部分1、生产运营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票务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票采用二维码形式发放和验证,也支持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可打印纸质门票,也支持彩信、智能手机等其他承载形式。售、验票信息能够联网,并能够实现远程查询。实现售票计算机化。应配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电子票的购买应支持手机支付或者网上金融支付等方式。停车场及车辆来源系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主要停车场设立智能道闸,对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并通过设置在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主要路口和停车场出入口的车牌识别系统,对来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旅游的车辆客源地进行采集和记录。

电子商务系统系统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票的网上预订、电话第18页预定和网上支付、网上交易。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根据凉山州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在电子商务系统中应设置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农特产品推广和交易专区,建立一个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农特产品推广和销售的窗口。Beacon推送运营系统Beacon使用低成本、易维护的有源蓝牙设备(采用电池供电)进行客户位置信息的收集,并且通过手机APP应用进行营销,如:推送广告、优惠券等)。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一卡通系统系统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内一卡消费,本系统以建设一个以感应式智能卡代币的模式,实现一卡通各个档口的消费收入管理,单品销售排名管理,商明销售明细统计管理等;实现对卡的统一管理包括:收入管理、员工管理、查询管理、会员管理、客户资料管理、促销等优惠管理、打折管理,商品明细管理等等,为一卡通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组建一个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概念超前、技术超前,实现消费者“一卡在手,走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2、营销决策居民人流分析系统基于运营商等公众基础数据的应用分析,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人流分析系统平台,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第19页流量、居民来源等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计算,为流量控制、居民分流、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交通疏导、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安全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同时提供信息服务、居民投诉及建议收集等短/彩信服务手段,可为改善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经营及接待能力、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经营策略等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信息化服务平台。3、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专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包含资产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业收入管理、税金管理、利润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财务管理内容以及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审计等财务管理方法。

财务管理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应包含流程管理,电子邮件,文档管理,公文流转,审批管理,工作日历,人员动态展示,财务结算管理,公告、新闻、通知,个人信息维护,会议管理,考勤管理等内容。4、居民服务户外LED大屏幕系统利用户外全彩LED显示技术和通讯技术,在居民接待中心建成集资源推介、旅游资讯、公益宣传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LED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整合行业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客源最大化共享,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信第20页息化平台整体宣传力度。虚拟现实子系统虚拟现实系统(VirtualRealitySystem,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图形图像领域的高新技术,也被称为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另外,虚拟现实系统,又称虚拟现实平台,即(VirtualRealityPlatform)。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帮助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在居民中心建立虚拟现实体验中心,帮助居民提升临场体验,增加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对居民的友好度及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化形象。手机APP应用系统通过定制的手机APP系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掌上智能导游、查询、预订、互动等服务。该系统能安装运行于Android、IOS、WIN8等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有声文化地图应用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微信扫描地图上的二维码,即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微信进行语音播放及图片展示,介绍某景观或文物的历史文化、寓意及传说等,可增加居民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印象。第21页

多媒体自助导览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应设有多媒体自助导览终端机向居民提供旅游资讯,且布放合理,显示醒目。应能在自助导游终端发布旅游资讯。旅游资讯发布内容应包含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基本情况介绍(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导游图、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主要景观、自然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等),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内实时动态感知信息(温湿度、光照、紫外线、空气质量、水温水质等),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内智能参考信息(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景点内居民流量,车流拥挤程度,停车场空余位置等),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管理部门发布的旅游及时相关信息等内容。公共广播系统广播系统应以分区形式覆盖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重点区域,前端设置户外音箱。广播应由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控制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统一控制,平时播放背景音乐或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介绍音频,遇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可立刻转换为紧急广播。在关键地点设置紧急报警点,居民可按下报警按钮向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进行语音求助。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户微网站门户微网站包含: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基本信息浏览,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信息查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推介服务,交通导航,下载服务,在线第22页支付,建有官方微博并有链接,提供多语言信息服务等内容与功能。5、智能指挥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应能全面覆盖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同时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能够重点监控。监视界面图像能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种操作。视频监控应具备闯入告警、电子围栏等功能。视频监控控制面板能控制画面缩放和镜头转动等,能实现图像的实时远程观看以及3G物联网视频监控等。能支持录像的检索和调看,可自定义录像条件,录像数据存储保留时间应不低于30天。GIS地理信息系统采集整理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全区域和周边地区的数字地理信息,搭建GIS地理信息引擎,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支撑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相关子系统提供实时、动态、详细、可靠、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应用接口。通信调度系统系统能够根据应急处理预案,对旅游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指挥调度和协调救援服务。能够利用现代通讯和呼叫系统,实现对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时的语音调度指挥(包括同步画面实时通讯)。并且和视频监控系统、人流分析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整合实时监第23页控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情况。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管辖的的一切车辆进行统一的调度指挥,并且可以对车辆行驶路线实时进行跟踪监控并且可以和通讯调度系统相整合。视频会议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个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时组建视频会议进行各种会议,特别是在紧急事态发生时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配合视频监控系统和通讯调度系统进行紧急事态处理。12301热线平台系统12301旅游热线能够彻底解决语音热线不统一、业务规范不统一、系统庞杂、功能交叉、数据不能共享、重复采集和数据更新不同步等问题,可实现和公众的双向交流,并通过不断提升其各项功能,为公众提供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多元化服务,从而提升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服务形象和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6、生态保护森林防火系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火情易发地点部署火警探测器,通过远程通信方式(SMS、GPRS、RJ45)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GIS电子地图呈现火警探测传感网分布第24页拓扑结构,并以虚拟现实方式完善呈现林区火险灾发生的位置、蔓延面积、蔓延速度、蔓延方向。1.2.2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将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平台管理下多个不同的子系统、管理后台、数据调用/分析等均统一到一个管理平台上,实现真正的统一管理,以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人员统一工作、集中控制,保证平台扩展性、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1.3系统建设总结与建议该项目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建立起一个“智能、共享、融合”的智慧平台它打通了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个子系统的连接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全面的事态掌控能力。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从M2M到B2B、B2C、O2O等多方便进行了提升,真正的实现了机器与机器的感知,居民、商户与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互动,同时有效的保护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图二所示:第25页图二项目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求,完全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相关规范,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设计。方案设计体现了当前xxx慧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统一规划的原则,可在今后5年内满足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应用的需求。因此该设计安全可靠,科学可行。鉴于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是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评定5A级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一个必要条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因此,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主管部门抓紧建设资金的落实,抓紧项目各项工作的推进,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中,执行“三同时”(三同时内容)原则,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不得在任一环节上肖!减。第26页保证项目如快速完工投入使用,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27页第二章总体设计规划2.1总体设计原则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应结合自身特点,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兼顾大局,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为实现全行业管理和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和规模效应,在建设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建设原则:总体部署,分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要按照总体部署,做好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和远期建设目标,分阶段逐步实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统一标准,保障共享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统一标准,实施规范建设,确保实现行业管理的信息共享。

整合资源,集约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涉及到全行业资源的整合,需要统一协调和组织建设,打造行业品牌,形成管理合力,实现规模效应。突出重点,先急后缓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第28页行的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总体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需求迫切、投资小见效快的重点建设项目。实用可靠,适度先进系统建设要注重实效,在技术选型方面要注意选择技术成熟度好,实用可靠并适度先进的技术。避免盲目引用不成熟的新技术,造成建设资金浪费。创新机制,市场运作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注重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促进资源保护与旅游服务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2.2总体目标项目总体目标可以系统的归纳为六化:1)生产运营流程化2)企业管理精细化3)决策营销精准化4)应急指挥智能化5)居民服务人性化6)生态保护网络化通过六化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并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打造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供支撑。第29页从电子商务、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票务、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特产销售管理、停车场管理等一系列的生产运行系统通过TCP/IP协议和SOA架构实现基于服务的流程化生产运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电子化的刚性流程和制度,细化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财务管理、公文管理、审批管理、人事管理、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细节工作,实现精细化的企业管理。通过客源地分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票务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多个系统数据深度挖掘,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客源的精准统计和分析,为精准营销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营销转化率提供考核依据,实现精准化的决策营销。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分布区域广、地质环境复杂,各个景点资源配置各异,容易发生拥堵、事故、灾害等状况,特别是在黄金周及冬季高峰期,为了应对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视频监控、报警信息采集、后台数据分析、远程无线指挥,实现智能化的应急指挥。通过信息系统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吃、住、行、游、购、娱信息,同时实现咨询、投诉、预订、报警、导游等人性化的服务。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的、大气、水、植物、动物等生态资源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具第30页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资源网络化的监测和预警,并建立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生态资源数据库,真正实现网络化的生态保护。2.3总体建设任务分析2.3.1总体建设任务总体建设内容包括七大基础平台建设和六大应用体系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三部分内容。七大基础平台指的是“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系统”必须具备的基础平台,它包括专线传输链路平台、WIFI无线网络平台、机房环境平台、网络交换与安全平台、服务器平台、数据存储平台、基础数据平台。六大应用体系包括生产运营体系、企业管理体系、营销决策体系、智能指挥体系、居民服务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六大应用体系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所有的应用和业务。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就是将六大应用体系中的子系统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服务接口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七大基础平台建设内容1、专线传输平台由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租用营运商连接乡村振兴战略第31页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位于火把广场居民接待中心二楼)至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内网络汇聚点和前端设备的专线传输链路,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专线传输网络。2、WIFI无线网络平台建设覆盖xxx核心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接待点、休息区、观景台等热点地区的WIFI网络。3、机房环境平台机房环境平台包括居民接待中心100平方米(预估)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居民接待中心二楼60平方米(预估)指挥中心的建设。4、数据网络交换与安全平台网络交换与安全平台包括:由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三层汇聚交换机构建的数据中心核心局域网;各景点、办公地点的接入层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以及数据中心的千兆级防火墙、安全网关和防病毒系统所构建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5、服务器平台部署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平台由多台高性能企业级服务器构建的物理云平台。6、数据存储平台建设部署在数据中心的SAN集中数据存储系统,与服务器平台共同构成云计算的物理平台。7、基础数据平台第32页基础数据平台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和数据库软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GIS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入库。六大应用体系建设内容1、生产运营体系生产运营体系包括: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票务系统、停车场及车辆来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一卡通系统、Beacon推送、合计5个子系统建设。2、营销决策体系营销决策体系包括居民人流分析系统建设。3、企业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体系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4、居民服务体系居民服务体系包括:居民接待中心LED大屏幕系统、虚拟现实系统、手机APP应用系统、多媒体自助导览系统、有声文化地图应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户微网站7个子系统。5、智能指挥体系智能指挥体系包括:视频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通信调度系统、车辆调度系统、12301热线平台系统、视频会议系统6个子系统。第33页6、生态保护体系生态保护体系为森林防火系统。7、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TCP/IP网络为基础,面向服务的架构,各应用体系子系统之间采用WebService服务方式,实现统一门户,多业务流程同步,多系统数据共享,并支持目前流行的各类移动终端。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还需进行对旅游数据的深度挖掘,以票务系统数据、车牌识别数据、电子商务数据、酒店系统数据、停车场数据为基础,实现数据共享和深度分析。2.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2.4.1整体技术架构从框架结构上看,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系统分为五个层面,即:1、数据采集层,主要由用户操作终端、物联网设备及旅游信息输入设备组成合系统研半!和处理提供数据来源。2、网络通信层,负责前端设备与系统服务端的数据传输和通信。3、数据分析处理层,作为综合数据库存储信息数据,同时对各类综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有价值的参考信息4、信息展现层,作为信息数据的表现形式和管理形式,为居第34页民和管理人员提供使用平台5、业务应用层,为不同使用对象提供业务功能。2.4.2功能和逻辑结构从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系统所面对的不同应用对象来看主要有匹类用户:旅游局、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居民、商家。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系统作用于不同应用对象产生的信息流图如下所示:第35页不同用户场景下的各业务应用系统功能如下图所示:使用者获得业务应用功能的关系如下图:第36页第37页2.4.3系统物理拓扑结构第38页2.4.4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总平图第39页第三章基础系统及各子系统建设规划3.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3.1.1系统建设目标在本期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将完成基础系统和各子系统的主体建设工作。各系统建设工作完成后,将可以实现:从电子商务、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票务、到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特产销售管理、停车场管理等一系列的生产运行系统通过TCP/IP协议和SOA架构实现基于服务的流程化生产运营。通过客源地分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票务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多个系统数据深度挖掘,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客源的精准统计和分析,为精准营销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营销转化率提供考核依据,实现精准化的决策营销。通过视频监控、报警信息采集、后台数据分析、通信调度指挥,实现智能化的调度指挥。通过服务信息体系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吃、住、行、游、购、第40页娱信息,同时实现咨询、投诉、预订、报警、导游等人性化的服务。3.1.2建设规模与内容本次建设将完成以下工作:1)专线传输平台建设;2)WIFI无线网络平台建设;3)机房环境平台建设;4)网络交换与安全平台建设;5)服务器平台建设;6)数据存储平台建设;7)基础数据平台建设;8)生产运营体系包括: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票务系统、停车场及车辆来源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一卡通系统、Beacon推送、合计5个子系统建设。9)营销决策体系,包括居民人流分析系统建设;10)居民服务体系包括:居民接待中心LED大屏幕系统、虚拟现实系统、手机APP应用系统、多媒体自助导览系统、有第41页声文化地图应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户微网站7个子系统。11)智能指挥体系包括:视频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通信调度系统、车辆调度系统、12301热线平台系统、视频会议系统6个子系统。12)企业管理体系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13)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建设。3.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1、《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系统运行管理规范》2、《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业务流程规范》3、《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地理信息数据规范》4、《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基础支撑平台操作维护手册》5、《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电子票务系统操作维护手册》6、《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电子商务系统操作维护手册》7、《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视频监控系统操作维护手册》8、《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通信调度系统操作维护手册》9、《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公共广播系统操作维护手册》第42页10、《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停车场管理系统操作维护手册》11、《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户网站操作维护手册》12、《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手机APP系统操作维护手册》13、《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多媒体自助导览系统操作维护手册》14、《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操作维护手册》15、《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一卡通系统操作维护手册》16、《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森林防火系统操作维护手册》3.3基础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3.3.1基础软件本次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项目,需配置以下基础软件,为各系统提供基础运行的平台: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软件第43页Oracle数据库软件SQL数据库软件具体数量根据各子系统详细设计确定。数据库总体原则:建立独立的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并配置RAC集群形成备份机制。SQL数据库,数据结构相对简单,且数据量较小,因此不单独部署,均与相应的子系统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中。3.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强,共享需求最大,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子系统采用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构成,另外,还有用于地理信息定位的地理坐标系格网,并且其具体内容也同所采用的地图比例尺有关,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应更加广泛。基础地理信息的承载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数据、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第44页种比例尺地图等。空间信息数据主要由矢量格式的基础地形图数据和实景影像数据构成,包括:1:1万和1:5万的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地形图数据、1:500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道路数据和0.5米实景影像数据,涵盖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居民地、设施等要素。3.3.3其他基础数据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系统、自助导览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需要展示大量的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为此,需要集中采集、建设该类数据,实现各展示平台内容的统一性。3.4基础服务器及存储平台3.4.1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需求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视频监控系统需求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服务器,监控存储设备。视频监控服务器负责监控业务系统的安装、收集监控视频文第45页件通过监控服务器转存到监控存储设备之中。视频监控存储设备负责存储监控视频文件,根据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摄像机像素、监控摄像机的数量得出存储容量需要134T的存储容量,监控保存周期为30天。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各业务系统需求服务器平台需要支撑的系统包括:数据库系统、业务系统。此次xxx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共计14个业务系统,随着业务发展后续还需要扩展业务系统。其中,14个业务系统当中还需要数据库系统的支持,需独立部署数据库系统。以下列出各个服务器业务类型:序号服务器业务类型物理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1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虚拟化服务器平台综合管理平台2自动导览虚拟化服务器3公共广播虚拟化服务器4通信调度虚拟化服务器5人流分析虚拟化服务器第46页6停车场管理虚拟化服务器7电子票务虚拟化服务器8电子商务虚拟化服务器9数据库服务物理服务器10手机APP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11门户网站虚拟化服务器12GIS服务器虚拟化服务器13一卡通管理虚拟化服务器14森林防火管理虚拟化服务器15监控服务器物理服务器根据各个业务系统要求的存储容量,此次业务系统的存储设备至少需要14T存储容量。以下列出各应用系统对硬件平台的要求,以下为2套硬件配置,分别代表低配置、高配置。高配置:配置项配置内容CPU英特尔匹核至强E7330,2.4GHz内存8GDDR2ECC服务器用内存(最大可扩充至32G)第47页高配置:RAID(磁盘阵列内插式SAS3.0Gb/sRAID控制器,含英特尔控制器)IOP333处理器和256MB电池供电缓存磁盘3块146GSAS硬盘15KRPM3.5英寸网络具备2个以太网千兆接口光驱DVD-ROM光纤通道卡QlogicQLE24604Gbps2块(HBA)显示适配器NVIDIAQuadro2000专业显卡可靠性冗余电源,冗余风扇低配置:配置项配置内容CPU英特尔匹核至强E5620,2.4GHz内存8GDDR2ECC服务器用内存RAID(磁盘阵列内插式SAS3.0Gb/sRAID控制器,含英特尔控制器)IOP333处理器和256MB电池供电缓存磁盘3块500GSATA硬盘7.2KRPM3.5英寸网络具备2个以太网千兆接口光驱DVD-ROM第48页光纤通道卡QlogicQLE24604Gbps2块(HBA)可靠性冗余电源,冗余风扇3.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