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植物栽培学》详细笔记第一章:园艺植物栽培学概论1.1园艺植物的定义与分类1.1.1园艺植物的定义
园艺植物是指那些主要用于观赏、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目的而栽培的植物。它们通常具有观赏价值高、经济价值显著、生态功能突出等特点。1.1.2园艺植物的分类
园艺植物按照其主要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蔬菜类:如番茄、黄瓜、白菜等,主要用于食用。(2)果树类:如苹果、梨、桃等,主要提供水果供人们食用。(3)观赏植物类:如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主要用于美化环境、观赏。(4)药用植物类:如人参、枸杞等,具有药用价值。(5)工业原料类:如橡胶树、油桐等,提供工业原料。表1-1园艺植物主要类别及其特点类别主要特点示例蔬菜类生长周期短,食用部位多样番茄、黄瓜、白菜果树类长期生长,提供水果,经济价值高苹果、梨、桃观赏类观赏价值高,美化环境花卉(玫瑰、菊花)、草坪药用类具有药用价值,可入药人参、枸杞工业类提供工业原料,如橡胶、油脂等橡胶树、油桐1.2园艺学的历史与发展1.2.1古代园艺的起源
园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等。这些地区的古代人民为了满足食用、观赏和宗教等需求,开始种植蔬菜、果树和花卉。1.2.2现代园艺的演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学逐渐从传统的经验积累转向科学研究。现代园艺注重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1.2.3国内外园艺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外园艺产业发展迅速,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发达国家,园艺产业已经实现了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而在发展中国家,园艺产业也在逐步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1.3园艺植物栽培的意义与作用1.3.1经济价值
园艺植物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能够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观赏植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1.3.2社会文化价值
园艺植物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园艺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1.3.3生态环境效益
园艺植物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此外,园艺植物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基础2.1植物生长发育规律2.1.1生命周期与生长阶段
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幼苗期、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和衰老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形态特征。2.1.2生长与分化的调控机制
园艺植物的生长和分化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植物激素等。这些因素通过调控植物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等过程,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2园艺植物的遗传特性2.2.1遗传变异与选择原理
园艺植物的遗传变异是品种选育的基础。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积累有利基因,形成新品种。选择原理包括表型选择、基因型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2.2.2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
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利用基因重组产生遗传变异,从而选育出优良新品种的方法。基因工程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植物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以实现特定性状的改良。2.3环境因子对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2.3.1光照
光照是园艺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不同园艺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各不相同,应根据植物特性进行合理光照管理。2.3.2温度
温度是影响园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园艺植物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根据植物特性进行温度调控,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2.3.3水分
水分是园艺植物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植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根据植物特性和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灌溉和排水管理,保持土壤水分平衡。2.3.4土壤
土壤是园艺植物生长的基础环境之一。土壤质地、结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应根据植物特性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第三章: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3.1植物营养需求3.1.1主要营养元素及其功能
园艺植物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其中,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三种主要营养元素。氮元素是植物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至关重要;磷元素参与植物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过程,对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钾元素则参与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和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过程,对植物的抗逆性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1.2微量元素的作用
除了主要营养元素外,园艺植物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这些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铜、锌、硼、钼等。虽然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铁元素是植物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元素之一;锰元素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铜元素则参与植物多酚类物质的合成和抗氧化过程等。3.2土壤肥力管理3.2.1土壤测试与改良
在进行施肥管理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以了解其肥力状况。土壤测试包括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土壤酸碱度测定和土壤质地分析等内容。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用有机肥、石灰或石膏等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及采用深耕、松土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3.2.2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施用
有机肥和化肥是园艺植物施肥管理中的重要肥源。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化肥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特点,能够满足植物快速生长的需求。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的种类和用量,实现养分平衡供应和土壤肥力持续提升。3.3施肥技术与策略3.3.1基肥与追肥
基肥是在播种或移栽前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旨在为植物提供长期稳定的养分供应。追肥则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求适时补充的肥料。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特性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基肥和追肥的种类、用量和施用时间,以实现养分的均衡供应和植物的健康生长。3.3.2叶面施肥与灌溉施肥
叶面施肥是将肥料溶液喷洒在植物叶片上供植物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灌溉施肥则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灌溉系统供给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这两种施肥方法具有养分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作物和生长环境下的施肥管理。在采用这两种施肥方法时,应注意肥料种类的选择、溶液浓度的控制和施用时间的安排等问题。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技术4.1有性繁殖技术4.1.1种子繁殖的基本概念
种子繁殖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进行繁殖的方法,具有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方法简便等优点。种子是植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包含了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4.1.2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种子的采集应在种子成熟后进行,避免过早或过晚采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采集后的种子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去壳、清洗、干燥和储存等,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保存期限。4.1.3播种与育苗技术
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和施肥处理,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播种方法包括撒播、条播和点播等,应根据种子大小和植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育苗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控制,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表4-1不同园艺植物种子的适宜播种温度与发芽时间园艺植物种类适宜播种温度(℃)发芽时间(天)番茄20-257-10黄瓜25-305-7白菜15-204-6苹果10-15(层积处理)30-60(层积)玫瑰20-2214-214.2无性繁殖技术4.2.1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法。扦插材料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扦插前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剪取合适的插穗长度、去除下部叶片、蘸取生根粉等。扦插后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促进插穗生根成活。4.2.2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将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其共同生长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嫁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嫁接过程中应注意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的选择以及嫁接后的管理等环节。4.2.3组织培养繁殖
组织培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方法。组织培养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等优点。但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4.3繁殖技术的选择与应用4.3.1根据植物特性选择繁殖技术
不同园艺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繁殖特性,应根据植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繁殖技术。例如,对于易于结实的植物可采用种子繁殖;对于难以结实或种子数量少的植物可采用无性繁殖技术。4.3.2繁殖技术的应用场景
繁殖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苗圃生产、新品种选育、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在苗圃生产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植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繁殖技术,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在新品种选育中,可利用无性繁殖技术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在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可利用组织培养等技术进行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和保存。第五章:园艺植物的整形修剪5.1整形修剪的目的与原则5.1.1整形修剪的目的
整形修剪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空间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同时,还可以调节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控制树势和花果数量,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5.1.2整形修剪的原则
整形修剪应遵循“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原则,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树龄和树势等因素进行个性化修剪。同时,还应注意修剪时期的选择、修剪方法的运用以及修剪后的管理等环节。5.2整形修剪的技术与方法5.2.1整形技术
整形技术包括主干形、开心形、圆头形等多种树形整形方法。主干形整形适用于干性强的树种,通过培养直立强壮的中心干和分布均匀的主枝形成紧凑的树形;开心形整形适用于干性较弱的树种,通过去除中心干或培养成弱中心干,培养3-4个主枝形成开张的树形;圆头形整形适用于树冠自然开张的树种,通过修剪控制树冠高度和宽度,形成丰满的圆头形树冠。5.2.2修剪方法
修剪方法包括短截、疏剪、回缩、摘心等多种方法。短截是指剪去枝条的一部分,促进剪口下芽的萌发和生长;疏剪是指从基部剪去枝条或芽,减少枝条数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回缩是指剪去多年生枝条的一部分,促进剪口下潜伏芽的萌发和生长;摘心是指摘去新梢的顶端部分,控制新梢的生长长度和角度。5.3不同园艺植物的整形修剪特点5.3.1果树的整形修剪特点
果树的整形修剪应根据树种、品种特性和栽培目的进行。例如,苹果树可采用主干疏层形或自由纺锤形整形;梨树可采用疏散分层形或开心形整形;桃树可采用自然开心形或“Y”字形整形等。修剪时应注意控制树冠高度和宽度,培养健壮的结果枝组,调节花果数量和质量。5.3.2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特点
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应注重形态美观和观赏价值的提升。例如,花卉植物可通过修剪控制株形高度和冠幅大小,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草坪植物可通过修剪保持草坪的平整度和美观度;地被植物可通过修剪控制生长范围和形态等。第六章: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6.1.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加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6.1.2安全用药,保护环境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和剂型;合理确定用药时期、用药量和用药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还应加强农药残留的检测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6.2农业防治措施6.2.1合理轮作与间作套种
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通过轮作可以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史;通过间作套种可以利用不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6.2.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深耕翻土、合理施肥、灌溉排水、中耕除草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和植物生长条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同时,还可以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和传播途径。6.3生物防治措施6.3.1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天敌是病虫害的重要自然控制因素之一。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利用瓢虫防治蚜虫、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等。6.3.2利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生物制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以及植物源、动物源等天然物质制剂。这些制剂具有对环境友好、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可以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利用阿维菌素防治螨类等。6.4化学防治措施6.4.1化学农药的选择与使用
在选择化学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和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还应注意农药的毒性、残留期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时期和用药方法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6.4.2化学农药的交替与轮换使用
为了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定期交替或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农药。同时,还应加强农药使用后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抗药性问题。第七章:园艺植物的土壤管理与施肥7.1土壤管理的重要性7.1.1土壤对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是园艺植物生长的基础,其物理性质(如质地、结构、通气性和保水性)、化学性质(如酸碱度、养分含量)和生物性质(如微生物群落)均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7.1.2土壤管理的目标
土壤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园艺植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包括适宜的土壤结构、充足的养分供应、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以及健康的土壤生物群落。7.2土壤改良与耕作7.2.1土壤改良方法物理改良:如深翻、客土掺沙或掺黏等,以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化学改良:如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施用石膏改良盐碱土等。生物改良:如种植绿肥作物、施用有机肥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7.2.2耕作制度
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生长;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常见的耕作制度包括深松、旋耕、中耕除草等。7.3施肥技术7.3.1肥料种类与选择有机肥:如堆肥、厩肥、沼液等,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无机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具有养分含量高、易吸收利用等优点,但过量施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养分失衡。微生物肥:如菌肥、生物有机肥等,含有有益的微生物群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7.3.2施肥原则与方法原则: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方法:包括基肥施用(如秋季深施有机肥)、追肥施用(如生长季节根据植物需求追施无机肥)、叶面喷肥(如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等。表7-1不同园艺植物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园艺植物种类氮(N)需求磷(P)需求钾(K)需求其他营养元素需求蔬菜高中-高高钙、镁、铁等果树中-高中高锌、硼、锰等花卉中中-高中-高铜、钼、硫等草坪草中低-中中镁、钙、铁等7.4土壤水分管理7.4.1灌溉原则与方法
灌溉应遵循“适量、适时、适法”的原则,根据植物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和气候条件确定灌溉量和灌溉时期。常见的灌溉方法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7.4.2排水措施
对于易积水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应采取排水措施,如开挖排水沟、设置暗管排水等,以防止土壤过湿导致植物根系缺氧受损。第八章: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8.1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8.1.1种子萌发与幼苗期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幼苗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根系逐渐发育,叶片开始光合作用,对光照、温度和水分等环境条件较为敏感。8.1.2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
营养生长期是植物积累营养物质、形成枝叶和根系的阶段。生殖生长期则是植物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的阶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8.2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8.2.1光周期调控
光周期是影响园艺植物开花结实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节奏,如促进或抑制开花等。8.2.2温度调控
温度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温室、大棚等设施调控温度条件,可以满足不同园艺植物对温度的需求,促进植物健康生长。8.2.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通过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提高抗逆性、控制植株形态等。8.3园艺植物的逆境生理与应对8.3.1逆境对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
逆境包括干旱、高温、低温、盐碱、重金属污染等。这些逆境条件会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如导致生长迟缓、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8.3.2园艺植物的逆境适应机制
园艺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会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机制进行适应,如渗透调节、抗氧化防御、热激蛋白合成等。这些机制有助于植物减轻逆境伤害,维持正常生理功能。8.3.3逆境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逆境条件,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改良土壤、合理灌溉排水、选择抗逆品种、施用抗逆剂等,以提高园艺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第九章:园艺植物的采收与贮藏9.1采收时期与方法9.1.1采收时期的选择
采收时期对园艺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最佳的采收时期。9.1.2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应根据园艺产品的种类和特性进行选择。如蔬菜类可采用手工采摘或机械采收;水果类可采用剪刀剪下或用手轻轻摘下等方法。采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产品表面和内部组织,保持产品的完整性和品质。9.2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9.2.1清洗与分级
采收后的园艺产品应进行清洗和分级处理。清洗可以去除产品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分级则可以根据产品的大小、颜色、成熟度等指标进行分类,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和市场竞争力。9.2.2保鲜技术
保鲜技术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化学保鲜等方法。低温贮藏可以降低产品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延长贮藏期;气调贮藏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产品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化学保鲜则利用化学保鲜剂延缓产品的衰老和腐败过程。9.3贮藏条件与管理9.3.1贮藏条件的选择
贮藏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应根据园艺产品的种类和特性选择合适的贮藏条件。如蔬菜类一般适宜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贮藏;水果类则适宜在低温低湿条件下贮藏。9.3.2贮藏管理
贮藏管理包括定期检查产品状态、调节贮藏环境参数、及时处理变质产品等措施。通过科学管理可以确保园艺产品在贮藏期间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延长贮藏期。第十章:园艺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10.1病害概述10.1.1病害类型
园艺植物病害主要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非侵染性病害则由不利环境因素或营养失衡导致。10.1.2病害症状
病害症状包括变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等。这些症状是识别病害的重要依据。10.2病害识别10.2.1常见病害识别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表现为病斑上有霉层或粉状物。细菌病害:如软腐病、青枯病等,表现为组织腐烂、有臭味,且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病毒病害:如花叶病、卷叶病等,表现为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斑驳、卷曲等症状。线虫病害:如根结线虫病,表现为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10.2.2病害诊断方法
通过观察症状、分离病原、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病害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原种类。表10-1常见园艺植物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病害名称病原类型症状表现防治方法白粉病真菌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叶片扭曲变形加强通风透光,减少湿度;喷施粉锈宁等杀菌剂霜霉病真菌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霉层,叶片变黄脱落控制湿度,及时排水;喷施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软腐病细菌组织腐烂,有臭味,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避免伤口感染,及时摘除病叶;喷施农用链霉素等抗生素花叶病病毒叶片出现黄绿相间斑驳,植株生长迟缓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喷施病毒A等抗病毒剂根结线虫病线虫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植株生长不良实行轮作,深翻土壤;施用阿维菌素等杀线虫剂10.3病害防治策略10.3.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间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原积累。10.3.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拮抗菌等生物因子控制病害发生。如释放天敌昆虫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施用芽孢杆菌等拮抗菌防治土传病害。10.3.3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进行防治。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第十一章:园艺植物虫害识别与防治11.1虫害概述11.1.1虫害类型
园艺植物虫害主要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菜青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介壳虫等)、钻蛀性害虫(如天牛、吉丁虫等)和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11.1.2虫害危害
虫害会导致园艺植物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受损,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11.2虫害识别11.2.1常见虫害识别蚜虫:群集于叶片、嫩茎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缩、生长不良。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菜青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辅助材料批发考核试卷
- 硕士视角的职业之路
- 郎溪县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建筑与安装工程计量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仁学院《消化与营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分析与环境修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蓉城名校2025届高三5月定时练习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试题3月月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井陉矿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故宫博物院笔试试题
- 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 供方准入申请表
- DDI领导力-高绩效辅导课件
- 《烟酒有危害》公开课教案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与实验探究
- 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设计计算书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1)解读
- a10c疣猪飞行控制器中文说明书
- (完整word版)桩位偏差验收记录表
- 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的仿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