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学生版)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学生版)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学生版)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学生版)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阅读•新诗与戏剧

课时24新诗阅读与鉴赏

——读懂为先,赏析为要

【复习任务】1.了解新诗常识,能够读懂新诗。2.理解新诗的内容情感,赏析其语言和表达技

巧。

■知识图要

叙事诗/抒情诗书赤」■—[抓意象,想意境]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1——广

T品语言,释意义

文体新阅读

分行排列,整散结合]

特点诗方法T明手法,析作用〕

立意新颖,饱含深情一

联想想象,跳跃自如一一|特征卜~~|感诗情,悟主旨〕

语言凝练,形象生动一

虚实结合,意境优美」

前备知识——新诗知识与教材学考关联梳理

一、新诗知识

(一)概念与分类

1.新诗概念

新诗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指五四运动以后的诗歌;五四运动之前的诗歌叫古典诗

歌,习惯上把古典诗歌叫古诗。

新诗是由古代诗歌发展而来的。由古代过渡到现代,这里发生了两大变革:一是诗歌的

外形与韵律,打破了字数的限度与韵律规范;二是抒情的深度与宽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远

远超出了古诗抒发悲愁的范围。就这一点来讲,新诗也叫自由诗,古代诗歌叫格律诗。当然,

新诗中也包含今人写的古体诗(习惯上称旧体诗)。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它是旧体诗,也

是新诗。

2.新诗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

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

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的规定。

②自由诗: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的限制,无固定的格式,注重

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

言比较通俗。

③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

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二)基本特征

1.分行排列,整散结合

分行排列是现当代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样式最基本的外在形式;语言上整散结合,富有

节奏感、韵律感。

2.立意新颖,饱含深情

立意新颖、别致,抒发情感真挚、动人,体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新奇发现和独特深

刻的感悟。

3.联想想象,跳跃自如

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描写生活中的事物等来抒发情感。在描写过程中,意象的选用、

情感的抒发等都具有跳跃性。

4.语言凝练,形象生动

现当代诗歌能够用凝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勾画生活图景等。

5.虚实结合,意境优美

诗人往往通过具体的意象,从虚实的角度描绘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的景物、画

面等,并通过主观感受把描写的内容进一步升华,创设丰富的艺术境界。

二、教材学考关联梳理

单元篇名体裁可能关联点

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词/旧体词关联主题青春激扬

第一单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诗/自由诗关联文体新诗阅读

《红烛》抒情诗/格律诗

《峨日朵雪峰之侧》抒情诗/自由诗①新诗意象赏析(意象

关联考点组);②象征手法;③情

《致云雀》抒情诗/格律诗

感理解

《迷娘(之一)》关联主题多样的外国文化

选择性必

《致大海》关联文体外国诗歌阅读

修中册第抒情诗/自由诗

《自己之歌(节选)》①诗歌语言理解;②思想

四单元关联考点

《树和天空》与情感意蕴分析

关联主题时代镜像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叙事诗/自由诗

选择性必

关联文体叙事诗与新格律诗阅读

修下册第

二单元《再别康桥》抒情诗/格律诗①诗中形象分析;②诗歌

关联考点

表现手法

活动一掌握新诗内容理解题答题技巧

■知识图里

厂(抓住标题知情感)

[理解词句)~

T抓住诗眼知主旨〕

Z

概括形象特征Cf--------------,

题理解词句、方—[品味意象知情感)

挖掘寓意情感」HJ理解形象寓意卜「

型形象和情感法

X______JT明辨手法知内涵〕

由表及里,由实及虚r--------------

隹确把握情感宣泄点(理解情感主旨〉~[知人论世知根源)

知人论世,?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任务。

金黄的稻束产]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注】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诗人郑敏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

叫“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1.诗歌导图

一r想起并看见疲倦而美丽的绿封

的T在秋日暮色中成为静默的雕阑

£

q低首沉思:历史太小,思想伟天]

2.九叶诗派

它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成员主要有辛笛、

穆旦、郑敏等。因结集出版诗集《九叶集》而得名。

它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

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企图在现实与艺术之间求得恰当

的平衡。

它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

精神。

在艺术上,坚持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

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融合。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一、理解词句内涵

1.诗中“伟大的疲倦”“静默”“思想”是理解诗意的三个关键词语,请分别说说这三个词

语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

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点拨关键

新诗中的词句内涵理解同样要紧扣语境,联系上下文来看,尤其要注意:

(1)不可断章取义,应把握全诗主旨。新诗篇幅短小,讲究含蓄,尤其要着重把握整体,

不可只顾及个别词句。

(2)理解句子的含意要在主题意识下,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①抓住句中关键词。

②抓住句子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③抓住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句、主旨句等),体会句子的

表意范围。

二、理解形象(意象)

3.“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稻束”和“母亲”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点拨关键

理解诗歌形象(意象),重在把握它们所承载的内涵和情感:

(1)筛选勾连

诗歌形象,散落在诗句之中,理解时要一一梳理诗中展示形象(意象)的词语,然后根据

诗句前后的内容进行分析。

(2)概括特征

在筛选勾连文字的基础上概括其基本特征。

(3)归纳意义(作者情感、象征意义、价值追求等)

三、理解情感主旨

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容.

II点拨关键

对于新诗来说,理解情感如同古代诗歌一样,要读标题,抓关键,但就其自身特征而言,

还要突出:

(1)抓住意象

对诗歌使用的意象要由表及里。

(2)避实就虚

中国现当代诗人在创作诗歌过程中,通常都是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图画或者自然景物来

抒发内心情感,这就是一个借实写虚的过程。对于欣赏者来说,在鉴赏过程中,就要使用诗

意的方式,避实就虚,反复咀嚼,仔细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真味。

(3)知人论世

对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诗歌而言,进行鉴赏的首要步骤就是大致了解其作者及作品所处的

历史时代背景,只有对诗歌诞生的背景资料有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盲目性,找准诗歌鉴赏

的线索。知人论世是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美予以准确把握的首要步骤。

(4)从技术层面,要做到两点:

①思路层次角度

按照诗歌的行文思路,给诗歌划分层次,提取多个感情要点,从而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

②关键词句角度

诗人在诗歌中往往会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来点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抓住了这样的关键

词句,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活动二掌握新诗艺术技巧赏析题答题技巧

■知识图要

节奏与韵律T音乐美厂一表现手昌]一象征、隐喻、虚实、蒙太奇等

赏析1

精炼动词和形容词T炼字美)一语言T结构形式卜-诗行参差、重章复沓、首尾照应

语t=葬表达

言技巧T叙述、抒情人称卜通常会把对象拟人化

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7>堂―达技

借助想象理解丰富意蕴T意蕴美1T其他与古诗共同的表达技巧I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任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烽,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若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蜷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1942年7月3日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1.诗歌导图

(一田就用]T摸索沦落区I~

的手掌~U轻抚解放区]।憧憬)

2.现代诗派

中国现代诗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

“象征诗派”演变而成。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它有以下特点:①诗作内容上,多

写自我情绪与感觉;②表现方法上,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③形式体制上,散

文化的自由体。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一、赏析语言

1.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时主要使用了两个动词:摸索、轻抚。这两个词语能否对换?请说

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写“轻抚”解放区时,在词语的选用上与上文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点拨关键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及人们的内心情感进行丰富

的展现,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赏析诗歌语言技巧如下:

第一,熟悉节奏,感受韵律,欣赏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语言的基本要求就是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并且具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韵律感。

读者在鉴赏新诗过程中,也要注意从诗歌节奏及韵律角度入手,对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美予

以准确把握。

第二,推敲炼字,咀嚼涵泳,体味语言的隽永美

诗歌审美,始于咬文嚼字。诗歌语言是精简的、凝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富有深

刻的旨意。真正的诗人以一字称工,每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读者在鉴赏新诗过程中,

也要反复推敲诗歌中每句话、每个字所隐含的真情实感,品味语言的隽永美。

第三,分析修辞手法,领会语言的形象美

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

对偶等。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排比、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

致、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歌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展开,给人以形象生动之美感。

第四,借助联想,依托想象,体味语言的意蕴美

由于诗歌语言富有跳跃性、抒情性、含蓄性和精练性,鉴赏时,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

理解关键词语的字面义、比喻义、象征义和引申义。

二、赏析表达技巧

3.“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中的“寂寞地憔悴”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押韵形式上有何特点和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点拨关键

新诗的艺术手法,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新

诗的艺术手法,与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大同小异,考生除了要知道一般的艺术手法外,更要

着重了解章法结构艺术、描写和抒情角度、象征、修辞等新诗惯用的艺术手法。

课时25戏剧阅读与鉴赏

——抓住“冲突”,赏析语言

【复习任务】1.理解并掌握鉴赏戏剧的重点与方法。2.掌握有关戏剧主要题型的答题要领。

■知识图要

梳理戏剧情

「从冲突入手(注意舞台说明)

静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景等

舞台节,把握戏

动态:动作、表情、声调等」L从情节入手(抓住主线)

说明剧冲突

戏剧戏戏剧

人与人的冲突

思想语言剧冲突

个性化、(阶级立场、道德品质)

性格人物语言

展现人物形象

情节分析冲突性

揭示作品主题:动作性一一(对白、独人物内心的冲突

发展质,把握戏

潜台词一白、旁白)(思想感情、心理状态)

剧主题

I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前备知识一戏剧知识与教材学考关联梳理

一、戏剧知识

(一)概念与分类

1.戏剧概念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性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

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散文、诗歌、小说并列的戏剧文学,指供

表演使用的剧本。我们这里所说的戏剧阅读,主要是指对剧本的阅读。

2.戏剧分类

(1)按照表现形式分类: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2)按照内容性质分类:悲剧、喜剧、正剧(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

(3)按照题材所涉及方面分类: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4)按照篇幅规模分类:独幕剧、多幕剧。

悲剧是指描写主人公因和现实环境的冲突,或因本身的过错而失败、受难以致毁灭的一

种戏剧。悲剧的主人公大多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悲剧的戏剧冲突表现为:正面主人公所

追求的进步理想或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现实势力所阻挠而不

能实现,以主人公的失败、受难或毁灭而告终;或主人公虽不是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的缺

点,但他所要实现的某种希望还有合理因素,却因受到恶势力的打击而失败、受难或毁灭。

喜剧一般以讽刺和嘲笑丑恶的、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的、进步的现实和理想为主

要内容。喜剧的矛盾冲突包括先进的、美好的同落后的、丑恶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

包括丑恶与丑恶之间、先进与先进之间的某种冲突。喜剧的本质是对旧事物的讽刺和否定,

对新事物的歌颂、赞美和肯定。如莫里哀的《伪君子》、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

正剧因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也叫悲喜剧。正剧由于兼有悲剧和喜剧的特点,能够多

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扩大和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如《白毛女》《丹心谱》

《西安事变》等。

(二)基本特征

剧本是整个戏剧演出的基础,主要有以下特点:

1.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

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

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

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以通过幕、场的变换在舞台上集中展现出来。

2.矛盾冲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反映的矛

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

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

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3.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带白。

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台词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

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三)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四种基本形式。其

中,又以元杂剧和明传奇影响更为深远。

1.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的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

戏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既有自身的特点,又遵循严格的体制,

形式上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

本。

(1)结构。元杂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是故事

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是

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两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

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2)常见的宫调及其情感基调。正宫——惆怅雄壮;仙吕——清新绵邈;黄钟——富贵缠

绵;南吕——感叹伤悲;双调——健捷激袅。

(3)主要角色。男主角:正末。女主角:正旦。次要角色:外末、冲末、外旦、搽旦等。

其他:卜儿、学老、邦老等。

(4)剧本。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

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

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了这一点。

2.明传奇

明传奇是早期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明人大都将“南戏”称

为“传奇”,并将元人南戏佳作如《琵琶记》列入“传奇”之中。

(四)现代话剧

现代话剧的基本特征:

1.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是利于演员

表演剧情,二是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2.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

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观了解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3.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与在舞台上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

景的需要相适应的。

4.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其

中有人物独白,有人物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话剧内容。

二、教材学考关联点梳理

单元篇名体裁可能关联点

《窦娥冤(节选)》元杂剧/悲剧关联主题良知与悲悯

必修下册第二

《雷雨(节选)》关联文体杂剧与话剧阅读

单元话剧/悲剧

《哈姆莱特(节选)》关联考点①戏剧冲突把握;②人

物形象把握;③戏剧语

言赏析

关联主题丰富的心灵

选择性必修中关联文体社会问题剧阅读

《玩偶之家(节选)》话剧/正剧

册第四单元①戏剧冲突把握;②对

关联考点

话作用

关联主题时代镜像

选择性必修下关联文体话剧阅读

《茶馆(节选)》话剧/悲剧

册第二单元①戏剧主题理解;②戏

关联考点

剧语言赏析

活动一分析戏剧冲突,把握戏剧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雷雨(节选)

曹禺

[周朴园由书房进,大家不动,静寂。]

周朴园(在门口)你叫什么?你还不上楼去睡?

繁漪(骄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见鲁妈、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繁漪(拉四凤向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朴园向四凤)叫他爸爸!(指着鲁

妈向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太太!

繁漪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萍(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鲁妈)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繁漪(惊)什么?

鲁侍萍(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不,不!(低头)啊!天!

繁漪(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嗯。(烦厌地)慌漪,你不必再故意地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

的。

繁漪天哪!

周朴园(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严厉地)混账!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萍(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

鲁四凤(向母痛苦地)哦,妈!

周萍(向鲁妈)您一您是我的——

鲁侍萍(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不语,抽咽)

簟漪(哭向周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一是这样,萍一

周萍(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看鲁四凤,指她)你一

鲁四凤(与周萍相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由中门跑下)

(节选自《曹禺选集》,有删改)

选文中有哪些冲突?其中最主要的冲突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下面是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德于1932年写的一出短剧,读后完成题目。

流亡者

(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间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

屋了。)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悬赏多少?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幕落)

短剧的戏剧冲突是()

A.追捕者与被追捕者的矛盾冲突

B.流亡者与山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C.悬赏多还是悬赏少的矛盾冲突

D.山里人报官还是收留的矛盾冲突

I1点拨关键

如何把握戏剧冲突?

(1)了解戏剧冲突的种类

①人物之间的冲突;②人物内心的冲突;③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2)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戏剧冲突也是如此,它通常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情节的推进入手进行

分析。

(3)抓住主要事件,体察细微之处

先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把握,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情节,仔细研究

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然后把各个场面组合起来,作综合分析。

(4)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在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

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戏

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尖锐。要想把

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

活动二读懂练透,提升艺术赏析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智斗(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阿庆嫂上。四个伪军从上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

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1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

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着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

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

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

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

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的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

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律一口里哩口里....

Q|/心、八、、,、、、,、、、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他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的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

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

更周详!

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

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节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注】《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

“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

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

其司令。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1.戏剧导图

H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三人登台亮相]

(第二刁向胡打听阿庆嫂,产生怀

选-回合「「疑,阿庆嫂或明或暗地观察

圜阿庆

第三借抽烟,刁决定旁敲侧击,

嫂与-

回合「阿庆嫂决定小心提防

刁德

一智第四刁暗指阿庆嫂是抗日分子,

回合「"阿庆嫂回以江湖义气

刁暗指阿庆嫂与新四军有来

第五

—一往,阿庆嫂回以招待十六

回合

方客

2.现代京剧

京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也是传统戏曲的主要组成部分。狭义上的现代京剧

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通过改革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京

剧。主要作品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在《沙家浜》中,阿庆嫂是旦角,胡传魁是净角,刁德一是生角。唱腔以西皮为主。西

皮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以及愤怒的情绪。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一、赏析戏剧语言

(一)体会舞台说明的作用

1.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题延练】

说说短剧《流亡者》中的两处舞台说明在剧本中所起的作用。(原文见本课时活动一“类题延

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点拨关键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按其

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人物说明。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务和人

物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地介绍剧中人物的概况。

(2)舞台场面说明。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

场、下场以及幕的启闭等。

(3)人物动作说明。这是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刻画人物

性格、推进剧情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

(4)唱腔板式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