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二节海陆的变迁_第1页
导学案第二节海陆的变迁_第2页
导学案第二节海陆的变迁_第3页
导学案第二节海陆的变迁_第4页
导学案第二节海陆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使用时间:2013年9月主备人:吕红娟课标解析:1、了解世界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基本地形的名称及分布。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重点难点:世界的陆地地形.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及应用.学法建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时:2课时导学过程一、世界的地形阅读教材P21—22页了解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以及海底地形的名称及分布。二海陆的变迁阅读教材P22—23页回答造成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力是什么?其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地质构造的类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作用形成哪些地表形态?4、.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5.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几大板块?除什么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6.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课堂检测:右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1.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3.右图为40°纬线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1)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此地风向为__________,P地最有可能位于________洲。P地西侧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6分)(2)若P地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且R河正值汛期,则此时P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P地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河________(南/北)岸泥沙淤积较多。(6分)(3)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4分)(4)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可能找到石油的是________。(4分)解析:第(1)题,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则P地纬度应大于40°,由此可知P地位于南半球,盛行西北风。从纬度上可知P地最有可能位于南美洲,P地西侧的洋流应为秘鲁寒流。第(2)题,若P地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则P地纬度小于40°,P地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R河为汛期说明北半球为冬季,P地温和多雨,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R河南岸淤积严重。第(3)题,Q地海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500~750米之间;另一种为0~250米之间。第(4)题,甲层沉积岩在乙层之下,年数较早。甲处为背斜顶部,可能有石油资源。答案:(1)西北南美秘鲁寒流(2)温和多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3)0米<HQ<250米500米<HQ<(4)甲甲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5、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A.aB.bC.c D.d【解析】由密西西比河和科迪勒拉山系可知是北美大陆,那么它的东西岸分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图中字母表示山脉,a是海岸山脉,b是内华达山脉,c是落基山脉,d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答案】(1)A(2)C课后作业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我们生活的大陆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木块一样,在不停地漂移,只不过它漂移的速度很慢,不易被人们察觉到。但是经过若干年后,大陆分布就会有很大变化。读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按时期先后,大陆漂移的正确次序是(D)A.abcdB.bcdaC.cdabD.cdba2.根据目前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推知若干年以后(B)A.红海将消失,地中海将变成浩瀚的海洋B.阿尔卑斯山脉及喜马拉雅山还会不断升高C.大西洋不断缩小,直至消失,而太平洋则会越来越大D.浃大利亚大陆将和南极大陆会合3.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内容无关的有(D)①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②台湾大地震③三峡水库将建成④荷兰填海造陆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读下图,回答4~7题。4.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C)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5.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B)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6.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D)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7.属于图中四地所在大洲重要地形区的排序,正确的是(B)A.①安第斯山脉、②刚果盆地、③拉布拉多高原、④西西伯、西伯利亚平原B.①拉普拉塔平原、②大自流盆地、③伊朗高原、④阿尔卑斯山脉C.①埃塞俄比亚高原、②亚马孙平原、③大分水岭、④东欧平原D.①阿特拉斯山脉、②阿尔卑斯山脉、③密西西比河平原、④青藏高原下图中M是陆地,其余为海底地形。读图回答8~9题。8.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A.N处B.O处C.P处D.Q处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①P处深度很大,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海沟②P处深度很大,是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海沟③P处两侧多火山、地震、泥石流和滑坡④以P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板块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10.读下图,表示苏伊士运河的是(A)11.读下图,图示山脉海拔高度变化趋势及理由分别是(CA.降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B.升高;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C.升高;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D.降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据此回答12~1题。12.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③北美④非洲B.①南美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③南美④非洲D.①北美②南美③澳大利亚④非洲13.下面解释正确的是(D)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C.面积为25×106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m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14~15题。14.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D)A.3条B.4条C.5条D.6条15.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B)A.海岭B.海沟C.海盆D.大陆架图1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读图完成16—18题16.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美洲板块、大西洋板块 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答案】1.B17.成因与该岛国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能源是() A.煤炭 B.天然气 C.水能 D.地热【答案】2.D18.甲城市距离R火山约为 () A.420千米 B.340千米 C.120千米 D.60千米【答案】3.C20.读某岛及该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该岛的地形特点是▲,地势特点是▲。(2分)(2)该岛自东向西植被类型差异显著:东部为热带雨林,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均为热带草原,但其成因却不同,影响中部草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影响西部草原形成的原因是▲。(4分)(3)右图M、N、P、Q四点中高度最大的是▲,其海拔高度范围为▲。(2分)(4)右图中甲、乙是两座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小镇自来水厂的水源地,适宜的水库是▲。选择的理由是▲。(4分)【答案】20、(12分)(1)以高原、山地为主(1分)中间高,四周低(东部陡,西部缓)(1分)(2)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带来大量降水;又有暖流在此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2分)高原地形(1分)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减少(1分)(3)Q(1分)620—640米之间(1分)(4)甲(2分)距离近,工程量少,建设费用低;大部分地势可自流引水。(各1分,共2分)高考链接(2007年高考重庆卷)读图,回答(1)~(3)题。(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C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A.多1个 B.多2个 C.少1个 D.少2个【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知识,主要海峡及板块构造理论知识。第(1)题,从图中可知七大洲中G亚洲为4400万K㎡,E为北美洲2400万K㎡,D为南美洲约1800万K㎡,C为南极洲1300万K㎡,B为欧洲约1000万K㎡,A为大洋洲约850万K㎡;太平洋为K约18000万K㎡,I为大西洋约9000万K㎡,J为印度洋,7500万K㎡,H为北冰洋120万K㎡,故(1)选B。第(2)题,从欧洲至亚洲应选D。第(3)题,春分日重庆为正午12时,北冰洋上某岛正好日出,该岛位于15°E附近,故甲经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乙只经过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答案】(1)B;(2)D;(3)A(2011年高考江苏卷)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答案】C【解析】根据岩层弯曲情况和是否断裂并出现位移情况可知,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背斜、向斜和断层。12.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答案】D【解析】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从图中可知甲侧记录稀疏、乙侧记录密集、从甲到乙越来越密集,则可知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在乙侧坡度增大了,为上坡,而在甲地为下坡速度快,即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2011年高考全国卷)读图1,完成1-2题。图1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答案】D【解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答案】C【解析】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图11.该景观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答案】A【解析】以景观图为情境,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或调动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图68.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底层由下到上市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9.该聚落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答案】C【解析】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应该是外力侵蚀发生后,排除A、B;河滩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适宜聚落的发展,排除D。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欧洲北纬50°中部应该为落叶阔叶林,故选C。(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1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图图1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A【解析】从景观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处北方,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甲地缓坡可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地山麓出口处河流泥沙淤积应疏通河道防止洪涝灾害,丙地陡坡山脊应发展林牧业,丁地冲沟出口处可打坝淤地防止水土流失。4、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