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之中国古代史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1.西汉建立之初,全国的人口约1650万,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人口已达到3600万,出现了多年
未有的繁荣富庶景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A.休养生息的效果B.郡国并行的影响
C.盐铁官营的成效D.豪强势力的壮大
2.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准确的历法来指导农业生产,
合理安排农事,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算圆周率。在这两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刘徽B.祖冲之C.王羲之D.贾思勰
3.秦汉时期,早期中原语言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语言结合而成粤语。到了西晋时期,粤语具备了更多中
原汉语的共同点。促进西晋时期粤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地理位置优越B.政权并立推动语言交流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人口南迁促进文化交融
4.以下是一位同学搜集的关于赤壁之战的史料,据此可知()
曹操至赤壁与刘备交战,不久爆发瘟疫,多死者,曹操退军,
■—翻译自《三国志》
曹操军队大多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军心不稳。
—翻译自《资治通鉴》
孙权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备共谋抗曹之策,最后打败曹军。
—翻译自《三国志》
A.曹操失利需多角度分析B.瘟疫决定了战争的成败
C.孙刘参战军队数量更多D.孙权火攻导致曹军溃败
5.下图为《哪吒》系列动画电影中的“结界兽”,该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
A.殷墟甲骨文的字型B.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C.秦始皇陵的兵马俑D.马王堆汉墓的帛画
6.“造纸术传播到欧洲后,到16世纪,纸张已完全取代欧洲传统书写载体羊皮,从而推动了欧洲各国
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材料反映出造纸术()
A.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C.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D.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7.图示可以直观地展现历史发展过程的各种联系。下列示意图中①处应该填入()
A.修筑长城B.修建都江堰C.开凿灵渠D.发明水排
8.周初建立的一种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
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由此判断,这种
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礼乐制D.分封制
9.比较下面秦汉疆域图,导致由秦到西汉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长史府的设置D.张骞出使西域
10.里耶秦简记载:“公元前221年,洞庭郡迁陵县都乡在审核17户来自启陵乡的迁徙民众时,发现
其缺少登记年龄的薄籍,故发函启陵乡协助查询。”这表明了当时()
A.户籍管理规范B.法律制度严酷
C.赋役征发严苛D.人口流动频繁
11.有学者对唐、宋两代水利工程的数量进行了比较。由此可推知()
X陕西山西浙江福建总计
唐32324429161
宋2025302402769
A.宋代元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C.水稻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D.丁程修建促讲了农业发展
12.1998年,唐代沉船“黑石号”在印尼海域被发现,出水了大量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
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共计67万余件,部分器物的装饰纹样吸取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
流行的题材,由此可知唐代()
A.城市氛围相对活跃B.对外经济交流繁盛
C.高度崇尚外国文化D.宗教观念渐成主流
13.下图展示了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据此推论,最合理的是()
社
会
生
产
力
状
况
A.生产力一直呈现上升趋势B.南北经济格局逐渐改变
C.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14.7世纪中叶,被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因存在种种不足和错误而显“不合时宜”,唐政
府遂组织苏敬等二十余贤才集体重修了丰富严谨的《唐本草》,颁布后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
大作用。这体现出()
A.国家力量助推医学发展B.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C.唐朝政府内部人才济济D.技术更新有利于巩固统治
15.清朝康雍乾时期,清廷在台湾各处设立书院24所,从内地延请教师到书院任教,推行儒学,实施
教化。这些措施有利于()
A.增强文化认同B.创立八股取士
C.实现国家统一D.奠定疆域版图
16.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组织了一批文士进行图书的搜集编修工作,后来还在长
安、洛阳两京创设书院管理图书。这些措施()
A.显示社会风气开放B.推动文教事业发展
C.促进中外文化交流D.体现重文轻武政策
17.下图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后鲜卑族服饰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鲜卑族()
迁都前迁都后
A.社会生活习惯的汉化B.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C.民族文化传承的中断D.贵族阶层反对改革
18.《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是指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说重要的
方法,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这反映出作者具有()
A.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B.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C.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D.注重实验分析的科学精神
19.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如下单元内容的阶段特征是()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文物反映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文明()
A.逐渐连为一个整体B.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交织
C.大力传播宗教文化D.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21.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统计表(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时期北方南方
三国总人口约443万人口约324万
西晋户约245万,人口约1600万
东晋初年人口约1300万人口约1000万
东晋后期人口约1100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40%)人口约1700万
A.东晋初年南方经济超过北方B.魏晋时期社会安定人口增多
C.人口迁徙受政治形势的影响D.阻碍了长江流域的民族交融
22.公元5世纪末期,北魏墓葬由“平城模式”演变为“洛阳模式”,这反映了()
类别平城模式洛阳模式
殉葬牲畜牛、羊、马的头骨、肢骨猪、狗、鸡等家畜陶器模型
壁画装饰狩猎、宴饮、打场、采桑等儒家“孝悌”等
A.经济发展B.民族交融C.人口南迁D.政权更迭
23.东吴建造的战舰上下有5层,载重万斛,南朝所造大船的载重量可达2万斛;南朝又修建了大量
水利工程,如新丰塘、吴兴塘、赤山塘等,每一个都能灌溉耕地成千上万顷。由此可知()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朝军事实力强大
C.江南地区得到发展D.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24.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的开创者大都经历过称号从王到天王再到皇帝的变化过程,其中11个少数民
族政权采纳汉代以来的五德终始说,标榜自身承继五德推移顺序,将政权置于中国正统王朝之列。十
六国统治集团的做法()
A.有利于强化伦理秩序B.消弭了各族间的隔阂
C.意在维护统治合法性D.削弱本民族文化认同
25.《唐律疏议》规定:“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鼓后、开门鼓前行者,皆为犯夜”;
《大唐六典》要求:“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徒三百声而众以散”。这主
要表明唐朝()
A.统治者重视法治刑法严酷B.商业活动有严格时间限制
C.鼓锌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D.商业经营场所有明确界限
26.历史学习中,比较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分析历史现象的异同、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经
验教训。比较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出现原因时,发现其共同点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①③
27.七年级某班开展研学活动,小史同学在作业中对长城进行了介绍。如果按照对1句得1分,这份
作业可以得()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边。长城处于北方游
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
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政权部族界
5一长城.辽东边墙
-今国界
A.0分B.1分C.2分D.3分
28.线描图在内容和技法方面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下图所示关于四大名著的线描作品,对应正确
的是()
①宴桃园豪杰三结义②尸魔三戏唐长老③朱贵水亭施号箭④贾玉玉奇缘识金锁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圣僧恨逐美猴王林冲雷夜上梁山薛宝骊巧合认通灵
A.①一《水浒传》B.②一《三国演义》
C.③一《西游记》D.④一《红楼梦》
29.题16表为宋代太湖流域苏、湖、常、秀四州乡名统计表。这说明宋代()
儒
仁德善孝贤义礼信
家用字
数
1310975332
(个)
乡崇仁德政积善至孝思贤道义遵礼守信
名示例怀仁德化从善旌孝奉贤习义复礼良信
题16表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文化重心逐渐南移
C.科举取士制度完善D.伦理道德受到重视
30.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朝代秦朝西汉宋朝明朝清朝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颁布“推恩令”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废丞相、设内阁设军
措施度力机处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统一
C.加强监察制度D.推进民族融合
二、非选择题(共4道小题,共40分)
31.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处处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顺天时】
材料一:
【量地利】
材料二:
【传智慧】
材料三:
时期作者农学著作主要内容
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
秦汉时期氾胜之《氾胜之书》
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南北朝时这部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贾思勰《齐民要术》
期内容十分丰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历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个称号
于一身,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入选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两个农业生产工具的主要功能,并简述其巧妙之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学著作对于农业发展的好处。
32.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
步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
夏诸国是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
把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
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
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
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颠于马
前……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摘自《资治通鉴・齐纪・魏迁洛阳》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内涵的演变情况,并概括其积极影
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点措施?这一举措对民族交融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交融的认识。
33.经济文明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的积
累等。
材料一宋诗人写诗夸赞:“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潘楼东去十
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
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高宗)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遵照皇帝旨意)造会子(南宋时发行的纸币),储见钱,
于城内外流转。……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
——元•脱脱等《宋史》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以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商人的数量和实力不断增加,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
商人开始走向以地域、宗族关系、血缘关系或行业为纽带的联合,从而形成一个个对内互助共济、对
外联合竞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商人群体一商帮。这种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以会馆、公所
为场所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组织,在商业经营和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晋商和徽商的活动范
围最广,势力最大。明清时期,商帮的兴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
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
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宋朝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促使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帮出现的原因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所述政策对清朝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3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下为某校七年级同学以“
创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的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其中。
【思想创新】
材料一:“凡诸子百家,......,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
监。更名民曰'黔首"
——《史记・秦始皇本纪》
铜量、铜权
【人才创新】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历史现象以及图8所示的水利工程。该工程的设
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与哪一学派倡导的思想一致?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中一个杰出人物的成就,任选以下一个角度进行说明,展现中国古代不同领域人物
的创新发展。(要求:所选人物和角度明确,语言准确,条理清晰,史实无误。)
I:改革创新II:制度创新III:科技创新IV:经济创新
参考答案
1-5ABDAB6-10CBDAA11-15ABCAA16-20BAABB21-25CBCBC26-30DCDDA
31.【答案】(1)基本特点:历法的产生与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
古代历法的精确度逐渐提高。
(2)入选理由: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泄
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
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3)功能与巧妙之处:褛车是播种工具,其巧妙之处在于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楼,可将开沟、播
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关系学网络公关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医学新技术研究进展试题
- 社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商业合作推广活动策划协议
- 安保服务合同终止协议书
- 历史学世界近现代史试题汇编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资源配置试题及答案
- 辩论社团技能提升计划
- 蛋糕模型设计软件介绍
- 厦门春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销售客户购房动机调研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 第03讲三步解决一次函数的行程问题(原卷版+解析)
- 2024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真题必考题
-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与标准
- 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正式版)
- 监狱监管安全隐患分析
- 幼儿诗歌《家》课件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 鼓乐铿锵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2023年调度受令资格和停电申请资格考试题库(笔试+停送电操作单+上机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