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1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理通过理解与人相连。说理需要与交流对象的自我连起来。深刻的道理要透达人心。说理不仅不局限于一方说服另一方,甚至也不局限于相互说服。我们须更广泛地把说理理解为一个共同努力获得理解的过程。在这个基本意义上,你尝试加以说服的一方,他自己希求理解,希求真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庄子视说服的至境为心服,心悦诚服,这不是虚悬过高的标准,而是阐发能说服人的真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就连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后。在一事上说服别人,尚不是说理的目的;说理的目标要更高些:通过在此一事上的说服,让对方自己获得理解的能力。说理的目标,若从根本上说,与其说是在此一事上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不如说是一种心智培育——说理是一种教化。我们不要把目光总盯在说服他人达成共识上面。对说理来说,提升理解是首位的,是否达成一致看法倒在其次。哲学家虽然提供过很多美妙的论证,但他们并没有让我们获得共识。迈蒙尼德为天帝存在提供过出色的证明,谁由于这种证明信教或改宗?芝诺论证一番,结论是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贝克莱论证一番,结论是外部世界并不存在,谁信过?哲学家那些精妙的论证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新理解,但没有谁由此提供关于世界的唯一真理。强势理性主义者把理当作摆好在那里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它都具有让人不得不接受的力量。自己手握真理,一番论证之后,持相反看法的人们自会弃暗投明。他们愚蠢地相信,听完他讲的道理,别人若还坚持相反的看法,那只能是因为他们愚蠢,甚至因为他们邪恶。我对这种态度充满警惕。他们的自大不仅来自对说理的浓厚误解,也来自极为世俗的方面——他们所持之理,是理学一统天下时的理学之理,第1页/共10页是科学主义一统天下时的科学真理。孔子的儒学与称王称霸的儒学是两种儒学。面对强势者的一套套道理,我们要说:“你别跟我讲道理。”年轻人对一套一套大道理的警惕乃至反感,并非一概来自青春期的反叛心理。年轻人的自我正在成形,保持自我以让它自然生长至关紧要,需要的是培育,需要某些东西来辅助它的生长,而不是需要一套套泰山压顶的道理来把它从头塑造。说理亦有其境其时,这个“境”、这个“时”不是附加在现成道理之上的东西,它内在地构成说理。不当言而言,失言。材料二:通过叙事说理的典型体裁是寓言。寓言是引向特定道理的故事。我们从小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狼吃小羊的故事。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为什么呢?用心一也。这种说理方式也与寓言相似。什么时候是在讲事儿,什么时候是为了说理,多半能分出来。水往低处流,“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听就知道是要说理了——这些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若不为说理,讲它做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是个事实,不过,说这话不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而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情包含道理,隐含道理,以叙事方式说理,可以先讲事儿,然后把道理明说出来。你先讲个郑人买履的故事,然后说“宁信度,毋自信”的人真可笑。孟子讲了个子产遣人把鱼放生的故事,引出结论“故君子可欺以其方”,不讲,听者可能并不知道言者讲这个故事要说明什么。有时候,事儿讲了,道理已经十分显豁,不必再说什么。“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下面就不必唠唠叨叨说些人该怎么安身立命的大道理了。实际上,再怎么讲,恐怕也讲不确切,难以尽达这短短一句已经说出的。“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是明述具体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是在一般的层面上讲述道理。不过,叙事与说理是就两个极端而言。“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这话是叙事还是说理?只好说,介于叙事和说理之间。同样可以泛泛说,叙事之说理与说理之说理有隐彰之别,叙事之说理是暗示道理,说理之说理,当然是说出道理。常说到“春秋笔法”,只记事,不评论,据说已经把治国的大道理都讲清楚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不是论文体,说理时的引用率却甚高。论文体的发展自有其道理,但没有什么道理要求我们只能用标准的论文体说理。实际上,很多卓越的说理者都寻求适应于自己的特殊说理形式。第2页/共10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说理的根本目标并不是说服对方达成共识,而是让对方自己获得理解的能力。B.强势理性主义者虽然掌握了真理,但无法用一套套道理改造叛逆期的年轻人。C.生活中,人们讲述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为了说理,否则就没有了讲述的必要。D.因有时无法严格区分叙事与说理,所以卓越的说理者会寻求适己的说理形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迈蒙尼德等西方哲学家虽不以说服他人为目的,却用精妙的论证提供了对世界的新理解。B.与年轻人说理时,关注他们青春期的成长特质,不讲大道理,就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C.叙事说理是在寓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和寓言相比,它的叙事性更弱,但说理性更强。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说理时的引用率很高,说明作者是个卓越的说理者。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使用了“谁由于这种证明信教或改宗?”“谁信过?”等反问句,态度鲜明,强化了作者的观点。B.材料一说,与强势理性主义者持相反看法的人终会“弃暗投明”,运用反语,暗含对强势理性主义者的讽刺。C.用叙事来说理。D.材料二中两处加点的“一般”意思并不相同,前者的意思是“简单、不深入”,后者的意思是“普遍、通常”。4.两则材料都围绕“说理”展开,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5.当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冲突频发。请结合两则材料,为家长提供解决冲突的建议。(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庖丁解牛胡炎有人请庖丁解牛。其时庖丁刚刚睡醒,正在细细梳发。近午的日光斜照窗棂,在墙壁上投下朦胧的光影。庖丁也站在光影里,形销骨立。他听到了来人的声音,不急,衣冠整齐后,这才打了个哈欠,缓步出门。第3页/共10页上午睡觉,是庖丁的习惯。来人奉上酬银。庖丁瞟一眼,银面肃然。酬银自是不菲,这是庖丁的身价。“有劳了!”来人赔笑,拱手。“申时到。”庖丁说。来人点头,告辞。“好草好料,别委屈了牛。”庖丁唤住他,叮嘱。来人诺诺。庖丁坐在院中石桌旁。石桌一尘不染,光华如砥。石桌的上方,是一棵老杏树,疏枝繁叶,有鸟雀啄着青杏,自在鸣啭。庖丁沏了菊花茶,轻啜慢品。清苦中的淡香,入喉便浸淫了灵魂。再吃几块茶点,便做午餐了。庖丁只吃素食,从不食肉。然后,磨刀。磨得很细,很轻。磨刀声如风行水上,有绵长的乐感。①用抹布擦拭干净,庖丁在刀背上看自己的脸,眉似弯弓,目如悬月。庖丁微微笑了笑,又以食指试刀刃,似触未触间,一粒血珠饱满如豆。庖丁把食指含在嘴里,吮了。牛很壮硕,毛色黄亮。庖丁端详一阵,甚是满意。院中早拥了一众看客,引颈翘足,观赏庖丁的绝技。庖丁仍不急,柔柔地抚摸牛脊。良久,再抚牛的面颊。庖丁的手柔若无骨,分明不是拿刀的手。牛一动不动,眼神迷离。庖丁退后一步,对牛说:“我们开始吧。”牛眨了下眼睛,有泪花闪动。“不怕。”庖丁笑笑,取出刀来。众看客屏息敛声,四下静得落发可闻。②刀抖碎了日光,走进牛的肌肤。绵延时,宛似游龙;迅疾时,寒光四溅,波月飞花。酉时,刀入鞘内,庖丁背着手,看眼前的牛。牛依旧站立着,尚有鼻息。“刽子手!”牛哞叫了一声,说。庖丁一愣,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听到牛说人话。日已偏西,夕阳里有血光。牛被血光涂染,徒增了几分悲壮。“你说什么?”“刽子手!”庖丁说:“不,我是艺术家。”第4页/共10页牛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刽子手从不说自己是刽子手。”话落,身体分作两半,轰然倒地。暮色黏稠,庖丁在暝晦的路上独行。外物皆似隐去,唯余那头会说话的牛。庖丁看到自己的刀在牛身上开花。美,美极了!打他将解牛技艺练到炉火纯青时,这花已开了二十余年。可是,牛说他是刽子手。庖丁忽而泪湿双目,世间,终是知音难觅。月色清寒,浴着落泪的庖丁。庖丁感到很委屈,也很孤独。牛说:“上山吧。”“为何?”“你曾是我们的朋友。”山道崎岖,草莽在月色中匍匐。有虫鸣和溪涧之声传来,辽远空明。满天繁星童谣般闪烁。草香雾气一样缭绕,让庖丁有些恍惚。庖丁看到一个少年,剔着瓦块头,骑在牛背上,口含柳叶,吹着清亮的柳笛。山雀在柳笛中舞蹈,甚而有胆大者,落在他的肩上,与他戏耍。庖丁恍然想起,自己曾是个牧童。影影绰绰,果然有一群牛。这些牛中,有他牧养过的,也有它们的亲人、子孙和朋友。庖丁心头一热,加快了脚步。近了,群牛化作一团乱影,消逝无踪。庖丁怅然四望,心底忽而生出一股苍凉。③月光漫泄,收拢,在他眼前站成了一面银镜。镜中人气质卓然,向他微笑。“以解牛之技而冠天下者,非庖丁莫属。”镜中人说。庖丁拱手一揖:“谬赞了。”镜中人庄重了神色,道:“既可解牛,则人宜可解,不错吧?”庖丁震了一下,无话。“这般沉默,是不能,还是不敢?”镜中人冷笑,兀自脱了衣服,亮出清朗的肌体。④庖丁也冷笑了。抽出刀,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对着镜中人,若笔走龙蛇,舞得潇洒自如,舞得狂放无羁。不消半个时辰,庖丁收手,掷刀于地上,发出叮当脆音。“你是个真正的艺术家。”镜中人说。须臾,头颅坠落,全身作千百碎块落入草丛,噗噗有声。是夜,牛哞雄浑,响彻夜空。男牛、女牛、大牛、小牛,用哞唱庆贺一个仇人的死亡。然而不久,它们便后悔了。它们迎来了笨拙的屠夫,那些屠刀不仅拙劣,而且足够凶狠。活着的牛们,开始深深地怀念庖丁,怀念那些死在庖丁手里的牛——那样幸福而优雅的死亡,已成这第5页/共10页世间的绝唱。(有删改)文本二:丁解牛》就是这样。我记得那是一个月夜,月光极亮,我一个人在月色里散步,抬首低眉间,庖丁闯了进来,我听到了两个词:“艺术家”和“刽子手”论,但我尊重自己的直觉。小说写得很顺畅,较之许多苦心营构的作品,它似乎来得更容易些。我写出了说到底,作为写作者,我们所有的写作冲动,最根本的还是对人性的关注,对命运的关切。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来请庖丁解牛,奉上价值不菲酬银,他却只是瞟了一眼,由此可见他是一个虚伪的人。B.庖丁解牛前轻柔抚摸牛、面带微笑安慰牛等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对自己的解牛技艺的自信。C.小说多频次地运用环境描写,或交代了时间的推移,或借此烘托气氛,表现心情,富于感染力。D.小说运用故事新编的形式,对庄子的寓言故事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改编,蕴含思辨意味。7.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刀的锃亮,又使用比喻写出了庖丁杀牛前的冷酷。B.句子②用比拟手法刻画了刀在牛腹游走的轨迹,展现了庖丁杀牛技艺的高超。C.句子③写月光站成了镜子,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场景,传神地写出庖丁心中的幻象。D.句子④中庖丁的“冷笑”,表明他受到镜中人的刺激后已失去理智,怒不可遏。8.庖丁上山之后看到当年牧牛的场景在文中有何作用?9.文本二中作者提到他笔下的庖丁“被历史定论却又渴望在定论中寻求人性突围”,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理解。(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第6页/共10页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材料二: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如无也。及宾客僚属谒见论事,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材料三:帝意在用武开边,而环顾朝臣,皆习故守常,莫有能任其事者。安石一出,悉斥为流俗,别思创建非常,突过前代。帝遂适如所愿,不觉如鱼得水,如胶投漆,而倾心纳之。欲用兵必先聚财,于是青苗、免役之法行。欲聚财必先用人,于是吕惠卿、章惇之徒进。虽举朝争之甚至,俱以安石为不可用,而帝持之愈力,护之愈坚,故当时有谓帝与介甫如出一人者。神宗以好大喜功之资,王安石出而与之遇,宜其流毒不能止。然则非安石之误帝,实帝一念急功名之心自误也。厥后兵不敢用于北,而稍试于西,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彻旦不寐。盖至是始知非常之事之不可幸成也,已晚矣。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光独知其不A然B介甫固大C贤D其失E在于用心F太过G自信H太厚而已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振,通“赈”,救助,与《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的“振”意思不同。B.更,改变,更换,与《赤壁赋》中“洗盏更酌”的“更”意思相同。C.倾心,尽心,诚心诚意,与成语“一见倾心”中的“倾心”意思不同。D.非常,异乎寻常,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非常”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宗皇帝即位之初,谨慎谦逊,鼓励直言进谏,他克己爱民,励精图治,志在动用军队开疆拓土,洗雪第7页/共10页宋代先王的耻辱。B.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循前贤古圣治国之道,想用新法来建立功名,但实际上新法带来的好处无法弥补新法给国家的损害。C.王安石一进入官场就遭到了轻视,朝廷官员全都斥责他粗俗不堪,于是他就想通过创建非同一般的功业,超越前代之人。D.赵翼认为,王安石与天性贪大求功的神宗非常投合,王安石聚财是为了助力神宗用兵,这自然会给宋带来无穷尽的祸患。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2)而稍试于西,灵武之役,丧师覆将,涂炭百万。14.王安石的指责找出相应的事实支持。(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陪窦侍御泛灵云池高适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注】①投辖,殷勤留客。②避骢,回避侍御史。③持,凭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一项是()A.“思不穷”三字承白露时节凄寒彻骨的感受而来,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B.有感于塞上军旅生活如江湖般波诡云谲,诗人生出泛舟离开的强烈愿望。C.日暮时分,水天相连,景象苍茫壮阔,烘托了宾主游览灵云池时的心情。D.本诗和《燕歌行》都用“歌”“舞”意象,表达了对军中苦乐不均的不满。16.本诗最后两句意蕴深厚,请谈谈你的理解。(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第8页/共10页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老王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幅古画,画面上圆月一轮,古木连天,山石间清泉潺潺,秋气淋漓。他看得入神,竟不自觉吟起了王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自己想长留于画境中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郭橐驼受到了广泛欢迎,侧面写出他在种树方面的高超技艺。(3)古人经常使用问句来收束全篇,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如“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队士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开尾圆锥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业级正庚烷B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宾馆素色面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女戒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媒体教学产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商标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压型瓦楞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医用腹部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凉鞋冷压面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7)试题及答案
- 动物健康数据挖掘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2-国开-参考资料
- 走进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DG∕TJ 08-2220-2016 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技术规程
- 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低段单元作业设计方法
- 手术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高清版)DZT 0079-2015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全国甲卷)(含答案与解析)
- 伽利略与牛顿的科学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