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度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度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度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度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农业文化发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吴县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为太湖水网平原的一部分,素有“一山二水七分田”之说。县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D)草鞋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粳、籼稻谷表明,早在6000年前境内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A.东山B.西山C.木渎D.唯亭2、清同治四年(1865),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共科平米336810石8斗,实征本色米173594石,成为全国粮赋重地之一。民国时期,县内开始稻作试验,推广(A)方式灌溉。A.机电B.木质水车C.木质水车D.土砖井3、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技术,使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达376960吨,比1949年增长94%。1958年,实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挂起“共产风”、浮夸风,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受挫折,粮食产量连续(A)年减产,致使经济严重困难。A.三B.六C.八D.十4、60年代初,实行以(B)为基本核算单位,纠正“大跃进”中一些“左”的错误,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A.家庭B.生产队C.个人D.乡镇5、1962年4月,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来吴县(A)公社长桥大队作水稻高产示范试验。A.郭巷B.望亭C.长桥D.金山6、1964年至1966年,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在(B)公社奚家大队蹲点A.郭巷B.望亭C.长桥D.金山7、1969年、1970年,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抵(C)公社龙桥大队传授水稻丰产经验,前后历时数载,极大地推动了吴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传播。A.郭巷B.望亭C.长桥D.金山8、1969年,(B)稻、(B)制在县内全面铺开,粮食总产大幅提高。A.双季、二熟B.双季、三熟C.三季、四熟D.四季、四熟9、1970年,(C)公社龙桥大队麦亩产超一吨,成为江南高产地区的一面红旗。A.郭巷B.望亭C.长桥D.金山10、1971至1974年,全县连续四年出售商品粮超过25万吨,名列全国前茅。1974年8月,(B)与山西大寨、湖南韶山一起被中国科学院列为国家民用重点科研项目试验单位,着重进行水稻种植全盘机械化试点。A.越溪公社三大队B.越溪公社一大队C.郭巷公社一大队D.郭巷公社三大队11、1974年8月,越溪公社一大队被中国科学院定位全国三个农机化试点单位之一,并被国家计委列入国家民用重点科研项目,主要进行“(D)种植全盘机械化”试点。A.小麦B.油菜花C.玉米D.水稻12、进入80年代,吴县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单一经营、高产穷县的局面,农村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全面兴旺的可喜景象。(C)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人口基金会选择吴县为一级技术推广中心。A.1975年B.1979年C.1985年D.1979年13、建国后,重视三麦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改进栽培技术。60年代初期,曾一度试行套播麦,但因经验不足,技术不配套,未能推广。1966年,学习常熟种麦能手(A)经验,实行阔埨深沟,薄片深翻,精捣细斩,提高秋播质量,确保全苗。A.倪永福B.倪康C.曹德贵D.曹贵14、民国8年(1919),(C)镇业主严良灿建成吴县第一家机械碾米厂,拥有砻谷机2台,碾米机4台,马达3部,日产大米32.25吨。A.东山B.西山C.木渎D.郭巷15、1984年,光福乡田舍村顾春生出村跨乡到东渚乡承包游湖生荒圩田230亩,加上原来承包田,共承包土地293亩,成为苏州第一个农户开荒联合体,又称(B),属合作经营性质。1987年,经营耕地扩大到420亩,其中粮田220亩,旱地30亩,水面170亩,生产粮食87.60吨,完成粮食合同定购任务50吨。A.光福农场B.春生农场C.东渚农场D.四季农场16、“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FAO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五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份报告中估计,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球有4.5亿人挨饿。当时世界只有45亿人左右。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增加到10亿。文中的FAO是什么组织?(B)A.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B.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C.联合国难民组织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7、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C)A.1971B.1975C.1981D.198918、荸荠、(D)、慈姑称为吴县“烂田三宝”。A.菱B.茭白C.莼菜D.莲藕19、民国期间,水稻害虫有稻蝗、螟虫等,病害有烂脚瘟(纹枯病)等。当时政府虽有农事机构,但对病虫害防治不力。农民则供神拜佛,祈求减灭灾害;或采用拍、赶、捉等方法,但收效甚微。建国后,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不断变化。1959年我县建立测报站,1965年各人民公社均配备(C),从此形成较完整的测报体系,减少虫害损失。A.保管员B.保洁员C.植保员D.安全员20、1985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撤销培训班,成立(B)。A.培训所B.吴县粮食职工学校C.科教股D.科教班21、民国27年,姚季英在(C)开办永和面粉厂,是现属吴县境内最早的机械制粉厂。A.长桥B.木渎C.甪直D.西山22、1949年5月1日吴县人民政府成立,当时面临三大任务:支援解放战争;平定匪霸叛乱;发放赈济粮以安定民心。这一切都需要粮食做后盾,但粮食流通分配仍由私商操纵。这些私商出于唯利是图目的,趁机兴风作浪,大搞投机倒把。从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全县共掀起(B)次粮价大涨风。A.一B.三C.五D.八23、(D)年间,吴县形成有组织的粮食市场,地点设在玄妙观西脚门“三万昌”茶馆内。A.康熙B.乾隆C.道光D.宣统24、吴中区粮食工作面临的历史性转折和挑战,需要构筑做大一个粮食市场、做优三级放心粮店、做好四个粮食基地、做实五级粮食储备、做强多个粮食综合体等五条应急防线,打造、、、等“四放心”粮油工程,并号召凝聚起全行业、全社会的力量,开创全区粮食工作新局面。答案:放心粮源、放心市场、放心粮店、放心粮库。25、冷战后已闹了5次粮荒。26、全球粮食生产"贫富不均"。(√)27、解决粮食危机要靠各国联手。(√)28、粮食走私的出现源于国内外粮食价差扩大。(√)29、中国的粮食低价背后,是大量的粮食补贴,而粮食走私除了使我国关税遭受损失外,还变相使得粮食补贴流失境外。(√)30、粮食生产不仅是人均消费粮食的基础,同时也是肉类生产的基础,以及其他工商业活动和一切消费品生产的基础。(√)31、【判断】1972年2月,县局设立科教股,各基层工厂建立教育领导小组,同工会配合,定期研究部署职工教育。(√)32、【判断】1982年3月建立吴县粮食系统职工培训班,配备专职领导和教师。(√)33、【判断】1990年9月17日,吴县粮食经济学会成立,选举学会正副会长、秘书长,由15名同志组成理事会。(√)34、【判断】自1990年至1993年,吴县粮食经济学会共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论述)50篇,每年都出席华东六省一市的粮经研讨活动,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科协系统的先进学会。(√)35、【判断】我国的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大家都比较熟悉;相比之下,枫桥米豆市场形成较早,曾经位居全国之首,却鲜为人知。(√)36、【判断】粮食企业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财务和经营两方面的管理。(√)37、【判断】道光十五年(1835年),吴县绅董组办丰备义仓,为吴县最早储备仓房。(√)38、【判断】民国8年,木渎镇业主严良灿将自办的3家米坊合并建成机械碾米厂,成为现属吴县境内第一家机械碾米厂。(√)39、景德镇国家粮食储备库“一符四无”储备率达到100%,被评为全国中央储备粮管理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40、从“普通米”到“富硒米”,从“无机硒”升级为“有机硒”,从“无定量”转变为“有定量”,是当前高效农业、功能农业发展的一个有益探索,也传递出农业科技企业谋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积极信号。(√)41、【判断】安徽歙县人吴理卿在郭巷创办吴太号酱米油作坊。吴县糙米人工碾白的专业经营由此开始。(×)正确答案:在木渎创办吴太号酱米油作坊。出自《吴县粮食志》42、【判断】1999年10月,由苏州地区粮油学会的帮助指导并报请县科协审查批准,吴县粮油学会成立。(×)正确答案:1979年10月,由苏州地区粮油学会的帮助指导并报请县科协审查批准,吴县粮油学会成立。43、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安全事项之一。(√)44、民国时期,县内农民向来不重视三麦生产,耕作粗放,播种时不施基肥,白田下种,一般每亩播3至7公斤。种后很少管理,翌年小满至芒种收获,产量甚低,亩产仅15~30公斤。农家流行俗语:“一粒麦子二头尖,丢在田里大半年,风吹雨打无人问,来年收获一点点。”三麦是指哪三麦?答案:三麦是指小麦、元麦(裸粒小麦)和大麦(有壳大麦)的统称。45、吴中区现在有两个粮食批发市场,分别是哪两个?答:分别是位于郭巷街道姜庄村的省级龙头企业--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以及位于木渎姑苏村的木渎粮食批发配送市场。46、2011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什么?答案: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平稳。47、什么是绿色食品?答: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48、什么是有机农业?答: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9、市场上,老百姓低价购买的食用油,其中往往会掺有棕榈油,棕榈油成本低廉,使用后影响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检验买到的食用油中是否含有棕榈油?答:棕榈油一大特点熔点低,遇见温度低时,会凝结成白色猪油状态。人们只要把买到的油脂放入冰箱中(5度左右)2=4小时,看是否有白色物析出,有白色物析出可判定油脂中掺有棕榈油。还可根椐白色物析出的量多少,估计掺入量的多少。50、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答:(1)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了运输,相关的化工产品.间接的影响了农业的上游产业。(2)农产品用于生物燃料,酿造等消耗性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粮食。(3)肉类的需求急剧增长,消耗了大量的粮食。(4)投机活动.大量囤积的粮食使流通的粮食量减少,拉升了价格。粮食的生产,是一个与生产,销售,消费存在很大关联的产业,具有周期性.应对上涨问题,必须加大供给。5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答:袁隆平。5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一种什么样的水稻。答:杂交水稻是利用遗传关系较远的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杂种1代种子的杂种优势来获得优质高产的水稻。53、中国的杂交水稻被世界称为什么?答:东方魔稻。54、苏州地区“三品”大米名录(截至2010年底)是指哪“三品”?答: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55、有机硒大米是一种什么样的有机硒?答:“有机硒”概念,即通过改良土壤有效硒含量,由植物根部吸收后经光合作用将有机硒传递给大米,并实现硒含量定量控制。56、某地区2007年人均粮食产量1600千克,这是一个平均指标。答:不对,这是一个相对指标。57、粮食仓库安全储藏的性能:防潮、隔热、通风密闭自如、防鼠雀及安全性能。答:对58、粮食战争的本质是什么?答:粮食战争的本质不仅仅是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力量”作用的结果。59、2011年的10月16日是第几个世界粮食日?答:第31个。60、苏州市大型的粮食储备库有哪几个?(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都可以回答)答案:木渎粮食储备库、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在建的胥口粮食储备库。61、《战国策》里有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的纺织品。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绨制的衣服,但在齐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看到齐国对丝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国、梁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几年后,齐王更改了命令,只准大臣穿着布衣,而且不准把齐国的粮食卖给其他小国。结果,鲁、梁等国因为饥荒内乱,不战而亡,不得不归顺齐国。他告诉我们什么?答: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粮食战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关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62、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答: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迅速展开,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也有了发展,私营粮食经销商和不法资本家利用粮食自由贸易进行套购活动,企图控制社会主义粮食市场。在农村,一些富农和上中农有粮不卖,私营粮商争相抢购囤积,国家粮食收购计划不能完成,销售计划大大突破,以致国营粮食脱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引起整个物价大波动,破坏市场稳定,使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无法顺利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即粮食统购统销。63、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农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两个重要文件,制定了粮食的哪三定政策?答:定产、定购、定销,实行一定三年不变,有灾照减,增产不增购,定销一年核定一次。64、《农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两个重要文件,这两个文件有什么深远意义?答:进一步完善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解除了农民“统购无底,增产无益”的顾虑,调动了农民增产粮食的积极性,同时保证了城镇居民和工矿区对粮食的需要。65、以粮为纲是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答:以粮为纲是在中国建国后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66、以粮为纲、吃食堂、学大寨有很大的联系吗?答:以粮为纲是在中国建国后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以粮为纲、吃食堂、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67、1957年反右后,1958年大跃进,国家提出了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什么为纲?答:农业以粮为纲。68、中国的原始农业生产,在什么时候产生的?答: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69、“粮食安全”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答:20世纪70年代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来的。70、“粮食安全”基本含义是什么?答: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共0条评论...71、毛泽东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答:1、先合作化后机械化。2、兴修水利,基本消灭普通的水灾旱灾。4、“八字宪法”。所谓“八字宪法”,是指毛泽东1958年提出的农作物增产的八项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72、我国的粮食产量大致的概况是什么?答:①我国粮食总产量大,但商品率低(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最多的国家,但对我国只能基本自给,商品率低)。②生产地区分布不平衡,地区差异大。③粮食生产水平低。④生产的年际变化大。其中粮食生产中水稻产量占第一位,占总产量的45%以上,其次为小麦占22.31%。其次为玉米占20%以上。73、上世纪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人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粮票,因此全国各省、市政府均发行使用各种粮票。鱼米之乡的江南古城苏州发行了哪些粮票?答:宝带桥粮票、拙政园粮票(未发行流通)。74、2010年的10月16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