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字词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字词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字词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字词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字词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字词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军帖(tie)机杼(zh£i)鞍鞫(jian)

B.云鬓(blng)可汗(h^n)鸣溅溅(jian)

C.鞍马(an)辔头(pei)朔气(shud)

D.金柝(tud)燕山(ydn)十二转(zhu&n)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bin)豁然开朗(hub)土地平旷(kuang)屋舍俨然(yRn)

B.阡陌交通(qian)黄发垂髯(tiao)怡然自乐(yi)便要还家(y。o)

C.咸来问讯(xian)妻子邑人(yi)刘子骥(ji)及郡下(jOn)

D.皆叹惋(wWn)往来种作(zhbng)诣太守(zhi)遣人(qian)

3.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屋食(she)间隔(jian)便要还家(ydo)豁然(hu6)

B.阡值(mo)平旷(kuang)垂髯(tiao)俨然(yan)

C.叹惋(wan)缤纷(bin)怡然(yi)及郡下(jun)

D.刘子骥(ji)邑人(yi)追太守(yi)问澧(jin)

4.给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

A.精妙,微妙。例: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

B.如果没有。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细小,微小。例:岭崂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

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自救(jin)发矢(di)颔(han)

B.酌油(shao)逝.(11)肃公(su)

C.家圃(bu)葫芦(lu)遣(qian)

D.魄(ni)忿然(fen)释担(shi)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第1页共9页

A.尔米敢轻吾射去能辨我是雄雌B.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D.见多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茶口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县答之具:详细地B.便墓还家要:同“邀”,邀请

C.不复出随焉:从这里D.率妻子邑人妻子:男子的配偶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恐前后受苏敌

A.一狼洞基中B.屠自后断基股

C.意将隧入以攻基后也D.某一犬坐于前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以钱覆其口静以修身

C.以钱覆基口不一犬坐于前D.画钱不湿康肃笑则遣之

10.下列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王见小潭。B.心乐之。C.如鸣谡环。D.其岸势犬牙差互。

1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复前行,欲穷其林B.便扶向路C.处处志之D.渔人甚异之

12.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顺着)

B.芳草鲜美(鲜美:新鲜美好)

C.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

D.昱病终(寻:随即,不久)

13.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旦辞爷娘去B.策勋十二转C,朔气传金柝D.赏赐百千强

14.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吾射不亦精乎B.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C.惟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D.公亦以此包矜包钱孔入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鲁肃过寻阳闻道龙标过五溪B.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

C.结友则别人不知则不愠D.蒙辞以军中多务静步修身

16.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第2页共9页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7.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

C.闻之,欣然规往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闻寡人左耳者。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暮寝而思之。

1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应当涂抹)B.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C.及鲁肃过寻阳(以及)D.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

20.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蓬(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B.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

D.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

2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B.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

C.丛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丛者D.不亘知其源不亘久居

2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心乐之乃记之而去B.其岸势犬牙差互以其境过清

C.潭西南面望康肃笑面遣之D.潭中鱼亘百许头不亘久居

2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故曰:教学相长也

B.必以分人何以战

C.其乡人曰空乏其身

D.登轼面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第3页共9页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再而衰,三而竭足肤软裂而不知

C.公将鼓±登轼而望之D.望其旗靡被其辙乱

25.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便在向路,处处志之。扶:顺着,沿着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延:请,邀请

C.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D.问所从来,县答之。具:全,都

26.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管可轩鞍替等头

燕山鸣啾啾金柝rong机

红zhuang阿zi.云bin

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冷()家阿()腕()发生()削()

芯然()g油()叫()it()

2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德馨()菅痕()鸿馈()案族()

甚善()淤泥()藜玩()鲜有闻()

2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蜡和纸灰()毕昇()持就火场之()里互()

以纸帖之()书篝()薄如钱后()药稍普()

兼与药相植()酒土(

3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男有分一

第4页共9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tie——tie;B.bing——bin,han——han;D.zhuan——zhuano

2.【答案】C

【解析】A项,“俨”读“y孙”。

B项,“要”读“ydo”。

D项,“诣”读“yi”。

C项注音完全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A项中“间”应读“jiAn”。

C项中“怡"应读"yi”。

D项中“诣”应读“yi”。

4.【答案】A

【解析】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那些微妙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的

积累和深入的研究,是无法领悟其本质的。微:微妙,精妙。

故选:Ao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词,要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来推求某个词的具体含义,尤其要重点掌握

典型、常见的多义词。

5.【答案】D

【解析】A项“矢”读“shi”。

B项“酌”读“zhu6”。

C项“圃”读“pO”。

6.【答案】D

【解析】D[解析]A.都是“怎么”的意思。B.都是“只,只是”的意思。C.都是“离开”的意思。

D.分别是“代词,代陈尧咨”和“代词,代葫芦”。

7.【答案】D

【解析】D.妻子:妻子儿女

第5页共9页

8.【答案】B

【解析】例句,其:代词,代指狼。

A项,其:代词,代指柴草堆。

B项,其:代词,代指狼。

C项,其:代词,代指屠户。

D项,其:指示代词,其中的。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介词,拿、用/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C.代词,指葫

芦的/其中;D.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

10.【答案】C

【解析】A、D两项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解释为“往下”“像狗的牙齿那样”。

B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C项“SI”是名词“玉饰”,词性未发生改变。

n.【答案】B

【解析】A项“穷”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尽。

B项“扶”是介词,沿着、顺着。

C项“志”是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D项“异”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12.【答案】C

【解析】C项中“仿佛”在文中是“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意思。

13.【答案】B

【解析】B项“策”名词作动词,译为“记”。

14.【答案】B

【解析】A项第一个“射”是“射箭”的意思,第二个“射”是“射箭的本领”的意思。

C项第一个“尔”是“罢了”的意思;第二个“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D项第一个“自”是“自己”的意思,第二个“自”是“从”的意思。

B项两个“以”都是“凭、靠”的意思,故选B。

15.【答案】A

第6页共9页

【解析】A.均为“经过”的意思;B.于是,就/才;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是;D.用/表目的,

来。

1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

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

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解答】

A.动词,掌管;动词,应当。

B.介词,用;与“为”连用,构成动词,认为。

C.动词,知晓。

D.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的。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中的“之”为助词。

本题考查“之”的用法。

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

D项中的“之”为助词。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

A、D两项中的“之”都是代词。

C项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B。

19.【答案】D

【解析】A项,当涂:当道,当权。

B项,更:另,另外。

C项,及:到,等到。

20.【答案】B

第7页共9页

【解析】A项中的“更”解释为“另,另外”。

C项中的“岂”解释为“难道”,“孰”解释为“谁”。

D项中的“乃”解释为“于是,就”。

21.【答案】D

【解析】A项第一个“清”意为“清澈”,第二个“清”意为“凄清”。

B项第一个“以”意为“把”,第二个“以”意为“因为”。

C项第一个“从”意为“自、由”,第二个“从”意为“跟随”。

D项“可”均为“能够”的意思。

22.【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

A.都是代词。

B.都是代词,它的。

C.都表修饰。

D.大约/能够。

故选:D。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原因,缘故/所以。

B项,把/凭、靠。

C项,均为代词,他的。

D项,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连词,表并列。

24.【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掌握能力。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识

记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虚词在句中的意义;根据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

的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代替;先多朗读,体会语气,进行判断。

【解析】

A凭借/因为。故A不合题意。

B表承接/表转折。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