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目录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2空气有质量吗3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二单元研究土壤4土壤的成分5土壤的类型6肥沃的土壤7保护土壤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8认识固体9认识液体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目录11把盐放到水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2河流与湖泊13地下水14海洋15珍惜水资源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16人的呼吸17运动和呼吸18食物的旅行19食物与营养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1.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和石子都能占据空间。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还能往盒里放粉笔吗?还能往杯子里倒入水吗?为什么?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
瘪瘪的气球为什么在小女孩的手中变大了呢?为什么瘦弱的小女孩都能将气球吹得大大的,“大力士”却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呢?吹气球PK初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我们的发现:空气占据空间。初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吹不大的气球?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纸团会不会湿?二次探究,自主实验
“纸的奇遇”——“打不湿”的纸?我们的发现: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弹弹的空气”再次探究:推拉注射器里面的空气1.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将针筒口顶住橡皮。
“弹弹的空气”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再次探究:推拉注射器里面的空气2.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又有什么变化。我们的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被改变。再次探究:压缩空气具有弹性0压缩空气的应用充气床垫足球、篮球充气城堡0喷水壶木工用射钉枪充气轮胎压缩空气的应用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2.空气有质量吗认识平衡杆我5g。我也5g。5g5g平衡棍是由一个质地均匀的直棍和铁架台制成的。两个5g的钩码分别挂在距离平衡棍的中心等长的位置上,平衡棍保持平衡,这是因为它们的质量相同。结论:当两侧等距离悬挂的物品质量不同时,平衡棍向质量大的
一侧倾斜。认识平衡杆一个50g的钩码和一个5g的钩码分别挂在距离平衡棍的中心等长的位置上,平衡棍向50g钩码的方向倾斜。放我下来!5g50g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在一根细长棍的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将其中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仔细观察,放手后,平衡棍会发生什么变化?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实验现象:两个充满气的气球在平衡棍两端保持平衡,将一端的气球中的气放掉之后,平衡棍向另一端倾斜。实验结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用电子秤测物体的质量电子秤的使用发放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重之前显示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秤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实验现象:充气前的皮球比充气后的皮球质量小。实验结论: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
气有质量。用电子秤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阅读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中尽可能多打些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空气有质量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3.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们的猜测?研究热空气的流动感觉热空气在哪里?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热空气的流动。实验要求1.不点燃蜡烛前,先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进行记录。2.选择其中一个实验,分工合作。3.认真观察,如实记录。4.注意安全。对比观察没感觉火焰上方有热气,其他方向没有不上升上升不转动转动我的实验不点燃蜡烛前点燃蜡烛后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后,热瓶中的烟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热瓶中的烟几乎不动。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冷瓶冷瓶热瓶热瓶冷瓶热瓶热瓶冷瓶抽掉玻璃板抽掉玻璃板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温度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推想风的成因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注意事项:(1)防虫咬、防农药、防溺水,必须有大人的陪同才能去野外!(2)集体采集时,如果使用有尖角的铲子或者耙子,一定注意不要
打闹,以免碰伤同学。(3)采集到的土壤标本要分别收集到瓶子中,并标明采集地点。(4)采集时不要伤害到土壤里面的动植物。(5)采集完毕后要记得洗手哦!采集土壤的成分观察结果:土壤中有沙子、泥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观察土壤样本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观察纸巾的变化。研究土壤成分(2)把土块放人水中,观察现象。静置时间越长,沉淀现象越明显。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土壤疏松坍塌,水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研究土壤成分(3)用搅拌棒搅拌,观察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现象。
用搅拌棒搅拌,水变得很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研究土壤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中除了生物及其遗体外,还有水分,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研究土壤成分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5.土壤的类型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颗粒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用多种方法比较三种土壤用手捻一捻和点水握一握加点水搓一搓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这些土壤呢?观察三种土壤的特征(1)用手捻一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等。所
使用的三种土壤应同样干燥。(2)和点水握一握,感觉土壤是否容易握成团。(3)加点水搓一搓,感觉土壤的黏性以及加水后的可塑性。
所使用的三种土壤应同样潮湿。实验完,洗干净手,整理好桌面。观察三种土壤的特征观察结果:沙质土颗粒大,黏质土颗粒小;沙质土硬,黏质土细腻;黏质土能握成团,沙质土不能握成团;黏质土容易搓成条状,其他两种土壤不易成条。黏质土实验结论:沙质土渗水性最好,黏质土渗水性最差,壤土介于二者之间。壤土沙质土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不同土壤的特点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土壤类型特点适宜生长的植物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芝麻、花生、西瓜……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荷花、芦苇……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蚕豆、苹果树、月季……根据植物特性分析适合生存的土壤环境你认为它适合种植在什么样的土壤里?耐高温、干旱、瘠薄,不喜潮湿。沙质土根据植物特性分析适合生存的土壤环境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壤土你认为它适合种植在什么样的土壤里?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6.肥沃的土壤观察土壤层观察落叶下的土壤土壤可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和岩石层,土壤上层颜色较深,往下逐渐变浅;落叶下的土壤比较肥沃。观察土层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观察土壤层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了解土壤中的动物
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1)种植绿肥,覆盖农田。自制肥料袋自制肥料袋1.往透明塑料袋中装土、果皮、菜叶等。2.往袋中均匀地洒一点水。3.封紧袋口,翻动一下。4.把肥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5.经常翻动,每隔几天要进行观察记录。苏教版三年级上7.保护土壤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贡献?植物生长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动物安家土壤的流失和沙化土壤沙化土壤流失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实验步骤:1.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
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的托盘中。2.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
的降水情况。3.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实验现象:有植被土壤无植被土壤实验土壤植被覆盖度高(60%~75%)土壤植被覆盖度一般(37%)土壤植被覆盖度低(10%)表面土流失2%表面土流失14%表面土流失73%鄂尔多斯(哭泣的草原)这些活动对保护土壤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修筑梯田砍伐森林开窑烧砖轮作或休耕保护土壤的活动。(1)修筑梯田。在一些山地,人们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肥力下降而修筑梯田,这样既增加了农耕面积,又通过保持水分而留住了土壤的肥力。(2)轮作或休耕。轮作,即轮换种植,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
休耕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让其“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来提升和巩固粮食生产力。休耕既可以让过于紧张、疲惫的耕地休养生息,让生态得到治理修复;也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相应出现的问题,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破坏土壤的活动。(3)砍伐森林。森林有生产氧气,净化空气、制造有机物、固定土壤、防风降温等作用。人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乱砍滥伐,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4)开窑烧砖。砖瓦的主要材料是黏土,生产企业常年挖掘砖瓦厂周边土壤,形成大片废墟,对耕地资源破坏严重,且实心砖烧制过程耗煤量大,排出的浓烟严重污染环境。苏教版三年级上8.认识固体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固体?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固体?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固体,比如黑板、桌椅、门窗、地板、实验柜等。但是教室里也有不是固体的物质,比如试管中的实验试剂是液体,水管中流出的水是液体,教室里的空气是气体等。它们也是固体吗?纱巾羽毛面粉食盐它们也是固体吗?物体是否为固体理由结论纱巾面粉羽毛食盐是是是是虽然轻薄,但是纱巾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虽然是细微的粉末,甚至好像是一股“烟”,但是面粉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虽然轻柔,但是羽毛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虽然颗粒小,但是食盐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食盐晶体固体有哪些特征?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质量。比一比哪一组积木的体积大?1号(10个)
2号(15个)
3号(10个)哪一堆粉末的体积大?比一比名称A组B组高度/厘米A组粉末倒入玻璃杯后,用笔标出高度,用尺量出高度为7厘米左右。B组粉末倒人玻璃杯后,用笔标出高度,用尺量出高度为8厘米左右。因此,在这两组粉末中,B组粉末的体积大一些。它们还是固体吗?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实验结论
虽然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来的形状和大小,但仍然是固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还是固体吗?它们还是固体吗?苏教版三年级上9.认识液体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液体?为什么称它们为液体?它们是液体吗?流动的沙焚香时产生的烟轻薄缥缈,但它是由大量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因此烟是固体。沙漏中的流沙可以在沙漏中快速流动,但它也是由微小的沙粒构成的,每一个小粒流沙都是固体。飘动的烟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水牛奶油蜂蜜这四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观察结果: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液体流动速度的比较。实验结论:不同的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不同,液体流动快慢与黏稠度有关,液体越黏稠,流动越慢,反之越快。不同液体流动速度比较活动:跷跷板,比较同体积液体的质量。液体体积液体名称实验结果(选填“轻”或“重”)50ml水50ml食用油量出50毫升水和50毫升油,它们的质量相同吗?活动:跷跷板,比较同体积液体的质量。液体体积液体名称实验结果(选填“轻”或“重”)50ml水50ml食用油重轻实验结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质量。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不同,本实验中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轻一些。认识水平面。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在水面放一根牙签更有助于观察哦!认识水平仪。水平仪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10.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生活中不同固体的混合我是八宝米,我有红豆绿豆、花生、燕麦等八种食材呢!我是治病的中药材,我由多种药材组成。我是混凝土,我由水泥、砂、石子、水等组成。2.固体混合前后的比较黄豆玉米粉绿豆(
)克+(
)克+(
)克(
)克混合后混合以后的质量是多少?505050=?2.比占据空间的大小黄豆玉米粉绿豆混合后混合前混合后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不变,占据空间变小。3.生活中需要分离混合物的情况将建筑垃圾破碎后分离将大米和稻壳分离将石子从黄沙中分离出来4.想办法把下面的混合物分离开来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混合物黄豆、绿豆和玉米粉分离方法木屑和铁屑红糖和沙子可先用孔眼较大的筛子分离出黄豆,再用孔眼较小的筛子分离出绿豆可用磁铁吸出铁屑可先放入水中分离出沙子,再将溶液蒸发得到红糖用恰当的方法可以分离混合后的固体,分离后的固体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11.把盐放到水里把沙子、盐分别放入冷水中,并搅拌
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另一些物质(如盐)能在水中溶解。研究:用热水是否能加快溶解?我会这样做保持不变需要改变(
)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一个杯(
)另一个杯(
)水量盐量放盐的时间观察的时间用冷水用热水研究:用热水是否能加快溶解?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2.同时往两杯水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盐。3.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快。冷水热水1.要严格控制好变量。2.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合作完成。3.要认真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报告单。温馨提示:研究:用热水是否能加快溶解?研究:用热水是否能加快溶解?我(
)的盐溶解快;(
)的盐溶解慢。们的发现实(
)能加快溶解。验结论热水杯里冷水杯里用热水研究:搅拌是否能加快溶解?1.讨论本实验要控制不变的因素和唯一改变的因素分别是什么?(填写记录单)2.小组合作,共同研究。3.仔细观察,得出结论。4.收拾材料,归回原位。请各小组独立研究!我(
)的盐溶解快;(
)的盐溶解慢。们的发现实(
)能加快溶解。验结论搅拌没有搅拌搅拌研究:搅拌是否能加快溶解?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实验步骤:1.每次加相同质量的盐。2.搅拌到完全溶解后再次加盐。3.当盐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4.当盐无法再溶解时,停止加盐。5.计算这杯水溶解了多少克盐。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实验步骤:(1)将矿泉水瓶的上半部分剪下,给瓶盖打孔。(2)将剪下部分倒扣在瓶身中,先塞进一团脱脂棉,再依次
放入干净的沙子、小石子、棉球,制成一个过滤器。(3)把泥水缓缓倒进自制的过滤器中,比较过滤前后的水。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1)过滤可以将水中的不溶物分离出来,泥沙就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要用到过滤的情况,如自来水厂的水在出厂前就要经
过多次过滤和其他操作,符合标准的自来水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实验结论:物质过滤前过滤后泥水泥沙全部下沉至烧杯底部泥沙留在过滤器里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1)把盐水刷在一张黑纸上。(2)将黑纸放在阳光下晒。(3)观察黑纸上的变化。实验步骤:用刷子把盐水刷在黑纸上晒干后的黑纸上有白色的颗粒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实验现象黑纸上被盐水刷过的地方,水好像不见了,留下了白色的颗粒。实验结论蒸发可以将水中的溶解物分离出来.盐能用蒸发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苏教版三年级上第四单元12.河流与湖泊这些地方你去过吗?黄河入海口长江三峡太湖青海湖1.河流和湖泊湖泊河流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水域分自然水域和人工水域,自然水域是指天然形成的河流、湖泊、长江、大海等。人工水域是指人工开挖的运河、水库、人工湖等。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储水?沼泽水库小溪池塘几种水域的比较大多通常是小少通常是水域名称水域面积蓄水量是否天然形成江、河、湖、海池塘、小溪、山涧水库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否人工河与人工湖瘦西湖京杭大运河收集河流与湖泊周围里的生物河流和湖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淡水资源航运水利发电农田灌溉水产养殖苏教版三年级上第四单元13.地下水淡水资源是生物的生命之源。河流和湖泊井是人们取用地下水的装置。地下水制作简易水井模型实验步骤:(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2)将圆简竖直放入罐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厘米高的碎石。制作简易水井模型(3)在碎石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沙子。(4)慢慢往沙子上倒水,水要均匀倒在圆筒的周围。注意观察
水在沙子和碎石中流动的过程和水位在圆简里的变化过程。制作简易水井模型实水井中的水来自地下水。验结论实水会依次透过沙子和碎石缓缓下渗,积聚到杯底,直至充满小碎石之间的空隙,圆筒中的水位也随之慢慢升高。验现象地下水的来源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灌溉水渗入、地表水渗入、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都是地下水的来源。地下水的来源大自然中地下水形成示意图井地下水位隔水层泉水地下水含水层岩层可渗透层不可渗透层地下水的现状地面沉降超采地下水
想一想:漫画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岀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储量。铺设透水路面雨水回灌地下分水墙清淤过滤池回灌井苏教版三年级上第四单元14.海洋了解海洋1海水的组成2丰富的海洋资源4淡化海水3了解海洋1说说你对海洋的了解。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呢?海水里面有什么呢?海水的组成2实验一:蒸干海水和淡水,对比剩余物质1.用滴管分别取1毫升淡水和1毫升模拟的海水,滴入两把金属勺中。2.将它们分别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观察勺中留下了什么。注意不要烫伤。海水的组成2淡水的勺子蒸干后海水的勺子蒸干后海水中含有很多种不同的盐类物质,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盐类物质。这些盐类物质使得海水又苦又咸。白色的物质是什么?尝一尝。海水的组成2海水中盐的浓度是人体体内的四倍,约为4%,而人体肾脏排泄盐的浓度最高不能高于2%。如果喝下200毫升的海水,我们平时吃的食用海盐就是其中之一。要排掉所含有的盐分,需要排出350毫升体内的水,不仅没有起到解渴的作用,还会失去体内更多的水!淡化海水3实验二: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实验步骤(1)在水盆里倒人少量盐水,将碗擦干后放人水盆中央。(2)用保鲜膜将水盆密封好,把小石块放在保鲜膜中间并使之凹陷,这样凝结的水就可以流进碗里了。(3)把密封的水盆放在阳光下暴晒,过1~2小时后观察水盆的变化。(4)打开保鲜膜,用筷子蘸少许碗中的水品尝。淡化海水3实保鲜膜上有凝结的水蒸气,水滴沿着保鲜膜凹陷处滴入碗中。验现象实采用蒸馏法可以将海水淡化。验结论阳光小石块淡水盐水保鲜膜海洋里有哪些生物?丰富的海洋资源4丰富的海洋资源4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2%。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15.珍惜水资源1.水的用途生活中你经常见到水被用来做什么?1.水的用途灌溉农田河道运输1.水的用途工厂冶炼清洁汽车2.有限的淡水资源海水等97.47%淡水2.53%固体冰川1.76%深层地下水0.51%可供人类实际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0.26%实每种水资源所占的比例不一样,代表河流与湖泊水的3号杯里的水少之又少。验现象实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验结论2.有限的淡水资源3.体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供不应求实往水盆里加水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取水的速度。验现象实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验结论4.知道节约用水的方法农田滴灌。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通过管道本身的透水性能或出水微孔,将水分渗入土壤中,供作物根部吸收。4.知道节约用水的方法循环用水。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使用节水产品。新型抽水马桶能产生耗水量少、旋转快得强劲水流。5.家庭中还有哪些节水措施?刷牙时关水龙头预备收集废水的大桶6.课后练习与拓展制订节水方案,坚持一周,比较节水前和节水后家中用水量的变化。要学会看水表噢!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单元16.人的呼吸感受呼吸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感受呼吸1吸气吐气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同吗?不同鼻腔支气管气管肺咽喉呼吸道认识呼吸器官2支气管气管肺咽喉咽、喉能让气体进入气管。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鼻腔里有纤毛和粘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鼻腔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认识呼吸器官2认识呼吸器官2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泡红血球微血管比较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3收集空气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变化收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变化比较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3实向装有空气的塑料袋中倒人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易变浑浊;向装有呼出气体的塑料袋中倒人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容易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验现象实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含有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验结论比较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3澄清石灰水没有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吸进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是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气体。认识“氧循环”4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单元17.运动和呼吸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运动时呼吸会加快。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量也比平时多,导致呼吸加快。测量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怎样才算呼吸一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实每个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多;相同条件下,男生和女生的呼吸次数相差不多,老师比同学的呼吸次数要少。验结论认识并测量肺活量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认识并测量肺活量实验步骤(1)在标好刻度的塑料瓶里装满水。(2)把瓶子倒置在水槽里,插人弯头吸管。(3)深吸一口气,通过吸管尽力向瓶里吹气。(4)记录排出的水量。认识并测量肺活量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尽力呼出的气体体积也越大,因此从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也越多。实排出水量越多的同学肺活量越大。验结论用标准测试仪器量肺活量用标准测试仪可以更准确更方便地测出肺活量。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经常开窗通气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不吸烟,远离二手烟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经常用淡盐水漱口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吸烟的危害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医学研究早已证明,香烟中含有害物质达几百种。这些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天然防病机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人细支气管及肺泡,麻痹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使纤毛失去排除异物的能力,肺内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也会因此而被抑制。因此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被削弱了,各种疾病也会随之接踵而至。健康人的肺吸烟人的肺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五单元18.食物的旅行画食物的旅行图1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到哪儿去了?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口腔食道胃肠道食物的“旅行”路线:口腔食道肝脏胆囊大肠胃小肠人体消化系统图咽部肛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2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体外消化器官的作用3肛门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传送食物至胃肝胆:产生胆汁胃: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胆囊:储存胆汁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产粪便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食道口腔肝小肠胃大肠咽部胆囊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4用漏斗模拟口腔用软塑料管模拟食道用气球模拟胃用软塑料管模拟肠道胡萝卜块实(1)将圆气球的底部一侧剪开。(2)依次连接各个“消化器官”。(3)用胡萝卜块表示吃进去的食物,让它从
“口腔”开始旅行,直至从“肠道”钻出。验步骤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4实胡萝卜块不能直接从弯弯曲曲的消化道中自动钻出。验现象实消化道需要通过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完成消化。验结论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无锡市锡山中学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试题仿真卷:数学试题试卷(5)含解析
-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 临沂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3月复习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四川工商学院《公共建筑设计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市天桥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测评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强化训练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哲学本科毕业生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室内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徐汇、金山、松江区2025届五校联考高考模拟含解析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 2023年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
- GB/T 20001.1-2024标准起草规则第1部分:术语
- 工笔花鸟学习心得范文
- 2024年度《儿童生长发育》课件
- 初中生机器人课程课件
- 呼吸机的常见故障
- 6.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船舶自动化)(二三管轮)
-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 河南近10年中考真题物理含答案(2023-2014)
- 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3500吨磷酸酯无卤阻燃剂及副产43000吨30%盐酸、含氯化钠盐等装备提升技改项目、年产10000吨氯丁烷技改项目、年产6000吨复配型阻燃剂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