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历史(考试版)A3_第1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历史(考试版)A3_第2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历史(考试版)A3_第3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历史(考试版)A3_第4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历史(考试版)A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年国家博物馆展出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稻作遗存、成熟的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夹炭陶器和装饰工艺品等考古成果。这些考古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

)①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②长江流域地区史前文化③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④中国早期人类的起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有16万余片,经古文字专家研究,上面所记载的商朝帝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基本一致。这表明(

)A.文献与文物比对可推出真实的历史 B.考古界对商王顺序一直存在着争议C.文献承载的史料价值远远高于实物 D.出土文物验证了传世文献的可信度3.图1文物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以度审容”的国家级标准量器,它的颁布得益于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开始的时间位于图2时间轴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4.如图为大同北魏墓中出土的女舞俑。舞者头戴风帽,身着长襦,其服饰具有典型的鲜卑特征,但其舞袖的动作及端庄的风格,更接近于汉族舞蹈。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三国鼎立局面 B.北方人口南迁 C.北方民族交融 D.政治制度完善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求。”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D.满足唐朝稳固统治的需求6.“华光礁Ⅰ号”是一艘失事的南宋古沉船,船上出水了大量碗、盘、碟、壶、盏、瓶,全是当时销往海外的民间生活用瓷。这可以佐证南宋(

)A.文化生活丰富 B.农业发达 C.科技水平高超 D.海外贸易活跃7.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驻藏大臣。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了中央行政制度变革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防止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 D.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8.一位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在研究某一主题时去图书馆翻阅下图中的经典著作,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救亡图存的探索 B.思想解放的潮流C.农民阶级的抗争 D.反帝反封建运动9.如下图,油画《曙光》再现了1921年7月,上海石库门的红砖青瓦迎来了历史性的新生。“历史性的新生”指的是(

)A.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达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指导上海工人运动10.2024年的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的惊艳亮相引起全国关注。上世纪30年代的西安也因张杨发动对蒋兵谏,成为中外舆论的焦点。该事件的解决(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D.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11.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突破数十万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这次胜利进军(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C.使广大华北地区基本解放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2.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13.毛泽东曾讲过:“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巩固新生政权,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士地政策是(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4.雷锋精神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以下能体现雷锋精神内涵的是(

)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国际主义精神 C.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D.视死如归的精神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如图年代尺所示的时间点发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最适合用来了解我国(

)A.三大改造的深入推进 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C.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D.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16.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C.调整国民经济 D.推动中苏建立外交关系17.观察下列表格内容,据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中国出资200亿人民币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2016年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推动通过《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2018年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了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等多项扩大开放的新举措2023年中国促成了沙特与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新典范。A.充分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B.构建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C.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D.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1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这一举措的成功(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C.完善了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他主政时期,使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他”是(

)A.伯里克利 B.克洛维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20.一些地理学家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河川时期、内海时期和海洋时期。河川时期的文明主要局限于河谷,内海时期,地中海是文明的主要舞台。其中“海洋时期”则应开启于(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三角贸易C.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D.开辟新航路21.英国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逐渐把“王权”关进笼子里,这里的“笼子”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法案》 C.《独立宣言》 D.《大宪章》22.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联合组织。它建立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联合,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从西欧扩展到东欧、美洲的十几个国家。该组织(

)A.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斗争的理论指导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没有对法国巴黎公社成立提供支持 D.仅号召各国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23.下面是1882年和1907年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图,

导致图中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人口的迅速增长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贫富分化的加剧24.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资源名称论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图片“北约”和“华约”视频多极化发展趋势A.世界格局的演变 B.经济全球化扩展C.政治民主化发展 D.殖民体系的瓦解25.下图是二战后的苏联漫画。漫画意在说明(

)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各国 B.马歇尔对西欧经济的影响C.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D.二战对西欧各国经济的打击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16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他)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摘编自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材料二

隋唐统一后,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宋元时期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各大发明广泛传播于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摘编自邵庆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材料四

明朝君主的意志与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这对清朝统治者极具诱惑力。……清朝将儒学置于极高的地位,统治者认识到儒家文化与政治之间联系密切,具有政治合法性功能。——摘编自朱金春《华夏性与边疆性:多民族国家在清代的构建》(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的历史人物,(2分)列举隋唐时期“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的典型事例。(2分)归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体现的时代特征。(2分)(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创新性科技成就。(2分)指出元朝为维护“全国性的统一”,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新突破。(2分)使儒学开始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事件。(2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27.(18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政权建设】材料一: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中国苏区史》等【团结抗战】材料二: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抗日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并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抗战时期,中共决定把“在农村中的组织,改名为农民会”。农民会是包括一切农民(除反动分子和汉奸外)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群众组织。……通过了新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新的选举条例在选举原则、选举资格、选举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比较符合农民特点的规定。中共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还积极鼓励农民监督政府和干部的工作。——摘编自张俊国《延安时期党的农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初探》【法制经济】材料三: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18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向东、中、西部地区的比例表(单位:%)年份东部中部西部199157.426.116.5199474.514.211.319967017.612.4199882.39.48.3【人民至上】材料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是说:我们依靠人民打下江山,我们的江山就是人民;拥有人民就拥有江山,拥有了江山就要为了人民;我们以人民为江山,人民就是我们的靠山!——摘编自李兴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感》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的性质。(2分)并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条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实践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具体战法。(2分)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陕甘宁边区推进民主政权建设的举措。(2分)(2)根据材料三文字,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重要地位。(2分)根据材料三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的原因。(2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2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理解。(4分)28.(16分)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大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原始欧洲的全部文明在16世纪期间归纳成两大事实,即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革命就是这两个事实的首次冲撞。——基佐《欧洲文明史》材料二:这场战争结束了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国两制局面,最终消除了自由劳动与强制劳动制度的对立,是对半个世纪以来“州权至上”论的致命打击,体现了这一时期遍及西方的民族主义潮流,在德国和意大利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在美国是维护国家统一,300多万奴隶成为自由劳动者以后,给美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张跃发、景晓强《近代文明史》材料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