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硅衬底生产工艺流程_第1页
生产管理-硅衬底生产工艺流程_第2页
生产管理-硅衬底生产工艺流程_第3页
生产管理-硅衬底生产工艺流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实操文库4/4生产管理-硅衬底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预处理‌硅片清洗‌使用酸性溶液(如HF/H₂O₂混合液)去除硅片表面金属杂质和有机污染物,确保表面洁净度达SEMI标准‌;通过RCA标准清洗工艺(SC1+SC2)去除氧化层,形成氢终止表面以增强后续工艺附着力‌。表面活化‌在超净环境下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提升硅片表面活性,减少外延生长缺陷‌。二、‌光刻与微纳加工‌光刻胶涂覆‌采用旋涂法均匀覆盖正/负性光刻胶,厚度控制精度±5nm,通过前烘去除溶剂‌;UV曝光(波长193nm)通过掩膜版转移电路图案,显影后形成微米级结构窗口‌。刻蚀工艺‌干法刻蚀(如ICP-RIE)实现各向异性刻蚀,侧壁垂直度误差≤1°‌;湿法腐蚀用于特定晶向的硅结构成形,腐蚀速率通过温度/浓度精准调控‌。三、‌外延生长‌半导体层沉积‌使用MOCVD设备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GaN/AlN缓冲层,缓解晶格失配应力‌;通过精确控制V/III比(如2000:1)和温度梯度(1000-1100℃),提升外延层晶体质量‌。掺杂与结构优化‌n型掺杂采用硅烷(SiH₄)气体,p型掺杂使用二茂镁(Cp₂Mg),掺杂浓度控制在1×10¹⁷~1×10²⁰cm⁻³‌;生长InGaN/GaN多量子阱结构,阱/垒厚度比精确至1:3,增强发光效率‌。四、‌后道加工‌金属化与电极制备‌磁控溅射Ti/Al/Ni/Au多层金属栈,退火形成欧姆接触(比接触电阻≤1×10⁻⁵Ω·cm²)‌;光刻剥离工艺定义电极图形,线宽精度达±0.1μm‌。衬底剥离与转移‌采用热压焊技术将外延层转移至导电基板,使用HF₃混合液腐蚀去除原始硅衬底‌;粗化n型GaN表面(粗糙度Ra≤50nm)提升光提取效率‌。五、‌质量检测‌物性表征‌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表面粗糙度(RMS≤0.2nm),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取向偏差‌;电致发光(EL)测试评估器件光电性能,波长均匀性误差≤2nm‌。可靠性验证‌高温高湿试验(85℃/85%RH,1000小时)验证抗老化性能,光衰≤5%‌。注‌:生产全过程需在百级洁净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