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压强浮力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题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截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答案】小于大小【详解】[1]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内部属于真空状态,大气压强变小,内外形成压强差,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使其难以分开。[2]若在吸盘上截一个小孔,空气进入吸盘内部,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就会变大。[3]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内外气体压强差变小了,内部气体压强保持不变,则外部大气压强变小了,即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2.(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和分度值;调零时,弹簧测力计应在(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2)如题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6cm的长方体物块(可塑),测出重力,将它缓慢浸入水中,记录悬停在A、B、C、D、E这五个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深度h,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像;(3)分析图像可知:浸没前,h增加,F浮;浸没后,h增加,F浮;(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把此物块捏成高为6cm的圆锥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实验所得的F浮随h变化的图像(选填“相同”或“不同”);(5)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添加一种材料:。【答案】量程竖直见详解变大不变不相同酒精【详解】(1)[1][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该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调零时,应该在竖直方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防止卡壳。(2)[3]由甲图可得,物块重力G=1.0N,当物块慢慢浸入水中时,在竖直方向上只受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即当浸入水中深度为2cm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则浮力为同理,当深度为4cm和6cm时,浮力分别为0.4N和0.6N;当物块完全浸入水中后,根据随着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3)[4]分析图像可知,物块浸没前,根据深度h增加,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加,浮力变大。[5]物块浸没后,根据深度h增加,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浮力大小不变。(4)[6]若把此物块捏成高为6cm的圆锥体,物块的高度和体积不变,但物块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增加的速率变小,最后浸没水中时浮力依然会保持不变,故两次实验所得的F浮随h变化的图像会不相同。(5)[7]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只需要增加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形成对比数据。3.(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已突破10000m,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ρ海水=1.03×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1)潜水艇活动的海水深度一般为300m至600m。它可以通过水舱排水或充水来改变,从而实现浮沉;(2)深潜器可进入更深的水域,在10000m的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Pa。由于深海海水压强太大,深潜器实现浮沉的方法与潜水艇有所不同;(3)小明阅读资料后,利用图的装置模拟深潜器在水中的运动过程。物体甲、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乙的质量为0.2kg,体积为25cm3,则乙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乙受到细线的拉力为N。若剪断细线,甲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此时甲所受浮力(填字母)。A.增大,且大于重力
B.不变,且等于重力C.不变,且大于重力
D.减小,且小于重力【答案】自身重力1.03×1080.251.75上浮C【详解】(1)[1]由于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当它向水舱充水或向外排水时,改变了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2)[2]深潜器在10000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10000m=1.03×108Pa(3)[3]由图可知,乙在水中浸没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乙所受浮力F浮乙=ρ水gV排=ρ水gV乙=1.0×103kg/m3×10N/kg×25×10-6m3=0.25N[4]物体乙的重力G乙=m乙g=0.2kg×10N/kg=2N物体乙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细线的拉力和浮力的作用而静止,则物体乙受到细线的拉力F细线=G乙-F浮乙=2N-0.25N=1.75N[5][6]物体甲在水中浸没且静止,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F浮甲=G甲+F细线若剪断细线,细线对物体甲的拉力消失,物体甲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即物体甲所受浮力不变,物体甲的重力也不变,则物体甲所受浮力大于物体甲的重力,物体甲将上浮。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主要是由于屋顶外侧空气相对于屋内空气的流速、压强,从而产生一个向的力。【答案】大小上【详解】[1][2][3]流体压强特点是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当风大时,屋内空气不流动,而屋顶外空气流动速度快,因此屋内空气产生气压大,屋顶外空气气压小,屋顶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若这个力大于屋顶重力,则屋顶会被卷走。5.(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B.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D.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答案】B【详解】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两张纸外侧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内的压强差,纸张向中间靠拢,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这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从而使管内的气压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将液体往上压,故C不符合题意;D.在机翼的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大小,压强小;机翼的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A.5000N B.500N C.50N D.5N【答案】C【详解】人在水中漂浮时,大约有1/10的体积露出水面,故游泳圈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大概是5×10-3m3,则其受到的浮力忽略游泳圈的自重,则游泳圈对小蓉的作用力大小与游泳圈所受浮力大小相同,即为50N。故选C。7.(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和,受到的压强分别为和,则,(两空选填“>”<”或“=”);若,笔尖的面积为,则Pa。【答案】=<【详解】[1]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得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即[2]因拇指的受力面积大于食指的受力面积,根据可知[3]由可得食指受到的压强为8.(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重为G的鸡蛋沉在盛有水的杯子的底部,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鸡蛋渐渐浮起,最终漂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上述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答案】【详解】最初鸡蛋沉入水底,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F<G);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时,盐水的密度变大,而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即F>G);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漂浮,此时鸡蛋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即F=G),所以浮力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不变,鸡蛋所受的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如下图所示:9.(2019·广东·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答案】15100.9×103【详解】物块在浸入液体前,即h=0cm时,受力情况是重力G与拉力F,由于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G=F,而由图乙知,当h=0cm时,F=15N,故物块受到的重力G=15N;物块在液体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G、拉力F和浮力F浮,由于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三个力满足的关系是F+F浮=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在物块浸没前,F浮随h增大而增大,则拉力F将减小;而在物块浸没后,F浮保持不变,拉力F将不变;据此并结合图乙可以推得当h=10cm时,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此时的拉力F=6N,由F+F浮=G得F浮=G-F=15N-6N=9N,又物块的体积为V=h3=(10cm)3=10-3m3,由F浮=ρ液gV排=ρ液gV得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0.(2019·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如图所示,可燃冰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可燃冰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其次是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此高压容易保证;最后是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在温度、压强、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就会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个标准大气压取1×105Pa,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c水=4.2×103J/(kg·℃),甲烷的热值取4.2×107J/m3](1)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2)若要在0℃的海底生成可燃冰,海水的深度至少要m.(3)如图所示,海底上有一块体积为100m3且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的可燃冰A,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N.(4)0.5m3的可燃冰分解后,其中的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标准大气压下,至少可以将质量为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答案】甲烷和水29008.2×103【详解】(1)由短文知,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2)若要在0℃的海底生成可燃冰,需要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海水的压强为:p=29×1×105Pa=2.9×106Pa;由得需要的海水的深度为:;(3)由于可燃冰A的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所以海水对其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力,故可燃冰A受到的浮力为0N;(4)由短文知,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可见,0.5m3的可燃冰分解后,至少可以分解出甲烷为:0.5×164×0.8m3=65.6m3,这些甲烷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由得,即.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1)如图1,用力把重力的测力计压在水平桌面上,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桌面的面积,用题中物理量符号写出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强表达式为,该压强是Pa;
(2)如图2,塑料管两端开口,抽气时,A点的空气流速小于B点的,A点的气压B点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用气压计测出A点的气压是,该气压值等于m高的静止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水的密度为,g取10N/kg)。
【答案】大于9.9【详解】(1)[1][2]测力计对桌面的压强为(2)[3]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已知A点的空气流速小于B点的,所以A点的气压大于B点的气压。[4]由可知,水柱的高度为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自制的“温度计”中有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液体。如图1,当该液体温度为19℃时,质量为的小球b悬浮,b标记“19℃”;另外两个小球分别标记“15℃”“23℃”,当小球悬浮时,它标记的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图1、图2、图3中小球a、b、c均静止,忽略小球体积变化,g取10N/kg。
(1)图1中b悬浮。①在方框中画出b的受力示意图(用“·”表示b);
②求此时b受到的浮力;③此时液体密度为,求b排开液体的体积。(2)图2中b漂浮。①此时b所受浮力图1中b所受浮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②此时液体温度19℃(选填“高于”“等于”“低于”);③小球c对应标记(选填“15℃”“23℃”)。(3)图3中液体温度的范围可能是。A.14℃以下
B.16℃~18℃
C.20℃~22℃
D.24℃以上(4)液体温度在15℃~23℃范围内,b在液体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与液体温度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b不接触其他小球)。A.
B.
C.
D.
【答案】
0.04N等于低于15℃DC【详解】(1)①②[1][2]已知图1中b悬浮,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③[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b排开液体的体积为(2)①[4]图2中b漂浮,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则此时b所受浮力等于图1中b所受浮力。②[5]图2中b漂浮,图1中b悬浮,则图2中b排开液体的体积比图1中小,由于浮力相同,由可知,图2中液体密度比图1中大,由于液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图1中液体温度为19℃时,所以此时液体温度低于19℃。③[6]由上述分析可知,图2中温度低于19℃,所以小球c标记的温度为15℃。(3)[7]图3中小球a、b、c都沉底,其中温度最高的小球标有23℃,当此小球悬浮时,此时液体温度为23℃,由于此小球沉底,浮力与悬浮时相比要小,由可知,此时液体密度比悬浮时的小,由于液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所以此时液体温度大于23℃,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8]当物体b漂浮时,此时浮力等于物体b重力,液体密度大于物体b密度,此时液体温度最低为15℃,当物体b悬浮时,此时浮力等于物体b重力,液体密度等于物体b密度,此时液体温度为19℃,当物体b沉底时,浮力小于物体b重力,液体密度小于物体b密度,此时液体温度最高,为23℃,所以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3.(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连通器中的水静止,此时水面上方a、b处的气压为pa0、pb0。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水面稳定后如图2所示,此时a、b处的气压为pa、pb。水面下c、d处水的压强为pc、pd,若大气压保持不变,则()A.pc>pd B.pa>pb C.pa0>pa D.pb0=pb【答案】B【详解】A.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因为b处流速大,压强小,a处流速小,压强大,形成气压差,在气压差的作用下,b处液面升高,水面稳定后如图2所示,但c、d处深度相同,则根据可知,,故A不符合题意;B.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因为b处流速大,压强小,a处流速小,压强大,形成气压差,此时a、b处的气压为pa、pb,则可知,故B符合题意;C.因为大气压保持不变,此时水面上方a处的气压为大气压,保持不变,则可知,故C不符合题意;D.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因为b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则可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乙两同学分别对测力计调零。若抽板处对两同学食指的压力相等,则食指承受压强较大的是甲还是乙?,依据是【答案】甲压力相同,甲的受力面积更小【详解】[1][2]抽板处对两同学食指的压力相等,抽板与甲同学的受力面积小,根据公式可知,则食指承受压强较大的是甲。5.(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A.所受的重力较大 B.所受的压力与乙的相等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 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答案】A【详解】AB.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强相等,因S甲>S乙所以由F=pS可知F甲>F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甲的重力较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强相等,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将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甲、乙所受的重力和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如下表。则两球静止在水中时的情形可能是()实心球实心球所受的重力/N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甲11乙21A. B.C. D.【答案】C【详解】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浮力,乙球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乙球应该沉底,故A不符合题意;D.甲实心球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水的重力又等于浮力,故甲球的重力等于浮力,故可能是漂浮,也可能是悬浮,故D不符合题意;BC.甲、乙两球排开水的重力相同,故浮力相同,由于都在水中,故排开水的体积相同,而甲、乙两球的体积相同,故说明甲、乙两球只能浸没在水中,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A. B.C. D.【答案】D【详解】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水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可知容器中水先下降后上升,利用p=ρgh无法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质量不变,处于规则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可知,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8.(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如图丙,把测力计下悬挂的实心金属块M(体积不变)浸没在水中,M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测力计示数F和水温t关系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实心金属块M(体积不变)浸没在水中时,根据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金属块M受到本身重力、水对它的浮力、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F即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三者之间关系由于水的密度ρ受水温影响,金属块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所以测力计示数F先变小后变大,能反应测力计示数F和水温t关系的只有C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想探究图甲中的膜被不同粗细的针(表)刚刺破时所受压强是否相等。A针对膜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膜刚被刺破时,压力达到最大值,F-t图象如图乙所示。针的编号AB针与膜接触面积/m2(1)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为N,压强为Pa;(2)t1至t2这段时间,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3)B针刚刺破图甲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此时B针对膜的压强为,则(选填“>”“=”“<”)。【答案】0.7变大=【详解】(1)[1]由图乙A针对膜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为0.7N。[2]表格中已知A针与膜的接触面积,则A针对膜的压强(3)[3]由图乙可知,在t1至t2这段时间内,A针对膜的压力在变大,但是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4)[4]表格中已知B针与膜的接触面积,则B针对膜的压强则A、B针对膜的压强关系=10.(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ρ水=Ig/cm3)A.aB.bC.cD.d【答案】A【详解】液体压强的常用计算公式是,其中h是指研究位置离自由液面的深度(即竖直距离).因此,由图知,四个处离自由水面的深度关系是ha<hb<hc<hd,则有pa<pb<pc<pd,故A正确.11.(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答案】C【详解】由于甲、乙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甲、乙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故C正确.12.(2019·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钢制的圆柱展示台,底面积S=1dm2,另一个为钢制的圆台零件,上底面积S1=3dm2,下底面积S2=12dm2,把零件分别按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方式静置在展示台上,两物体的轴在同一直线上.图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图丙中零件对展示台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F1F2,p1p2(填“>”、"=”、“<”).【答案】==【详解】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得F1=F2;由图乙和图丙知,两种放置方式展示台的受力面积均等于展示台的底面积S,由得,,而F1=F2,可见有p1=p2.1.(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亮亮同学将盛水的烧杯放在电子台秤上,台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将一个物块投入水中,漂浮时台秤示数为375g(如图乙),物体上表面始终保持水平,用力将物块压入全部浸没在水中,此时台秤示数为425g(如图丙);将物块继续下压,从丙到丁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增加了0.8N,整个过程水始终未溢出,请问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的质量为125gB.木块的密度为C.从图丙到图丁,瓶底水的压强逐渐增大D.从图丙到图丁,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增加了0.8N【答案】D【详解】A.将盛水的烧杯放在电子台秤上,示数为300g,则烧杯和水的质量为300g,将物块投入水中,漂浮时台秤示数为375g,则烧杯、水和物体的质量为375g,所以物体的质量m=375g-300g=75g故A错误;B.用力将物块压入全部浸没在水中,此时台秤示数为425g,则排开水的重力m排=425g-300g=125g则物体的体积则物体的密度故B错误;C.从图丙到图丁,物体始终浸没在水中,水面不再升高,由p=ρgh可知,瓶底水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D.从图丙到图丁,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增加了0.8N,由于物体上表面和物块下表面变化的深度相同,所以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也增加了0.8N,故D正确。故选D。2.(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琴琴同学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
(1)谁的压力大,谁的受力面积大;(选填“海绵的大”“沙坑的大”“两个相等”)(2)改进这两个实验的意见:;(3)对比甲图选择下面一个对比探究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答案】两个相等海绵的大都用海绵(或沙坑)来进行实验A【详解】(1)[1]两个实验中都是同一个物体,对海绵或沙坑的压力一样大。[2]海绵中物体横放,沙坑中物体竖放,由图可得,海绵的受力面积大。(2)[3]实验为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应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下面的受力物体保持不变,故改进意见为:甲、乙都用海绵进行实验或甲、乙都用沙坑进行实验。(3)[4]要探究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受力面积相同,受力物体相同,只改变压力大小,对比甲图,应该选择A。3.(2021·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有一个泡沫加在指南针上,漂浮在水面上,指南针有偏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南针磁偏角是由宋代科学家沈括提出的B.水下10cm处的压强为1×105PaC.如果外力消失,指南针会沉到水底D.当指南针和泡沫总重为0.2N时,排开水的质量是0.2kg【答案】A【详解】A.世界上第一个论述磁偏角的,即第一个发现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完全重合的科学家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故A正确;B.水下10cm处的压强为p=ρgh=1×103kg/m3×10N/kg×0.1m=1×103Pa故B错误;C.一个泡沫加在指南针上,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外力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指南针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当指南针和泡沫总重为0.2N时,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是0.2N,排开水的质量=0.02kg故D错误。故选A。4.(2021·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熊猫公交是深圳引进的一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上的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和急刹。同时,熊猫公交采用独创的手脉识别技术,其工作流程如下图甲所示,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采用非接触的形式采集手部皮肤以下三毫米的血咏特征,然后进行生物比对。有人对坐熊猫公交车坐着不颠簸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猜想:①驾驶速度;②熊猫公交车中座椅的高度;③座椅的软硬程度;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硬板凳和软沙发上出现了如图乙、内所示的水渍;(1)本实验验证了上面的猜想;图乙和丙中水渍较小的是印在(选填“硬板凳"或“软沙发垫”)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2)若采用400N的压力按压在接触面积为0.04m2的硬板凳面上,其压强为Pa;(3)手脉识别技术彩用的红外线属于;A.电磁波
B.超声波(4)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答案】③硬板凳控制变量法l×104PaA见解析【详解】(1)[1][3]由控制变量法知道,“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验证的猜想是:座椅的软硬程度是否影响颠簸,即③。[2]由于用相同的力作用在2个相同的湿篮球,所以,篮球与软沙发垫接触面积大,形成的水渍就较大,故水渍较小的是印在硬板凳上。(2)[4]由知道,作用在硬板凳面上的压强(3)[5]根据题意知道,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故A正确。(4)[6]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无效电源的损耗,也不会有任何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5.(2020·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C.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答案】D【详解】A.甲乙液面相平,且液体均为水,根据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B.铁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高度不变,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F=pS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溢水杯的重力不变;因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与溢水杯的重力之和,所以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甲=F乙故B错误;C.F1为铁块浸没水中前的拉力(等于铁块的重力),F2为铁块浸没水中后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2故C错误;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小烧杯中水的重力(排开水的重力)G=F浮=F1﹣F2故D正确。故选D。6.(2019·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答案】D【详解】A.小球M在甲液体中漂浮,则浮力FM=GM,小球N在乙液体中悬浮,则浮力FN=GN,由于小球M、N完全相同,即GM=GN,则有FM=FN,故A错误;B.小球M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密度ρM<ρ甲,小球N在乙液体中悬浮,则密度ρN=ρ乙,由于小球M、N完全相同,即ρM=ρN,则有ρ甲>ρ乙,故B错误;C.由B选项分析得ρ甲>ρ乙,两容器液面相平即容器底部深度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错误;D.由C选项分析得容器底部液体压强p甲>p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力计算公式F=pS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甲>F乙,故D正确.一、单选题1.(2023·广东江门·统考三模)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少压强的是()A.图钉尖做得很尖B.铁轨铺在路枕上C.斧头刃做得很薄D.推土机土铲做得很锋利【答案】B【详解】A.图钉尖做的比钉帽尖小很多,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斧头的刃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效果,故C不符合题意;D.推土机的土铲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层层叠”是把相同的木块(如图甲所示)叠放在一起(如图乙所示),此时“层层叠”对水平地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某次游戏时抽取“O”木块叠放在顶端的右边(如图丙所示),此时“层层叠”对水平地面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A.F1>F2 B.F1<F2 C.p1>p2 D.p1<p2【答案】D【详解】AB.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乙和图丙中“层层叠”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1=F2,故AB不符合题意;CD.由图乙和图丙可知“层层叠”对水平地面压强之比故p1<p2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2023·广东江门·统考三模)如图,A、B两容器中装有同一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由A流向B B.液体由B流向AC.液体在A、B间来回流动 D.液体静止不动【答案】D【详解】A、B上端开口,中间联通,是连通器,由于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开阀门后,液面仍然相平,故液体不流动,故D正确。故选D。4.(2023·广东深圳·坪山中学校考三模)如图所示,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它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自身体积变大,控制伞状体的体积大小,水母实现了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自由。忽略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下列有关水母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逐渐下沉的水母,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增大B.水中悬浮的水母,伞体膨胀时会上浮C.水母漂浮时排开水的重力比沉在水底时大D.水母实现浮沉自由的原理与潜水艇的一致【答案】D【详解】A.逐渐下沉的水母,深度增大,根据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母悬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若体积变大时,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知,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则水母会上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母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水母沉在水底时,浮力小于其重力,所以水母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沉在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由可知,水母漂浮时比沉在水底时排开水的重力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母实现浮沉自由是靠改变浮力来实现,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2023·广东深圳·统考三模)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kg/m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投入两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投入的是木球(ρ木=0.6×103kg/m3),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为3∶5B.如果投入的是冰球(ρ冰=0.9×103kg/m3),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为1∶1C.如果投入的是铁球(ρ铁=7.9×103kg/m3),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为5∶4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C【详解】A.如果投入的是木球,因为木球的密度小于水和酒精的密度,所以木球在水和酒精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则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均等于其自身重力,所以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为1∶1,故A错误;B.如果投入的是冰球,因为冰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冰球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则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力,所以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不等于1∶1,故B错误;CD.如果投入的是铁球,因为铁球的密度大于水和酒精的密度,所以铁球在水和酒精中均沉底,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都等于自身体积,则其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6.(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在雪地上行走时,要穿底面积宽大的雪鞋,这是为了人对雪地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潜水员需穿潜水服进入深水区作业,是因为水深度越深,水的压强越。打开瓶盖,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的知识。【答案】减小大大气压强【详解】[1]根据可得,人对雪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2]根据可知,水的密度不变,深度增大,水的压强增大。[3]用吸管吸饮料,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嘴里,因此用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的知识。7.(2023·广东阳江·统考二模)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它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将(填“上升”或“下降”)一些。【答案】不变变大下降【详解】[1]当船从大海驶入长江,船自重不变,因为船漂浮,所受浮力等于船的重力;所以船从大海驶入长江时船受到的浮力不变。[2][3]由于ρ河水<ρ海水由知道,船排开河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所以,船将下沉一些。8.(2023·广东湛江·校联考一模)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烧杯中,小球静止时如图所示,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则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桌面受到的压强P,甲P,乙.【答案】等于大于大于【详解】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即F浮甲=F浮乙.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液甲>ρ球,ρ液乙=ρ球,所以ρ液甲>ρ液乙,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液面高度相同时P甲>P乙.因为G=mg=ρVg,且ρ甲液>ρ乙液,甲杯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杯内液体的体积,所以甲杯内液体的质量较大,重力较大,甲、乙两烧杯相同,两小球相同,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较大;又根据可知,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9.(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的作用;如图乙所示,对吸管A吹气,管B中的水面会(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答案】大气压上升小【详解】[1]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人吸走了吸管中的空气,吸管中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在吸管中上升进入嘴里。[2][3]如图乙所示,对吸管A吹气时,吸管B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吸管中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在吸管中上升。10.(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588变大变大【详解】[1]由题意可知,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即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值为9.8N/kg,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前后两种情况,该容器的重力不变,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从图乙可以看到,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较大。[3]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由图可知,深度增加了,则乙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11.(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如题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小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然后将其匀速缓慢拉出水面。忽略大水槽水面的高度变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上升高度的变化情况如题图乙所示,圆柱体不吸水。(g取10N/kg)则:(1)圆柱体的重力是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3)圆柱体的密度是kg/m3。【答案】515×103【详解】(1)[1]当上升高度大于0.2m时,圆柱体脱离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F1=5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为G=F1=5N(2)[2]由图乙知,圆柱体上升高度在0~0.1m时,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示数F2=4N,根据称重法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5N-4N=1N(3)[3]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圆柱体的体积为圆柱体的质量为则圆柱体的密度为12.(2023·广东阳江·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开始直到离开木块三分之一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变大【详解】[1][2][3]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三分之一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由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因为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大。13.(2023·广东中山·校联考三模)如图为自制发球机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已知球的质量为2.5g,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为12.5cm2,若不计管壁摩擦,当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为Pa时,球恰能上升;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乒乓球上方的风速(g取10N/kg)。【答案】小20增大【详解】[1]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下端管口气体压强,原本静止的乒乓球沿管上升。[2]球的重力G=mg=2.5×10﹣3kg×10N/kg=2.5×10﹣2N当球下方和上方受到的压力差时,乒乓球开始上升,即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S=12.5cm2=12.5×10﹣4m2则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3]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增大乒乓球上方的风速,则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增大,从而使球沿竖直管上升。14.(2023·广东佛山·统考三模)如图(a)为一种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可用其测量液体密度;在测量过程中,该密度计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沉底”)。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甲和液体乙的两个烧杯中,由图(b)可知液体密度;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和。则(后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漂浮小于等于【详解】[1]密度计是利用漂浮原理工作的,故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2]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大,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即[3]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和,由于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密度计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同,根据可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也是相同的,即等于。15.(2023·广东佛山·统考三模)如图1用手指堵住吸管的上端,将水从a杯移到b杯中,在移动吸管的过程中,管中的水不会落下(相当于胶头滴管),是由于的作用;如图2甲所示,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这个实验现象说明流速快的地方压强,根据这一规律可制成图乙所示装置,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答案】大气压小上升【详解】[1]手指堵住吸管的上端,吸管内的水由于重力向下流动很小的距离时,吸管上部的气压减小,而吸管下端外部大气压不变,大气压托着管内的水不会落下。[2]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小于两张纸外部的压强,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3]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会导致A上方的流速加快,压强变小,细管A中的液面在烧杯液面上方的大气压作用下上升。16.(2023·广东肇庆·统考二模)如图梯形物体重为12N,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则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方向是。若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N,则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为。【答案】3竖直向上7N【详解】[1][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则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2N﹣9N=3N方向竖直向上。[3]由F浮=F下表面﹣F上表面知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F下表面=F浮+F上表面=3N+4N=7N三、作图题17.(2023·广东河源·统考二模)如图甲所示,往柱形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请在图乙中绘出量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像。
【答案】
【详解】往柱形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加入水的质量与时间成正比,由G=mg可知,重力与时间成正比,则压力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底面积不变,故根据得,桌面受到的压强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由于烧杯有重力,所以开始加水前量杯底部对桌面有一定的压强,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18.(2023·广东汕头·校考三模)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有关的猜想: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3: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4: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1)比较图甲、乙可知:乙图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N;若先完成图乙实验,再完成图甲实验,则测得的浮力将(选填“偏大”或“偏小”);(2)比较图丙、丁可知,增大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1N,验证猜想(填序号)是错误的;(3)通过图乙、戊的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阶段性测试(五)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上海杉达学院《国际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网络营销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台州市临海市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唐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未来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相关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水利工程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联考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4月高考二模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二模议论文《从知到智》范文
- 饭店员工劳务合同9篇
- 压敏电阻材料在织物上的印刷技术应用
- 2025民宿租赁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港口国企笔试题库及答案
-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案例1-5-国开-参考资料
- 弯矩二次分配法excel表-(1)
-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公司绩效制度范文
- 铁板神数详细取数法(共16页)
- 粉煤灰漂珠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弧焊(3)电弧焊焊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