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试卷_第1页
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试卷_第2页
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试卷_第3页
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试卷_第4页
黑龙江省鸡西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红林业局中学2017至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理科试题命题人:杨金凤考试时间:60分钟;分数姓名一、

单选题(75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A.商品经济

B.君主专制制度C.自然经济

D.中央集权制度2、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3、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使“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黑奴贸易的兴起C.殖民扩张的加强D.商业革命的出现4、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小满芝麻芒种谷”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5、网上调查显示,2014年最热门的旅游线路是重走中西文明交融的“活化石”——丝绸之路。观光途中不可能见到的古代文明现象是(

)A.新疆坎儿井遗址

B.出土的汉代的丝绸

C.出土的唐代白瓷

D.宋代青花瓷6、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A.以政治职能为主

B.以商业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商业限制被打破7、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

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8、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9、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昨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C.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D.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10、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11、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12、“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很害怕黑夜。因为在传说中,黑夜来临意味着魔鬼、女巫可能乘着黑暗的夜色飘飘荡荡来到你的床头。”结束这种古老的夜间生活模式的是(

)A.

爱迪生

B.瓦特

C.法拉第

D.牛顿13、《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14、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15、“英国一方面反对法国的革命,一方面却在悄悄地进行自己的革命。这场革命使千百根烟囱吐出白烟,正是这些白烟,而不是战场上的硝烟最终改造了整个旧世界。”学者这里所说的英国革命特征是(

)A.民主取代专制

B.蒸汽动力取代人力

C.法治取代人治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16、董谓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A.封闭性

B.分散性

C.连续性

D.脆弱性17、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18、明末清初之际,广东佛山镇,以冶铁业发迹;江西景德镇,以陶瓷业扬名;湖北汉口镇,以“船码头”著称;河南朱仙镇,以集商贾繁兴。材料反映的当时经济发展趋势是(

)A.农产品的商品化B.农业生产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

C.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出现专业化趋向D.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扩大19、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

这反映了(

)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满英国的制裁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20、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市"门按时开关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21、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22、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桑树、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在逐年增加并大量出口。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中国传统农业的倒退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23、“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D.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24、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西欧国家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

)A.利用雄厚资本,在海外投资设厂B.凭先进工艺,积极输出工业品

C.抢掠、欺诈,贩卖黑奴D.讲求诚信,积极开展正常贸易25、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26、1938年,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入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

)A.电话机

B.电脑

C.原子弹残骸

D.太阳能电池27、明万历年问“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28、“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骡机

D.蒸汽机29、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30、《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二、材料题(25分)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