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必刷题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_第1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必刷题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_第2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必刷题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_第3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必刷题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_第4页
2024-2025学年鲁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必刷题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2.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

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⑤恒压下充入N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

3.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U2NH3(g),在10s内H2的物质的量由3.6mol减小

到则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s)]为()

A.0.04B.0.08C.0.12D.0.16

4.关于下列过程,应加快其速率的是()

A.食物的变质B.橡胶和塑料的老化

C.金属的锈蚀D.工业上合成氨

5.常温下足量锌粒与稀硫酸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f,下列操作或加入的试剂能够加快反应速

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

C.加入盐酸D.加入Na2s04溶液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i

D.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有益的是()

A.氨的合成B.食物腐败

C.塑料的老化D.金属的腐蚀

8.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工业合成氨

9.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储水

B.A1在02中燃烧生成AI2O3,用铝粉代替铝片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D.KC103分解制取02时,添加少量Mn02

10.反应4A(s)+3B(g)—2C(g)+D(s),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

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

B.分别用B、C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

D.在这2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都逐渐减小

11.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下列关

于化学反应速率和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3mLlmol/Llmol/L

1moLL-FeCb溶液C11SO4溶液

2mLH,O

2mL0.01mol/L

‘FeCh溶液5mL

1moLL-1

A.取少量图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可以证明可逆反应2Fe3++2I

2+

一#2Fe+I2存在反应进行的限度

B.若图②是将10mLimol/LNaOH溶液一次性且快速加入到10mLlmol/LHCl,结束反应10s,贝!IHC1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O.Olmol/(Ls)

C.图③可以探究H2s0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左试管的速率小于右试管的速率

D.图④比较Fe3+、O?+对反应H2O2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效果

12.N2O在金表面分解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ti/2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t/min020406080

c(N2O)/(mol0.1000.0800.0600.0400.020

•L1)

A.N2O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为O.OOlOmokLlmiifi

B.lOOmin时N2O消耗完全

C.该反应的速率与N2O的浓度有关

D.该反应的半衰期timin与起始浓度方根。/­广】的关系满足ti=5OOcomin

22

1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②将①中的黄色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CC1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减小,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另一份不加CC1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颜色变黄的原因是:H2O2+2r=l2+2OH

B.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I2溶于CC14

C.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H2O2浓度减小

D.由该实验可知,12可以加快H2O2分解产生气泡反应速率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措施中与改变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铁制器皿涂油刷漆

B.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

C.厨房中尽量使用铁锅而不使用铝锅

D.将酸奶存放在冰箱中

高温

15.一定量的铁粉和水蒸气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

+4H2(g)o下列条件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铁粉的质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16.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IO^+3HSOs=3S0t+Cl+3H+o已知该反应的速

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Cl。*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纵坐标为v(C1)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i〜t2时间内C7。*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少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

H2O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浓度/(mol-L1)2c(N2)c(H2)c(NH3)

01.03.00

ti0.8

t22.1

(1)tih时,c(NH3)=mol«L-1o

(2)0〜t2h内,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N2)=mobL'•

hio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消耗ImolN2的同时消耗3molH2

B.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3V正(H2)=2v逆(NH3)

(4)合成氨反应中,随温度升高氨的产率下降。生产中选定的温度为400〜500℃,温度不宜过低的原

因是,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有、。

(5)合成氨反应可能的微观历程如图所示:

〃〃幽2过程卜扬版明扬过程或双明随访过程用,潟,〃貌,“盼奥〃

图例:如“RR催化剂%H2O0N2次NH;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已知过程III可以表示为2N*+6H*=2NH3*,则过程n可以表示

为O

18.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i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UY(g)+3Z

(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速率

为。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

率分别为

甲:v(X)=3.5molL'min1;

乙:v(Y)=2mol-L1-min1;

丙:v(Z)=4.5molL1min1

T:v(X)=0.075molL_1s_1o

若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铝空气海水电池:以铝板为负极,柏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

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4A1(OH)3。

负极:;

正极:o

19.将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g)+12(g)U2Hl(g)(正反应放热),反应经过5分钟测得碘化氢的浓度

为0.5mol/L,碘蒸气的浓度为0.25mol/L.请填写以下的空白:

(1)求反应速率v(HI)=;v(H2)=;氢气的起

始浓度=.

(2)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则平衡浓度C(HI)、C(12)、C(H2)的关系是(填”相

等”、“2:1:1”或“均为恒量”)

(3)反应过程中混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I反应Fe+H2sO4=FeSO4+H2t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填“正”或“负”)极;

其电极反应式为:,外电路中电流由流出。(填电极材料名称)。

(3)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原因是o

A.增加铁的量

B.改稀硫酸为98%的硫酸

C.增大压强

D.滴加几滴CuSO4溶液

II.在一定温度下将2moiA气体和4mo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发生反应:A(g)+2B(g)U3c

(g)+D(s)o若经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贝!]:

(4)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5)2min时物质B的浓度为。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CCADAAADABA

题号1213141516

答案CCCCC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分析】根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即: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解答】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

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要注意与外因的区别.

2.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

通入CO2④恒容下充入N2⑤恒压下充入N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

【分析】增大压强、浓度、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有气体参加反应,则反应速率加快,故选;

②C为纯固体,增加碳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不选;

③通入CO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

④恒容下充入N2,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不选;

⑤恒压下充入N2,反应体系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不选;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

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U2NH3(g),在10s内H2的物质的量由3.6mol减小

到则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s)]为()

A.0.04B.0.08C.0.12D.0.16

【分析】根据v=辞进行计算。

【解答】解:由10s内H2的物质的量由3.6mol减小到L2mol,根据v=%可以计算H2的反应速率

v(//2)=(亲卷2)1noz/«.s)=0.12moZ/(L-s),则以出)=1v(W2)=0.04moZ/(L-s);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题目比较简单。

4.关于下列过程,应加快其速率的是()

A.食物的变质B.橡胶和塑料的老化

C.金属的锈蚀D.工业上合成氨

【分析】A.食物腐败消耗人类需要的食物;

B.塑料老化消耗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塑料产品;

C.金属锈蚀消耗金属;

D.氨气是人类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

【解答】解:A.食物腐败消耗人类需要的食物,应降低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塑料老化消耗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塑料产品,应降低反应速率,故B错误;

C.金属锈蚀消耗金属,应降低反应速率,故C错误;

D.氨气是人类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需要增大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比较简单。

5.常温下足量锌粒与稀硫酸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f,下列操作或加入的试剂能够加快反应速

率但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的是()

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

C.加入盐酸D.加入Na2s04溶液

【分析】常温下足量锌粒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则硫酸的量决定氢气的体积,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

响产生H2的总量,采取措施有:形成原电池,升高温度,改变锌粉的颗粒大小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H2的总量不变,故A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几乎不变,故B错误;

C.锌足量,加入盐酸会增大生成H2的量,故C错误;

D.Na2s04溶液中的溶质对于生成H2的量无影响,但溶液中的水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元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

等。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i

D.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B.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不一定就越明显;

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Is内该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0.8mol/L;

D.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

度变化视为Oo

【解答】解:A.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化学反应速率能定量表示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不一定越明显,如强酸强碱的反应,反应瞬间完

成,无明显现象,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Is内某物质的浓度

变化0.8mol/L,故C错误;

D.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

度变化视为0,不能用于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和计算,注意计算得到的速率是平均反

应速率,题目难度不大。

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有益的是()

A.氨的合成B.食物腐败

C.塑料的老化D.金属的腐蚀

【分析】为提高生产效益或促进人类发展的反应,需要加快反应速率,而材料的腐蚀、老化、食物腐烂

等需要减慢反应速率。

【解答】解:A.合成氨有利于生产生活,所以氨的合成中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对人类有益,故A正确;

B.食物腐败造成资源浪费,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无益,故B错误;

C.塑料的老化造成资源浪费,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无益,故C错误;

D.金属的腐蚀造成资源浪费,化学反应速率的增大对人类无益,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化学与生活,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知

道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内涵及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B.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D,工业合成氨

【分析】对于能为人类的生活和生成有利的反应,一般需要增大反应速率,而金属的腐蚀、食物的腐败、

塑料的老化等消耗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能源和材料,则应降低反应速率.

【解答】解:A、钢铁腐蚀消耗金属Fe,则应降低反应速率,故A不选;

B、食物腐败消耗人类需要的食物,则应降低反应速率,故B不选;

C、塑料老化消耗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塑料产品,则应降低反应速率,故C不选;

D、氨气是人类需要的重要化工原料,则工业合成氨需要增大反应速率,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明确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

度不大。

9.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储水

B.A1在02中燃烧生成A12O3,用铝粉代替铝片

C.CaC0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02时,适当升高温度

D.KC1O3分解制取02时,添加少量MnO2

【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气相反应)、增大物质的

浓度(固体除外)均能加快反应速率来回答。

【解答】解:A.加入蒸储水,相当于稀释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

B.用铝粉代替铝片,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所以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在KC1O3固体分解制取02中,添加少量MnO2,MnO2能够作催化剂,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外界条件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

因,学习中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

10.反应4A(s)+3B(g)—纥(g)+D(s),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

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

B.分别用B、C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

D.在这2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都逐渐减小

【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一般也

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

B.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

D.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加.

【解答】解:A.物质A是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

B.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v(C)=3:2,故B正确;

C.2min末的反应速率为即时速率,用B表示速率0.3mol/(L-min),是2min内的平均速率,故C错

误;

D.C是生成物,在这2min内C的浓度逐渐增加,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及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一般视为常

数,故增加或减少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一般也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化

学反应速率为一段时间内平均速率,不是即时速率.

11.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下列关

于化学反应速率和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10mL0.1mol/L5mL3mL1mol/L1mol/L

0.1mol-L-10.1mol-L-1FeCb溶液CuSO”溶液

H2sO4溶液H2sO4溶液

气球气球

2mLH2O

610mL5%旦。2溶液

4

5mL

z0.1mol.L-'\;:;?:

Na2s2O3溶液

©②③④

A.取少量图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可以证明可逆反应2Fe3++2I

2+

一#2Fe+I2存在反应进行的限度

B.若图②是将lOmLlmol/LNaOH溶液一次性且快速加入到lOmLlmol/LHCl,结束反应10s,贝l|HC1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O.Olmol/(Ls)

C.图③可以探究H2s0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左试管的速率小于右试管的速率

D.图④比较Fe3+、O?+对反应H2O2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效果

【分析】A.根据反应可知碘化钾过量,若反应不可逆,完全反应,就不存在Fe3+;

B.代入公式v(HC1)=浅即可;

C.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需要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解答】解:A.lOmlO.lmol/L的KI的物质的量为n=cV=0.1mol/LX10X103L=103mol,

2ml0.01mol/LlFeC13的物质的量为n=cV=0.01mol/LX2X10_3L=2X10-5mol,根据反应可知碘化钾过

量,若反应不可逆,完全反应,就不存在Fe3+,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说明反应可逆且有

限度,故A正确;

X1

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HC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HC1)=—^-2P°--=0.05mol/(L-s),

VAt20xl0-JLxl0s

故B错误;

C.左侧H2s04浓度大于右侧H2s04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因此左试管的速率大于右试管的速

率,故C错误;

D.阴离子不同,需要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

不大。

12.N2O在金表面分解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ti/2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t/min020406080

c(N2O)/(mol0.1000.0800.0600.0400.020

•L1)

A.N20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为O.OOlOmobL'•min'1

B.lOOmin时N2O消耗完全

C.该反应的速率与N2O的浓度有关

D.该反应的半衰期timin与起始浓度(小。(•丁】的关系满足ti=5OOcomin

22

【分析】A.20min时,N2O浓度为0.080mol・L-L而在60min时,N2。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每20minN2O浓度消耗0.020mol/L;

C.该反应匀速进行,与起始浓度无关;

D.N2O起始浓度为0.080mol・lJl时,40分钟达到半衰期,代入关系式验证。

【解答】解:A.20min时,N2O浓度为0.080mol・L-L而在60min时,N2。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因

此N2O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0.0010mol«L^min1,故A正确;

B.每20minN2。浓度消耗0.020mol/L,因此当lOOmin时N2O消耗完全,故B正确;

C.该反应匀速进行,与起始浓度无关,故C错误;

D.N2O起始浓度为0.080mol・U1时,40分钟达到半衰期,代入关系式验证,可得:40min=500X0.080,

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侧重考查学生速率计算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黄;

②将①中的黄色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CC1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减小,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另一份不加CC14,振荡,产生气泡速率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颜色变黄的原因是:H2O2+2I=I2+2OH

B.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12溶于CC14

C.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H2O2浓度减小

D.由该实验可知,12可以加快H2O2分解产生气泡反应速率

【分析】A.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变黄是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B.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四氯化碳萃取了溶液中的12;

C.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四氯化碳萃取了溶液中的12;

D.通过对比等量黄色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和不加入四氯化碳产生气泡的速率。

【解答】解:A.将H2O2溶液与KI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变黄是过氧化氢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方程

式H2O2+2「=12+201正确,故A正确;

B.②中下层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四氯化碳萃取了溶液中的12,碘单质溶于CC14会呈紫色,故B正确;

C.②中产生气泡速率减小的原因是四氯化碳萃取了溶液中的12,12浓度减小导致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减

慢,故c错误;

D.通过对比等量黄色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和不加入四氯化碳产生气泡的速率,可以看出不

加入四氯化碳产生气泡速率无明显变化,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碘单质后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减小,可以得到

12可以加快H2O2分解产生气泡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无机实验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措施中与改变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铁制器皿涂油刷漆

B.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

C.厨房中尽量使用铁锅而不使用铝锅

D.将酸奶存放在冰箱中

【分析】改变反应物浓度、改变温度、改变反应物接触面积、改变压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催化剂都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铁制器皿涂油刷漆可减少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有利于减缓铁制器皿的腐蚀速率,

则铁制器皿涂油刷漆与改变反应速率有关,故A错误;

B.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可以减少氧气的浓度,有利于减缓食品的速率,延长保质期,则食品包装袋

内充入氮气与改变反应速率有关,故B错误;

C.铝锅在炒制食物时,可能会因食物的酸碱性使得铝溶解造成微量的铝元素被人体吸收囤积,所以家

用炒菜使用铁锅而不使用铝锅,则厨房中尽量使用铁锅而不使用铝锅与改变反应速率无关,故C正确;

D,酸奶存放在冰箱中,可降低温度,减缓酸奶的氧化速率,延长酸奶的保质期,则将酸奶存放在冰箱

中与改变反应速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为高频考点,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的调控作用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产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高温

15.一定量的铁粉和水蒸气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

+4H2(g)o下列条件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铁粉的质量

B.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高温

【分析】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来说,增大压强、浓度、升高温度以及增

大固体的表面积,都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增加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A错误;

B.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

D.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则容器体积应增大,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

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概念的综合理解和

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为D,注意压强与浓度的关系。

16.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3HSO5=3S。歹+CT+3H+。已知该反应的速

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C20.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B.纵坐标为v(C「)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i〜t2时间内GO*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少

【分析】A.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

C.图为用前。5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

D.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

【解答】解:A.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反应进行时生成氢离子,则反应开始时速率增

大可能是c(H+)所致,故A正确

由图中纵横坐标可知,纵坐标为「)的〜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故正确;

B.v=—△t,v(CvtB

C.图为用C/OI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i〜t2时

间内C/0*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量,故C错误;

D.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则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少,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速率与浓度、时间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

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

H2O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浓度/(mol-L-1)C(N2)C(H2)C(NH3)

01.03.00

ti0.8

t22.1

(1)tih时,c(NH3)=0.4mol•L1。

0.311

(2)0〜t2h内,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N2)=—mol-L-^h^o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填标号)。

A.消耗ImolN2的同时消耗3molH2

B.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3V正(H2)=2v逆(NH3)

(4)合成氨反应中,随温度升高氨的产率下降。生产中选定的温度为400〜500℃,温度不宜过低的原

因是反应速率小,生产效益低,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有产率降低、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高、

催化剂活性差。

(5)合成氨反应可能的微观历程如图所示:

,意斛,“过程乂明源明物过程的防»物热JL

图例:/〃〃〃/〃〃/〃〃催化剂%H2O0N2&NH;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已知过程III可以表示为2N*+6H*—2NH3*,则过程II可以表示为

N2*+3H2*=2N*+6H*。

【分析】(1)图表数据得到氮气的浓度变化=1.0mol/L-0.8moi/L=0.2mol/L,反应为:N2(g)+3H2

(g)-2NH3(g),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得到氨气的浓度变化;

(2)0〜t2h内,氢气浓度变化=3.0mol/L-2.1mol/L=0.9mol/L,反应为:N2(g)+3H2(g)—2NH3

(g),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得到氮气浓度变化=0.3mol/L,反应速率丫=啰;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出

其他的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

衡;

(4)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小,温度过高平衡逆向进行,催化剂活性小;

(5)过程II是在催化剂表面断裂氮氮键和氢气中化学键形成氮原子和氢原子的过程。

【解答】解:(1)图表数据得到氮气的浓度变化=1.0mol/L-0.8moi/L=0.2mol/L,反应为:N2(g)+3H2

(g)=2NH3(g),生成氨气的浓度变化为0.4mol/L,

故答案为:0.4;

(2)0〜t2h内,氢气浓度变化=3.0mol/L-2.1mol/L=0.9mol/L,反应为:N2(g)+3H2(g)—2NH3

(g),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得到氮气浓度变化=0.3mol/L,0〜t2h内,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

的平均速率:v(N2)=

0.3

故答案为:一;

(3)A.消耗lmolN2的同时消耗3m0IH2,反应正向进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当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和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故C错误;

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2V正(H2)=3v逆(NH3),说明v正(NH3)=v逆(NH3),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V正(H2)=2v逆(NH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合成氨反应中,随温度升高氨的产率下降。生产中选定的温度为400〜500℃,温度不宜过低的原

因是:反应速率小,生产效益低,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有:产率降低、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催化剂

活性差,

故答案为:反应速率小,生产效益低;产率降低、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催化剂活性差;

(5)过程n是在催化剂表面断裂氮氮键和氢气中化学键形成氮原子和氢原子的过程,过程II可以表示

为:N2*+3H2*=2N*+6H*,

故答案为:N2*+3H2*=2N*+6H*。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和工业

生产条件选择。

18.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i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UY(g)+3Z

(g)。

(1)经5111m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速率为0.03mol

-1.-1

•LT.mni。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

率分别为

甲:v(X)=3.5molL1min1;

乙:v(Y)=2molL1min'

丙:v(Z)=4.5molL1min'

丁:v(X)=0.075molL1s

若其他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丁〉乙>甲>丙。

(3)铝空气海水电池:以铝板为负极,柏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

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4A1(OH)3=

负极:Al-3e-+3OlT=Al(OH)3;

正极:02+2生0+45=40丁。

【分析】(1)由题意可列反应2X(g)UY(g)+3Z(g)的三段式,再根据反应达到平衡时,此时测

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可得Y的物质的量,代入公式v(Y)=笔^即可;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将甲、乙、丙、丁转化为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再

根据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分析即可;

(3)电池工作时,负极为A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l-3e+30H=A1(OH)3,

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解答】解:(1)由题意可列三段式为:

2X(g)UY(g)+3Z(g)

起始量(mol)300

转化量(mol)2xX3x

平衡量(mol)3-2xX3x

反应达到平衡时,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有-----------=1.2,解得x=0.3,Y

的物质的量增加0.3mol,所以用Y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