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诗赏析阅读及拓展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诗赏析阅读及拓展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诗赏析阅读及拓展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诗赏析阅读及拓展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边塞诗赏析阅读及拓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塞诗赏析阅读及拓展

一'重难点知识回顾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二'同步典型例题分析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三'学法初步提炼

想一想,边塞诗中常出现的意象有哪些?常抒发的感情又有哪些呢?

一'专题精讲

出关①徐兰

凭山储海古边州,稀②影风翻见成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赫(pei),旌旗。

(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

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诗中“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3)就这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洗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三'学法再提炼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A

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

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

岑参、王昌龄。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

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

战争有关的景观战争有关的器物战争有关的地点战争有关的人战争有关的音乐

秋月、孤城、黄沙、旗鼓、号角、战车、楼兰、天山、阴山、单于、都护、将军、羌笛、胡笳、琵琶、

冰雪、大漠、烽火辕门长城、玉门关、瀚海、征人、胡儿《折杨柳》、《落

轮台梅花》、《关山月》

边塞诗中的意象一般都会组成一定的意境,比如:

荒凉、单调、旷远、开阔、悲壮、悠远、壮丽;豪迈旷达,雄奇壮

美,豪壮悲慨,委婉清丽等。

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杀人的;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6)痛斥君主穷兵糠武,草菅人命的;

(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J

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

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

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薄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唐代

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

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府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

(情绪激昂。

y

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

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调,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壮,多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j、少感伤。y

宋代

/1X

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

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

、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Ow..2.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

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彩,边塞诗风格异彩纷呈,或豪放旷达,或雄壮悲慨……除了时代使然,还有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即使是同一诗人,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遇、一时的情绪不同,

而在主题、风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鉴赏诗歌不可陷入定势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吴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焕新声,

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王昌龄

关城榆叶早疏黄,

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

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战争的艰苦。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前军夜战洗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A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y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一一思乡、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一一豪壮、昂扬的情;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一一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例: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

突出和强调

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例: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

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顽)

\_______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J

表达效果

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三'专题过关

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

如何?

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

要的分析。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分析“欲饮琵琶马上催”句的意思。

2.三、四两句,有人认为是悲伤之语,有人认为是豪放之词,你同意哪种看法?请作简析。

一'能力培养

岑参和高适是边塞诗的两个代表人物,那么

他们两个的诗风及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呢?

岑参生平隐居嵩阳,谋求出仕;进士及第,授以微职;入幕出塞,

求取功名。

边塞诗的内容乐不均的矛盾。或谴责穷兵赎式,申述向往和平的愿望,或描

绘边塞风光,风俗等等,不一而足。边塞诗的代表作有《燕歌

行》。

1、采用歌行体(长于七言歌行)以及五言古诗。其歌行体诗

歌,讲究韵律和对偶,婉转流畅。

2、将边塞的见闻、观察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

边塞诗歌的艺术特点有理智的冷静,基调是,雄浑悲壮慷慨昂扬的。

总体风格:尚理重质,悲凉慷慨。

边塞诗多达七十馀首,是盛唐诗人里写边塞诗最多的诗

边塞诗的内容人。内容着重表现的是西北边陲奇异的景色以及将士英

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

1、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边塞诗歌的艺术特点2、边塞诗尚奇,描写出了边塞奇异的自然风光与风物人

情,表现出奇伟壮丽之美。(意奇、语奇、调奇)

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二人都写作边塞诗,但高适多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边塞问题,抨击、揭露战

内容上争的残酷和边防政策的弊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而岑参的边塞诗多讴歌战各具特色。就诗

争的胜利和将士的英勇,还有不少描绘边塞风土人情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歌的思想价值

多彩。而言,大抵高适

风格上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悲壮,但高适以描写战争的残酷为主调,近乎悲壮苍凉;胜于岑参;而从

岑参的诗歌以歌颂将士勇敢和边地奇异风光为主调,风格雄奇壮丽。艺术上看,则岑

抒情方式上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参的创造性要

比高适突出,这

高适尚质朴,不追求奇字奇句,以醇厚自然感人;岑参尚奇巧,刻意求奇求

主要表现在想

语言方面上新,以新奇俊逸动人。

象丰富,充满奇

形式上来说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但高诗严整,对仗工稳;岑诗奔放,句式长短错综。情异采,更富有

艺术个性方面。

创作方法上高适多用写实手法,岑参近乎浪漫主义。

二'能力检测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读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磺西行军》一诗,回答问题。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角声一动胡天晓”意欲表达什么?

课后作业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硬,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4(q1)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无数铃声遥过硬”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乖②影风翻见成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杯(pe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

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杯,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

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成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

同步

同步典例分析

⑴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气氛,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

大无畏精神。

⑵点出边境的荒凉,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敌军的凶残。第三句的金甲穿破更能

衬托将士的报国壮志没有磨损反而更加坚定。

专题

专题精讲

(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

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

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

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1)汉代羽林军穿棉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是借代手法。

(2)本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

“无定河边骨”和“深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

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

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3)“可怜”“犹是”两句,以特别伤惨和沉痛的心情,用跌宕有致的语句,表达诗人对

阵亡战士的哀伤和悼念,为后方闺中人不知实情依然梦里与爱人相会的令人痛彻肝肠的情感

与伤怀。

(1)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

艰苦。

(2)“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

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3)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专题过关

1.“诗眼是‘悔’字,这里既有对夫妻分离的不满,又有难以排遣的错教夫婿‘觅封侯’的

内疚,还有自己对铸成大错的醒悟与追悔。

2.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3、一是来自‘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

‘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