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刷题之化学反应的限度_第1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刷题之化学反应的限度_第2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刷题之化学反应的限度_第3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刷题之化学反应的限度_第4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必刷题之化学反应的限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化学反

应的限度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观察图:对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到达ti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

D.反应在ti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在三元催化器作用下转化为N2和CO2,即2NO(g)+2CO(g)#N2(g)

+2CO2(g)o已知该反应的净反应速率V=〃正―V逆=上游230).c2(CO)—勺/2(C02).C(N2)(k正、

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且只与温度有关)。将2moiNO(g)和2moicO(g)充入2L恒容密

闭容器中,在Ti℃和T2°C时,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I<T2

B.Ti℃下,0〜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4)=0.25zno/•厂1•7?1讥-1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k正k正

D.M点的产大于N点的产

k逆R逆

3.催化剂I和II均能催化反应R(g)UP(g)o反应历程(如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

B.使用催化剂II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C.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D.使用催化剂n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4.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催化剂

①2so2+02U2SO3

450℃

叶绿体

②6co2+6H2OUC6Hl206+302

呼吸作用

电解

③2H20U2H2t+02t

点燃

放电

④PbO2+Pb+2H2s04U2PbSO4+2H2O

充电

A.①③B.②④C.①D.②③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该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C.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将会停止

D.ImolN2和3moiH2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生成2moiNH3

6.某实验探究小组模拟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向5L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O

一定条件

(g)和2moiNO(g),发生反应2C0(g)+2N0(g)N2(g)+2CO2(g)»下列有关说法一定

正确的是()

A.经过足够长时间,NO的浓度能减小为0

B.CO与CO2的浓度之比为1:1时,此反应一定达到了化学反应限度

C.在反应过程中,CO与NO物质的量始终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一直没有变化

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02(g)U2s0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02、SO3

的浓度分别为0.4mol・L7、O.Zmol-L1,0.4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6mol・L「i,。2为0.3mol・L「i

B.SO3为0.8mol・L/i

C.SO2为OZmokL,O2为

D.SO2、SO3均为

8.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X(g)+3Y(g)U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i、C2、C3(均不

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3mobL-1^0.08moPL-1,则下列判断合

理的是()

①Cl:C2—1:3

②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③X和Y转化量之比为1:1

④C2的取值范围为0<c2<0.42mol・L「1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C12溶于水

B.S02与02反应生成SO3

C.NH3溶于水

D.水电解生成H2和02与H2在02中燃烧生成水

10.已知:2CH3OH(g)UCH30cH3(g)+H2O(g)AH=-ZSkJ-mol^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1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0H,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CH3OHCH3OCH3H2O

c/mol,L10.081.61.6

A.此时刻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0H体积分数减小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降低40kJ

11.450℃,一定压强下,在密闭体系中以N2和H2为原料,利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可合成氨:N2(g)+3H2

(g)U2NH3(g)AH<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降为400℃不利于提高反应限度

B.保持压强不变,室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在恒容绝热体系中发生,NH3的平衡产率将下降

D.初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N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

12.某反应A(s)+3B(g)=2C(g)+D(g),一定条件下将Imol的A和3moi的B置于2L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反应5min后,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1.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A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速率增大

B.第5min时,v(C)=0.08mol,L1,min1

C.第5min时,c(D)=0.2moPL-1

D.在这5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13.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U2Z(g)其中X2、丫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O.lmok

L”、0.3mol-L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Z)=0.5moPL-1B.c(Y2)=0.4mol»L-1

C.c(X2)=0.2mol,L1D.c(Y2)=0.6mol・L1

14.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U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02、SO3

的浓度分别为0.4mol・lJ-0.4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O2为0.4molLi

B.SO3为0.8mol,L-l

C.SO2为0.7mol・L/i

D.SO2、SO3均为0.3mol・L1

15.如图,向A充入ImolX、ImolY,向B中充入2moiX、2molY,起始时A、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L,

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K,使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放热反应,X(g)+Y(g)

U2Z(g)+W(g);A保持恒压,B保持恒容,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4a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v(B)>v(A)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80%

C.平衡时的压强:PB>2PA

D.平衡时Y体积分数:A>B

16.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i0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

+02(g)U2s03(g),正反应放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反应限度时,SO2和S03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任意时亥I],S02和S03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2moi

C.SO2的消耗速率等于02的生成速率时,达到反应限度

D.达到反应限度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高温、高压

17.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N2+3H2""u"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催化剂

A.达到平衡时,H2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B.达到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增大N2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D.增大N2用量,H2的转化率可以达到100%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8.某兴趣小组探究KMnCM溶液与草酸(H2c2。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配制1.0X103mol/LKMnO4

溶液、0.40mol/L草酸溶液后,将KMnCU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V(KMnO4)/mLV(草酸)/mLV(H2O)/mL反应温度/℃

①2.02.0020

②2.01.0x20

(1)表格中X=,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o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c(H+)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填序号)。

a.盐酸

b.硫酸

c.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中的c(H+)调节至O.lmol/L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

个阶段:i.紫色溶液变为青色溶液,■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

(a)Mi?+在溶液中无色,与草酸不反应;

(b)Mr?+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Mn3++2H2C2O4U[Mn(C2O4)2「(青绿色)+4H+,[Mn(C2O4)

2「氧化性很弱;

(c)MnO曰一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Mn。]和MnO2。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i中可能产生了MnO反1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结合现象说明

理由:O

【继续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Mn(C2O4)2「,反应过程中用n。3和[Mn(C2O4)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

图。

—I

a

10

1

(4)第i阶段中检测到有CO2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5)实验②在第ii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0

(6)为了验证上述(5)中说法,设计如下实验:在第ii阶段将c(H+)调节至0.2mol/L,现象

是;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现象o

【结论与反思】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19.化学反应都会伴随能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二十世纪初,工业上就以CO2和NH3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①

CO2和NH3生成NH2coONH4;②NH2coONH4分解生成尿素.

CO2(1)+2NH3(1)=C0(NH2)2(1)+H2O(1)AH=(用含Ei、E2、E3、

E4的式子表小).

(2)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02、CO、SO2、NO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N2(g)

和02(g)反应生成NO(g)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由该反应生成ImolNO(g)时,应(填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kJo

吸收498kJ能量

ImolO2(g)->2molO

共价键断裂

吸收945kJ能量

ImolN2(g)t2molN

共价键断裂

释放630k]能量

ImolNimolO->ImolNO(g)

共价键形成'

(3)各类电池广泛用在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上,实现了节能减排,也为生活带来

了极大的便利。

①传统汽车中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其构造如图2所示,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

PbO2+Pb+2S。管+4H=2PbSO4+2H2O0

ru催化剂

图2图3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流出(填“Pb极”或“PbO2极”),其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c(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近年来不少城市公交进入氢能产业时代,诸多氢能源汽车纷纷亮相,氢氧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

的心脏。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方程式为;电池每消耗标准状况下5.6L氢气,理论

上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表:

实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

验温度Na2s2O3H2SO4HzO

编/℃

V/mLc/(mol*L-1)V/mLc/(mol*L-1)V/mL

120100.1100.10

22050.1100.15

320100.150.15

44050.1100.15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②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填实验编号)。

③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

各项反应条件,其中:1和2、1和3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o

的组合是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④教材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

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

20.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大气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二氧化硫和氮的

氧化物是大气的污染物,它们的治理和综合应用是保卫蓝天的重要举措。

(1)已知:298K、lOlkPa时,反应CaO(s)+SO2(g)=CaSO3(s)的△H=-402.0kJ・mo「LAH

-TAS=-345.7kJ-mol若此反应中△H和△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

低于O

(2)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

SO?—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原理图

A.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2电极经过内电路移向Ptl电极

B.Ptl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2e-=H2so4+2H+

C.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0=401

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02的体积比为2:1

(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N0(g)+2C0(g)UN2(g)+2CO2(g)

AH=-373.2kJ・mo「i。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若改变

起始条件,使反应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O

B.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氤气

C.加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

(4)(双选)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

(g)U2NH3(g),在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B.d点(ti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C.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i时刻,n(H2)比图中的d点的值要大

D.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小

(5)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氧化成SO3:2s02(g)+02(g)U2s03(g)AH=-198kJ

,mol'(已知制SO3过程中催化剂是V2O5,它在400〜500°。时催化效果最好)下表为不同温度和压

强下S02的转化率(%):

压强转化率温度1X105Pa1X106Pa5X106Pa1X107Pa

450℃97.5%99.2%99.6%99.7%

550℃85.6%94.9%97.7%98.3%

①根据化学原理综合分析,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原料转化率角度分析,生产中应采取的条件

是o

②实际生产中,选定400〜500℃作为操作温度,其原因是o

③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压强为常压,其原因是o

④在S02催化氧化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从而充分利用

能源。

⑤工业上处理尾气中有:S02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

(6)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aX(g)+bY(g)UcZ(g)o如图1是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Z的体积分数和压强

关系不意图。

图1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时,平

衡常数K值越大,表明(双选)。

A.X的转化率越高

B.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C.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越大

D.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如图2所示,相同温度下,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投入ImolX、2molY和适量催化剂,甲、乙两容器

的初始体积均为1L。甲、乙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甲乙(填“或“=",下同),

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甲乙。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化学反

应的限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CBCCBCABDDC

题号121314151617

答案CBCDBD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观察图:对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t,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到达ti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

D.反应在ti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分析】由图象可知,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

增大,最后不变,但都不为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解答】解:A、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

为零,故A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则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

逐渐增大,故B正确;

C、反应到达ti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

D、反应在ti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平衡状态的特征,比较基础,注意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2.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在三元催化器作用下转化为N2和CO2,即2NO(g)+2CO(g)UN2(g)

2

+2CO2(g)=已知该反应的净反应速率"="正_外逆=上淤2(N。).C(CO)-勺曲2(C02),C(W2)(k正、

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且只与温度有关)。将2moiNO(g)和2moicO(g)充入2L恒容密

闭容器中,在Ti℃和T2℃时,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Ti℃下,0〜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可2)=0.25mo1•厂1•根讥-1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k正k正

D.M点的产大于N点的产

卜逆卜逆

【分析】A.根据先拐先平衡,数值大进行分析;

B.根据T/C下根据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进行分析;

C.根据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有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平均

摩尔质量为变量,进行分析;

D.根据M、N两点为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点,均有丫正=丫逆,而£==K,进行分析。

k逆c2(NO)-c2(CO)

【解答】解:A.“先拐先平衡,数值大",温度TI<T2,故A正确;

B.根据1TC下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可知,火电)=鬻以=0.125mo/•L-1-

min~r,故B错误;

C.根据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当变量不变时说明达到了平

衡状态,故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M、N两点为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点,均有v正=丫逆,而或==K,温度升高平衡

k逆C2(NO).C2(CO)

,k正k正

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减小,故M点的广大于N点的广,故D正确;

k逆卜逆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

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催化剂I和H均能催化反应R(g)UP(g)o反应历程(如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

B.使用催化剂II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C.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D.使用催化剂II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分析】A.根据两种催化剂均出现四个波峰进行分析;

B.根据前两个历程中使用I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后两个历程中使用I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较

慢进行分析;

C.根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I的最高活化能小于使用n的最高活化能进行分析。

【解答】解:A.两种催化剂均出现四个波峰,所以使用I或II,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故A错误;

B.在前两个历程中使用I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后两个历程中使用I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较慢,

所以使用I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故B错误;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达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R的浓度增大,故C正确;

D.使用I的最高活化能小于使用II的最高活化能,所以使用I时反应速率更快,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

衡,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

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催化剂

①2so2+02W2SO3

450℃

叶绿体

②6co2+6H2OUC6Hl206+302

呼吸作用

电解

③2H20U2H2f+02t

点燃

放电

④PbO2+Pb+2H2s04U2PbSO4+2H2O

充电

A.①③B.②④C.①D.②③

【分析】相同条件下,反应可正逆反应方向进行,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以此来解答。

催化剂

【解答】解:①2SO2+O2U2SO3反应条件相同,为可逆反应,故正确;

450℃

②6co2+6H2O=C6Hl206+302为不同的反应条件,故不是可逆反应,故错误;

呼吸作用

电解

③2H2O=2H2t+O2t为不同的反应条件,故不是可逆反应,故错误;

点燃

成名一_

④PbO2+Pb+2H2s04U2Pbsc)4+2H2O为不同的反应条件,故不是可逆反应,故错误;

充电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可逆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反应条件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

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该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C.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将会停止

D.ImolN2和3moiH2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生成21noiNH3

【分析】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B.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时,说明该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

C.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化学反应仍然在进行;

D.N2和H2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反应到底。

【解答】解: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并不一定相等,故A

错误;

B.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时,说明该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所以在一定条件下,

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该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仍然在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错误;

D.N2和H2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以lmolN2和3mO1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量小于

2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但不为Oo

6.某实验探究小组模拟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向5L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O

一定条件

(g)和2moiNO(g),发生反应2C0(g)+2N0(g)U、N2(g)+2CO2(g)。下列有关说法一定

正确的是()

A.经过足够长时间,NO的浓度能减小为0

B.CO与CO2的浓度之比为1:1时,此反应一定达到了化学反应限度

C.在反应过程中,CO与NO物质的量始终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一直没有变化

_一定条件

【分析】A.反应2co(g)+2NO(g)UN2(g)+2CO2(g)为可逆反应;

B.反应过程中CO与CO2的浓度之比始终为1:1,与反应进行的程度无关;

C.CO与NO初始加入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过程中,CO与NO反应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一定条件

【解答】解:A.反应2C0(g)+2N0(g)UN2(g)+2CO2(g)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NO的浓度不可能为0,故A错误;

B.反应过程中C0与C02的浓度之比始终为1:1,与反应进行的程度无关,故B错误;

C.C0与N0初始加入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过程中,C0与N0反应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因此在反应过

程中,CO与NO物质的量始终相等,故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也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涉及物质浓度、物质的量的变化,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

难度不大。

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02(g)U2s0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02、SO3

的浓度分别为-0.2mol・I/i、O4mob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02为02为O.3mokl/1

B.SO3为0.8mol・L

C.S02为0.2mol・L/i,O2为

D.SO2、S03均为0.3mol・L1

【分析】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为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建立,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

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因此可以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

计算出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必须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解答。

【解答】解:A.根反应2s02(g)+O2(g)U2s03(g)可知,若S02为0.6mol/L,则O2的浓度应为

O.3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是可能存在的数据,故A正确;

B.SO3浓度为O.8mol/L时,SO2和02完全反应,但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SO2和02不可能完全反应,

故B错误;

C.若S02浓度为0.2mol/L,则O2的浓度为O.lmol/L,故不存在这种情况,故C错误;

D.根据题干可知,SO2浓度为O.3mol/L时SO3浓度为O.5mol/L,反之SO3浓度为O.3mol/L时SO2浓

度为O.5mol/L,不可能SO2、S03均为0.3mol・L/l,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建立,题目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

假设法解答,假设法是解化学习题的常用方法,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

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X(g)+3Y(g)U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i、C2、c3(均不

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3mol・L「i和0.08mol・L-i,则下列判断合

理的是()

①Cl:C2—1:3

②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③X和Y转化量之比为1:1

@C2的取值范围为0<c2<0.42mol・L7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利用三步计算法可知:

X(g)+3*g)U2Z(g)

^n/Cmol/L)qc2c3„

平衡IMwl/L)0.10.30.08

【解答】解:①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所以反应中X和Y必然以物质

的量之比为1:3消耗,因为平衡时X和Y的浓度之比为1:3,故①正确;

②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应该和反应方程式中两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故Y和Z的生成速

率之比为3:2,故②错误;

③反应中X和Y必然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消耗,X和Y转化量之比为1:3,故③错误;

④运用极限法,假设起始时Z的浓度为Omol/L,则C2为0.42mol/L,即C2的取值范围为0<c2<0A2mol-

L,故④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侧重考查学生速率计算和平衡移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9.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C12溶于水

B.SO2与02反应生成SO3

C.NH3溶于水

D.水电解生成H2和02与H2在02中燃烧生成水

【分析】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反应。注

意条件相同,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C12溶于水反应生成HC1O,同时HC1O又分解为C12和H2O,反应条件相同下两反应

同时进行,属于可逆反应,故A正确;

B.SO2与0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SO3,同时SO3又分解为SO2和02,反应条件相同下两反应同时进行,

属于可逆反应,故B正确;

C.NH3溶于水生成NH3F2O,同时NH3F2O又分解为NH3和H2O,反应条件相同下两反应同时进行,

属于可逆反应,故C正确;

D.电解水生成H2和。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H2O,两反应条件不相同,并且两反应不能同时进行,

不属于可逆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的判断,明确可逆反应及其特点为解答关键,侧重基础知识检测,题目难

度不大。

10.已知:2CH3OH(g)UCH30cH3(g)+H2O(g)AH=-25kJ«mol1o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1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CH3OHCH3OCH3H2O

c/mol*L10.081.61.6

A.此时刻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0H体积分数减小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降低40kJ

【分析】A.根据浓度商Qc=c("2%需需f2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

C」(CH30%

衡状态;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C.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两次平衡为等效平衡,CH30H转化率不变;

D.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等于反应放出的热量,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生成的n(CH30cH3),再结合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

11

【解答】解:A.浓度商Qc=MH2叱常深3)=需警=400=K,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化的反应,在恒容时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两次平衡为等效平衡,达新平衡后,CH30H转化率不变,故

C错误;

D.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等于反应放出的热量,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后c(CH30cH3)=1.6mol/L,

则平衡时n(CH3OCH3)=1.6mol/LXlL=1.6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molX

1.6mol=40kJ,即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40kJ,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等

知识,把握反应特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和平衡常数的应用是解题关键,注意浓度商、平衡常数与

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1.450℃,一定压强下,在密闭体系中以N2和H2为原料,利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可合成氨:N2(g)+3H2

(g)U2NH3(g)AH<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降为400℃不利于提高反应限度

B.保持压强不变,室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在恒容绝热体系中发生,NH3的平衡产率将下降

D.初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N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

【分析】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

B.根据吉布斯自由能,AG=AH—TAS,AH<0,AS<0;

C.绝热下,因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

D.N2与H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等物质的量通入时,氮气过量,则当氮气体积分数不变。

【解答】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提高反应限度,故A错误;

B.根据吉布斯自由能,AG=AH—TAS,AH<0,AS<0,则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下,体系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氨气产率降低,故C正确;

D.N2与H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等物质的量通入时,氮气过量,则当氮气体积分数不变,不

能说明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侧重考查学生平衡移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2.某反应A(s)+3B(g)=2C(g)+D(g),一定条件下将Imol的A和3mol的B置于2L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反应5min后,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A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速率增大

B.第5min时,v(C)=0.08mol,L1,min1

C.第5min时,c(D)=0.2mol*L-1

D.在这5min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分析】某反应A(s)+3B(g)=2C(g)+D(g),一定条件下将Imol的A和3moi的B置于2L的

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后,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贝!]

4A(s)+3B(g)=2C(g)+D(g)

起始量(mol)300

变化量(mol)1.20.80.4

5im(mol)1.80.80.4,以此计算该题。

【解答】解:A.A为固体,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0.8nw1

B.5min内,v(C)=^2V=0.08mol«L1«min但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故B错误;

5min

C.第5min时,c(D)=0%'=0.2mol・LI故C正确;

D.反应速率与计量数呈正比,用不同的物质的表示反应速率,意义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

能力的考查,注意B、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3.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U2Z(g)其中X2、丫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Li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Z)=0.5mol,L1B.c(丫2)=0.4mol,L1

C.c(X2)=0.2mol・I/iD.c(Y2)=0.6mobL1

【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

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

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

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贝

X2(g)+3Y2(g)U2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