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在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都邑性的庞大聚落、高耸的城墙、深陷的壕沟、

大型高等级建筑、贵族墓葬、玉石制品等。这说明陶寺古城遗址()

A.已经形成早期国家B.农业文明趋于成熟

C.阶级差异尚未出现D.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2.(2分)班固在《汉书》中说,自古帝王之兴,必建“辅弼之臣”,令其“掌佐天子,助理万机”。秦朝

建立的“辅弼之臣”是()

A.郡守B.丞相C.刺史D.太尉

3.(2分)《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这表

明()

A.唐朝的对外交往十分频繁

B.骑马成为当时主要运动

C.唐朝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

D.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4.(2分)陆游《杂赋》诗云:“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这首诗佐证()

A.宋朝时商业的繁荣B.南宋统治者的偏安

C.宋朝市民阶层富裕D.奴隶主贵族的衰落

5.(2分)如图为某一朝代疆域示意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6.(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光禄寺卿等十余名官员即联名上奏公开提出设立专门外交机构。恭

亲王奕沂认为对列强“如果待以优礼,似觉渐形驯服”。为此,清政府()

A.设广州十三行B.学习西方法制

C.设立总理衙门D.划分“势力范围”

7.(2分)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在上海问世。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共

产党宣言》推出第二版;其他书店也纷纷再版,有的出版机构甚至重印了近20次。该书的出版发行()

A.宣传了马克思主义B.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C.开辟了革命新道路D.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8.(2分)《新华日报》中从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0月)到常德会战(1943年11月到12月)

的新闻报道次数(如图)。这些报道()

A.客观展现了中国抗战B.突出了敌后的抗战

C.宣传了工农武装割据D.全是正面战场抗战

9.(2分)1969年,针对中苏冲突,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表态:苏联是更具侵略性的一方,如果听任中国

在这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时任副国务卿查理森也认为,如果苏联进攻中

国,美国不会默然视之。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开始改变“一边倒”外交方针

B.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美关系

C.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的策略

D.中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改善

10.(2分)1979-1981年,国家下达给宁江机床厂360台机床的生产任务。宁江机床厂在调查社会需要

的基础上,报上级批准后将生产计划调整为2785台机床。与1979年相比,1981年,该厂资金利润率

增长77.83%,劳动生产率增长32.7%。以上变化主要得益于()

A.对外开放格局形成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11.(2分)阿拉伯帝国时期天文学家花剌子密制定《天文表》,后来被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制

定各种天文表的蓝本。波斯裔阿拉伯天文学家苏菲在《恒星星座书》一书中绘制出精美的星图,现在许

多世界通用的天体名称都来源于此。这表明()

A.阿拉伯人的科技领先世界

B.天文学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C.阿拉伯文化影响世界

D.阿拉伯文明兼容并蓄

12.(2分)在欧洲家具长期被看作是房子的一部分,人们并不过多关注其舒适与否。17世纪后,家具

风格变得多样且舒适,豪华的装饰更突出人们炫耀的心理。欧洲家具风格的变化彰显出的理念是()

A.神权至上B.理性主义C.实用主义D.人文主义

13.(2分)奈杰尔•克利夫在《最后的十字军东征》中写道:”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

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

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导致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独立战争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D.欧盟成立

14.(2分)如图为1840年创作的英国漫画《英国蜂巢》。漫画将当时整个英国社会比喻成一个蜂巢,蜂巢

包含9层54个单元。皇室居于顶端;中间部分数量最多,包括书商、机修工人、纺织工人、珠宝商、

玻璃工人、茶商和发明家等;底部是运煤工人、清洁工人等。此漫画折射出()

A.封建专制造成等级森严

B.工业革命推动分工细化

C.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

D.工人全部处于社会底层

15.(2分)1949年4月,苏联作家协会计划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

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1949年6月,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

份报告,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

A.冷战背景下美苏文化领域斗争

B.苏联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C.苏联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控制

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尚处于守势

二、辨析改错(8分):水利与交通见证历史变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

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6.(2分)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建成之后,关中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错误: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

17.(2分)隋文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判断:;改正:O

18.(2分)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修建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

判断:_______

改正:_______

19.(2分)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错误: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复并兴建了许多用田和其他水利设施。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等诸州长吏,

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

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3分)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中国水稻总产量

单位:万吨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亩产比常规稻增加20%左右。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

面积的比例从1976年的0.38%增长到1984年的23%。

——摘编自《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2)(3分)根据材料二图片,指出1976-1984年我国水稻总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这一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

(3)(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今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

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

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

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腓力普二世借口英

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摘编自朱明《略论中世纪法国城市的“自由”》

材料二:从1789到1795年法国大革命历史中可以看到,城市平民和乡村农民起了重大作用。人民革命

运动四次高潮,持续时间长,呈波浪式前进;人民用“平等”的思想对抗资产阶级滥用“自由”的行为,

反对资产阶级的财产权;斗争的热点在巴黎和大城市,焦点集中于政治体制问题。人民起义推动了革命

的前进和国家体制的变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废除,也留下了许多耐人回味的教训。

——摘编自冯泉《论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运动》

(1)(3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琅城起义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琅城为代表的城市自治

的意义。

(2)(3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中人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4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民群众力量的认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20世纪经典歌曲选编(部分)

歌曲名称创作时间部分歌词

①《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选曲)1939年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

逞英豪……

②《社会主义好》1957年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

高潮,建设高潮……

③《春天的故事》1994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

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④《七子之歌一一澳门》1998年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

亲……

(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歌曲①的创作背景。

(2)(4分)请以“时代和旋律”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用材料中的歌曲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

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4分)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青年学生唱响革命歌曲的现实价值。

2025年安徽省淮南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ABCADCAABDC

题号12131415

答案DCBA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在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都邑性的庞大聚落、高耸的城墙、深陷的壕沟、

大型高等级建筑、贵族墓葬、玉石制品等。这说明陶寺古城遗址()

A.已经形成早期国家B.农业文明趋于成熟

C.阶级差异尚未出现D.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分析】本题考陶寺遗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在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都邑性的庞大聚落、高耸的城墙、深

陷的壕沟、大型高等级建筑、贵族墓葬、玉石制品等”可知,这说明陶寺古城遗址己经形成早期国家。

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陶寺古城遗址农业文明趋于成熟,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陶寺

古城遗址阶级差异尚未出现,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反映陶寺古城遗址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排除D。

故选:Ao

2.(2分)班固在《汉书》中说,自古帝王之兴,必建“辅弼之臣”,令其“掌佐天子,助理万机”。秦朝

建立的“辅弼之臣”是()

A.郡守B.丞相C.刺史D.太尉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相关知识。

【解答】A.郡守管理地方,排除A。

B.根据所学可知,丞相的工作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B符合题意。

C.刺史是汉武帝设立的地方官吏,排除C。

D.太尉负责军事,排除D。

故选:Bo

3.(2分)《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这表

明()

A.唐朝的对外交往十分频繁

B.骑马成为当时主要运动

C.唐朝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

D.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可知,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服饰

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服饰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A项;

仅根据题干中“从驾宫人骑马者”并不能得出唐朝时期骑马成为当时主要运动,排除B项;唐朝时期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史实相符,但与题干强调的服饰受到少数民族影响不符,排除D项。

故选:Co

4.(2分)陆游《杂赋》诗云:“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这首诗佐证()

A.宋朝时商业的繁荣B.南宋统治者的偏安

C.宋朝市民阶层富裕D.奴隶主贵族的衰落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草市”和“酒楼”可知,暗示了商业活动的存在。草市是宋代城市中常

见的商业场所,而酒楼则是商业繁荣的象征,A项正确;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与史实相符,但与题干中强

调的商业繁荣不符,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及市民阶层,因此无法得出宋朝市民阶层富裕,排除C项;

陆游生活在宋朝,该诗句描述的是宋朝的社会景象,且宋朝处于封建社会,因此奴隶主贵族的衰落与题

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Ao

5.(2分)如图为某一朝代疆域示意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图示信息“京师(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入主中原后,定都北京。清朝前期,

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

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D项正确;唐朝时期都城在长安,与图片

中的都城“京师(北京)”不符,排除A项;元朝定都大都,与图片中的都城“京师(北京)”不符,

排除B项;虽然明朝时期也定都北京,但与题干中行政区域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6.(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光禄寺卿等十余名官员即联名上奏公开提出设立专门外交机构。恭

亲王奕昕认为对列强“如果待以优礼,似觉渐形驯服”。为此,清政府()

A.设广州十三行B.学习西方法制

C.设立总理衙门D.划分“势力范围”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州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排除。

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适应列强需要设立专门外

交机构,与学习西方法制无关,排除。

C.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设立专门外交机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清政府为适应列强需要,设立专门外交机构一一总理衙门,符合题意。

D.划分“势力范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o

7.(2分)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在上海问世。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共

产党宣言》推出第二版;其他书店也纷纷再版,有的出版机构甚至重印了近20次。该书的出版发行()

A.宣传了马克思主义B.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C.开辟了革命新道路D.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从材料“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在上海问世。为了满足读者

需求,《共产党宣言》推出第二版;其他书店也纷纷再版,有的出版机构甚至重印了近20次”可知,题

干信息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发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

的范围不断的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不断的加深,A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排除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革命新道路,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排

除D。

故选:Ao

8.(2分)《新华日报》中从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0月)到常德会战(1943年11月到12月)

的新闻报道次数(如图)。这些报道()

A.客观展现了中国抗战B.突出了敌后的抗战

C.宣传了工农武装割据D.全是正面战场抗战

【分析】本题考查长沙会战、百团大战,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

案。

【解答】A.图示中展现的是1939年9月到1943年12月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主要战役,既包括正面战

场,也包括敌后战场,客观展现了中国抗战,符合题意。

B.图示展示的主要是正面战场的抗战,排除。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形成的,抗日战争时期则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排除。

D.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排除。

故选:Ao

9.(2分)1969年,针对中苏冲突,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表态:苏联是更具侵略性的一方,如果听任中国

在这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时任副国务卿查理森也认为,如果苏联进攻中

国,美国不会默然视之。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开始改变“一边倒”外交方针

B.国际局势变化影响中美关系

C.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的策略

D.中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改善

【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建交,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969年,针对中苏冲突,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表态:苏联是更具侵略性的一方,

如果听任中国在这一场中苏战争中被摧毁,那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时任副国务卿查理森也认为,如

果苏联进攻中国,美国不会默然视之”可知,美国为了适应其美苏争霸的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外交方针的改变,排除A项;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的策略表述太

绝对,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美国政要发表的有关中国的看法,无法体现中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的

改善,排除D项。

故选:Bo

10.(2分)1979-1981年,国家下达给宁江机床厂360台机床的生产任务。宁江机床厂在调查社会需要

的基础上,报上级批准后将生产计划调整为2785台机床。与1979年相比,1981年,该厂资金利润率

增长77.83%,劳动生产率增长32.7%。以上变化主要得益于()

A.对外开放格局形成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979—1981年,国家下达给宁江机床厂360台机床的生产任务。宁江机床厂在调

查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报上级批准后将生产计划调整为2785台机床。与1979年相比,1981年,该厂

资金利润率增长77.83%,劳动生产率增长32.7%”可知,宁江机床床在生产计划上由国家主导到自身

参与制定,体现的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D项正确;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时间是1992年,排

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

排除C项。

故选:D。

11.(2分)阿拉伯帝国时期天文学家花剌子密制定《天文表》,后来被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制

定各种天文表的蓝本。波斯裔阿拉伯天文学家苏菲在《恒星星座书》一书中绘制出精美的星图,现在许

多世界通用的天体名称都来源于此。这表明()

A.阿拉伯人的科技领先世界

B.天文学诞生于阿拉伯半岛

C.阿拉伯文化影响世界

D.阿拉伯文明兼容并蓄

【分析】本题考查阿拉伯科学与文化。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成为东西方制定各种天文表的蓝本”“传入欧洲”“世界通用……来源于此”等信息,

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天文学成就被后世各地区所借鉴,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C项正确;材

料未涉及阿拉伯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无法体现其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伊斯兰教诞生于

阿拉伯半岛,不是天文学诞生于阿拉伯半岛,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阿拉伯文明兼容并蓄,排除D项。

故选:Co

12.(2分)在欧洲,家具长期被看作是房子的一部分,人们并不过多关注其舒适与否。17世纪后,家具

风格变得多样且舒适,豪华的装饰更突出人们炫耀的心理。欧洲家具风格的变化彰显出的理念是()

A.神权至上B.理性主义C.实用主义D.人文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人文主义思想,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17世纪后,家具风格变得多样且舒适,豪华的装饰更突出人们炫耀的心理”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后,欧洲家具风格的变化彰显出的理念是人文主义,D项正确;神权至上是宗

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排除A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排除B项;实用主义是现代主义时

期的思想,排除C项。

故选:D。

13.(2分)奈杰尔•克利夫在《最后的十字军东征》中写道:”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

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

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导致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独立战争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D.欧盟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重要历史事件,它连接了欧洲、亚洲和美洲I,打破了

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里斯本作为新航路开辟后的重要港口,其贸

易地位的显著提升与新航路的开辟密切相关,C正确;题目描述的是里斯本贸易地位的提升,与美国独

立战争无直接关联,排除A;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标

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虽然它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但题目描述的变化更侧重于贸易路线的改变

和城市的崛起,而非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B;欧盟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旨在促进欧洲国家间

的经济和政治合作。这一事件与题目描述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历史背景不符,排除D。

故选:C=

14.(2分)如图为1840年创作的英国漫画《英国蜂巢》。漫画将当时整个英国社会比喻成一个蜂巢,蜂巢

包含9层54个单元。皇室居于顶端;中间部分数量最多,包括书商、机修工人、纺织工人、珠宝商、

玻璃工人、茶商和发明家等;底部是运煤工人、清洁工人等。此漫画折射出()

A.封建专制造成等级森严

B.工业革命推动分工细化

C.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

D.工人全部处于社会底层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出现了更多的职业和行业,

这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分工细化。故B符合题意;漫画不能反映封建专制造成等级森严,排除A;漫画

不能体现封建专制造成等级森严,排除C;机修工人、纺织工人、玻璃工人处于社会中层,排除D。

故选:Bo

15.(2分)1949年4月,苏联作家协会计划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

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1949年6月,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向马林科夫呈送一

份报告,要加快无短波收音机的生产速度并增加产量,以作为与境外反苏广播斗争的工具。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

A.冷战背景下美苏文化领域斗争

B.苏联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C.苏联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控制

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尚处于守势

【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苏联作家协会计划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

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可知,苏联作家协会计划出版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

穷状况的纪实著作,这是在冷战背景下美苏文化领域斗争的表现,故A正确;根据材料“苏联作家协

会计划从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

作”可知,苏联作家协会计划出版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其目的是为

了打击美国,而不是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苏联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

控制,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故D错误。

故选:Ao

二、辨析改错(8分):水利与交通见证历史变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

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6.(2分)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建成之后,关中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错误:关中平原

改正:成都平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

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

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关中平原;改正:成都平原。

17.(2分)隋文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判断:X;改正:把“隋文帝”改为“隋炀帝”O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相关知识,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

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

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

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

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判断:X;改正:把“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18.(2分)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修建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

判断:J

改正:J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修建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

工程。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

发展。

故答案为:

判断:人

19.(2分)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错误:X

改正:将“巴拿马”改为“苏伊士”

【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洲独立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

益。故原题错误,将“巴拿马”改为“苏伊士”。

故答案为:

X;将“巴拿马”改为“苏伊士”。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复并兴建了许多坪田和其他水利设施。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等诸州长吏,

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

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中国水稻总产量

单位:万吨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0$那守都学庶干小

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亩产比常规稻增加20%左右。杂交水稻占水稻种植总

面积的比例从1976年的0.38%增长到1984年的23%。

——摘编自《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2)根据材料二图片,指出1976-1984年我国水稻总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

趋势产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今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农业发展和袁隆平杂交水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1)措施:根据材料一“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复并兴建了许多好田和其他水利设施”可得出,兴

修水利;根据材料一“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等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

可得出,政府鼓励种植北方农作物;根据材料一“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

下令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可得出,引进并推广占城稻。

作用:根据材料一“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

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宋朝南方经济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2)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图表中1976年一1984年中国水稻总产量的数据变化可知,呈现出不断增

长的趋势。

原因: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亩产比常规稻增加20%左右”可

知,得益于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

(3)建议: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科技兴农等。

故答案为:

(1)措施:兴修水利;政府鼓励种植北方农作物;引进并推广占城稻。

作用: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宋朝南方经济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2)变化趋势:不断增长。

原因: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

(3)建议: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科技兴农等。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

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

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

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腓力普二世借口英

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摘编自朱明《略论中世纪法国城市的“自由”》

材料二:从1789到1795年法国大革命历史中可以看到,城市平民和乡村农民起了重大作用。人民革命

运动四次高潮,持续时间长,呈波浪式前进;人民用“平等”的思想对抗资产阶级滥用“自由”的行为,

反对资产阶级的财产权;斗争的热点在巴黎和大城市,焦点集中于政治体制问题。人民起义推动了革命

的前进和国家体制的变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废除,也留下了许多耐人回味的教训。

——摘编自冯泉《论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琅城起义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琅城为代表的城市自治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中人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民群众力量的认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城市自治、法国大革命,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1)背景:根据材料一“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

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

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可得出,背景是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的剥削

和压迫。

意义:结合所学中世纪城市自治的知识可知,中世纪城市的自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市

居民的社会地位,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2)特点:根据材料二“城市平民和乡村农民起了重大作用。人民革命运动四次高潮,持续时间长,

呈波浪式前进”可得出,法国大革命具有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持续时间长、具有强烈的革命

性。

影响:根据材料二“人民起义推动了革命的前进和国家体制的变革,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废除,也留下了

许多耐人回味的教训I”并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的知识可知,通过革命的手段,法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认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

的重要力量。

故答案为:

(1)背景: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的剥削和压迫。

意义: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社会地位,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2)特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持续时间长、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影响: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

了深远影响。

(3)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20世纪经典歌曲选编(部分)

歌曲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