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第11讲机械能和内能
(试题分值:80分测试时间:8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4•广西•中考真题)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水能长时间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
A.密度大B.密度小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不属于热机B.柴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汽油机会散发出汽油味属于扩散现象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民族传统文化】(2024•青海•中考真题)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
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C.■压缩空气
4.【民族传统文化】(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
不正确的是()
A.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B.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
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热均匀D.飘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6.(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在我国台湾省周边开展“联合利剑一2024A”军事演习,震
慑台独分裂势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参加演习的某架战机加速升空过程中,若不考虑燃油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
则该战机()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7.(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青瓦是古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制瓦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制瓦工艺分为成坯、晒
制、高温烧制等诸多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瓦片的内能
C.烧制青瓦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瓦上定型切割,瓦的密度变小
8.【新情境】(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
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恒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
洞。忽略S2恒星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02001
A.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动能
D.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9.(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B.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10.(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会在A、。两点之间
来回摆动,最终静止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5c
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小球能从B点摆动到C点是由于受到惯性
小球每次经过3点,其动能都比上一次小
小球最终静止在A点
11.(2024•湖北•中考真题)如图甲,利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等质量的人人两种液体,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乙,分析可知()
温度
A.相同时间内〃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比Z?中的多
B.”和人的吸热能力都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
C.升高相同温度。所用时间比b少,〃的吸热能力比匕弱
D.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匕多,。的吸热能力比匕强
12.【新情境】(2024•山西・中考真题)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
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
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跨学科实践】(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某科技兴趣小组用两个输液用的葡萄糖瓶子,从瓶口以下约6cm处截断,将
截断处用胶水黏合在一起,再从瓶口的橡胶塞中心穿一根长约20cm的细木棒,用两条悬线拴住木棒的两端,将悬线固定在支
架上,就构成了如图所示的滚摆。当滚摆从上到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能;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
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航空航天】(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的壮丽情境。此过程中,嫦娥六号的
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六号是的。
15.(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长春莲花岛影视基地近期火爆出圈,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1)美食街上,炭烤羊肉香味四溢,这是现象,炭在燃烧过程中热值;
(2)小明玩攀爬时,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后半程比前半程攀爬得慢,则后半程
比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3)晴朗的夏日午后,人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人感觉到扶手晒得发
烫,而水较凉,说明水的比热容。
16.(2024•新疆•中考真题)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
功。
(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燃料为煤油、液态氢和液态氧,发射前加注燃料时,应在(填“低温”或“高温”)环境中
进行。为防止燃料汽化导致燃料贮箱内气压过高,应先加注(填“煤油”“液态氢”或“液态氧”)。氢在(填“液”或
“气”)态时氢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2)火箭加速升空时,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机械能的增加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其动能的增加量。探测器在月球上—
(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已知氢的热值为l则质量为It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o
17.(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建成的熔盐塔式储能光热电站,是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的
重大突破。四周的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中央的吸热塔,塔内的低温液态熔盐吸热升温,形成的高温液态熔盐被输送到蒸汽
发生器,水吸收热量产生高温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在蒸汽发生器中水通过的方式增大内能,光热电站将
太阳能最终转化为能。如果光热电站每天产生的电能是144x1[]:J,这相当于完全燃烧吨煤放出的热量
(g:(=3xlO'J/kg)o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8分。解答21、22题时应有解答过程)
18.(4分)(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小明在烧水和煮豆浆时发现豆浆比水先沸腾。他猜想原因可能是:A.豆浆的沸点
比水低;B.豆浆的比热容比水小;于是通过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烧杯中装有初温和均相等的豆浆和水;
⑵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豆浆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b,如图乙所示,通过比较以b可知,猜想是错误
的,由图像可求,C="1kg.C)[水的比热容是4.2x103〃(kg-℃)]o
(3)实验中小明还发现豆浆在82。(:时就产生了大量气泡,但通过分析图像,判断出82冤时豆浆并未沸腾,他判断的依据
是O
19.(5分)(24-25九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的两个
钢球相和M(M的质量大于根),分别从不同的高度力和H(H>/0静止开始放下,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
程如图所示。
(2)由乙、丙两图,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速度一定时,;
(3)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太小与速度有关,他的看法是否正确?;理由
是:;
(4)善于动脑的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丁的方案: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
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0.(10分)(24-25九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任务一: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设计了如下的实
验方案:将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A、B的温度。
甲乙内
(1)实验时,选取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加热时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来增大液
体内能的;
(2)0~2min内,A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v”或“=")B吸收的热量。
(3)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
(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液体(选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
运能量的介质。
任务二:小华的学习小组不满足比较比热容的大小,他们想测量出B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用电子秤,秤出空烧杯的质量,“,将B液体样品全部倒入烧杯,用电子秤测出此时的烧杯和B液体样品的质量为’2,示
数分别如图1所示。
♦77℃
②小华将样品倒入容器,用每秒能产生82J的电热器加热并观察和记录数据,如图2所示。
③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t/min02468101214
温度77℃2036526884100105105
(5)为完成测量任务,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为准确测量水样的比热容,应该选用图2中的.
装置对B液体样品加热;
(6)依据表中数据,在图3中描点连线画出温度T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7)从开始加热到第10分钟,B液体样品吸收热量为J(不计热损失和其他物体吸热);
(8)B液体样品的比热容为J/(kg-℃)o
21.(9分)(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某折叠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水壶装入2L初温为25冤的水,
用卡式炉加热至100。。消耗了25g丁烷气体(水的比热容为42x1°'"山丁烷的热值为48x1。J/kg)。求:
(1)壶中水的质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卡式炉的加热效率。
22.(10分)(2024•山西•中考真题)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平遥古城自驾前往五台山,进行古
建筑研学旅行。平遥古城到五台山全程约360km,驾车前往大约需要4h。(汽油的热值4取4.5xl(M/kg,汽油的密度0取
O.8xlO3kg/m3)
(1)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2)汽车全程消耗汽油25L,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3)若汽车发动机全程的平均功率为25kW,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4•广西•中考真题)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水能长时间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
A.密度大B,密度小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
【答案】C
【详解】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热水袋取暖。
故选C。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不属于热机B.柴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汽油机会散发出汽油味属于扩散现象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详解】A.蒸汽机属于热机中的一种,故A错误;
B.柴油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所以柴油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故B错误;
C.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汽油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所以我们能闻到汽油味,故C正
确;
D.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3.【民族传统文化】(2024•青海•中考真题)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
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下列情境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蒸”“烤”相同的是()
C.压缩空气
【答案】D
【详解】“蒸”“烤”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A.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压缩空气时活塞对空气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加热时,烧杯中的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民族传统文化】(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
不正确的是()
A.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B.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
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热均匀D.飘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详解】A.热值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质量、放出的热量无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蒸煮时,油料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为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翻炒时能使油料均匀受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A.B.
【答案】B
【详解】A.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故B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C不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2024年5月23日至24日,东部战区在我国台湾省周边开展“联合利剑一2024A”军事演习,震
慑台独分裂势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参加演习的某架战机加速升空过程中,若不考虑燃油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则
该战机()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D
【详解】战机加速升空过程中,若不考虑燃油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则它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则动能变大,高度变高,则重
力势能增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青瓦是古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制瓦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制瓦工艺分为成坯、晒
制、高温烧制等诸多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瓦片的内能
C.烧制青瓦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瓦上定型切割,瓦的密度变小
【答案】B
【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瓦片的内能,故B正确;
C.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质量都无关,故C错误;
D.若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质量变小,体积变小,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Bo
8.【新情境】(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
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恒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忽
略S2恒星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动能
D.S2恒星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详解】ACD.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黑洞对S2恒星的引力大,在引力作用下S2恒星会逐渐向黑洞靠近,所
以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点;由此可知S2恒星在1995年到2001年运行过程中,离黑洞越来越近,质量不变,高度变
小,重力势能变小,整个运行过程中,在真空环境中运行,只存在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所以动能变大。故AC错误,D正确;
B.S2恒星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故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受非平衡力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故选D。
9.(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B.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答案】B
【详解】A.加热水的过程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较高,水温较低,热量从火焰转移到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故A错误;
B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错误;
D.水蒸气把软木塞向上冲起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为小水滴,在试管口形成“白雾”,故D错误。
故选B。
10.(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会在A、。两点之间
来回摆动,最终静止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摆动到5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能从B点摆动到C点是由于受到惯性
C.小球每次经过3点,其动能都比上一次小
D.小球最终静止在A点
【答案】C
【详解】A.小球从A点摆动到3点,高度降低,速度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
C.小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机械能不断减小,小球每次经过8点时,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则动能减小,故C正确;
D.小球最终静止时拉力和重力平衡,则小球最终静止在3点,故D错误。
故选C。
11.(2024•湖北•中考真题)如图甲,利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等质量的纵b两种液体,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乙,分析可知()
ab
甲
A.相同时间内〃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比b中的多
B.〃和b的吸热能力都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
C.升高相同温度〃所用时间比b少,〃的吸热能力比人弱
D.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匕多,,的吸热能力比匕强
【答案】C
【详解】A.实验中使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则相同时间内〃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中的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同,故A不符合
题意;
B.吸热能力是物质的属性,保持不变,所以〃和。的吸热能力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相同时间内〃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中的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
温度,〃所用时间比。少,则〃吸收的热量少,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m人可知,〃的吸热能力比。弱,故C符合题
意;
D.由于相同时间内a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与万中的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同,则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时间内
c=£
a升高的温度比。多,a、。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四可知,a的吸热能力比。弱,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新情境】(2024•山西•中考真题)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
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
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B.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C.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高压CCh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答案】D
【详解】AB.高压泵压缩CO?,此时对气体做功,因此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AB错误;
CD.高压CO2气体喷出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3.【跨学科实践】(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某科技兴趣小组用两个输液用的葡萄糖瓶子,从瓶口以下约6cm处截断,将
截断处用胶水黏合在一起,再从瓶口的橡胶塞中心穿一根长约200n的细木棒,用两条悬线拴住木棒的两端,将悬线固定在支架
上,就构成了如图所示的滚摆。当滚摆从上到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能;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
说明滚摆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动变小
【详解】[1]滚摆从上到下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因此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因此机械能减小。
14.【航空航天】(2024•重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的壮丽情境。此过程中,嫦娥六号的
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六号是的。
【答案】增大运动
【详解】[1]火箭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嫦娥六号的质量不变,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
⑵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六号的位置不断变化,嫦娥六号是运动的。
15.(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长春莲花岛影视基地近期火爆出圈,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1)美食街上,炭烤羊肉香味四溢,这是现象,炭在燃烧过程中热值;
(2)小明玩攀爬时,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后半程比前半程攀爬得慢,则后半程比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
功率;
(3)晴朗的夏日午后,人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人感觉到扶手晒得发烫,而
水较凉,说明水的比热容O
【答案】扩散不变增大小相互大
【详解】(1)[1]美食街上,炭烤羊肉香味四溢,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⑵热值的大小跟燃料的种类有关,跟燃料是否完全燃烧、质量、体积和形态等都没有关系,故热值不变。
(2)[3]小明玩攀爬时,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增加,则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4]后半程比前半程攀爬得慢,说明后半程用的时间长,而后半程和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一样,时间长的,功率小,则后半
程比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小。
(3)[5]人划船时用桨向后划水,水给船一个向前的力,船向前行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⑹人感觉到扶手晒得发烫,而水较凉,说明水的比热容较大。
16.(2024•新疆•中考真题)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
功。
(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燃料为煤油、液态氢和液态氧,发射前加注燃料时,应在(填“低温”或“高温”)环境中进
行。为防止燃料汽化导致燃料贮箱内气压过高,应先加注(填“煤油”“液态氢”或“液态氧”)。氢在(填“液”或“气”)
态时氢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2)火箭加速升空时,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机械能的增加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其动能的增加量。探测器在月球上______
(填“具有”或“没有”)惯性。已知氢的热值为MxlO'J&g,则质量为It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o
【答案】低温煤油气大于具有1.4x1011
【详解】(1)[1]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燃料为煤油、液态氢和液态氧,因为液态氢和液态氧的沸点
较低,所以发射前加注燃料时,应在低温环境中进行。
⑵为防止燃料汽化导致燃料贮箱内气压过高,应先加注沸点较高的煤油。
[3]气态的氢温度相对较高,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因此氢在气态时氢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2)[4]火箭加速升空时,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
力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的增加量大于其动能的增加量。
⑶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探测器在月球上也具有惯性。
⑹质量为It的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s,,
^=^w=1.4xlOJ/kgxlOOOkg=1.4xlOJ
17.(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建成的熔盐塔式储能光热电站,是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的
重大突破。四周的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中央的吸热塔,塔内的低温液态熔盐吸热升温,形成的高温液态熔盐被输送到蒸汽发生
器,水吸收热量产生高温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在蒸汽发生器中水通过的方式增大内能,光热电站将太阳能最
终转化为能。如果光热电站每天产生的电能是144x10:J,这相当于完全燃烧吨煤放出的热量(孔・3xHTJ/kg)。
【答案】热传递电48
【详解】[1]在蒸汽发生器中水吸收热量产生高温水蒸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
⑵四周的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中央的吸热塔,塔内的低温液态熔盐吸热升温,形成的高温液态熔盐被输送到蒸汽发生器,水吸
收热量产生高温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所以光热电站将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⑶煤的质量为
Q,144xlQ1:J
l:48000kg-48t
%3x10J/kg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38分。解答21、22题时应有解答过程)
18.(4分)(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小明在烧水和煮豆浆时发现豆浆比水先沸腾。他猜想原因可能是:A.豆浆的沸点
比水低;B.豆浆的比热容比水小;于是通过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⑴烧杯中装有初温和..均相等的豆浆和水;
⑵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豆浆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b,如图乙所示,通过比较〃、b可知,猜想是错误的,由
・[水的比热容是〃℃
图像可求,”(kgC)4.2x103(kg-)]o
(3)实验中小明还发现豆浆在82久时就产生了大量气泡,但通过分析图像,判断出82冤时豆浆并未沸腾,他判断的依据是一
【答案】⑴质量
(2)A3.15x103
(3)豆浆的温度未达到沸点保持不变
【详解】(1)质量的多少影响加热至沸腾的时间,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需要控制质量相同,所以通过图甲中两套相同的实
验装置进行探究时,烧杯中要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豆浆。
(2)[1]根据图乙可知,水和豆浆的沸点都为99汽,所以豆浆的沸点比水低的猜想是错误的,故猜想A是错误的。
⑵实验中通过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则相同时间水和豆浆吸收热量相等,由乙图可知,加热4min,图像〃升温快,图像
。升温慢,所以图像。是水的温度变化图像,水由30久升高到60国,豆浆由30久升高到70。€:,则
即
代入数据可得
ccQ.4.2X105J/(/^*C)X(60,0-30,0)
=3.15xlOJJ/(xg,C)
叫,,母.及(70r-30X2)
(3)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到达沸点保持不变,实验中她发现豆浆在82国时就产生了大量气泡,通过图象判断,82冤时豆
浆继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所以判断出82国时豆浆并未沸腾,故判断的依据是豆浆的温度未达到沸点保持不变。
19.(5分)(24-25九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的两个
钢球机和M(M的质量大于根),分别从不同的高度0和H(”>力)静止开始放下,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
图所示。
⑴小明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⑵由乙、丙两图,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速度一定时,;
⑶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太小与速度有关,他的看法是否正确?;理由
是:;
(4)善于动脑的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丁的方案: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
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1)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不正确图丙移动距离比甲图移动距离大,无法判断是受速度影响还是质量影响
(4)不能
【详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2)乙、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不同,初始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对纸盒做功多少不同,丙图小球的质量大,纸盒
被推动的距离远,故可以得出结论:当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1]⑵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看法不正确,因为甲、丙两图小球的质量和小球下落的高
度均不同,图丙移动距离比甲图移动距离大,无法判断是受速度影响还是质量影响;
(4)若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
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相同,转化出的动能相同,因此,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相同,这样是
不能完成实验的。
20.(10分)(24-25九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任务一: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设计了如下的实
验方案:将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
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A、B的温度。
(1)实验时,选取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加热时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式来增大液体内
能的;
(2)0~2min内,A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V”或“=")B吸收的热量。
(3)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
(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贝!]液体(选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
量的介质。
任务二:小华的学习小组不满足比较比热容的大小,他们想测量出B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用电子秤,秤出空烧杯的质量’砥,将B液体样品全部倒入烧杯,用电子秤测出此时的烧杯和B液体样品的质量为“七,示数分
别如图1所示。
m:
图1图2图3
②小华将样品倒入容器,用每秒能产生82J的电热器加热并观察和记录数据,如图2所示。
(6)依据表中数据,在图3中描点连线画出温度T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7)从开始加热到第10分钟,B液体样品吸收热量为J(不计热损失和其他物体吸热);
(8)B液体样品的比热容为J/(kg-℃)o
【答案】质量热传递=33B秒表B见解析492004.1x101
【详解】(1)口]比较物质吸热能力时,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实验时,选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
体。
⑵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加热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增大液体内能的。
(2)[3]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相同时,液体吸收热量相同。
(3)[4]如图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0.1。。液体B的温度为33。。
(4)[5]由绘制出的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热量相同,A的温度变化量比B的大,根
据而可知,A的比热容小于B的比热容。根据在质量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B放热多,故液体B更适合作为家
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
(5)[6]实验中需要用电子秤测量出水的质量、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用秒表测量加热时间,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
测量工具是秒表。
⑺为准确测量水样的比热容,应该选用散热慢的B装置对水样加热。
(6)⑻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画出图像,如图所示
(7)[9]由于加热器每秒能产生82J的热量,所以从开始加热到第10分钟,水样吸收热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文化建设评估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信息安全技术人才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护理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统计学原理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诉讼代理服务合同
- 体育赛事公平竞赛承诺书标准模板下载
- 婚姻忠诚协议中房产居住权专属保留范本
-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竞业限制及补偿协议
- 网络店铺债务处理与权益维护合同
- 娱乐业劳务派遣职业病防治及责任协议
- 浙江省“温州八校”2025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 医院食堂营养餐实施方案
- 2024中国房企数字化产品力白皮书
- 《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
- 水泥基材料改性研究-洞察分析
- 3-1-绝缘安全用具、验电器的使用方法
- 安规线路培训
- 2024劳动法律法规培训
- 幼升小公有住宅租赁合同(2篇)
-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
- 无缝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