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植物的“食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大象版_第1页
43《植物的“食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大象版_第2页
43《植物的“食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大象版_第3页
43《植物的“食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大象版_第4页
43《植物的“食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大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植物的“食物”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食物与能量》的第3课。本课首先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做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验证阳光下绿色植物产生淀粉,最后整理分析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观察得到的信息,尝试建立绿色植物制造“食物”的模型并得出结论。2.学习者分析在《植物的“食物”》一课中,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简单实验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如水、阳光等)。但学生对“光合作用”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容易将植物的“食物”与动物的食物混淆,误认为植物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作为“食物”。教学中需结合直观实验(如淀粉检测实验)和建立绿色植物制造食物的模型,帮助学生建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科学概念,同时通过对比植物与动物的营养方式,纠正“土壤是植物主要食物来源”的前概念,引导其关注光能转化和物质合成的过程。3.学习目标确定科学观念: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能量,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了解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情况。科学思维:学会通过收集资料、实验等方式收集事物的信息。探究实践: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态度责任: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并了解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情况。难点:实验探究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5.学习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能根据“植物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提出假设。能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了解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即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能基本能不能阳光下绿色植物产生淀粉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能基本能不能能根据实验建立植物制造“食物”的模型,并得出结论。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猜想假设、搜集证据教师活动1一、视频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课件出示图片师:当然,除了人类,还有动物,也需要从食物中摄取能量。但是在我们的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种生物体,那就是植物,请大家想一想,植物也需要摄入食物吗?2.揭示主题师:人和动物的一生需要吃很多食物来获取能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一颗植物的种子长成高大的植株也同样需要能量。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就是“植物的食物”二、猜想假设师:植物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请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说明自己的依据。课件出示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整理一下奇奇、探探和究究的假设以及假设的依据课件出示三、搜集证据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假设了,植物的能量可能从土壤中、阳光中、水中获得,那我们的假设合理吗?我们可以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历程中的相关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同学们都收集到了哪些资料呢?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补充:那时,在很长时间里,人们认为植物中的能量可能是从土壤中来的。师:后来,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15791644年)曾把一棵重约2.5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长到了70多千克,而桶里的土却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他因此认为植物也能从雨水中获得能量。课件出示师:通过对比其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柳树增重的速度要大于土壤减少的速度,所以这时的观点是植物也能从雨水中获得能量。师:到了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课件出示师: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18321897年)发现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够产生淀粉。课件出示学生活动1生根据图片提示,复习前面的学习内容产生疑问:植物也需要摄入食物吗?了解本课主题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生1:植物生长在土里,所以我觉得植物的能量从土里来。生2:植物需要阳光,所以植物的能量也要从阳光中获得生3:植物还需要水分......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分享生1: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认为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生2: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把一棵重约2.5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长到了70多千克,而桶里的土却只减少了不到100克。他因此认为植物也能从雨水中获得能量。生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17301799年)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生4: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18321897年)发现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够产生淀粉。生5:科学家们证明了绿色植物是自己制造食物的。......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假设植物能量来源→用科学史证据验证”活动,让学生体验“猜想与实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批判思维与尊重证据的研究态度,理解植物能量转化的过程。环节二:实验“阳光下绿色植物产生淀粉”并得出结论教师活动2师过度:你们知道吗?正是这些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最终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绿叶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大家想不想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呢?一、实验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实验材料课件出示材料超市师: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绿色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的作用在绿叶中合成淀粉。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实验。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都有绿色叶片,所以我们主要是看它在阳光下能不能产生淀粉。那我们怎样知道有没有产生淀粉呢?师小结:哇,你真聪明,那假设产生了淀粉,你又该如何证明这些淀粉是因为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呢?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吧。课件出示图片,师讲解实验过程师讲解:为了实验更明显,我们首先让绿色植物先“饿”两天,也就是先把绿叶进行暗处理两天,这样可以将绿叶里本来的淀粉消耗掉。暗处理后,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后,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接着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这里一定要注意隔水加热,否则温度过高会溅出酒精!而且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隔水加热后,再用清水漂清。然后在叶片上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情况。怎么样,现在大家明白了吗?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对,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播放《植物的光合作用》师小结: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可以利用自己的叶绿素,把吸收来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而且释放出氧气。二、得出结论师:请同学们整体分析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观察得到的信息,尝试建立绿色植物制造食物的模型并得出结论。课件出示图片师:绿色叶片中有很多小小的“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加工厂”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淀粉)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这样,植物就把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课件出示小提示植物还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等养分,所以农民常常为作物补充含氮、磷、钾等元素的养料来帮助作物更好地生长。学生活动2生齐答:想认识实验需要的材料生举手回答生1: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可以在绿色叶片上滴上几滴碘液生思考后举手回答生2:我们可以把绿色植物的叶子,一部分在阳光下,一部分不在阳光下,去进行比较。根据课件展示和老师的讲解,了解实验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生3:我发现没有遮光的部分产生了淀粉,而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植物需要阳光才能产生淀粉通过视频,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根据图片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得出结论活动意图说明:学生理解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实验验证,因为这项实验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在设计实验之前就需要告诉学生实验的原理,在设计实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实验,才能验证“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淀粉”的结论。7.板书设计植物的“食物”植物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土壤、阳光、水......科学家研究历程实验:阳光下绿色植物产生淀粉结论:植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植物体内。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色。A.红 B.黑C.蓝2.绿色植物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是()。A.根B.茎C.叶3.植物在给自己制造养分的过程中,从气孔()A.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B.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C.吸进水分,放出养分4.植物能把光能转化成()A.化学能B.动能C.热能二、判断题1.绿色叶片中的“加工厂”是把气孔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根吸收来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植物所需要的养分。()2.绿色植物在为自己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