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衡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衡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衡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衡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衡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南省衡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教育基础知识部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答案:B。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核心内容。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高原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学习方法固定化B.学习任务复杂化C.学习动机减弱D.兴趣持续增加答案:D。解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方法固定化、学习任务复杂化、学习动机减弱、身心疲劳等。兴趣持续增加通常会促进学习,而不是导致高原现象。3.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A.根据社会需要制定教育目的B.根据人的本性和发展需要制定教育目的C.教育目的应以学校需要为出发点D.教育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答案:B。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A、D选项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C选项表述错误。4.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个别化教学()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C。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班级授课制是集体教学形式;分组教学虽然也有一定灵活性,但不是完全的个别化;设计教学法强调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活动,但并非完全针对个体差异的个别化教学。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答案:B。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的方法。6.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有明确的学科分类,属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而编制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7.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行为,教师采取的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A.给予信号制止B.公开批评学生C.使用幽默语言D.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答案:B。解析:公开批评学生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护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给予信号制止(如眼神、手势等)、使用幽默语言缓解气氛、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9.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观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10.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为人师表D.团结协作答案:B。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会主动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关系的准则。学科专业知识部分(以小学语文为例)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抖擞(sǒu)静谧(mì)戛然而止(gá)B.澎湃(pài)教诲(huì)脍炙人口(kuài)C.倔强(juè)慰藉(jiè)参差不齐(cī)D.炽热(zhì)狡黠(xiá)莘莘学子(shēn)答案:B。解析:A项“戛然而止”的“戛”应读“jiá”;C项“倔强”的“倔”应读“jué”;D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懊悔锋芒必露一拍即合C.撺掇杂乱无张参差不齐D.屏嶂鞠躬尽瘁参差不齐答案:A。解析: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C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答案:C。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这里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这里不恰当。C项“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符合语境。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C.《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诗集大致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的内容。D.《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其中《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答案:D。解析:《白雪公主》出自《格林童话》,不是《安徒生童话》。16.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答案:D。解析:A项描写的是夏天的荷花;B项描写的是秋天的枫叶;C项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的是冬天的雪景;D项出自贺知章的《咏柳》,描写的是春天柳树的景色。17.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九月初三的夜晚真让人可怜,露珠像珍珠一样,月亮像弓一样。B.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C.九月初三的夜晚真让人同情,露水像珍珠,月亮像弓。答案:B。解析:“可怜”在这里是“可爱”的意思,诗句描绘了九月初三夜晚露珠晶莹、新月如弓的可爱景象。A项“可怜”理解错误;C项“同情”理解错误。18.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一项是()A.眉开眼笑B.垂头丧气C.手舞足蹈D.目瞪口呆答案:C。解析:“手舞足蹈”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形容人高兴到了极点。“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目瞪口呆”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19.“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答案:A。解析:这句话把“长城”比作“长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C.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答案:C。解析:A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B项“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感叹号应在引号内。数学学科专业知识部分(以小学数学为例)21.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A.5.65B.50.65C.50.065D.5.065答案:B。解析:5个十是50,6个十分之一是0.6,5个百分之一是0.05,这个数是50+0.6+0.05=50.65。22.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全长的()A.$\frac{3}{5}$米B.$\frac{3}{5}$C.$\frac{1}{5}$D.$\frac{1}{3}$答案:C。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全长的1÷5=$\frac{1}{5}$。2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个内角分别占内角和的$\frac{2}{2+3+5}$=$\frac{1}{5}$,$\frac{3}{2+3+5}$=$\frac{3}{10}$,$\frac{5}{2+3+5}$=$\frac{1}{2}$,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180×$\frac{1}{5}$=36°,180×$\frac{3}{10}$=54°,180×$\frac{1}{2}$=9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4.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A.3倍B.6倍C.9倍D.27倍答案:C。解析:圆的面积公式为$S=\pir^2$,半径扩大3倍后,新的半径为$3r$,新的面积$S'=\pi(3r)^2=9\pir^2$,面积扩大了$9\pir^2\div\pir^2=9$倍。25.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A.2x+8B.3x6>12C.1.5x+3=12D.4x7<9答案:C。解析: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A项不是等式;B、D项是不等式,都不是方程;C项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是方程。26.某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请假,今天这个班的出勤率是()A.96%B.4%C.98%D.95%答案:A。解析:出勤率=$\frac{出勤人数}{总人数}$×100%,总人数=出勤人数+请假人数=48+2=50人,出勤率=$\frac{48}{50}$×100%=96%。2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120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A.30B.40C.60D.90答案:A。解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设圆锥体积为$V$,则圆柱体积为$3V$,它们的体积之和是$V+3V=4V$,已知体积之和是120立方分米,所以$4V=120$,$V=30$立方分米。28.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2写成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正确的商应该是()A.10B.12C.15D.20答案:A。解析:先根据错误的除数、商和余数求出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27×26+18=702+18=720,再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得到正确的商,720÷72=10。29.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大。A.长方形B.正方形C.圆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次之,长方形最小。30.把20克盐溶解在8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A.20%B.25%C.30%D.80%答案:A。解析: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20+80=100克,盐占盐水的百分比=$\frac{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frac{20}{100}$×100%=20%。教育法律法规部分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2006年9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7年9月1日D.2006年1月1日答案:A。解析: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A.技术人员B.管理人员C.科研人员D.专业人员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3.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答案:C。解析: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学校让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侵犯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3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A.14B.16C.18D.20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35.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内,作出处理。A.15日B.30日C.60日D.90日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36.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37.学校应当把()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8.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A.5;6B.6;7C.7;8D.4;5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39.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A.初级B.一级C.二级D.讲师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4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D.社区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教育教学技能部分4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A.知情意的统一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答案:C。解析: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而间接经验的学习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或设置模拟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与自己的直接经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间接经验,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特点。42.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答案:A。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going”“playing”“coming”都有“ing”这一共同成分,所以可以用共同要素说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形式训练说强调官能的训练;概括化理论强调对原理的概括;关系转换说强调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4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答案:C。解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作业的目的要明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作业的内容要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等。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做法不可取。44.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A.课堂凝聚力B.课堂控制C.课堂管理D.课堂气氛答案:C。解析: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它包括课堂人际关系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其目的是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课堂凝聚力是指课堂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和调控;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45.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B。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46.教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讨论法D.实验法答案:B。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陈老师通过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示范性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性质,属于演示法。讲授法是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